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翻炒烹饪电热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1297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翻炒烹饪电热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自动翻炒烹饪电热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翻炒烹饪电热灶。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烹饪器具主要有燃气灶、电磁炉和电陶炉,其中,电磁炉又名电磁灶,是现代厨房革命的产物,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电气烹饪器具。它无需明火或传导式加热而让热直接在锅底产生,因此热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它由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即励磁线圈)、高频电力转换装置、控制器及铁磁材料锅底炊具等部分组成。使用时,加热线圈中通入交变电流,线圈周围便产生一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力线大部分通过金属锅体,在锅底中产生大量涡流,从而产生烹饪所需的热。在加热过程中没有明火,因此安全、卫生;而电陶炉由炉盘的镍铬丝发热,采用远红外线技术,比传统的电磁炉提升热能2倍,比传统的电磁炉节能了 80%,还具有医疗作用,因为电陶炉发现是医学界远红外线,只要经常 使用就能活化细胞,促进血液循环。它具有无辐射,健康环保;无论沙锅,陶瓷锅,玻璃,铁锅,铝锅只要是耐高温平底的统统都能使用,功能强大,煲汤,炒菜,烧烤,取暖样样精通。但不论是燃气灶、电磁炉还是电陶炉,在使用时都需要人工手动翻炒,煮饭也需要人工看管,人们可能是翻炒过程中喷溅烫伤,或者一不留神就会烧糊、烧焦。同时,因为翻炒过程中直接敞开锅盖或者频繁揭开锅盖翻炒,锅内热量损失严重,节能性不高,另外,前三者炒菜时由于没有对油烟产生的温度进行控制,导致炒菜时有油烟产生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和导致油烟机使用频率增加,造成电能浪费及空气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自动翻炒烹饪电热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翻炒烹饪电热灶,包括壳体、面板、加热装置和电路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和电路装置安装于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灶还包括自动搅拌装置和炒锅,所述自动搅拌装置包括电机和搅拌桨,电机安装在壳体内,搅拌桨安装在炒锅内,所述搅拌桨至少为一个。所述自动搅拌装置还包括藕合器和藕合器基座,电机传动轴通过耦合器和耦合器基座的连接配合来驱动炒锅内的搅拌桨。所述加热装置可以由加热线盘、电陶灶具、发热涂层、发热铝盘、红外加热器或发热管构成。所述电路装置包括电源板、控制面板和电源线,电源板和控制面板安装于底壳体上。所述电热灶面板上设有炒锅放置区,炒锅放置区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凹面,所述炒锅放置区内设有测温探头。所述面板由黑晶板、钢化玻璃或不锈钢板制成。所述炒锅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上设有供热装置,供热装置由发热管、电机、风扇和控制板构成,所述锅盖上还设有臭氧发生器和紫外线灯管,所述锅盖还设有可拆卸更换的玻璃罩。所述面板上设有限制炒锅随搅拌装置转动的限位装置。所述锅体底部设有限制锅转动的定位装置,所述锅体垂直内壁上设有至少一条垂直内凸的棱筋,棱筋和搅拌桨交叉配合,可使菜料自动翻转。所述电热灶的面板上还可设置称重传感器,搅拌锅中心凸台镶嵌盐度传感器,搅拌锅盖内装有防溢电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或红外的加热方式,能减少热量传递的中间环节,大大提高制热效率;利用测温探头把温度精准的控制在185-240摄氏度之间来实现无油烟健康炒菜;同时,设置有搅拌装置和智能控制程序,实现机器自动翻炒自动烹饪功能,减少揭盖次数及热量损失,节约油烟机能源消耗、人工看管及手动翻炒的人工消耗。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热灶的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壳体和面板的另一实施例结构图。附图中,I-壳体;2-面板;3_加热装置;4_电路装置;5_搅拌装置;6-炒锅;7-测温探头;8-发热管;9_电机;10_风扇;11_控制板;12_臭氧发生器;13_紫外线灯管;14-限位装置;15-遥控器;16-定位装置;17_棱筋;21_炒锅放置区;31_加热线盘;32_电陶灶具;33_发热铝盘;34_红外加热器;35_发热管;41_电源板;42_控制面板;43_电源线;51_电机;52_搅拌桨;53_藕合器;54_耦合器基座;61_锅体;62_锅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如图I所示,一种自动翻炒烹饪电热灶,包括壳体I和面板2、加热装置3和电路装置4,所述加热装置3和电路装置4安装于壳体I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灶还包括自动搅拌装置5和炒锅6,所述自动搅拌装置5包括电机51和搅拌桨52,电机51安装在壳体I内,搅拌桨52安装在炒锅6内,所述搅拌桨52至少为一个。如图I所示,所述自动搅拌装置5还包括藕合器53和藕合器基座54,电机51传动轴通过耦合器53和耦合器基座54的连接配合来驱动炒锅6内的搅拌桨52。如图I所示,所述加热装置3可以由加热线盘31、电陶灶具32、发热涂层、发热铝盘33、红外加热器34或发热管35构成;所述电路装置4包括电源板41、控制面板42和电源线43,电源板41和控制面板42安装于底壳体I上。