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水槽的安装改良后的饮料供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488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接水槽的安装改良后的饮料供给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针对净水器或冷热水器等饮水机,包括以杯为单位使用的咖啡机和饮料机等饮料供给设备的相关发明。详细得来说是关于饮料供给机的出水出料口下部的接水槽的安装结构的发明。
背景技术
通常来说,无论是净水器或冷热水器等饮水机,或是以杯为单位使用的 咖啡机和饮料机等饮料供给装置。出水出料口都在它们的正面,出水出料口一般在饮料机正面的向里凹进去的位置。出水出料口的下方安装有收集取用时溅出的饮料或净水过程中产生的余水的接水槽。所以,使用者在接水槽满水的情况下或是清洗的时候会时常需要重复将接水槽从饮料机主体分离再安装。安装接水槽的方式有多种。最为常见的方法是接水槽后方的外壁处带有挂钩,在饮料机主体与之对应的位置上有可与挂钩连接的凹槽,将挂钩插入凹槽完成安装。但是,因为使用者的不小心而导致挂钩不能正确的插入凹槽时,挂钩的前端和凹槽周围的饮料机主体正面外壁发生冲突。这时,由于普通的挂钩是由有弹性的条状塑料制品制成,比起饮料机主体外壁来说强度相对较低,容易引起挂钩折断或是变形等问题。万一发生这样的情况,接水槽和饮料机主体安装不当,稍受碰撞的话不仅容易导致接水槽内的水外溅和接水槽上的挂钩破损脱落,甚至会引起被热水烫伤或是因为破损的接水槽受伤等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接水槽的安装方式改进后的饮料供给机,该饮料供给机能防止挂钩因为角度差异或插入位置不当而与饮料供给机主体发生冲撞或是变形,并能更便捷的安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在本发明中采用对凹槽的边沿部分进行倒棱处理或是磨圆处理,使挂钩在和凹槽边沿发生接触时能起到将挂钩引导入凹槽中央的结构。S卩,按照本发明所设计的饮料供给机,包括带有出水出料口的饮料供给机主体以及安装在出水出料口下方的可拆卸接水槽。在上述接水槽与饮料供给机主体相接的一面,为了将接水槽连接到饮料供给机主体上最少会有一个挂钩。上述饮料供给机主体上带有与挂钩对应的凹槽,对上述凹槽边沿处进行倒棱及磨圆处理是本发明的特征。优选的,上述挂钩与接水槽连接处的起端部分与凹槽的入口边沿对应位置进行相应的倾斜面处理或是磨圆处理。进一步的,上述最少会有的一个挂钩,上述挂钩可以采用左右分离双挂钩的形式,即具有左侧挂钩和右侧挂钩两部分。左侧挂钩和右侧挂钩相背离面(即挂钩的外侧)的前端各有在挂钩插入凹槽后起固定作用的凸起部分。
另外,挂钩也可以采用单一柱状结构形式,在柱状挂钩的前端设有在挂钩完全插入凹槽后起到固定作用的突出部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按照本发明饮料供给机的特性,因为对凹槽入口边沿部分进行了倒棱或磨圆处理,即使是挂钩插入位置或角度不当,与凹槽边沿发生冲突时,也能将挂钩正确引导入凹槽的中央位置。不用担心挂钩折断或变形,可以很容易的进行安装。所以,能避免因挂钩损坏导致的频繁更换接水槽。不仅可以降低费用节约资源,而且也能让使用者放心使用。


下面附图会对本发明做具体说明,但本发明物技术思想的并不可以只限定在附图上来做解释。图I是依照用于台式净水器时的实施例,在净水器主体安装接水槽前的分离状态 下的构成 图2是为了说明现有技术安装接水槽时存在的问题,挂钩和凹槽的截面 图3至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各种变形结构的挂钩和凹槽的截面图,各图的Ca)表示挂钩插入凹槽前,(b)表示挂钩插入凹槽后。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下面附图详细地介绍了本发明。在此之前,想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所使用的用语和词汇并不限定为通俗的,词典上的意义。发明人为了用最适当的方法说明自己的发明,立足于恰到好处的定义用语的概念。因此概念的解释必须吻合技术思想的意义和概念。因此,本说明书上记载的实施例和附图上所图示的构成只不过是我们最希望的实施例,并不可以代表本产品的所有技术思想。站在在本产品申请专利的出发点上要理解会有很多相似物和变形例可以代替本发明物。实施例I
图I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饮料供给机的立体图,图示在饮料供给机主体安装接水槽前、分离时的立体图。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使用台式净水器为例来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只适用于台式净水器,立式净水器或冷热水器,包括以杯为单位使用的咖啡机和饮料机都能适用。参照图1,本实施例使用的净水器包括净水器主体100和接水槽200。净水器主体100的正面向里凹进去的部分有出水口 150。为了能达到冷热水分离取水一般在出水口 150安装有冷、热水的活塞,净水器主体100正面设有与接水槽200的挂钩20相连接的凹槽10。还有在净水器主体的内部里的为了净化原水并供水的各种零件。举例来说,储水桶,净水泵,抽水机,制冷和加热系统,各种管道,控制回路等。这样的净水器使用一般的零件就可。因本发明中所说明的净水器主体100在安装接水槽200上存在构造上的特征,此处略去对其他零件的详细说明。接水槽200在取水口 150下方,因挂钩20和凹槽10的连接安装在净水器主体100正面上并可与之分离。具体的说是在接水槽200和净水器本体100相接的一面,为了将接水槽连接到饮料供给机主体上至少会有一个挂钩20,净水器主体100上带有与挂钩20对应的凹槽10。在挂钩20对准凹槽10的情况下将接水槽200向净水器主体100方向推,当挂钩20插入凹槽10后,接水槽100安装完成。为了说明在不使用本发明的情况下所产生的问题,参照图I中A部分放大图的截面图2。在挂钩20和凹槽10的位置或是角度不当的状态下,将接水槽200推进净水器主体100的话(参考图2 (a)),挂钩前端与凹槽10入口边沿11碰撞,容易出现挂钩20折断(参照图2 (b))或是变形的问题。
