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清洗设备的溢流补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313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清洗设备的溢流补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清洗设备的溢流补水装置,它主要用于精密钢管的清洗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精密钢管的清洗设备,清洗时需要人工监控,控制水量,不然清洗液容易从漂洗槽中溢出,造成浪费。另外,由于清洗液清洗不彻底,排水时会将部分清洗液当作废水排除,增加了成本,又污染了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有效控制清洗液的溢流,并加以循环利用的用于清洗设备的溢流补水
直ο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清洗设备的溢流补水装置,包括漂洗槽、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安装在漂洗槽的两侧,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溢流口、储液槽、过滤器和循环泵;所述的溢流口位于漂洗槽的侧面并靠近漂洗槽的顶端,出水管与溢流口相连;所述的过滤器与出水管相连,循环泵的一端通过水管与过滤器相连,另一端通过水管与储液槽相连;储液槽与进水管相连。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溢流口离漂洗槽顶端的距离为5 10cm。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漂洗槽内还设置有超声波振板。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效果结构设计合理,能有效控制清洗液的溢流,并加以循环利用,提高了清洗液的利用率,节省了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漂洗槽,2进水管,3出水管,4过滤器,5循环泵,6水管,7溢流口,8储液槽,9超声波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 图2,本实施例主要由漂洗槽1、进水管2、出水管3、过滤器4、循环泵 5、溢流口 7和储液槽8组成,其中进水管2和出水管3分别安装在漂洗槽1的两侧;溢流口 7位于漂洗槽1的侧面并靠近漂洗槽1的顶端,出水管3与溢流口 7相连;所述的过滤器4与出水管3相连,循环泵5的一端通过水管6与过滤器4相连,另一端通过水管6与储液槽 8相连;储液槽8与进水管2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溢流口 7离漂洗槽1顶端的距离为5cm。使用时,清洗液对漂洗槽1中的钢管进行清洗,因为清洗液和一些清洗下来的污渍密度比较小,会浮在水的上方,并从漂洗槽1上端的溢流口 7流出,经过过滤器4,过滤掉水中的污渍,剩下的清洗液再进入循环泵5,经过循环进入储液槽8回收,最后从进水管2进入漂洗槽1对钢管进行循环清洗。本实施例中,漂洗槽1内还设置有超声波振板9,对精密钢管进行超声波清洗,更加干净,污渍更少。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只要其零件未说明具体形状和尺寸的,则该零件可以为与其结构相适应的任何形状和尺寸;同时,零件所取的名称也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清洗设备的溢流补水装置,包括漂洗槽、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安装在漂洗槽的两侧,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溢流口、储液槽、过滤器和循环泵;所述的溢流口位于漂洗槽的侧面并靠近漂洗槽的顶端,出水管与溢流口相连;所述的过滤器与出水管相连,循环泵的一端通过水管与过滤器相连,另一端通过水管与储液槽相连;储液槽与进水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清洗设备的溢流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口离漂洗槽顶端的距离为5 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清洗设备的溢流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洗槽内还设置有超声波振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清洗设备的溢流补水装置,它主要用于精密钢管的清洗设备,包括漂洗槽、进水管、出水管、溢流口、储液槽、过滤器和循环泵,其中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安装在漂洗槽的两侧,溢流口位于漂洗槽的侧面并靠近漂洗槽的顶端,出水管与溢流口相连;所述的过滤器与出水管相连,循环泵的一端通过水管与过滤器相连,另一端通过水管与储液槽相连;储液槽与进水管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有效控制清洗液的溢流,并加以循环利用,提高了清洗液的利用率,节省了成本。
文档编号B08B3/12GK201959952SQ20112000377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7日
发明者徐贤敏, 桑之江, 王向凯 申请人:浙江宝纳钢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