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457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区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其取出口处没有用于支承家庭用卫生薄纸的薄膜的无薄膜型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
背景技术
现有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的构成为在作为产品的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上面形成大致长方形的孔眼(ミシン目),通过撕下由该孔眼围起来的开封片而打开取出口。另外,取出口由具有沿纵向形成的缝隙的树脂制薄膜封住,将从盒内抽出的家庭用卫生薄纸支承在缝隙间。另外,在开封片端部形成的圆弧状撕开部是用来在撕开开封时伸进手指的指尖插入部。
若安装有这样的树脂制薄膜,则出现在焚烧处理时产生有害气体等的问题,因此,最近开始在市场上出售没有薄膜的无薄膜型收容盒。
然而,在现有的无薄膜型收容盒中,如实开昭63-144492号所述,为了用取出口两肋部分支承抽出的家庭用卫生薄纸,在纵向两端部形成起立板部,防止抽出的家庭用卫生薄纸落入盒内。为此,可以认识到不仅必须要进行形成四个裂缝和四个孔眼、很小心地撕下四个孔眼并且立起纵向两端部的起立板部这样复杂的操作,而且还可以认识到起立板部并不能达到防止抽出的家庭用卫生薄纸落入盒内的效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口操作简单、并且防止抽出的家庭用卫生薄纸落下的效果好的无薄膜型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
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如下所述。
(技术方案1)一种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在取出口上没有用于支承家庭用卫生薄纸的薄膜,其特征在于通过除去沿着连续的分割用孔眼区域内的纵向的、连续的开封片,在所述收容盒上面形成所述整个取出口;所述取出口具有在其纵向两端部形成的手指插入部和用于支承所述家庭用卫生薄纸的一对支承部,该支承部与所述手指插入部相连续且与抽出的家庭用卫生薄纸的两面相对,通过去除所述开封片而形成;所述支承部的缘部之间相互离开,各支承部的缘部向纵向中央以曲率缓和的曲线形成同样膨胀的形状;在所述支承部的缘部的宽度方向外方位置,以与所述取出口相连的方式沿着纵向分别形成起立用挤压线,以该起立用挤压线为基准线可以使所述支承部分别向上方立起。
在该形态中,将指尖压进并插入在纵向两端部形成的手指插入部内,将分割用孔眼的一端部撕开,在捏住其一端部的同时,连续地将开封片从收容盒上面分离去除,从而可以形成取出口。之后,通过将起立用挤压线作为基准线,使支承部分别向上方倾斜立起,可以最终保持取出口的形状。
支承部的缘部相互之间分离,各支承部的缘部朝向纵向中央以曲率缓和的曲线形成同样的膨胀形状。因此,为了插入手指,将在纵向两端部形成的手指插入部形成宽幅,从而其不具备将抽出的家庭用卫生薄纸两面夹住的功能,即使如此,由于在将起立用挤压线作为基准线并使支承部分别向上方倾斜立起的状态下、在狭窄支承部中央部分的缘部相互之间能够以夹住抽出的家庭用卫生薄纸两面的方式对其加以保持,因此,防止抽出的家庭用卫生薄纸落下的效果好。
而且,由于使支承部分别向上方倾斜立起并从收容盒上面突出,因此,连续抽出的家庭用卫生薄纸的前端部靠在该支承部中央部分的缘部上,防止家庭用卫生薄纸落入收容盒内的效果好。若针对这点进行进一步说明,则在没有使支承部立起的情况下,连续抽出的家庭用卫生薄纸的前端部大多在其自重的作用下穿过支承部中央部分的缘部相互之间的分离部分、落入收容盒内;然而,若使支承部分别向上方倾斜立起并从收容盒上面突出,则连续抽出的家庭用卫生薄纸的前端部在由其自重而落下的过程中大多具有向一方侧弯曲的倾向(尤其是为了能够取出薄纸而以交错状态将其层压,从而连续抽出的家庭用卫生薄纸的折回部分的前端部有向相对方向垂下的倾向),因此,弯曲的薄纸前端部以覆盖一方支承部中央部分的缘部的状态靠着,从而可以防止其落入收容盒内。
