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电磁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2955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节能电磁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是涉及使用电能的电压力锅,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电磁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普通压力锅,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称的高压锅,是通过在锅内密封的状态下加热水和食物,水被烧开后产生蒸汽,使锅内的气压升高,锅内的压力升高后水的沸点也随之升高,从而使锅内的温度大大提高,以达到快速烹煮食物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采用更为节能、安全方式的电压力锅开始出现在市场中。从市场表现上看,其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压力锅。电压力锅是传统的压力锅和电饭锅的优化结合的升级产品,它集合了压力锅和电饭锅的优点,在锅内密封的状态下使用电能进行加热,既绿色环保又方便快捷,能满足多方面的烹饪需要,而且通过智能控制电路系统实现多种模式的自动烹调,其节能、快捷、环保的特性是现代人追求的方向。现有的电压力锅采用发热管进行加热。此种发热管为传统的电阻式发热,其加热速度慢,加热效率低,耗能大。所以需要一种加热更加快速,更加节能的发热盘来替代现有的发热盘。另外,使用过程中在内锅的外表面经常会有水珠残留,此时将将内锅放入中罩时,水珠可能会流到中罩内,从而可能流入底部的电路中,造成短路等事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高电压力锅的加热速度和效率,降低电能消耗。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节能电磁电压力锅,包括外壳、中罩、弹性板、发热盘、内锅、锅盖,其中中罩设在外壳内,内锅设在中罩内并支撑在发热盘上,发热盘支撑在弹性板上,弹性板支撑在中罩内底部。上述的发热盘为电磁线圈电热盘。本方案通过采用电磁线圈电热盘作为发热盘,可以大大提高加热速度和加热效率,降低电能消耗,节省能源。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的电磁线圈电热盘的线圈下方设有磁条,磁条围绕电磁线圈电热盘的中心呈放射状均匀布置。此结构可以屏蔽线圈下方的磁场,避免在线圈下方的金属上产生发热现象而影响使用,同时也可以进一步节省电能,降低能源消耗。或者不采用上述磁条的结构,而是在电磁线圈电热盘的线圈下方设置隔离铝板,隔离铝板的外径大于线圈的外径。此结构也可以有效的屏蔽线圈下方的磁场,避免在线圈下方的金属上产生发热现象而影响使用,同时也可以进一步节省电能,降低能源消耗。或者同时采用磁条和隔离铝板的结构,即在磁条下方设置隔离铝板,隔离铝板的外径大于线圈的外径。此结构可以更加有效的屏蔽线圈下方的磁场,几乎没有磁场可以泄漏到线圈下方的金属上,有效的节省电能,降低能源消耗。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的中罩下方设有压力开关,发热盘上设有用于触发压力开关的顶杆,中罩底部设有避位孔,顶杆穿过避位孔;中罩底部还设有用于固定弹性板的通孔;中罩底部的所有孔位都有向上的折边。此方案中的压力开关是电压力锅领域中常用的器件,但是在触发压力开关的顶杆穿过中罩底部时都没有注意到中罩上的避位孔可能将残余的水珠等引导到压力开关或者其它电路上,同样中罩底部的其它孔位也可能存在此问题,而将中罩底部的所有孔位都设置成带有向上的折边就可以解决此问题,防止残余的水珠等流下来,消除了安全隐患,且结构简单,不会增加多余成本。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的中罩底部设有引流槽,引流槽处设有排水孔。一般引流槽设在中罩底部靠近侧壁处,排水孔的设置会避开压力开关和底部的线路等元器件,将水直接引到外壳上。作为进一步改进,上述的弹性板采用弹性较好的锰板,满足精确调节和反复变形的使用需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电磁线圈电热盘进行加热,同时采用磁条和隔离铝板,有效的屏蔽线圈下方的磁场,避免在线圈下方的金属上产生发热现象,可以进一步节省电能,降低能源消耗;中罩底部的所有孔位都设置成带有向上的折边,防止残余的水珠等流下,消除安全隐患。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发热盘连接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节能电磁电压力锅,包括外壳1、中罩2、弹性板3、电磁线圈电热盘4、内锅5、锅盖6,其中中罩2设在外壳I内,内锅5设在中罩2内并支撑在电磁线圈电热盘4上,电磁线圈电热盘4支撑在弹性板3上,弹性板3支撑在中罩2内底部。