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压力锅的上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590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压力锅的上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压カ锅锅盖,特別是ー种能实现手动排气的电压カ锅锅盖排气 装置,属于现有电压カ锅的改进技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压カ锅排气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直接用手拔动限压阀进行快速排气, 由于限压阀拨动块紧靠排汽阀嘴,用手拔动时容易造成高温烫伤,存在安全隐患;第二种是 按压式或推杆式快速排汽装置,需要在锅盖上另外设置排气按钮,结构较复杂,操作不便, 成本较高;第三种是通过电磁阀来实现排气,一般采用电磁阀推动或顶起排汽阀进行快速 排气,其成本高昂,且电磁阀在高温状态下容易失效,无法实现快速排汽。上述的三种排气 方式都不能调节排气速度,不能根据烹饪不同的食物调节不同的排气速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ー种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可实现用 户在开盖时,即可实现先排气后开盖的安全电压カ锅。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ー种电压カ锅锅盖,包括相扣合的面盖与内 盖、设于面盖与内盖上的限压阀,面盖与内盖之间还设有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由旋动 件、排气顶杆组成,旋动件固定在内盖上,排气顶杆固定在面盖与内盖之间,旋动件通过排 气顶杆带动限压阀进行泄压动作。所述排气顶杆一端靠近或接触限压阀的重锤,另一端靠近或接触旋动件的斜面。所述面盖上设有排气旋钮,排气旋钮通过面盖上的孔,与旋动件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内盖上设有凸柱,旋动件卡装在凸柱,并能绕凸柱转动,凸柱上设有限位筋。所述排气顶杆呈U型结构,靠近或接触旋动件的一端上套有复位弹簧,另一端靠 近或接触限压阀重锤的底部。所述面盖内部沿排气顶杆运动方向分别设有顶杆过孔与导向筋,分别与排气顶杆 的第一顶杆、第二顶杆相匹配,所述排气顶杆装在面盖上,其第一顶杆穿过面盖的顶杆过 孔,导向板穿过面盖上的导向筋。所述面盖上设有弹扣,排气顶杆上的第二顶杆上设有导向台阶,弹扣扣住导向台 阶。本实用新型通过排气旋钮实现手动排气,用户放手后可自动恢复至密封状态,操 作更简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旋钮与锅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面盖的仰视图;[0015]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取消面盖后的密封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取消面盖后的排气状态示意图。图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设计要点无关的其它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至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压力锅的上盖结构,包括相扣合的面盖 2与内盖I、设于面盖2与内盖I上的限压阀3,面盖2与内盖I之间还设有排气装置,所述 排气装置由旋动件5、排气顶杆6组成,旋动件5固定在内盖I上,排气顶杆6固定在面盖2 与内盖I之间,旋动件5通过排气顶杆6带动限压阀3进行泄压动作。所述排气顶杆6 —端靠近或接触限压阀3的重锤,另一端靠近或接触旋动件5的 斜面。所述面盖2上设有排气旋钮4,排气旋钮4通过面盖2上的孔,与旋动件5同轴固定 连接。所述内盖I上设有凸柱11,旋动件5卡装在凸柱11,并能绕凸柱11转动,凸柱11 上设有限位筋12。所述排气顶杆6呈U型结构,靠近或接触旋动件5的一端上套有复位弹簧7,另一 端靠近或接触限压阀3重锤的底部。所述面盖2内部沿排气顶杆6运动方向分别设有顶杆过孔21与导向筋22,分别与 排气顶杆6的第一顶杆61、第二顶杆62相匹配,所述排气顶杆6装在面盖2上,其第一顶杆 61穿过面盖的顶杆过孔21,导向板62穿过面盖上的导向筋22。所述面盖2上设有弹扣23,排气顶杆6上的第二顶杆62上设有导向台阶63,弹扣 23扣住导向台阶63。当旋转排气旋钮4时,排气旋钮带动旋动件进行转动,旋动件的斜面与排气顶杆 接触,并推动排气顶杆作向上运动,第二顶杆62推动限压阀排气。反之,当反转排气旋钮 时,限压阀实现密封。在本实用新型中,排气旋钮与锅盖把手制成一体,通过旋动把手带动 旋动件5的旋转来实现手动排气,避免现有技术中直接手动排气容易造成的高温烫伤及电 磁阀排气的复杂控制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电压力锅的上盖结构,包括相扣合的面盖(2)与内盖(1)、设于面盖(2)与内盖(I)上的限压阀(3),其特征在于面盖(2)与内盖(1)之间还设有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 由旋动件(5)、排气顶杆(6)组成,旋动件(5)固定在内盖(1)上,排气顶杆(6)固定在面盖 (2 )与内盖(1)之间,旋动件(5 )通过排气顶杆(6 )带动限压阀(3 )进行泄压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的上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顶杆(6)—端靠 近或接触限压阀(3)的重锤,另一端靠近或接触旋动件(5)的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力锅的上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2)上设有排气 旋钮(4),排气旋钮(4)通过面盖(2)上的孔,与旋动件(5)同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力锅的上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1)上设有凸柱(II),旋动件(5)卡装在凸柱(11),并能绕凸柱(11)转动,凸柱(11)上设有限位筋(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力锅的上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顶杆(6)呈U型 结构,靠近或接触旋动件(5)的一端上套有复位弹簧(7),另一端靠近或接触限压阀(3)重 锤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压力锅的上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2)内部沿排气 顶杆(6)运动方向分别设有顶杆过孔(21)与导向筋(22),分别与排气顶杆(6)的第一顶杆 (61)、第二顶杆(62)相匹配,所述排气顶杆(6)装在面盖(2)上,其第一顶杆(61)穿过面盖 的顶杆过孔(21),导向板(62)穿过面盖上的导向筋(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压力锅的上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2)上设有弹扣 (23),排气顶杆(6)上的第二顶杆(62)上设有导向台阶(63),弹扣(23)扣住导向台阶(6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压力锅的上盖结构,包括相扣合的面盖(2)与内盖(1)、设于面盖(2)与内盖(1)上的限压阀(3),面盖(2)与内盖(1)之间还设有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由旋动件(5)、排气顶杆(6)组成,旋动件(5)固定在内盖(1)上,排气顶杆(6)固定在面盖(2)与内盖(1)之间,旋动件(5)通过排气顶杆(6)带动限压阀(3)进行泄压动作。本实用新型通过排气旋钮实现手动排气,用户放手后可自动恢复至密封状态,操作更简便。
文档编号A47J27/08GK202426274SQ20122002033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7日
发明者岑立共, 戴大义, 莫荣康, 邱清山, 陈瑞德 申请人: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