颈椎保健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462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颈椎保健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在睡眠中对颈椎结构及颈部组织起到放松保护作用的枕 头,是颈椎病的辅助治疗工具,也是人类日常生活的保健品。
技术背景目前,公知的保健枕的种类在市场上有很多,例如竹炭枕,决明子枕,茶叶枕,菊 花枕,木棉枕,聚氨酯慢回弹枕,荞麦皮枕,珍珠棉枕及一些中草药枕等。这些枕头都是以中 草药的成分起保健作用的,有的枕头有凹槽设计,把头放进凹槽,四周高,并支撑颈部来作 为颈椎保健作用。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保健枕大多数都是以中草药理论作为保健基础的,并 没有完全从人的生理结构上去做文章,即使有的保健枕有些结构改变,但都会出现枕头内 陷过大,或平硬松散或有很大的弹性,或只有一个高度,使结构不稳定,高度比例发生改变, 增加反弹力,不能保持正常颈椎卧位的生理位置,从而导致颈部结构不能完全放松休息,保 健效果不佳。而实际上人体在仰卧位和侧卧位时维持颈椎正常生理位置所需要枕头的高度 是不同的,人体在站立位平视前方时的颈椎位置才是颈部结构得到放松的最佳位置,所以 在卧位时也应该保持这个位置,这时背部与头颅枕部水平方向的距离便是仰卧位时维持颈 椎正常生理位置的高度,(即仰卧位头枕部到床面的距离)成人3到5厘米左右,一侧肩外 侧到头颅颞部或耳面部的距离便是侧卧位时维持颈椎正常生理位置的高度,(即侧卧位头 颞部到床面的距离)成人9到14厘米左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仰卧位和侧卧位的高度组 合。所以要使颈部结构在睡眠中得到完全放松的条件是长久有效地维持颈椎正常生理体 位,且不给颈椎施加外力。这就要求枕头要有高度比例合适,稳固不变形,没有过强的反弹 力,软硬度合适等条件。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枕头因结构高度不稳定,而导致的正常颈椎卧位生理位置发生改变 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枕头,该枕头是长方体结构,中间部位是一个前后通体凹槽, 凹槽底部是仰卧位平台,凹槽两边是侧卧位平台,此枕头内部是若干个三角体结构空间均 勻的装满颗粒物,该枕头不仅结构稳固,且无回弹性,有良好的缓冲性,可塑性,高度比例能 满足正常颈椎卧位的生理位置,使颈部结构得到完全放松休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布料搭建一个长70厘米,宽 30厘米,高12厘米左右的长方体结构,先不做缝合。把前后两个面(即长70厘米,高12厘 米)的中间28厘米部分裁剪成一个上边28厘米,下边12厘米,高8厘米的凹槽,使凹槽的 下边与该面的底边平行,并保留4厘米左右高度,使长方体的上面中间部分塌陷,这时从水 平方向看就形成一个中间有个前后通体凹槽的长方体结构。再把此结构的上下两个面用同 等宽(30厘米)长若干(可根据长,高计算)的布料,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按一定比例(根 据长方体及凹槽的高度通过三角公式计算而得的比例数值)做锯齿样缝合,把上下两个面完全连接起来,这样就把中间有个前后通体凹槽的长方体内部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立体空 间,并形成三角体连接结构。最后把长方体结构的边缘连接缝合起来,并把底面一侧的长 边做成活口,装入颗粒物(荞麦壳等)后把口封上,就形成一个具有三个平台(左,右,中间 三个平台)两个高度(左右一个高度,中间一个高度)的立体结构。中间的前后通体凹槽 就是人体仰卧位时支撑头颈部的平台,高度4厘米左右(因人而异),两侧便是人体侧卧位 时支撑头部的平台,高度12厘米左右(因人而异)(每个人正常生理体位在卧位时仰卧和 侧卧的高度是不同的,且都有自己的生理高度,仰卧和左右侧卧是人的正常睡姿)。因为长 方体内部是若干个三角形的立体结构,实际上就是一个若干个三角体连接结构,形成若干 个三角形空间。颗粒物在这些狭窄的空间内被挤压时,移动受限(稳定的三角结构力学), 平台表面不会出现过度凹陷现象,也没有回弹现象,高度稳定,结构稳固,保持不变。同时又 因为颗粒物(荞麦壳等)有顺应性和流动性的特性,在头部挤压时顺应性形成与头颈部生 理弧度相吻合的局部浅凹陷,且不回弹,使头颈部受力均勻,能完全稳定的支撑头颈部的重 力,给头颈部一个有效的支持力并且没有弹力。前后通体凹槽的两个边形成缓冲坡防止头 部突然坠落。所以人体在卧位时能保持正常的颈椎生理位置,不会或减少颈椎受力,颈部的 肌肉也会得到完全放松,颈部的血管神经等软组织结构不会受到挤压或牵拉,颈部结构得 到有效的放松休息,提高睡眠质量,达到保护颈部结构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睡眠中长久有效的保持颈椎正常生理位置,颈部结构不受牵拉挤压,肌肉得到 完全放松休息,避免因长期不良作用而导致的颈部软组织慢性劳损和颈椎慢性损伤,改善 睡眠,采用天然材质,立体缝合,安全,环保,稳固。