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清洁电路板钻孔的风刀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刀装置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清洁电路板钻孔的风刀装置。
背景技术:
在印制电路板(PCB板)的制造过程中,通常会涵盖钻孔、镀铜、压膜、去膜、蚀刻、清洁等作业,其中尤其在钻孔作业之后,必定要经过清洁作业以利于后续封装。而清洁作业过程中,印制电路板需要经过高压吹风,将孔内的杂物清洁干净,以满足印制电路板的品质要求。目前,人们经常会使用鼓风机和风管对钻孔后的印制电路板进行清洁,虽然风管能够吹出高压风,但是风管的直径小,吹风范围小,以至于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出风范围大、效率高、简单实用以及用于清洁电路板钻孔的风刀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清洁电路板钻孔的风刀装置,包括刀体和风管,所述风管连接于所述刀体的进风口,所述刀体内部形成空腔,所述刀体的底部设置有一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为狭长缝隙。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较佳的,所述刀体由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构成,所述第一刀体和所述第二刀体通过固定组件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较佳的,所述固定组件为螺钉。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较佳的,该风刀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刀体一体成型的把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包括刀体和风管,刀体内部形成空腔,刀体的底部设置有出风口,工作时,风管吹出来的风在刀体的空腔内形成高压风,通过出风口排出,出风口为狭长缝隙,导致出风范围增大,工作效率提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把手,便于作业人员进行手持式的清洁操作。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刀体、11——第一刀体、12——第二刀体、2——风管、3——出风口、4—固定组件、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清洁电路板钻孔的风刀装置,如图I所示,其包括刀体I和风管2,风管2的一端连接于鼓风机,另一端连接于刀体I的进风口,刀体I内部形成空腔,刀体I的底部设置有一出风口 3。工作时,风管2吹出来的风在刀体I的空腔内形成高压风,通过出风口 3排出,出风口 3为狭长缝隙,导致出风范围增大,工作效率提高。其中,刀体I由第一刀体11和第二刀体12构成,第一刀体11和第二刀体12通过固定组件4连接。作为较佳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固定组件4优选为螺钉,当然,该固定组件4也可以为其他等效的组件,非本实施例为限。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风刀装置还包括把手5,该把手5与刀体I 一体成型,作业人员可以手持该风刀装置对钻孔后的印制电路板进行清洁操作,简单实用。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清洁电路板钻孔的风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刀体(I)和风管(2),所述风管(2)连接于所述刀体(I)的进风口,所述刀体(I)内部形成空腔,所述刀体(I)的底部设置有一出风口( 3),所述出风口( 3)为狭长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清洁电路板钻孔的风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I)由第一刀体(11)和第二刀体(12 )构成,所述第一刀体(11)和所述第二刀体(12 )通过固定组件(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清洁电路板钻孔的风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为螺钉。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清洁电路板钻孔的风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刀体(I) 一体成型的把手(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清洁电路板钻孔的风刀装置,其包括刀体和风管,风管连接于刀体的进风口,刀体内部形成空腔,刀体的底部设置有一出风口,工作时,风管吹出来的风在刀体的空腔内形成高压风,通过出风口排出,出风口为狭长缝隙,导致出风范围增大,工作效率提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把手,便于作业人员进行手持式的清洁操作,简单实用。
文档编号B08B5/02GK202591169SQ201220220970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7日
发明者欧阳建英, 梁启光 申请人:特新微电子(东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