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汤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449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汤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用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汤锅。
背景技术
汤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厨具,汤锅的式样很多,其材料也多种多样。现在的汤锅一般均为铝锅,另外,在铝锅中由于铝合金压铸成型的铸铝锅具有无缝隙、无接合、不易变形而且安全耐用等优点,更是一度受到消费者的亲睐。 汤锅一般包括锅体和锅盖,锅盖盖合在锅体上,锅盖能保持锅内物质的温度,并起到防止锅内物质因受热等因素引起的液体飞溅,在加热食物时盖上锅盖能防止蒸汽外逸,使食物加热更加迅速,缩短加热时间。现有的汤锅均具有一个特点,即汤锅的锅盖均盖合并定位在锅体的口沿上,锅盖的高度不能调整,因此汤锅不能根据食物量的多少和体积的大小来改变汤锅的内部烹饪容积,在遇到烹饪的食物体积较小或量较小的情况下,保持较大的内部烹饪容积不利于加热效率的提高,同时还会造成燃料的浪费、烹饪时间延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汤锅,该汤锅能通过改变其锅盖的高度进而改变汤锅的内部烹饪容积,从而改善加热效率。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汤锅,包括锅体和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体上部呈直筒状,所述的锅盖具有略微小于所述的锅体上部内径的外径,在所述的锅体和锅盖之间设有使所述的锅盖处于所述的锅体内侧的至少两个不同位置时均能分别得到定位的定位结构。锅体上部呈直筒状且锅盖的外径略微小于锅体上部的内径,使得锅盖能在锅体上部的内侧上下移动,移动的同时锅盖能很好地封闭锅体,保证汤锅加热的高效性。定位结构使锅盖能定位在锅体内侧至少两个高度位置,在没有外力作用下锅盖能保持不动,因此,在当烹饪的食物较多时,将锅盖定位在锅体内侧较高的位置;而在当烹饪的食物较少时,可以适当将锅盖在锅体内侧的高度降低,使汤锅的内部烹饪容积减小,以提升加热效率,缩短加热时间和避免燃料的浪费。在上述的汤锅中,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锅体的口沿上具有两个向上的凸耳,所述锅盖的边沿具有两个分别能搭接在锅体凸耳上的搭扣。凸耳为汤锅的提手,手持凸耳方便将汤锅提起。当搭扣搭接在凸耳上时,锅盖的外边缘与锅体的口沿齐平,汤锅的内部烹饪容积最大。在上述的汤锅中,所述的凸耳对称分布在锅体的直径方向上。这样的设计使人们提起汤锅最为方便和省力。在上述的汤锅中,所述的凸耳为中部搂空的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上框条上具有凹位,上述的搭扣能搭接在所述的凹位上。凸耳采用搂空矩形框的设计不仅方便人们手握凸耳拎起汤锅,同时还具有美观的优点。矩形框上的凹位与搭扣搭接配合,能有效地避免扣搭从凸耳上脱落,使锅盖固定更加稳定。在上述的汤锅中,所述的搭扣为锅盖上表面垂直向上固设有一扁平的条形本体,在本体上垂直于本体设有能搭接在上述凹位上的扣接部。在上述的汤锅中,所述的凹位到锅体口沿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扣接部到锅盖上表面的距离。假设凹位到锅体口沿的距离大于扣接部到锅盖上表面的距离,当锅盖搭接在凸耳凹位上时,会造成锅盖外边缘高出锅体的口沿,导致锅盖不能很好的盖合锅体,降低甚至丧失锅盖的性能。因此在设计时候,最好能保证凹位到锅体口沿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扣接部到锅盖上表面的距离。在上述的汤锅中,所述的锅盖的上表面中部向上还设有提扣。提扣的设计方便人们手抓提扣将锅盖拿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汤锅具有以下优点 I、本汤锅能根据烹饪食物的量的多少改变锅盖的高度,使汤锅的内部烹饪容积得以改变,有效地提升了加热效率,避免了燃料的浪费和缩短加热时间。2、当本汤锅的搭扣搭接在锅体的口沿上时,锅盖的高度低于锅体口沿的高度,这样的设计能够避免汤类、粥类等食物在加热过程中溢出锅体,保证烹饪环境的清洁和避免食物的浪费。3、本汤锅还具有美观、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等优点。