在这里,若假设各支承部的缘部形成直线状地使其倾斜立起,则即使抽出的弯曲的薄纸前端部以覆盖一方支承部的边的方式靠着,由于薄纸下落方向的分力大致均匀地作用于该支承部的整个缘部,因此,薄纸不会被挂住而是会就此落入收容盒内;然而,在本发明中,由于各支承部的缘部向纵向中央以曲率缓和的曲线形成同样的膨胀形状,因此,主要是薄纸相对于支承部的缘部的纵向中央部分的勾挂力(摩擦力)变大,从而可以防止薄纸落入收容盒内。
通过以上说明可以理解以下技术意义本发明中各支承部的缘部向纵向中央以曲率缓和的曲线形成同样的膨胀形状,以起立用挤压线作为基准线可以使支承部分别向上方立起,由此,可以防止抽出的薄纸落入收容盒内。
(技术方案2)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上述分割用孔眼中的至少与上述支承部的缘部相当的部位是双排孔眼。
若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双排孔眼,则由于取出口的缘部不会形成凹凸状且可以顺利地被切断,因此,即使假设指尖与取出口的缘部相刮擦,也不会轻易地弄痛手指、使手指受伤。另外,在无薄膜型收容盒中,由于在抽出薄纸时,薄纸会直接刮擦到取出口的缘部,因此可能会产生纸粉或弄破薄纸,但由于使取出口的缘部变得顺滑,从而难以产生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3)如技术方案2所述的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上述分割用孔眼是由切割部及连接部构成的内侧孔眼和外侧孔眼形成的双排孔眼,撕开后的切断线以上述内侧孔眼和上述外侧孔眼的切割部相互交错的方式形成,外侧孔眼和内侧孔眼之间的间隔小于等于1mm,且内侧孔眼的切割部长度与连接部长度的比为1.0~10.0,外侧孔眼的切割部长度与连接部长度的比为1.0~0.1。
(技术方案4)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上述手指插入部由长度大于等于15mm且宽度大于等于20mm的部分形成。
长度为能够插入手指所必需的长度。
(技术方案5)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将上述取出口的长度相对于收容盒长边的比例设定为65~87%。
理想的是,在形成长方体状的普通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中,取出口的宽度在本技术方案所述的范围之内。
(技术方案6)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将上述取出口的最大宽度相对于长方体收容盒短边的比例设定为16~50%,且将上述取出口的最大宽度设定为大于等于38mm。
理想的是,取出口宽度与支承部宽度的尺寸比在本技术方案所述的范围内。
(技术方案7)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上述支承部的缘部相互之间的最窄间隔宽度相对于上述取出口最大宽度的比例为16~40%,上述支承部的缘部相互之间的最窄间隔宽度大于等于6.08mm。
若支承部的缘部相互之间的最窄间隔宽度不足6.08mm,则当去除开封片时可能会存在开封片断裂的问题。若上述比例不足16%、即支承部的缘部的膨胀曲线急剧变化,则会阻碍抽出薄纸时的顺滑性。若上述比例大于40%、即支承部的缘部的膨胀曲线平缓变化,则薄纸相对于支承部的缘部的纵向中央部分的勾挂力(摩擦力)不足,会导致薄纸落入收容盒内的问题。
(技术方案8)一种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在取出口上没有用于支承家庭用卫生薄纸的薄膜,其特征在于通过除去沿着连续的分割用孔眼区域内的纵向的、连续的开封片,在上述收容盒上面形成上述整个取出口;上述取出口具有在其纵向两端部形成的手指插入部和用于支承上述家庭用卫生薄纸的一对支承部,该支承部与上述手指插入部相连续且与抽出的家庭用卫生薄纸的两面相对,通过去除上述开封片而形成;上述支承部的缘部之间相互离开,形成宽度方向有起伏的波状线形状;在上述支承部的缘部的宽度方向外方位置,在波状线的波谷之间、及波状线的波谷与上述手指插入部之间沿着纵向分别形成起立用挤压线,将该起立用挤压线作为基准线可以使上述支承部分别向上方立起。