鉴于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凹槽10的入口边沿11经过倒棱处理成倾斜面,假设与图2 (a)—样,在挂钩20和凹槽10的位置或是角度不当的情况下将接水槽200推入净水器主体100,就算挂钩20与凹槽10的入口边沿发生碰撞,挂钩10也会沿着边沿11的倾斜面被自然的引导进凹槽10的中央。再有,凹槽10的入口边沿11如图3所示,既可以经过倒棱处理为倾斜面(平面),也可以如图4所示采取磨圆处理为曲面。将凹槽入口边沿11按图4所示采取曲面处理,也和图3的倒棱处理一样,可以引导挂钩20进入凹槽10中央。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挂钩20是相互分离分为左侧挂钩和右侧挂钩。再有,左侧挂钩和右侧挂钩包括与接水槽20外壁连接处的挂钩起端21,嵌入时接触到凹槽10内壁的挂钩中部22,以及嵌入时向凹槽10内后方突起的挂钩前端23。为了使得挂钩20完全嵌入凹槽10的时候,能紧嵌在凹槽10里,在挂钩前端23的外侧有凸起部分是最佳的(参照图3和图4的(b))。钩挂前端23的突起程度根据挂钩20的弹性和接水槽200分离时的抓力充分考虑后决定。在图3和图4中,挂钩20是存在于接水槽200外壁的竖直突起物。为了和经过倒棱处理或是磨圆处理的凹槽入口边沿一致挂钩起端21也会采取倾斜面处理(参照图5)或是磨圆处理(参照图6)。这时候,能保证挂钩20和凹槽10安全紧密的连接。最后,在图3至图6中,虽然挂钩20是由左挂钩和右挂钩两个构成。但是,如图7所示,挂钩也可以是单一的柱状结构。该柱状挂钩的前端外侧也具有用于凸起部分,使得挂钩完全插入凹槽时起到固定作用,以稳固凹槽和挂钩的连接。另外,这时候挂钩20’的起端21’与经过倒棱和磨圆处理的凹槽入口边沿对应的位置也可以经过相应的倾斜面处理(参照图7 (C))或是磨圆处理(参照图7 (d))。综上所述,本发明只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此,在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里,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和原则内,所做的多种修整、等同替换或改造等,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符号说明
100 :饮料供给机(净水器)主体150 出水出料口(取水口)
10 :凹槽11 凹槽入口边沿
20,20’ 挂钩21 挂钩起端
22 :挂钩中部23 挂钩如立而。
权利要求
1.一种接水槽的安装改良后的饮料供给机,包括带有出水出料口的饮料供给机主体,以及位于上述饮料供给机主体出水出料口下部的可拆卸的接水槽,在上述接水槽与上述饮料供给机本体相对的面,为了将上述接水槽安装在饮料供给机主体上,至少会有一个挂钩;在上述饮料供给机主体与上述挂钩对应的位置上有可供挂钩插入连接的凹槽,其特征在于,上述凹槽的入口边沿部分进行倒棱或磨圆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接水槽的安装改良后的饮料供给机,其特征在于,将挂钩上与接水槽连接处的起端部分与上述凹槽的入口边沿对应的位置进行了相应的倾斜面处理或磨圆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接水槽的安装改良后的饮料供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具有左右分离的左侧挂钩和右侧挂钩两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水槽的安装改良后的饮料供给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左侧挂钩和右侧挂钩相背离面的前端各有在挂钩插入凹槽后起固定作用的凸起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接水槽的安装改良后的饮料供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是前端两侧各有凸起部分的单一柱状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接水槽的安装改进的饮料供给机,包括带有出水出料口的饮料供给机主体,以及位于出水出料口下方可拆卸的接水槽。为了将接水槽安装到饮料供给机主体上,在接水槽与饮料供给机主体相对的侧面至少会有一个挂钩,在饮料供给机本体与挂钩相对应的位置有可供挂钩插入连接的凹槽。凹槽的入口边沿部分经过倒棱和磨圆处理。根据本发明,因为凹槽的入口边沿经过倒棱和磨圆处理,即使挂钩以不当的位置或角度插入也不易发生挂钩折断或是变形的问题而能更容易的与凹槽连接。
文档编号A47J31/00GK102727087SQ201110206218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0日
发明者郑辉东, 金佖奎 申请人:郑辉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