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6563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热水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热水壶。
背景技术
电水壶产品,已经成为居家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家用电器。电水壶一般包括壶盖组件、手柄组件、壶身、加热器组件、控器元件、壶身底盖及设置于壶身下方并且与其电耦合连接的底座。作为煮水的主体部分,壶身组件可以包括构成液体容纳腔或在容纳腔内胆外设置于防烫的外壳,外壳的材料可以是塑料或者其他可行材料。或者,壶身是仅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单层结构。壶身的底部设置有作为加热部件的加热盘组件。普通的电热水壶的壶身底片通常是呈凹字型,如图8所示,凹字型底片的底部焊接发热板及发热管组成的发热盘,底片与发热盘的结合件嵌入到壶身的下部并通过环焊或者其他固定连接的方式装配起来,如图9所示,发热盘与壶身无论是焊接连接还是其他装配形式都会存在缝隙,当电水壶加热时,内腔会与水或者其它被加热液体接触,存在生锈、沾染污溃、结垢等问题。此缝隙过小,会造成缝隙的脏物无法清洗而影响使用者的建康。为了对以上问题给予改进,追求为用户提供单层无缝壶身或双层无缝内胆的内腔光洁、无缝的产品。而此无缝的电水壶,其底部需要光洁、无缝、顺滑的结构,底部无加强筋,但此结构的弊端是强度不够,电水壶在工作时,发热管加热引起底部热量聚集产生变形,导致底部下沉,传热板是焊接在壶底部,而壶身底盖是直接固定在传热盘板上,所以壶身底盖也跟着下沉,导壶身底盖与壶身配合处的周圈有间隙;壶身底部与壶底盖的间隙会影响产品外观,间隙过大则产生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热水壶,其整体结构严密无缝,易清洁、制造成本低、外型美观。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热水壶,包括壶主体及与其电耦合连接的底座,所述壶主体包括手柄组件、壶盖组件、包含壶嘴和液体容纳腔的壶身组件、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腔外侧底部上的发热组件、与发热组件相连接的底盖组件,所述液体容纳腔整体上无视觉可见缝隙,所述底盖组件包括环形侧壁和底板,一环形装饰圈设置于所述环形侧壁与所述壶主体的下侧边缘之间并在所述电热水壶处于任何工作状态下均能协调地与所述环形侧壁和所述壶主体的下侧边缘相结合。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发明还可以采用或组合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壶身组件包括上壶身和封底片,上壶身和封底片无缝对焊形成壶身组件的所述液体容纳腔,封底片(3-2)具有向下凸出的弧度。所述环形装饰圈的上圈面具有与壶身组件底部四周形状相适配的上台阶面,环形装饰圈的下圈面具有与底盖组件的环形侧壁上端形状相适配的下台阶面或者环形槽,环形装饰圈还具有伸出并贴紧包覆在壶身组件底部和底盖组件的环形侧壁上端外侧的环形外圈。所述的环形装饰圈为硅胶或硅橡胶材料制成。上台阶面的台阶深度和下台阶面的台阶深度之和小于壶身组件底部下沉变形的距离。上台阶面的台阶深度和环形槽的槽深度之和小于壶身组件底部下沉变形的距离。环形装饰圈的环形外圈的上部具有向内的曲面。底盖组件内设有至少两根L形加强筋,L形加强筋沿环形侧壁的周向均布且位于环形侧壁和底板的内表面上山形加强筋垂直于环形侧壁的内表面及底板的内表面。底盖组件与发热组件之间为可拆式螺栓连接,底盖组件的底板上设有用于将底盖组件与发热组件连接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为至少3个。