该技术方案可以起到与技术方案1相同的作用效果。但是,由于由支承部的缘部所产生的薄纸勾挂力(摩擦力)有平均化的倾向,因此,很难说防止抽出的家庭用卫生薄纸落下的效果好。
若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要达到上述的作用效果,可以提供一种开口操作简单且防止抽出的家庭用卫生薄纸落下的效果好的无薄膜型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


图1为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的立体图。
图2为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的平面图。
图3为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的侧视图。
图4为双排孔眼部分的放大平面图。
图5为双排孔眼部分的放大平面图。
图6为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的平面图。
图7为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开封前)的立体图,图2为开封后取出口部分的平面放大图。该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1形成大致长方体形状,为了在其上面1A中形成家庭用卫生薄纸的取出口2,沿着取出口2的形状形成分割用孔眼3。在该分割用孔眼3形成的区域内形成开封片4,在开始使用时通过撕开上述分割用孔眼3去除该开封片4,形成用来抽取收容在内部的家庭用卫生薄纸的取出口2。
本发明为无薄膜型收容盒,在取出口2上并未贴有薄膜。另外,取出口2形成为分别具有位于纵向中间的家庭用卫生薄纸的支承部2A和手指插入部2B的形状。该手指插入部2B在纵向两端部形成,宽度大于中间部,并且具有长度y大于等于15mm且宽度W1大于等于20mm的部分。
理想的是,手指插入部2B具有长度y在大于等于10mm的范围、宽度W1大于等于15mm的部分;尤其理想的是,该手指插入部2B具有长度y为15~50mm且宽度W1为20~45mm的尺寸。
取出口2,从纵向中央向两端侧以曲率缓和的曲线逐渐增大宽度,在接近两端的位置处宽度成为最大,接着,随着靠近两端以曲率急剧变化的曲线逐渐减小宽度。在两端缘形成圆弧状的曲线。
通过形成这样的形状,分别在纵向的中间形成家庭用卫生薄纸支承部2A,在纵向的两端部形成手指插入部2B。各支承部2A、2A的缘部朝向纵向中央以曲率缓和的曲线形成同样膨胀的形状。
通过将手指插入部2B形成圆弧状曲线,可以不费劲地插入手指,能够容易地抽出最上面的一张纸等,还不会弄伤手指。
另外,在取出口2的宽度方向两侧沿着两个手指插入部2B的连接线设置有挤压部5,由位于该挤压部5宽度方向中央侧的翼部构成用于支承从取出口2抽出的家庭用卫生薄纸的支承部2A。如图3所示,在该情况下,将挤压部5作为基准线,将其宽度方向中央侧的翼部1F从箱内侧向外侧弯折并使其倾斜立起,从而可将家庭用卫生薄纸10支承在该起立部分1F之间。此时,通过调整起立程度,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喜好调整家庭用卫生薄纸10的抽出阻力和支承力。
如图所示,挤压部5可以设置成连续线状,另外,也可以设置成例如虚线状的断续状。另外,虽然图示的挤压部5设置成直线状,但也可以设置成圆弧状等各种曲线状。
取出口2的尺寸可以根据收容盒1的尺寸、形状等进行合理制定,对于普通的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最好如下制作。即,理想的是取出口2的长度L1为收容盒长边长度L2的65~87%、尤其是69~79%。在长度L1不足长度L2的65%的情况下,取出口2过于狭窄,容易在抽出薄纸时弄破薄纸;在长度L1大于长度L2的87%的情况下,取出口2过宽,变得难以支承薄纸,导致薄纸容易落入盒内。
另外,取出口的最大宽度W1至少大于等于20mm,理想的是大于等于38mm。在宽度W1不足20mm时,难以发挥手指插入部2B的功能。另外,在满足该宽度的范围内时,理想的是取出口的宽度W1为收容盒1短边长度W2的16~50%,尤其是17~35%。在宽度W1不足宽度W2的16%时,取出口变得过于狭窄,容易在抽出薄纸时弄破薄纸;在宽度W1大于宽度W2的50%的情况下,取出口变得过宽,难以支承薄纸,导致薄纸容易落入盒内。
