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手持旋转式球机护罩清洁器及其清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视频监控维护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手持旋转式球机护罩清洁器及其清洁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文化、生活、生产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自身所处环境状态的信息量需求成倍增加,安防监控应用范围日趋广泛,安防监控应用层面日趋深入。
在生活层面,各地纷纷响应国家创建和谐社会、平安城市的号召,在各主要交通路口、居民小区内、学校等人流密集区安装监控摄像机,由相关工作人员实时监控现场情况;生产 层面,科技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无人操作全自动化生产车间的出现。为落实高效稳定、安全生产这一概念,各生产车间纷纷在主要设备附近安装摄像机,工作人员根据控制室内监控画面内显示的设备状态作出相应操作。安防监控系统的高效准确运行有赖于监控画面清晰的图像显示,清晰的图像显示除了有赖于设备核心技术的革新外,前端摄像机护照的清洁度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安防监控系统球机一般安装在无遮挡的高处,以满足使用人员对现场情况观看与把握的广度需求;维护时一般用工程车或梯子进行登高维护擦拭;实践中,球机根据球机安装地点环境的不同,护罩易沾染尘土、水溃、污溃或其它粉尘,为保证终端控制室内图像质量清晰,以便在发生问题时准确把握细节,所以需要经常维护擦拭;又因一个固定区域内一般只需要安装一台球机即可,所以安装地点具有连续区域内以个体形式出现的特点;维护时只需要简单的擦拭即可。综上,安防监控系统球机护罩维护具有以下特点安装位置相对较高(3m或3m以上);维护前准备相对繁琐(需使用工程车或搬梯子);维护周期短、频率高;维护目标不具有群体性,而是在连续区域内,以间隔性个体出现;维护过程相对准备过程简单。针对上述特点,实践中,安防监控的球机护罩维护往往需要经常开着工程车或搬梯子,围着整个城市或者作业厂区依次擦拭,每到一个点位就开始升降工程车或架设梯子,人员上去后只需要简单擦拭即可。整个过程相对核心工作阶段耗费人力、物力较多不具有简便、经济、低耗的特点。如何才能克服量现有技术的缺陷,已成为了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球机护罩清洁器的设计方案,采用手持旋转式结构,轻便简洁,携带方便、无需培训、操作简单,设备可由步行或骑自行车送达待维护作业现场,一人操作即可轻松实现球机护罩擦拭。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旋转式球机护罩清洁器,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旋转头组件、连接杆、驱动组件构成;所述旋转头组件包括圆环,圆环下沿连接三条不锈钢材质钢带的一端,三条钢带的另一端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圆环的外侧装配有4 6个卡扣,圆环上表面加工有两个插孔,底座下表面中心处加工有一个内螺纹接口;
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加工外螺纹,外螺纹与底座下表面的内螺纹接口配合,通过螺纹将底座和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的下端加工为六方体;
所述驱动组件由驱动筒壳、筒形电机、联轴器、六方孔座和电机座构成;驱动筒壳的底部连接电机座,筒形电机下端固定在电机座上,电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六方孔座;驱动筒壳上设有筒形电机的电源开关;
将连接杆插入驱动筒壳内,连接杆下端六方体插接在六方孔座内,通过六方体与六方孔座紧配合,使连接杆与电机轴连接在一起,当筒形电机工作时,电机轴驱动连接杆转动,底座、上端圆环随之转动;
将抹布敷在上端圆环上,在上端圆环外侧用4 6个卡扣卡紧抹布。·连接杆采用伸缩杆结构;筒形电机为直流电源驱动,驱动筒壳下端手持处经防触电绝缘处理。利用手持旋转式球机护罩清洁器的球机护罩清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抹布安装至圆环表面,调整抹布松紧度,使球机罩完全嵌入圆环,圆环上的抹布刚好绷紧为止,再用卡扣从圆环外侧向里卡装,将抹布卡紧在圆环上;
b)操作人员移至球机正下方,可直接高举连接杆,带球机罩完全嵌入后,按动驱动筒壳上的筒形电机的电源开关,圆环随连接杆转动,圆环上的抹布旋转擦拭球机护罩;
c)将辅助配件插接在圆环上表面的两个插孔中并卡装抹布,可从不同角度擦拭球机护罩。本发明的优点或有益效果是1、轻便简洁、携带方便、机动性强,可由一人携带进行长距离多点位球机护罩清洁工作;2、设备运行使用直流电源驱动,连接杆由绝缘材质制成,安全性好;3、作业无需培训、操作简单,一人操作即可轻松实现球机护罩擦拭。4、具有保护设备功能,擦拭过程中如发生球机脱落,可由不锈钢圆环托住球机,防止球机坠落。5、设备制造成本低,故障率低,无需维护。6、作业空间灵活,适合各种开阔区域与狭小作业空间作业。7、简化现有日常擦拭球机护照程序,免除使用工程车升降或运送梯子,低碳环保、降本增效。