底盖组件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底盖组件的限位凸环或至少3个限位凸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首先,本发明所提供的电热水壶,其壶身与底片采用对焊形成无缝的容腔,无缝容腔的内壁和外表面均平整顺滑,底片与壶身不存在装配间隙,不会产生间隙残留物,电热水壶整体外型美观且易于保持清洁和清洗。并且,本发明的电热水壶在底盖组件与壶身之间设置装饰圈将底盖组件和壶身组件之间的间隙填满,并且包裹住底盖组件和壶身组件连接的部位,使得底盖组件与壶身底部之间始终保持无缝接触配合,即使在壶身底部受热下沉的情况下,壶身与底盖之间也不会产生缝隙,既能够确保电热水壶的安全性能,又能保持电热水壶整体外观美观一致。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电热水壶的壶身组件与底盖组件的爆炸图。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电热水壶的壶身组件与底盖组件的装配图。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电热水壶的壶身组件的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环形装饰圈一侧的剖视放大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环形装饰圈的剖视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环形装饰圈一侧的剖视放大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环形装饰圈一侧的剖视放大图。图8为普通电热水壶的壶身组件的底片示意图。图9为普通电热水壶的壶身组件的示意图。图中标号:3—壶身组件、3-1—上壶身、3-2—封底片、4一发热组件、5—底盖组件、18-环形装饰圈。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参照附图1-5。本发明的电热水壶包括壶主体及与其电耦合连接的底座,所述壶主体包括手柄组件、壶盖组件、包含壶嘴和液体容纳腔的壶身组件3、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腔外侧底部上的发热组件4、与发热组件4相连接的底盖组件5。所述壶身组件3包括上壶身3-1和封底片3-2,上壶身3_1和封底片3_2无缝对焊形成壶身组件3的所述液体容纳腔,壶身组件3由上壶身3-1和封底片3-2组成的液体容纳腔以及壶嘴组成;封底片3-2具有向下凸起的弧度,这样在封底片3-2与上壶身3-1对焊完成后,壶身的液体容纳腔整体上无视觉可见缝隙,向外凸出的底部使得液体容纳腔的底部在受热产生变形时,其底部整体的延展方向朝向下方,并且便于清洗和擦拭,而不会像普通的电热水壶凹进的底部那样与壶身内壁之间形成间隙,导致积垢不容易清除。底盖组件5与发热组件4可拆式固定连接,所述的可拆式固定连接是指,底盖组件5与发热组件4在连接时是固定的,而这种固定连接在必要时又可拆卸和重装,如螺栓连接的方式,所述可拆式固定连接是区别于焊接等不可拆形式的固定连接而言的;可拆式固定连接的好处是,底盖组件5和发热组件4在连接的时候能够保证连接强度,同时又方便拆卸,便于清洗和维修。本发明中底盖组件5与发热组件4的可拆式固定连接的方式为螺栓连接,底盖组件5的底板上设有用于将底盖组件5与发热组件4连接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为至少3个,螺栓穿过底盖组件5的螺栓孔将底盖组件5连接到发热组件4上,根据三点定一面的原理,至少3个螺栓孔能够保证底盖组件5平稳地连接到发热组件4上。一环形装饰圈18设置于所述环形侧壁与所述壶主体的下侧边缘之间,环形装饰圈18在所述电热水壶处于任何工作状态下均能协调地与所述环形侧壁和所述壶主体的下侧边缘相结合。