图I是本汤锅的使用状态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汤锅的使用状态一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汤锅的使用状态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汤锅的使用状态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I、锅体;2、锅盖;3、凸耳;4、搭扣;5、凹位;6、扣接部;7、提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I、图2和图3所示,本汤锅包括包括锅体I和锅盖2,锅盖2盖合在锅体I上,在锅盖2上表面中部向上设有能方便提起锅盖2的提扣7。作为优选,本汤锅为一铸铝锅,其采用铝合金材料压铸成型。本汤锅的锅体I上部呈直筒状,锅盖2具有略微小于锅体I上部内径的外径,在锅体I和锅盖2之间设有使锅盖2处于锅体I内侧的至少两个不同位置时均能分别得到定位的定位结构。如图I和图4所示,该定位结构包括锅体I的口沿上具有两个向上的凸耳3,锅盖2的边沿具有两个分别能搭接在锅体I凸耳3上的搭扣4。其中两个凸耳3对称分布在锅体I的直径方向上,两个搭扣4也对称分布在锅盖2的直径方向上。本汤锅的凸耳3为中部搂空的矩形框,矩形框的上框条上具有凹位5,锅盖2上的搭扣4能搭接在凹位5上。搭扣4为锅盖2上表面垂直向上固设有一扁平的条形本体,在本体上垂直于本体设有能搭接在凹位5上的扣接部6。设置凹位5与搭扣4的扣接部6相搭接,增加了锅盖2固定的稳定性。为了避免搭扣4搭接在凸耳3上时锅盖2高出锅体I 口沿,造成锅盖2不能封闭锅体1,必须保证凸耳3上凹位5到锅体I 口沿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扣接部6到锅盖2上表面的距离。以下结合图I和图4对本汤锅的使用方法进行简要阐述,图I和图4分别所示为汤锅的两种使用状态。如图1,在烹饪的食物量较大时,使锅盖2上搭扣4的扣接部6搭接在凸耳3的凹位5上,此时锅盖2的外边缘与锅体I的口沿齐平,汤锅的内部烹饪容积最大;如图4,在烹饪的食物量较小时,使锅盖2上搭扣4的扣接部6搭接在锅体I的口沿上,锅盖2在锅体I内的位置得到降低,此时汤锅的内部烹饪容积减小,能提升加热效率,缩短加热时间和避免燃料的浪费。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锅体I、锅盖2、凸耳3、搭扣4、凹位5、扣接部6、提扣7等 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1.一种汤锅,包括锅体(I)和锅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体(I)上部呈直筒状,所述的锅盖(2)具有略微小于所述的锅体(I)上部内径的外径,在所述的锅体(I)和锅盖(2)之间设有使所述的锅盖(2)处于所述的锅体(I)内侧的至少两个不同位置时均能分别得到定位的定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汤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锅体(I)的口沿上具有两个向上的凸耳(3),所述锅盖(2)的边沿具有两个分别能搭接在锅体(I)凸耳(3)上的搭扣(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汤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耳(3)对称分布在锅体(I)的直径方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汤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耳(3)为中部搂空的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上框条上具有凹位(5),上述的搭扣(4)能搭接在所述的凹位(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汤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搭扣(4)为锅盖(2)上表面垂直向上固设有一扁平的条形本体,在本体上垂直于本体设有能搭接在上述凹位(5)上的扣接部(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汤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位(5)到锅体(I)口沿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扣接部(6)到锅盖(2)上表面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汤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盖(2)的上表面中部向上还设有提扣(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汤锅,属于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汤锅由于其锅盖的高度不能调整,在烹饪量较小的食物时容易造成加热效率降低、燃料的浪费等技术问题。本汤锅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的锅体上部呈直筒状,所述的锅盖具有略微小于所述的锅体上部内径的外径,在所述的锅体和锅盖之间设有使所述的锅盖处于所述的锅体内侧的至少两个不同位置时均能分别得到定位的定位结构。本实用新型能根据食物的量的多少改变锅盖的高度,从而改变内部烹饪容积的大小,提升加热效率和燃料利用率,同时还具有美观、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等优点。
文档编号A47J36/00GK202723523SQ20122037990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日
发明者黄辉, 毛早荣, 王小良 申请人: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