图I是手持旋转式球机护罩清洁器结构 图2是驱动组件剖视 图3是连接杆下端与六方孔座配合示意 图4是旋转头组件示意 图5是连接杆示意 图6是辅助配件示意图。图中1.旋转头组件,2.连接杆,3.驱动组件;11.圆环,12.钢带,13.底座,
14.卡扣;21.螺纹,22.六方体,31.驱动筒壳,32.筒形电机,33.联轴器,34.六方孔座,35.电机座,4.辅助配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至图6所示,一种手持旋转式球机护罩清洁器,主要由旋转头组件I、连接杆
2、驱动组件3构成;
旋转头组件I包括圆环11,圆环11下沿连接3条不锈钢材质钢带12的一端,3条钢带12的另一端固定在底座13上表面,圆环11的外侧装配4-6个卡扣14,圆环11上表面加工有两个插孔15,底座13下表面中心处加工有一个内螺纹接口 ;
连接杆2的上端加工外螺纹21,外螺纹21与底座13下表面的内螺纹接口配合,通过螺纹将底座13和连接杆2连接;连接杆2的下端加工为六方体22 ;
所述驱动组件3由驱动筒壳31、筒形电机32、联轴器33、六方孔座34和电机座35构成;驱动筒壳31的底部连接电机座35,筒形电机32下端固定在电机座35上,电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六方孔座34 ;
将连接杆2插入驱动筒壳31内,连接杆2下端六方体22插接在六方孔座34内,通过六方体22与六方孔座34紧配合,使连接杆2与电机轴连接在一起,当筒形电机32工作时,电机轴驱动连接杆2转动,底座12、上端圆环11随之转动;
将抹布敷在上端圆环11上,在上端圆环11外侧用4 6个卡扣14卡紧抹布;
连接杆2采用伸缩杆结构;驱动筒壳31下端手持处为防触电绝缘处理。根据上述说明,结合专业知识可再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持旋转式球机护罩清洁器,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旋转头组件(I)、连接杆(2)、驱动组件(3)构成;所述旋转头组件(I)包括圆环(11),圆环(11)下沿连接(3)条不锈钢材质钢带(12)的一端,(3)条钢带(12)的另一端固定在底座(13)上表面,圆环(11)的外侧装配(4) 6个卡扣(14),圆环(11)上表面加工有两个插孔(15),底座(13)下表面中心处加工有一个内螺纹接口 ;所述连接杆(2)的上端加工外螺纹(21),外螺纹(21)与底座(13)下表面的内螺纹接口配合,通过螺纹将底座(13 )和连接杆(2 )连接;连接杆(2 )的下端加工为六方体(22);所述驱动组件(3)由驱动筒壳(31)、筒形电机(32)、联轴器(33)、六方孔座(34)和电机座(35 )构成;驱动筒壳(31)的底部连接电机座(35 ),筒形电机(32 )下端固定在电机座(35)上,电机轴通过联轴器(33)连接六方孔座(34);驱动筒壳(31)上设有筒形电机(32 )的电源开关;将连接杆(2 )插入驱动筒壳(31)内,连接杆(2 )下端六方体(22 )插接在六方孔座(34 )内,通过六方体(22 )与六方孔座(34 )紧配合,使连接杆(2 )与电机轴连接在一起,当筒形电机(32 )工作时,电机轴驱动连接杆(2 )转动,底座(12 )、上端圆环(11)随之转动;将抹布敷在上端圆环(11)上,在上端圆环(11)外侧用4 6个卡扣(14)卡紧抹布。
2.利用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持旋转式球机护罩清洁器的球机护罩清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抹布安装至圆环(11)表面,调整抹布松紧度,使球机罩完全嵌入圆环(11),圆环(11)上的抹布刚好绷紧为止,再用卡扣(14)从圆环(11)外侧向里卡装,将抹布卡紧在圆环(11)上; 操作人员移至球机正下方,可直接高举连接杆,带球机罩完全嵌入后,按动驱动筒壳(31)上的筒形电机(32)的电源开关,圆环(11)随连接杆(2 )转动,圆环(11)上的抹布旋转擦拭球机护罩; 将辅助配件(4)插接在圆环(11)上表面的两个插孔(15)中并卡装抹布,可从不同角度擦拭球机护罩。
3.如权利要求I所述手持旋转式球机护罩清洁器,其特征在于,连接杆(2)采用伸缩杆结构;筒形电机为直流电机,驱动筒壳(31)下端手持处经防触电绝缘处理。
4.如权利要求I所述手持旋转式球机护罩清洁器,其特征在于,筒形电机(32)为直流电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旋转式球机护罩清洁器,主要由旋转头组件、连接杆、驱动组件构成;所述旋转头组件包括圆环,驱动组件由驱动筒壳、筒形电机、联轴器、六方孔座和电机座构成;驱动筒壳的底部连接电机座,筒形电机下端固定在电机座上,电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六方孔座;驱动筒壳上设有筒形电机的电源开关;将连接杆插入驱动筒壳内,连接杆下端六方体插接在六方孔座内,通过六方体与六方孔座紧配合,使连接杆与电机轴连接在一起,当筒形电机工作时,电机轴驱动连接杆转动,底座、上端圆环随之转动;将抹布敷在上端圆环上,在上端圆环外侧用4~6个卡扣卡紧抹布,由圆环上的抹布旋转擦拭球机护罩,本发明轻便简洁、携带方便、机动性强,可由一人携带进行长距离多点位球机护罩清洁工作。
文档编号B08B1/04GK102873039SQ201210409710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4日
发明者刘燕鸿, 郭琪 申请人:天津科电石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