电热水壶处于非加热状态时,环形装饰圈18的上圈面具有与壶身组件3底部四周形状相适配的上台阶面,装配时环形装饰圈18的上台阶面贴紧并包覆住壶身组件3的底部;环形装饰圈18的下圈面具有与底盖组件5的环形侧壁上端形状相适配的环形槽,环形槽的槽宽度略大于底盖组件5的环形侧壁上端的厚度,环形槽包覆住底盖组件5的环形侧壁上端;环形装饰圈18还具有伸出并贴紧包覆在壶身组件3底部和底盖组件5的环形侧壁上端外侧的环形外圈,整个环形装饰圈与壶身组件3的底部和底盖组件5的上端外侧紧密贴合形成无缝的壶身外表面。环形装饰圈18为硅胶或硅橡胶材料制成;硅胶或者硅橡胶材料具有一定弹性,能够更好地贴紧并包覆住壶身组件3的底部和底盖组件5的环形侧壁上端。环形装饰圈18的环形外圈的上部具有向内的曲面,使得环形外圈的上表面与壶身组件3的外表面的连接顺滑,形成无缝的整体,能有效防止灰尘等杂物从环形装饰圈18与壶身组件3之间的间隙落入壶身组件3与底盖组件5之间的空间;环形装饰圈18的环形外圈的下部也具有向内的曲面,整个环形装饰圈的外侧形成顺延至壶身组件3外表面的圆弧形,且环形装饰圈18的环形外圈很薄,从整体看去,环形装饰圈18伸出壶身组件3和底盖组件5表面的部分与壶身组件3和底盖组件5合为一体,不影响壶身的整体外观。环形装饰圈18的上台阶面的台阶深度QlO和环形槽的槽深度Qll之和小于壶身组件3底部下沉变形的距离;电热水壶处于加热工作状态时,发热组件4受热导致壶身组件3的底部下沉时,固定连接在发热组件4上的底盖组件5随之向下移动,顶在底盖组件5的环形侧壁上的环形装饰圈也随之下移,由于上台阶面的台阶深度QlO和环形槽的槽深度Qll之和小于壶身组件3的底部下沉的距离,环形装饰圈18始终可以保持包覆住壶身组件3的底部以及底盖组件5的环形侧壁上端。因此环形装饰圈18在所述电热水壶处于任何工作状态下均能协调地与所述环形侧壁和所述壶主体的下侧边缘相结合,使得整个壶身始终可以保持无缝状态。
此外,底盖组件5内设有至少两根L形加强筋,L形加强筋沿环形侧壁的周向均布且位于环形侧壁和底板的内表面上,L形加强筋垂直于环形侧壁的内表面及底板的内表面;设置了加强筋的部位不易变形。底盖组件5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底盖组件5的限位凸环或至少3个限位凸起,当下沉幅度过大时,限位凸环或至少3个限位凸起与底座组件接触,进一步支撑底盖组件5。限位凸环整个环面起到支撑作用,或者至少3个限位凸起均布于底盖组件5的底部,根据3点定面的原理,起到对整个底盖组件5的稳定的支撑作用。实施例2,参照附图1-3、6。本发明的电热水壶包括壶主体及与其电耦合连接的底座,所述壶主体包括手柄组件、壶盖组件、包含壶嘴和液体容纳腔的壶身组件3、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腔外侧底部上的发热组件4、与发热组件4相连接的底盖组件5。所述壶身组件3包括上壶身3-1和封底片3-2,上壶身3_1和封底片3_2无缝对焊形成壶身组件3的所述液体容纳腔,壶身组件3由上壶身3-1和封底片3-2组成的液体容纳腔以及壶嘴组成;封底片3-2具有向下凸起的弧度,这样在封底片3-2与上壶身3-1对焊完成后,壶身的液体容纳腔整体上无视觉可见缝隙,向外凸出的底部使得液体容纳腔的底部在受热产生变形时,其底部整体的延展方向朝向下方,并且便于清洗和擦拭,而不会像普通的电热水壶凹进的底部那样与壶身内壁之间形成间隙,导致积垢不容易清除。底盖组件5与发热组件4可拆式固定连接,所述的可拆式固定连接是指,底盖组件5与发热组件4在连接时是固定的,而这种固定连接在必要时又可拆卸和重装,如螺栓连接的方式,所述可拆式固定连接是区别于焊接等不可拆形式的固定连接而言的;可拆式固定连接的好处是,底盖组件5和发热组件4在连接的时候能够保证连接强度,同时又方便拆卸,便于清洗和维修。