本实施例中,电磁线圈电热盘4的线圈下方设有磁条7,磁条7围绕电磁线圈电热盘4的中心呈放射状均匀布置。此结构可以屏蔽线圈下方的磁场,避免在线圈下方的金属上产生发热现象而影响使用,同时也可以进一步节省电能,降低能源消耗。本实施例中,电磁线圈电热盘4的中心处设有限温器,中罩2下方设有压力开关8,以同时实现温度控制和压力控制。如图2所示,电磁线圈电热盘4上设有用于触发压力开关8的顶杆41,中罩2底部设有避位孔21,顶杆41穿过避位孔21 ;中罩2底部还设有用于固定弹性板3的通孔;中罩2底部的所有孔位都具有向上的折边。压力开关8是电压力锅领域中常用的器件,但是在触发压力开关的顶杆41穿过中罩2底部时都没有注意到中罩2上的避位孔21可能将残余的水珠等引到压力开关8或者其它电路上,同样中罩2底部的其它孔位也可能存在此问题,而将中罩2底部的所有孔位都设置成带有向上的折边就可以解决此问题,防止残余的水珠等流下来,消除了安全隐患,且结构简单,不会增加多余成本。为了将水直接引到外壳上,本实施例中的中罩2底部设有引流槽,引流槽处设有排水孔。引流槽设在中罩底部靠近侧壁处,排水孔的设置要避开压力开关8和底部的线路等元器件。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和图4所示,在磁条7下方还设置有隔离铝板9,隔离铝板9的外径大于线圈的外径。采用磁条7和隔离铝板9的结构可以更加有效的屏蔽线圈下方的磁场,几乎没有磁场可以泄漏到线圈下方的金属上,避免在线圈下方的金属上产生发热现象而影响使用,同时也进一步节省电能,降低能源消耗。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弹性板3采用弹性较好的锰板,以满足精确调节和反复变形的
使用需要。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非实质性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节能电磁电压力锅,包括外壳、中罩、弹性板、发热盘、内锅、锅盖,其中中罩设在外壳内,内锅设在中罩内并支撑在发热盘上,发热盘支撑在弹性板上,弹性板支撑在中罩内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盘为电磁线圈电热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电磁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线圈电热盘的线圈下方设有磁条,磁条围绕电磁线圈电热盘的中心呈放射状均匀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电磁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线圈电热盘的线圈下方设有隔离铝板,隔离铝板的外径大于线圈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电磁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条下方设有隔离铝板,隔离铝板的外径大于线圈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节能电磁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罩下方设有压力开关,发热盘上设有用于触发压力开关的顶杆,中罩底部设有避位孔,顶杆穿过避位孔;中罩底部还设有用于固定弹性板的通孔;中罩底部的所有孔位都有向上的折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电磁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罩底部设有引流槽,引流槽处设有排水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电磁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板为锰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节能电磁电压力锅,包括外壳、中罩、弹性板、发热盘、内锅、锅盖,其中中罩设在外壳内,内锅设在中罩内并支撑在发热盘上,发热盘支撑在弹性板上,弹性板支撑在中罩内底部。上述的发热盘为电磁线圈电热盘。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电磁线圈电热盘作为发热盘,可以大大提高加热速度和加热效率,降低电能消耗,节省能源。
文档编号A47J27/086GK202932734SQ20122068723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3日
发明者夏云彪, 林锐基, 张伟雄 申请人:中山市雅乐思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