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锅的加热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385阅读:8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热锅的加热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热锅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热锅的加热盘。
背景技术
电热锅的下部均设有加热盘。该加热盘包括盘体,该盘体的下表面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卡设有加热管。这样,加热管通电后发热,即可通过加热盘对电热锅进行加热。其缺陷在于加热管发热时会因膨胀而变粗变长。但是,由于加热管卡设于长度固定的容纳槽内,该容纳槽限制加热管的自由膨胀,从而易于造成加热管的损坏。为此,亦有通过增加容纳槽宽度的方式为加热管提供膨胀空间的,但是这样的方式易于造成加热管未发热时,其在容纳槽中过于松滑。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热锅的加热盘,它具有发热膨胀时,不会受到容纳槽的限制,从而不易损坏的特点。进一步,它具有在未发热时,加热管在容纳槽中不会松滑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热锅的加热盘,包括盘体,该盘体的下表面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卡设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为至少2段,且相邻的段与段之间通过导线进行电连接。所述容纳槽的宽度L和未发热状态时的加热管的外径D的关系为O.1mm《L-D ^ O. 5mm。 釆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1、加热管发热膨胀时,不会受到容纳槽的限制,从而不易损坏。本发明的电热锅的加热盘针对加热管的结构进行改变。即,将原有技术整根的加热管分为若干段,而相邻的段与段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这样,加热管相邻的段与段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为加热管的膨胀变长提供了变形空间,从而加热管不会受到容纳槽的限制,进而不易损坏。2、在未发热时,加热管在容纳槽中不会松滑。本发明的电热锅的加热盘通过合理界定容纳槽的宽度和加热管的外径之间的关系,不仅使加热管在发热时具有足够的膨胀空间,且在加热管未发热时,其和容纳槽能够较为紧密的结合,不会出现松滑的现象。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加热管卡设于容纳槽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0011]实施例,见
图1和图2所示电热锅的加热盘,包括盘体10,该盘体10的下表面设有容纳槽11,容纳槽11内卡设有加热管20。比如,容纳槽11的边缘处设有若干卡片12,当加热管20放置于容纳槽11内之后,将卡片12向内弯折即可将加热管20卡设于容纳槽11内。这样,加热管20通电后发热,即可通过加热盘对电热锅进行加热。同时,该加热管20分为至少2段,且相邻的段与段之间通过导线30进行电连接。这样,加热管20相邻的段与段之间不会完全接触,具有一定的空隙,从而为加热管20的膨胀变长提供了变形空间,使加热管20不会受到容纳槽11的限制,进而不易损坏。其中的导线30可以采取具有较为柔软的导线,比如多股铜线等。进一步,容纳槽11的宽度L和未发热状态时的加热管20的外径D的关系为
O.1mm ( L-D ( O. 5mm。该数据通过反复试验得出,在保证加热管20发热时具有足够的膨胀空间的前提下,使加热管20未发热时,其和容纳槽11能够较为紧密的结合。当然,该加热管20放置入容纳槽11内之后,会通过模具进行压实,则加热管20的横截面会有所变化,从外观上看,加热管20和容纳槽11之间已无间隙。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加热管20分成若干段之后,相对于整根而言,功率发生了变化,在使用时需要对其进行适当调整。
权利要求1.电热锅的加热盘,包括盘体(10),该盘体(10)的下表面设有容纳槽(11),容纳槽(11)内卡设有加热管(2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20)为至少2段,且相邻的段与段之间通过导线(30)进行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锅的加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11)的宽度L和未发热状态时的加热管(20)的外径D的关系为0.1mm彡L-D ( O. 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热锅的加热盘,包括盘体,该盘体的下表面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卡设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为至少2段,且相邻的段与段之间通过导线进行电连接。优化后,所述容纳槽的宽度L和未发热状态时的加热管的外径D的关系为0.1mm≤L-D≤0.5mm。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加热管发热膨胀时,不会受到容纳槽的限制,从而不易损坏;在未发热时,加热管在容纳槽中不会松滑。
文档编号A47J36/24GK202891641SQ20122058187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7日
发明者朱明根 申请人:朱明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