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闪发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416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脂闪发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油脂加工设备,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油脂闪发罐。
背景技术
食用油的获取方式有多种,浸出油就是一种常用的加工工艺,该工艺将压榨工艺副产品豆粕进行浸出处理,即将豆粕粉碎,放入溶剂,将豆粕中的残余油提取到溶剂中,再将油和溶剂分离,这种油加工工艺即为浸出工艺。原有老式油脂闪发罐罐体内空无一物,无顶部的挡板,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设备顶部真空的作用,致使油在喷入到罐体内时会有一部分的油从罐体顶部溶剂出口被真空力量吸走,造成油脂的损失,同时也给下一道工序溶剂的回收造成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脂闪发罐,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油脂闪发罐工作时油脂损耗多,溶剂回收困难的缺陷。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罐体,罐体上设有进油口、出油口、溶剂出口和视镜,罐体内设有一块或者一块以上的挡板。罐体内可以设有第一挡板;罐体内最好设有第二挡板;罐体内最好设有第三挡板;进油口、出油口、溶剂出口最好分别设有连接法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发明油脂闪发罐,可以提高油脂获取率,同时也为后道工序溶剂回收与处理带来了方便。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挡板和第三档板的俯视图;图3是第二档板的俯视图。图中1、溶剂出口 ;2、第三档板;3、第二档板;4、第一挡板;5、进油口 ;6、视镜;7、
罐体;8、出油口。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油脂闪发罐包括罐体7,罐体7上设有进油口 5、出油口 8、 溶剂出口 1和视镜6,罐体7内设有第一挡板4、第二挡板3和第三挡板2 ;进油口 5、出油口 8、溶剂出口 1分别设有连接法兰。三块挡板的顺序依次为第一挡板4在最下面,第二挡板3在中间,第三挡板2在最顶部。先焊接第三挡板2,第三挡板2可以用三块钢片焊接在罐体上,第二挡板3边缘直接焊接到罐体上,第一挡板4也是用三块钢片连到罐体上。整个设备焊接而成。
图2、图3示出第一、第二、第三挡板结构形状,其中第二挡板中间开有孔。使用油脂闪发罐时,将其顶部朝上安装固定后,将真空泵接口法兰连接到溶剂出口 1,进油口 5也进油管道用法兰连接,出油口 8通过法兰连接到出油管道。闪发罐工作的整个工作过程是在150度、高真空的环境下进行的,当油进入罐内时,溶剂在低于150度下气化,气化后经真空抽走,而油依然是液体,存留在罐内。油经进油管5进入罐内由于重力作用,油在罐体内经下方出油口 8流出,又由于真空和温度的关系, 使油中含有的溶剂气化为气体,需经上方溶剂出口 1出去;由于真空作用力很强,溶剂气中会含有一定量的油气,这时,第一挡板4、第二挡板3第三挡板2起到了作用,混合气经第一挡板4周边出去,油气被阻挡了一次,一部分油粘在了第一挡板4上,它将越积越多,并将由于重力的作用流下来;混合气经第一挡板4周边继续上行,由第二挡板3中间的孔出去,这样的空间设置,使得混合气尽可能大面积的接触到挡板,使混合气中的油尽可能多的被挡下来;混合气经第二接板3中间孔上行到第三挡板2,经第三挡板2边缘上升到溶剂出口 1 离开油脂闪发罐,整个闪发过程结束。本发明的整个工作过程达到了降低油脂损耗率的目的,同时也为后道工序溶剂的回收与处理带来了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油脂闪发罐,包括罐体(7),罐体(7)上设有进油口(5)、出油口(8)、溶剂出口 (1)和视镜(6),其特征在于罐体(7)内设有一块或者一块以上的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脂闪发罐,其特征在于罐体(7)内设有第一挡板(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脂闪发罐,其特征在于罐体(7)内设有第二挡板(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脂闪发罐,其特征在于罐体(7)内设有第三挡板O)。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油脂闪发罐,其特征在于进油口(5)、出油口 (8)、溶剂出口(1)分别设有连接法兰。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脂闪发罐,它属于油脂加工领域,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油脂闪发罐工作时油脂损耗多,溶剂回收困难的缺陷。它主要包括罐体,罐体上设有进油口、出油口、溶剂出口和视镜,罐体内设有一块或者一块以上的挡板。本发明主要用于油脂精炼加工。
文档编号C11B3/12GK102304422SQ20111020064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8日
发明者李世平 申请人:连云港通元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