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621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力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提高承压强度的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市售的电压力锅,其结构包括锅盖、外锅和内锅,内锅放置于外锅内,外锅口部设 置外扣牙,锅盖口部设置有内扣牙,锅盖与外锅通过旋合方式扣合,锅盖通过密封圈与内锅 实现压力密封,但此结构也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锅盖设置内扣牙,内部清洗困难且清洗 向内的扣牙面容易对用户造成伤害;(2)由于锅盖及外锅的外扣牙部分模具工艺复杂,产 品尺寸精度低,使用寿命短。中国实用新型专利0拟01504989沉
公开日为2010.06. 16),发明者提出了一种卡钳 式压力锅,其特征为在外锅的顶端装设有设有扣合凹槽的扣牙,锅盖上设有能旋转扣合到 扣牙所设凹槽内的扣缘,此技术方案改变了常规扣合结构,具有新意,但其也有以下缺点 常规结构电压力锅的外锅锅牙是通过整圈翻边弯牙来增强承压强度,其承压面为外锅整圈 的翻边,承压强度大,而CN201504989U所提技术方案为独立的扣牙设置于外锅顶端,其承 压面并非外锅整圈翻边,而是扣牙处的外锅口部独立面与其对应的折角处,要满足外锅口 部独立面与其对应的折角处的承压强度,原本的厚度则不能满足要求,必须增加厚度方能 满足承压强度,其成本显著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压力锅加工难度大、成本高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 单、易加工、成本低的电压力锅。针对以上根本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相应的解决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压力锅,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中的外锅和套装于外锅内的内锅,卡钳固定 在外锅边沿,锅盖上设有与卡钳对应的扣缘,锅盖与外锅通过卡钳和扣缘相扣合,其特征在 于卡钳具有上折面、下折面和连接两者的直立面,所述下折面至少具有两个面固定于外锅 边沿的口部及口部相连的上侧部。下折面包括与上折面近似平行的一平面和与该平面圆滑过渡的向下竖直面,平面 固定在外锅边沿的口部,竖直面则相应被固定于与口部相连的上侧部。下折面的形状与外 锅边沿大致相仿,都为互相垂直成角形,两个角形固定,使卡钳承压能力增强。上述直立面为曲面或者平面,卡钳的形状为平面和曲面的各种组合,只要形成扣 合凹槽与锅盖相应设置扣缘扣合即可。进一步,所述卡钳的下折面长度大于上折面长度,有利于增强承压强度。本实用新型卡钳与外锅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或通过铆接固定连接,或通过压接固 定连接,或焊接固定连接。卡钳数量为3-6个,优选4个。由于现有电压力锅内锅口径一般为20cm或22cm, 由于需满足开盖,卡钳之间的错位面积应大于于锅盖的扣合面面积,这样锅盖才能放入及开合,当卡钳数量设置为4个时,其各个卡钳间的相对跨度比较合理,开合盖的角度约为45 度左右,与现有电压力锅的开合角度基本一致,符合现有消费者的操作习惯,其承压面跨度 平均,现有的锅盖厚度即可满足,清洗也较为方便。CN201504989U卡钳数量设置为2个, 由于2个扣合面之间的相对跨度较大,经测试验证,市场现有电压力锅锅盖的厚度均不能 满足其承压强度,会在正常工作压力范围内即出现泻压,如增加其锅盖厚度,则成本相应增 加,且当卡钳数量为2个时,开合盖角度较大,达到了 90度左右,与现有产品开合盖角度 (30 45度)相差较大,消费者操作困难,当卡钳数量为3个或5个时,其可满足跨度及承 压要求及开合盖角度要求,但由于其不对称性导致实际产品设计时,其工业设计难度增加, 产品开发周期增长,也不能很简易的实现工业化,当卡钳数量为5个或6个时,其跨度及承 压要求及开盖角度均能满足要求,但成本增加而且清洗困难,故当卡钳数量设置为4个时, 产品工业化最简单且最接近现有电压力锅产品的成本及操作要求。相比CN201504989U,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下折面至少具有两个面固定于外锅 边沿的口部及口部相连的上侧部,在使用中,下折面的角形与外锅边缘的口部及上侧部同 时承压,加强了承压能力,可以在现有设计基础上降低外锅的厚度及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压力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压力锅锅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压力锅卡钳与外锅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外锅口部剖示放大图;图5a、图恥和图6a、图6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电压力锅两种卡钳结构的示意图。