另外,理想的是,取出口2的支承部2A的最窄宽度W3为取出口2最大宽度W1的16~40%,尤其是17~35%。若支承部2A的最窄宽度W3相对于取出口2的最大宽度W1过窄,则取出口2的形状成为曲率急剧变化的曲线,从而难以顺利地抽出家庭用卫生薄纸。因此,最窄宽度W3大于等于3.2mm(20mm×0.16),最好大于等于6.08mm(38mm×0.16)。
另一方面,分割用孔眼3可以是一般的单层孔眼,但最好形成双排孔眼。该双排孔眼位于取出口2的整个外周上,由切割部和连接部构成的内侧孔眼20与外侧孔眼21形成,撕开后的切断线以上述内侧孔眼20和外侧孔眼21的切割部互相交错状的方式形成,具体地说,以内侧及外侧的各孔眼的切割部20b、21b呈交错状的方式配置。该双排孔眼的具体例子如图4及图5所示。虽然未加以图示,但外侧孔眼21的切割部21b与内侧孔眼20的切割部20b也可以有一些重叠余量。
在采用这样的双排孔眼的场合,若内侧孔眼20和外侧孔眼21的间隔d过大,则切除开封片4时,变成只沿着内侧孔眼20进行切断,因此设定d=0.5~1mm,理想的是d=0.6~0.8mm左右,从而使切断线以内侧孔眼20和外侧孔眼21间的切割部20b、21b相互交错状的方式形成,同时,能够切实且整齐地将开封片4切断除去。
另外,理想的是,将内侧孔眼20的切割部20b的长度M1与连接部20a的长度T1的比M1/T1设为1.0~10.0,尤其是1.0~5.0;并且,将外侧孔眼21的切割部21b的长度M2与连接部21a的长度T2的比M2/T2设为1.0~0.1,尤其是1.0~0.2。
具体地说,如图4所示,理想的是,以使切割部20b的长度长的方式形成内侧孔眼20,以使切割部21b的长度短于内侧孔眼的方式同时形成外侧孔眼21(也就是说以M1>M2的方式形成),并且,在内侧孔眼20的连接部20a的外方位置形成外侧孔眼21的切割部21b。在该场合中,理想的是,将内侧孔眼20的切割部20b的长度M1设定为在外侧孔眼21的切割部21b的长度M2的1倍以上、小于等于10倍的范围内。具体地说,理想的是,将内侧孔眼20的切割部20b的长度M1设为1.0~5.0mm,将连接部20a的长度T1设为0.5~1.0mm。另外,理想的是,将外侧孔眼21的切割部21b的长度M2设为0.5~1.0mm,将连接部21a的长度T2设为1.0~5.0mm。
这样,以内侧孔眼20的切割部20b的撕开功能为主、以外侧孔眼21为辅,从而撕开后的取出口2的缘部不会产生如采用单层孔眼时形成的突起,因此,即使手指与之刮擦,也不会轻易将手指弄伤。因此,也可以将指插入部设计的尽可能小。而且,在该场合中,用较小的力即可将其简单地撕开。
当然,如图5所示,也可以均匀地形成内侧孔眼20和外侧孔眼21,以使内侧孔眼20及外侧孔眼21的切割部20b、21b的长度M1、M2和连接部20a、21a的长度T1、T2相同,同时使各孔眼的切割部20b、21b呈交错状配置。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格外优于单层孔眼。
另外,可以将取出口2区分成手指插入部2B和支承部2A,在各自区域中改变双排孔眼的形成状态。例如,可以在手指插入部2B处以防止受伤性和容易开封性为主,采用如图4所示的孔眼,而在支承部2A处采用如图5所示的孔眼。
另一方面,在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中,也可以如图6所示在开封片4的纵向两端部形成切除开封片4时所需的指尖插入部6,即使在本发明中也可以采用该形式。在图示例的指尖插入部6中,用于形成指尖孔的90度圆弧状切割线6c、6c成对形成,并且,该指尖插入部6具有在切割线6c、6c的中间具有连接部6a的半圆弧状孔眼以及在该半圆弧状孔眼的半径线部分形成的挤压部6b。在切除开封片4时,将指尖压入指尖插入部6后,在用指尖勾住指尖插入部3的状态下向上方提起,沿着孔眼3撕开除去开封片4。这时,通过挤压部6b使指尖插入部6相对于开封片4本体弯曲。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将最上面的一张家庭用卫生薄纸从取出口2抽出时等,也可以起到本发明那样的容易插入手指并且不会轻易弄伤手指的效果。
只要是具有长度大于等于15mm且宽度大于等于20mm的手指插入部和用于支承抽出的家庭用卫生薄纸的支承部,则本发明的取出口的形状不限于上述示例。
