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热板两用型的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863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放热板两用型的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放热板两用型的电饭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饭煲,尤其涉及放热板两用型的电饭煲。技术背景现有的电饭煲,放热板都是金属制品。产品中单一地只能采用金属的放热板存在以下问题1、金属制品成本较高。2、因为像日本等国家对米饭有12小时的保温要求,必须要在放热板上贴加热器, 所以放热板必须是金属材料的,但是对于中国国内等不需要那么长时间保温要求的,就不需要在放热板上贴加热器,放热板就不必用金属的而造成成本增加。3、对于不同国家、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不能灵活的调整成本和提供更多的选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放热板两用型的电饭煲,不但能够降低成本,而且能够根据不同的成本方案采用材料的放热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放热板两用型的电饭煲,包括本体、 设在本体内的内锅、覆盖在内锅开口处连接到本体上的可自由开闭的外盖、安装在外盖内侧的垫圈支架,所述垫圈支架上安装有锅垫圈和放热板,放热板紧贴外盖的板支撑部,所述板支撑部与锅垫圈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 5mm。作为优选,所述放热板采用塑料放热板,塑料放热板包括塑料本体、加强筋和塑料压接部,所述塑料本体上设有若干加强筋,塑料本体的外边缘处设有塑料压接部,塑料压接部压接在板支撑部与锅垫圈之间。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筋包括若干圆形的周向加强筋和若干直线型的径向加强筋。作为优选,所述外盖上设有向下方伸出的卡爪,所述卡爪勾住塑料本体的内边缘。作为优选,所述放热板采用金属放热板,金属放热板包括金属本体和设在金属本体外边缘处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压接在板支撑部与锅垫圈之间。作为优选,所述垫圈支架采用螺丝固定安装在外盖上。作为优选,所述外盖采用铰链结构连接到本体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还提出了一种电饭煲,包括本体、设在本体内的内锅、覆盖在内锅开口处连接到本体上的可自由开闭的外盖、安装在外盖内侧的放热板和锅垫圈,锅垫圈紧贴外盖,放热板压在锅垫圈上,再采用螺丝固定安装在外盖上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增大板支撑部与锅垫圈之间的距离,使该空间内既可以安装塑料放热板以降低成本,又可以安装金属放热板以延长保温时间,实现了放热板的两用性,增强了外盖结构的通用性,在其他部品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就能够方便地实现互换,为工厂提供了不同的成本方案,可以满足不同的顾客需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放热板两用型的电饭煲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放热板两用型的电饭煲实施例一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放热板两用型的电饭煲实施例一中塑料放热板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放热板两用型的电饭煲实施例二的局部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放热板两用型的电饭煲实施例三的局部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放热板两用型的电饭煲实施例四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放热板两用型的电饭煲,包括本体7、设在本体7内的内锅6、覆盖在内锅6开口处连接到本体7上的可自由开闭的外盖1、安装在外盖1内侧的垫圈支架4,所述垫圈支架4上安装有锅垫圈5和放热板,放热板紧贴外盖1的板支撑部lb,所述板支撑部 Ib与锅垫圈5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 5mm,垫圈支架4采用螺丝8固定安装在外盖1上,外盖1采用铰链结构连接到本体7上实现自由开闭。如图2、3、4所示,放热板采用塑料放热板3,塑料放热板3包括塑料本体、加强筋 3a和塑料压接部北,所述塑料本体上设有若干加强筋3a,塑料本体的外边缘处设有塑料压接部北,塑料压接部北压接在板支撑部Ib与锅垫圈5之间。所述加强筋3a包括若干圆形的周向加强筋3a和若干直线型的径向加强筋3a,所有周向加强筋3a均与塑料本体同心,所有轴向加强筋3a沿塑料本体的圆心对称分布,本实施例中,周向加强筋3a的数量为3条, 轴向加强筋3a的数量为6条,既保证足够的强度,又节省成本。外盖1上设有向下方伸出的卡爪la,所述卡爪Ia勾住塑料本体的内边缘。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放热板采用金属放热板2,金属放热板2包括金属本体和设在金属本体外边缘处的折弯部加,所述折弯部加压接在板支撑部Ib与锅垫圈5之间。 因为金属放热板2的强度足够,因此一般只需要0. 