其 中图恥为图如的剖示图,图6b为图6a的剖示图。图1-4中附图标记为锅盖1,扣缘11,卡钳2,卡钳上折面21,卡钳下折面22,外 壳3,外锅4,外锅口部41,外锅上侧部42,内锅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力锅,包括锅盖1,卡钳2,外壳3,外锅4,内锅5,外锅4置于外 壳3内,内锅5置于外锅4内,卡钳2固定在外锅边沿,锅盖上设有与卡钳对应的扣缘11,锅 盖与外锅通过卡钳和扣缘相扣合。卡钳具有上折面21、下折面22和连接两者的直立面。见图4,所述下折面22具有两个近似垂直的面,形成直角形固定于外锅口部41及 口部相连的外锅上侧部42。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压力锅锅盖1结构示意图。锅盖1外围设有与卡钳2配合的 扣缘11,扣缘11数量为4个,外锅上的卡钳2也相应设置为4个,锅盖1通过旋合与卡钳2 实现扣合。图3显示出电压力锅卡钳2与外锅4连接的外部形态,四个卡钳2均勻设置在外 锅的口部。图4为卡钳2的下折面与外锅4 口部及侧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该卡钳为“^!”形,下折面具有相互垂直的两个面,该角形面分别固定在外锅口部以及外锅的上侧部, 卡钳与外锅2通过螺纹连接,铆接,压接或焊接实现固定连接,由于卡钳2下部设置与外锅 口部及上侧部形状相配的角形面,实现对外锅4 口部的加强。卡钳2的形状不局限图如和图恥所示,还可以为"C1 ”形,即连接上折面21和 下折面22的直立面为曲面,卡钳2的下折面长度高于上折面的长度。用户在使用时,将内锅5放置于外锅4内,将锅盖1扣于外锅4上,锅盖1的扣缘 11与卡钳2呈错放位置,旋转锅盖1 一定角度,锅盖扣缘11滑入卡钳2的扣合凹槽,形成扣 合。开盖时,旋转锅盖1 一定角度,锅盖扣缘11滑出卡钳2,当扣缘11与卡钳2呈错放位置 时即可开盖,当锅内压力增大时,卡钳与外锅口部41及外锅上侧部42共同承压,因此外锅 的要求相比CN201504989U低,成本降低。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文件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 型所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压力锅,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中的外锅和套装于外锅内的内锅,卡钳固定在 外锅边沿,锅盖上设有与卡钳对应的扣缘,锅盖与外锅通过卡钳和扣缘相扣合,其特征在于 卡钳具有上折面、下折面和连接两者的直立面,所述下折面至少具有两个面固定于外锅边 沿的口部(41)及与口部相连的上侧部(4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下折面包括与上折面近似平行的一平面 和与该平面圆滑过渡的向下竖直面,平面固定在外锅边沿的口部(41),竖直面则相应被固 定于与口部相连的上侧部(4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立面为曲面或者平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卡钳的下折面长度大于上折面长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卡钳与外锅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或通过 铆接固定连接,或通过压接固定连接,或焊接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卡钳数量为3-6个。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卡钳数量为4个。
专利摘要一种电压力锅,属于压力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中的外锅和套装于外锅内的内锅,卡钳固定在外锅边沿,锅盖上设有与卡钳对应的扣缘,锅盖与外锅通过卡钳和扣缘相扣合,其特征在于卡钳具有上折面、下折面和连接两者的直立面,所述下折面至少具有两个面固定于外锅边沿的口部(41)及与口部相连的上侧部(42)。本实用新型通过卡钳与外锅接合面的改变提高承压能力,有效了降低外锅的厚度及成本。
文档编号A47J36/00GK201911871SQ20102064382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6日
发明者蔡才德, 高晖 申请人: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