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汤容器及一次性汤面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200阅读:24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盛汤容器及一次性汤面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容器,具体涉及一种盛汤容器及采用该盛汤容器的一次性汤面碗。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许多公司都缺少自己的饭堂,越来越多的白领喜欢叫外卖。对于餐馆来说,在外送汤面、汤粉时,为了避免在外送的过程中,因面或粉长期浸泡在汤内而导致变糊的问题,通常的做法是,把煮好的面或粉与汤分离后放置在一次性碗内,而把汤装进塑料袋内。这样,就造成了浪费,而且也不卫生。开餐的时候,需要把塑料袋打开或戳穿,让汤流进碗内,与面或粉混合。使用起来也十分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使用方便的盛汤容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出一种环保卫生、使用方便的一次性汤面碗。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盛汤容器,其包括顶部开口的槽体,以及拉手,槽体的底部或侧壁设有撕开部,拉手的一端与撕开部固定连接,拉手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作为优选的结构,所述撕开部为刀版虚线,刀版虚线的孔为盲孔。刀版虚线所形成的图形为闭合图形,拉手的一端位于闭合图形内。作为优选的结构,所述撕开部包括盖体,以及开设在槽体上的通孔,盖体覆盖在通孔上并与通孔密封连接,拉手的一端与盖体固定连接。更优选的,拉手与盖体一体成型连接。更优选的,盖体为片状结构,盖体的面积大于通孔的面积,盖体的底面与槽体粘接。更优选的,盖体的端面边缘设有凹槽,槽体上设有凸起,凸起与凹槽过盈配合。更优选的,盖体的周缘设有外螺纹,通孔的周缘设有内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螺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之二,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采用了上述目的之一的盛汤容器结构的一次性汤面碗,其包括碗体,顶部开口的槽体,上盖以及拉手,槽体的底部或侧壁设有撕开部,拉手的一端与撕开部固定连接,拉手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槽体的上周缘向外延伸有翻边,翻边与碗体的上周缘配合安装,上盖与翻边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时,只需拉动拉手,即可把撕开部掀起,槽体内的汤就可流入碗体内,完成汤与面的混合。若无需使汤与面混合,也可以把盛汤容器直接从碗体上取下而不必拉动拉手。使用起来十分的方便、卫生,而且也不必额外使用塑料袋来盛汤,十分环保。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盛汤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向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次性汤面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盛汤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一次性汤面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盛汤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一次性汤面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盛汤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一次性汤面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盛汤容器,其能方便地把容器中的汤液流出,其包括顶部开口的槽体,以及拉手,槽体的底部(也可以是侧壁)设有撕开部,拉手的一端与撕开部固定连接,拉手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上述的盛汤容器可应用于一次性汤面碗中,该一次性汤面碗的结构为其包括碗体,顶部开口的槽体,上盖以及拉手,槽体的底部(也可以是侧壁)设有撕开部,拉手的一端与撕开部固定连接,拉手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槽体的上周缘向外延伸有翻边,翻边与碗体的上周缘配合安装,上盖与翻边密封连接。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实施例一如图I和图2所示,一种盛汤容器,其包括顶部开口的槽体1,以及拉手3,槽体I的底部设有撕开部,拉手3的一端与撕开部固定连接,拉手3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撕开部为刀版虚线2,刀版虚线2的孔21为盲孔。刀版虚线2所形成的图形为闭合图形(如圆形、方形、菱形等,实际上,也可以不是闭合图形,如弧形也可以),拉手3的一端位于闭合图形内。如图3所不,一种米用了本实施例的盛汤容器的一次性汤面碗,其包括碗体4,盛汤容器,以及上盖5 ;盛汤容器的槽体I的上周缘向外延伸有翻边11,翻边11与碗体4的上周缘配合安装,上盖5与翻边11密封连接。