4mm Imm左右,而板支撑部Ib与锅垫圈5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 5mm,所以对金属放热板2的结构稍作改进,金属本体部分还采用与原来相同的厚度,而外边缘处进行折弯,从而形成与上述距离相当的厚度,提高了外盖的通用性,在其他部品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就能够与实施例一中的塑料放热板3方便地实现互换。实施例三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电饭煲包括本体7、设在本体7内的内锅6、覆盖在内锅6 开口处连接到本体7上的可自由开闭的外盖1、安装在外盖1内侧的塑料放热板3和锅垫圈 5,所述锅垫圈5紧贴外盖1,塑料放热板3压在锅垫圈5上,再采用螺丝8固定安装在外盖 1上。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二的区别在于省掉了垫圈支架4。这种结构因为锅垫圈5和塑料放热板3直接通过螺丝8固定,因此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中的金属放热板2直接更换就可以,不需要改变其它部件的结构。[0030]实施例四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电饭煲包括本体7、设在本体7内的内锅6、覆盖在内锅6 开口处连接到本体7上的可自由开闭的外盖1、安装在外盖1内侧的金属放热板2和锅垫圈 5,所述锅垫圈5紧贴外盖1,金属放热板2压在锅垫圈5上,再采用螺丝8固定安装在外盖 1上。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二的区别在于省掉了垫圈支架4。这种结构因为锅垫圈5和金属放热板2直接通过螺丝8固定,因此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中的塑料放热板3直接更换就可以,不需要改变其它部件的结构。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放热板两用型的电饭煲,包括本体、设在本体内的内锅、覆盖在内锅开口处连接到本体上的可自由开闭的外盖、安装在外盖内侧的垫圈支架,所述垫圈支架上安装有锅垫圈和放热板,其特征在于放热板紧贴外盖的板支撑部,所述板支撑部与锅垫圈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 5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热板两用型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热板采用塑料放热板,塑料放热板包括塑料本体、加强筋和塑料压接部,所述塑料本体上设有若干加强筋,塑料本体的外边缘处设有塑料压接部,塑料压接部压接在板支撑部与锅垫圈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放热板两用型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包括若干圆形的周向加强筋和若干直线型的径向加强筋。
4.如权利要求2 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放热板两用型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上设有向下方伸出的卡爪,所述卡爪勾住塑料本体的内边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热板两用型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热板采用金属放热板,金属放热板包括金属本体和设在金属本体外边缘处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压接在板支撑部与锅垫圈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热板两用型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支架采用螺丝固定安装在外盖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热板两用型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采用铰链结构连接到本体上。
8.一种电饭煲,包括本体、设在本体内的内锅、覆盖在内锅开口处连接到本体上的可自由开闭的外盖、安装在外盖内侧的放热板和锅垫圈,其特征在于锅垫圈紧贴外盖,放热板压在锅垫圈上,再采用螺丝固定安装在外盖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热板两用型的电饭煲,包括本体、设在本体内的内锅、覆盖在内锅开口处连接到本体上的可自由开闭的外盖、安装在外盖内侧的垫圈支架,所述垫圈支架上安装有锅垫圈和放热板,放热板紧贴外盖的板支撑部,所述板支撑部与锅垫圈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5mm。本实用新型增大板支撑部与锅垫圈之间的距离,使该空间内既可以安装塑料放热板以降低成本,又可以安装金属放热板以延长保温时间,实现了放热板的两用性,增强了外盖结构的通用性,在其他部品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就能够方便地实现互换,为工厂提供了不同的成本方案,可以满足不同的顾客需求。
文档编号A47J27/00GK202060566SQ20112005555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4日
发明者乐晓辉, 孔令美, 詹鹏, 金尾修司 申请人: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