另外,如图7所示,可以将取出口2设置成以其宽度方向中心线为对称的由波状缘部形成的云状。
只要本发明的取出口具有手指插入部及支承部,则也可以具有比手指插入部宽度宽的部分,也可以具有比支承部的宽度窄的部分。
本发明的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最好由具有纸板那样刚性的纸形成,也可以由具有相同程度刚性的树脂材料形成。
权利要求
1.一种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在取出口上没有用于支承家庭用卫生薄纸的薄膜,其特征在于通过除去沿着连续的分割用孔眼区域内的纵向的、连续的开封片,在所述收容盒上面形成整个所述取出口;所述取出口具有在其纵向两端部形成的手指插入部和用于支承所述家庭用卫生薄纸的一对支承部,该支承部与所述手指插入部相连续且与抽出的家庭用卫生薄纸的两面相对,通过去除所述开封片而形成;所述支承部的缘部之间相互离开,各支承部的缘部向纵向中央以曲率缓和的曲线形成同样膨胀的形状;在所述支承部的缘部的宽度方向外方位置,以与所述取出口相连的方式沿着纵向分别形成起立用挤压线,以该起立用挤压线为基准线可以使所述支承部分别向上方立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用孔眼中的至少与所述支承部的缘部相当的部位是双排孔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用孔眼是由切割部及连接部构成的内侧孔眼和外侧孔眼形成的双排孔眼,撕开后的切断线以所述内侧孔眼和所述外侧孔眼的切割部相互交错的方式形成,外侧孔眼和内侧孔眼之间的间隔小于等于1mm,且内侧孔眼的切割部长度与连接部长度的比为1.0~10.0,外侧孔眼的切割部长度与连接部长度的比为1.0~0.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插入部由长度大于等于15mm且宽度大于等于20mm的部分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取出口的长度相对于收容盒长边的比例设定为65~87%。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取出口的最大宽度相对于长方体收容盒短边的比例设定为16~50%,且将所述取出口的最大宽度设定为大于等于38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的缘部相互之间的最窄间隔宽度相对于所述取出口最大宽度的比例为16~40%,所述支承部的缘部相互之间的最窄间隔宽度大于等于6.08mm。
8.一种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在取出口上没有用于支承家庭用卫生薄纸的薄膜,其特征在于通过除去沿着连续的分割用孔眼区域内的纵向的、连续的开封片,在所述收容盒上面形成整个所述取出口;所述取出口具有在其纵向两端部形成的手指插入部和用于支承所述家庭用卫生薄纸的一对支承部,该支承部与所述手指插入部相连续且与抽出的家庭用卫生薄纸的两面相对,通过去除所述开封片而形成;所述支承部的缘部之间相互离开,形成宽度方向有起伏的波状线形状;在所述支承部的缘部的宽度方向外方位置,在波状线的波谷之间、及波状线的波谷与所述手指插入部之间沿着纵向分别形成起立用挤压线,将该起立用挤压线作为基准线可以使所述支承部分别向上方立起。
全文摘要
一种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1),具有细长状取出口(2)、该取出口(2)上没有用于支承家庭用卫生薄纸(10)的薄膜。上述取出口(2)具有手指插入部(2B)和用于支承抽出的家庭用卫生薄纸(10)的支承部(2A),在上述支承部(2A)的缘部的宽度方向外外位置,以与上述取出口(2)相连的方式沿着纵向分别形成起立用挤压线(5)。
文档编号A47K10/42GK1946616SQ20058001341
公开日2007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7日
发明者平泽朗, 大野浩 申请人: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