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倒梯形前后通体凹槽的立体结构外观图。(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半圆形前后通体凹槽立体结构外观图。(主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倒梯形凹槽结构的三个平台两个高度及内部结构水平方向平 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倒梯形前后通体凹槽结构的纵剖面和部分水平剖面立体结构 图。(主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倒梯形凹槽的长方体立体结构构造图。(主视图)附图中,图1图2图4图5均是主视立体结构图,图3是水平视图并平面示意内部 结构锯齿样立体缝合,所有附图中线的两边均对称,附图与实体的比例是1 6,本附图的 实体是大号,长70厘米,宽30厘米,左右平台高12厘米,中间平台高4厘米。(实际上实体 是根据人体需要分大中小等多种型号的,但结构都相同。)图中标记的名称(1)下面料(2)上面料(3)前面料(4)后面料(5)左侧面料(6) 右侧面料(7)内部结构面料(8)颗粒填充物(9)前后通体凹槽(10)左侧平台(11)右侧平 台(12)中间平台(13)中间平台高度(14)左右平台高度(15)内部三角体立体结构(16) 凹槽边缘(平台之间缓冲坡)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5中按一定比例把布料裁剪成要搭建长方体的六个面料,即图中标记的(1) 至(6),且上面料(2)要比下面料(1)长一定比例(因为凹槽会使结构的边延长)。然后把 前面料(3)和后面料(4)的中间部分裁剪一个上底12厘米,下底28厘米的倒梯形前后通 体凹槽或直径28厘米的半圆形前后通体凹槽(9),倒梯形上底或半圆形底边与该面料底边 保留一定高度(13),且前面料(3)和后面料(4) 一致。再把内部结构面料(7)从左到右, 从上到下和上面料(2)下面料(1)按一定比例做锯齿样缝合连接,把长方体内部空间分割 成若干个三角体,并形成三角体连接结构(15),且长方体中线左右两半部分高度对称,如图 3、图4所示。最后把上面料(2)、下面料(1)、前面料(3)、后面料(4)、左侧面料(5)、右侧 面料(6)的各个边缘对接缝合,并在前面料(3)的底边保留全长活口,将颗粒物(8)均勻的 从活口装入长方体内部所有三角体空间至满如图4所示,然后把活口缝合上,即得图1图2 所示的三个平台(左侧平台(10)、右侧平台(11)、中间平台(12))两个高度(左右平台高 度(14)、中间平台高度(13)),中间部位是前后通体凹槽(9),左右平台和中间平台之间是 缓冲坡(16)的外观结构,锯齿样立体缝合所形成的三角体连接结构装满颗粒物是维持此 结构的稳定基础。
权利要求一种颈椎保健枕,即中间部位是前后通体凹槽的长方体结构,其内部是三角体立体结构装满填充物,其特征是长方体结构,中间部位是一个前后通体的凹槽,分成左,右,中间三个平台,中间平台低于左右两个平台,长方体内部是锯齿样立体缝合所形成的三角体连接结构,装满填充物来维持三个平台结构的稳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保健枕,其特征是长方体结构的中间位置是一个倒梯 形的前后通体凹槽,倒梯形的两个边在左右平台和中间平台之间形成两个缓冲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保健枕,其特征是长方体结构的中间位置是一个半圆 形前后通体凹槽,半圆形的两侧在左右平台和中间平台之间形成两个缓冲坡。
专利摘要一种安全有效的颈椎保健枕头,它是用布料裁剪搭建的一个长方体结构,并在其中间位置做一个倒梯形或半圆形前后通体凹槽,形成左,右,中间三个平台,中间平台低于左右平台,倒梯形两个边或半圆形两边在左右两个平台和中间平台之间形成两个缓冲坡。在此改造后的长方体结构内部用同等宽的布料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做锯齿样立体缝合,把上下两个面连接起来,长方体结构内部空间就分割成若干个三角体并形成三角体连接结构,在三角体结构空间里均匀的装满颗粒物后封闭。获得一个中间是个前后通体凹槽,分左,中,右三个平台,且中间平台低于左右平台,结构稳固,高度比例合适,高度稳定,有可塑性,缓冲性,韧性,无回弹力的长方体结构。此结构特性的枕头能让人在睡眠中长久有效的保持颈椎正常生理位置,颈部结构不受牵拉、挤压,肌肉得到完全放松休息,避免长期不良睡姿造成的颈部软组织慢性劳损和颈椎慢性损伤。
文档编号A47G9/10GK201718898SQ20102020648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8日
发明者王学北 申请人:王学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