如图I所示,所述面板2上设有炒锅放置区21,炒锅放置区21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凹面,所述炒锅放置区21内设有测温探头7 ;所述面板2由黑晶板、钢化玻璃或不锈钢板制成。如图1、2所示,所述炒锅6包括锅体61和锅盖62,所述锅盖62上设有供热装置,供热装置由发热管8、电机9、风扇10和控制板11构成,所述锅盖62上还设有臭氧发生器12和紫外线灯管13,所述锅盖62还设有可拆卸更换的玻璃罩,以配不同大小的锅使用。如图I所示,所述面板2上设有限制炒锅随搅拌装置5转动的限位装置14。所述锅体61底部设有限制锅转动的定位装置16,所述锅体61垂直内壁上设有至少一条垂直内凸的棱筋17 ;所述电热灶的面板2上还可设置称重传感器,搅拌锅中心凸台镶嵌盐度传感器,搅拌锅盖内装有防溢电极。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I和面板2还可以设置为圆型或其他形状,本实用新型还可用手机、遥控器15、互联网、移动3G来进行远程控制,检索菜谱、定制菜单,预约、遥控启动等;灶面采用感温色带,温度分区间显示(用于灶面余热警示);灶头或灶面可自动称重,灶面液晶屏可自动实现检查菜谱,定制菜单;最后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 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翻炒烹饪电热灶,包括壳体、面板、加热装置和电路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和电路装置安装于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灶还包括自动搅拌装置和炒锅,所述自动搅拌装置包括电机和搅拌桨,电机安装在壳体内,搅拌桨安装在炒锅内,所述搅拌桨至少为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动翻炒烹饪电热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搅拌装置还包括藕合器和藕合器基座,电机传动轴通过耦合器和耦合器基座的连接配合来驱动炒锅内搅拌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动翻炒烹饪电热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可以由加热线盘、电陶灶具、发热涂层、发热铝盘、红外加热器或发热管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动翻炒烹饪电热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装置包括电源板、控制面板和电源线,电源板和控制面板安装于底壳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动翻炒烹饪电热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灶面板上设有炒锅放置区,放置区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凹面,所述炒锅放置区内设有测温探头。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动翻炒烹饪电热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由黑晶板、钢化玻璃或不锈钢板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动翻炒烹饪电热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锅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上设有供热装置,供热装置由发热管、电机、风扇和控制板构成,所述锅盖上还设有臭氧发生器和紫外线灯管,所述锅盖还设有可拆卸更换的玻璃罩。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动翻炒烹饪电热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设有限制炒锅随搅拌装置转动的限位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动翻炒烹饪电热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底部设有限制锅转动的定位装置,所述锅体垂直内壁上设有至少一条垂直内凸的棱筋。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动翻炒烹饪电热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灶的面板上设置称重传感器,搅拌锅中心凸台镶嵌盐度传感器,搅拌锅盖内装有防溢电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翻炒烹饪电热灶,包括壳体、面板、加热装置和电路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和电路装置安装于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灶还包括自动搅拌装置和炒锅,所述自动搅拌装置包括电机和搅拌桨,电机安装在壳体内,搅拌桨安装在炒锅内,所述搅拌桨至少为一个。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或红外的加热方式,能减少热量传递的中间环节,大大提高制热效率;利用测温探头把温度精准的控制在185-240摄氏度之间来实现无油烟健康炒菜;同时,设置有搅拌装置和智能控制程序,实现机器自动翻炒自动烹饪功能,减少揭盖次数及热量损失,节约油烟机能源消耗、人工看管及手动翻炒的人工消耗。
文档编号A47J36/00GK202553481SQ20122015996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7日
发明者应高峰, 应高波, 陆建峰, 胡振宇 申请人:浙江乐太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