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板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64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板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的清洗用具,尤其涉及经济、实用的便携式板刷。
背景技术
目前用的板刷,结构简单、外观呆板,如图1所示,就是由壳体和刷毛组成,肥皂和刷毛、壳体组成的板刷常常分开放置,当洗衣服时,要边取出肥皂,取出刷毛和壳体组成的板刷,同时当衣服洗好后,肥皂常沾有水珠,极易损害浪费肥皂,对洗衣服的人来说极不方便。还有的板刷体积太小,导致刷毛也少,洗起衣服来很不麻利,很费事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板刷体积太小,洗起衣服来很不方便,费事费力,同时衣服洗好后,肥皂上常沾有水珠,极易损害浪费肥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板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便携式板刷,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一侧通过合页连接在一起, 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另一侧通过卡扣槽与卡扣凸起相嵌合,上壳体上部和下壳体的下部布满刷毛,所述下壳体内有可容纳肥皂的内凹腔,内凹腔的底部有细小的透水孔,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靠近合页一侧的边缘有可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成一平板式整体刷子的锁扣。此结构中,内凹腔可以方便放置肥皂,因为上壳体和下壳体靠近合页一侧的边缘有可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成一平板式整体刷子的锁扣,导致平开有的板刷体积增大,上下壳体的刷毛合并一起,更容易洗刷干净,省时省力。作为优选,所述透水孔的直径为0. 5-lmm。此结构有利于衣服洗好后,肥皂上常沾有的水珠通过透水孔流出板刷盒。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肥皂和刷子和在一起,同时上壳体和下壳体靠近合页一侧的边缘通过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成一平板式整体刷子的锁扣,导致平开的板刷的体积增大,上下壳体的刷毛又合并一起,从而洗刷物体有效、省时、简单、实用。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便携式板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板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便携式板刷,如图2所示,包括上壳体2和下壳体1,上壳体2和下壳体1的一侧通过合页9连接在一起,上壳体2和下壳体1的另一侧通过卡扣槽4与卡扣凸起5相嵌合,上壳体2上部和下壳体1的下部布满刷毛3,所述下壳体1内有可容纳肥皂的内凹腔8,内凹腔8的底部有细小的透水孔6,所述上壳体2和下壳体1靠近合页9 一侧的边缘有可将上壳体2和下壳体1固定成一平板式整体刷子的锁扣7。所述透水孔6的直径为0. 5mm。上述内凹腔可以方便放置肥皂,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锁扣将靠近合页一侧的边缘有可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成一平板式整体刷子,导致平开有的板刷体积增大,上下壳体的刷毛合并一起,更容易洗刷干净,省时省力。实施例2便携式板刷,如图2所示,包括上壳体2和下壳体1,上壳体2和下壳体1的一侧通过合页9连接在一起,上壳体2和下壳体1的另一侧通过卡扣槽4与卡扣凸起5相嵌合,上壳体2上部和下壳体1的下部布满刷毛3,所述下壳体1内有可容纳肥皂的内凹腔8,内凹腔8的底部有细小的透水孔6,所述上壳体2和下壳体1靠近合页9 一侧的边缘有可将上壳体2和下壳体1固定成一平板式整体刷子的锁扣7。所述透水孔6的直径为1mm。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便携式板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⑵和下壳体(1),上壳体⑵和下壳体⑴ 的一侧通过合页(9)连接在一起,上壳体( 和下壳体(1)的另一侧通过卡扣槽(4)与卡扣凸起( 相嵌合,上壳体( 上部和下壳体(1)的下部布满刷毛(3),所述下壳体(1)内有可容纳肥皂的内凹腔(8),内凹腔(8)的底部有细小的透水孔(6),所述上壳体(2)和下壳体(1)靠近合页(9) 一侧的边缘有可将上壳体( 和下壳体(1)固定成一平板式整体刷子的锁扣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板刷,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6)的直径为 0. 5-l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的清洗用具,公开了经济、实用的便携式板刷,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一侧通过合页连接在一起,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另一侧通过卡扣槽与卡扣凸起相嵌合,上壳体上部和下壳体的下部布满刷毛,所述下壳体内有可容纳肥皂的内凹腔,内凹腔的底部有细小的透水孔,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靠近合页一侧的边缘有可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成一平板式整体刷子的锁扣。根据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肥皂和刷子和在一起,同时上壳体和下壳体靠近合页一侧的边缘通过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成一平板式整体刷子的锁扣,导致平开的板刷的体积增大,上下壳体的刷毛又合并一起,简单、实用。
文档编号A46B11/00GK201938703SQ20102069570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9日
发明者吴南飞 申请人:吴南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