餐厅使用时,先把隔汤的面放进碗体4内,然后把盛汤容器安放进碗体4内,把拉手3的顶部拉到槽体I的翻边11处,把汤液倒进盛汤容器内,盖上上盖5,此时,拉手3的顶部位于上盖5与翻边11之间。吃面时,打开上盖5,用手体拉拉手3,槽体I的底部即沿刀版虚线2撕开,汤液即从盛汤容器流入碗体4内,与面混合。本实施例不仅可以外送汤面时使用,还可以外送饭时使用,即碗体4内装饭菜,盛汤容器内装汤水,吃饭时,直接把盛汤容器从碗体4内取下即可,无须拉动拉手3。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撕开部的结构。具体如下本实施例的撕开部包括盖体6,以及开设在槽体I底部的通孔12,盖体6覆盖在通孔12上并与通孔12密封连接,拉手3的一端与盖体6固定连接。具体的,盖体6为片状结构,盖体6的面积大于通孔12的面积,盖体6的底面与槽体I粘接。即盖体6与槽体I之间具有一粘接层7。为了加强拉手3与盖体6之间的强度,拉手3与盖体6 —体成型连接(此结构也适用于其他实施例,若为实施例一,则是拉手3与槽体I底部一体成型)。如图5所不,一种米用了本实施例的盛汤容器的一次性汤面碗,其包括碗体4,盛 汤容器,以及上盖5 ;盛汤容器的槽体I的上周缘向外延伸有翻边11,翻边11与碗体4的上周缘配合安装,上盖5与翻边11密封连接。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盖体与通孔的密封结构,具体如下盖体8的端面边缘设有凹槽81,槽体I的底部设有凸起13,凸起13与凹槽81过
盈配合。如图7所不,一种米用了本实施例的盛汤容器的一次性汤面碗,其包括碗体4,盛汤容器,以及上盖5 ;盛汤容器的槽体I的上周缘向外延伸有翻边11,翻边11与碗体4的上周缘配合安装,上盖5与翻边11密封连接。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四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盖体与通孔的密封结构,具体如下盖体9的周缘设有外螺纹91,通孔12的周缘设有内螺纹14,外螺纹91与内螺纹14螺接。如图9所不,一种米用了本实施例的盛汤容器的一次性汤面碗,其包括碗体4,盛汤容器,以及上盖5 ;盛汤容器的槽体I的上周缘向外延伸有翻边11,翻边11与碗体4的上周缘配合安装,上盖5与翻边11密封连接。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盛汤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槽体,以及拉手,槽体的底部或侧壁设有撕开部,拉手的一端与撕开部固定连接,拉手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盛汤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撕开部为刀版虚线,刀版虚线的孔为盲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盛汤容器,其特征在于,刀版虚线所形成的图形为闭合图形,拉手的一端位于闭合图形内。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盛汤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撕开部包括盖体,以及开设在槽体上的通孔,盖体覆盖在通孔上并与通孔密封连接,拉手的一端与盖体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盛汤容器,其特征在于,拉手与盖体一体成型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盛汤容器,其特征在于,盖体为片状结构,盖体的面积大于通孔的面积,盖体的底面与槽体粘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盛汤容器,其特征在于,盖体的端面边缘设有凹槽,槽体上设有凸起,凸起与凹槽过盈配合。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盛汤容器,其特征在于,盖体的周缘设有外螺纹,通孔的周缘设有内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螺接。
9.一种一次性汤面碗,包括碗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部开口的槽体,上盖以及拉手,槽体的底部或侧壁设有撕开部,拉手的一端与撕开部固定连接,拉手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槽体的上周缘向外延伸有翻边,翻边与碗体的上周缘配合安装,上盖与翻边密封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盛汤容器及一次性汤面碗,所述盛汤容器包括顶部开口的槽体,以及拉手,槽体的底部或侧壁设有撕开部,拉手的一端与撕开部固定连接,拉手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一次性汤面碗包括其包括碗体,前述的盛汤容器,以及上盖;盛汤容器的槽体的上周缘向外延伸有翻边,翻边与碗体的上周缘配合安装,上盖与翻边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环保卫生的优点。
文档编号A47G19/03GK202553247SQ20122022631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6日
发明者罗静婷 申请人:罗静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