本发明中底盖组件5与发热组件4的可拆式固定连接的方式为螺栓连接,底盖组件5的底板上设有用于将底盖组件5与发热组件4连接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为至少3个,螺栓穿过底盖组件5的螺栓孔将底盖组件5连接到发热组件4上,根据三点定一面的原理,至少3个螺栓孔能够保证底盖组件5平稳地连接到发热组件4上。一环形装饰圈18设置于所述环形侧壁与所述壶主体的下侧边缘之间,环形装饰圈18在所述电热水壶处于任何工作状态下均能协调地与所述环形侧壁和所述壶主体的下侧边缘相结合。电热水壶处于非加热状态时,环形装饰圈18的上圈面具有与壶身组件3底部四周形状相适配的上台阶面,装配时环形装饰圈18的上台阶面贴紧并包覆住壶身组件3的底部;环形装饰圈18的下圈面具有与底盖组件5的环形侧壁上端形状相适配的下台阶面,底盖组件5的环形侧壁上端顶住环形装饰圈18的下台阶面;环形装饰圈18还具有伸出并贴紧包覆在壶身组件3底部和底盖组件5的环形侧壁上端外侧的环形外圈,整个环形装饰圈与壶身组件3的底部和底盖组件5的上端外侧紧密贴合形成无缝的壶身外表面。环形装饰圈18为硅胶或硅橡胶材料制成;硅胶或者硅橡胶材料具有一定弹性,能够更好地贴紧并包覆住壶身组件3的底部和底盖组件5的环形侧壁上端。环形装饰圈18的环形外圈的上部具有向内的曲面,使得环形外圈的上表面与壶身组件3的外表面的连接顺滑,形成无缝的整体,能有效防止灰尘等杂物从环形装饰圈18与壶身组件3之间的间隙落入壶身组件3与底盖组件5之间的空间;环形装饰圈18的环形外圈的下部也具有向内的曲面,整个环形装饰圈的外侧形成顺延至壶身组件3外表面的圆弧形,且环形装饰圈18的环形外圈很薄,从整体看去,环形装饰圈18伸出壶身组件3和底盖组件5表面的部分与壶身组件3和底盖组件5合为一体,不影响壶身的整体外观。环形装饰圈18的上台阶面的台阶深度QlO和下台阶面的台阶深度Qll之和小于壶身组件3底部下沉变形的距离;电热水壶处于加热工作状态时,发热组件4受热导致壶身组件3的底部下沉时,固定连接在发热组件4上的底盖组件5随之向下移动,顶在底盖组件5的环形侧壁上的环形装饰圈也随之下移,由于上台阶面的台阶深度QlO和下台阶面的台阶深度Qll之和小于壶身组件3的底部下沉的距离,环形装饰圈18始终可以保持包覆住壶身组件3的底部以及底盖组件5的环形侧壁上端。因此环形装饰圈18在所述电热水壶处于任何工作状态下均能协调地与所述环形侧壁和所述壶主体的下侧边缘相结合,使得整个壶身始终可以保持无缝状态。此外,底盖组件5内设有至少两根L形加强筋,L形加强筋沿环形侧壁的周向均布且位于环形侧壁和底板的内表面上,L形加强筋垂直于环形侧壁的内表面及底板的内表面;设置了加强筋的部位不易变形。底盖组件5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底盖组件5的限位凸环或至少3个限位凸起,当下沉幅度过大时,限位凸环或至少3个限位凸起与底座组件接触,进一步支撑底盖组件5。限位凸环整个环面起到支撑作用,或者至少3个限位凸起均布于底盖组件5的底部,根据3点定面的原理,起到对整个底盖组件5的稳定的支撑作用。实施例3,参照附图1-3、7。本发明的电热水壶包括壶主体及与其电耦合连接的底座,所述壶主体包括手柄组件、壶盖组件、包含壶嘴和液体容纳腔的壶身组件3、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腔外侧底部上的发热组件4、与发热组件4相连接的底盖组件5。所述壶身组件3包括上壶身3-1和封底片3-2,上壶身3_1和封底片3_2无缝对焊形成壶身组件3的所述液体容纳腔,壶身组件3由上壶身3-1和封底片3-2组成的液体容纳腔以及壶嘴组成;封底片3-2具有向下凸起的弧度,这样在封底片3-2与上壶身3-1对焊完成后,壶身的液体容纳腔整体上无视觉可见缝隙,向外凸出的底部使得液体容纳腔的底部在受热产生变形时,其底部整体的延展方向朝向下方,并且便于清洗和擦拭,而不会像普通的电热水壶凹进的底部那样与壶身内壁之间形成间隙,导致积垢不容易清除。底盖组件5与发热组件4可拆式固定连接,所述的可拆式固定连接是指,底盖组件5与发热组件4在连接时是固定的,而这种固定连接在必要时又可拆卸和重装,如螺栓连接的方式,所述可拆式固定连接是区别于焊接等不可拆形式的固定连接而言的;可拆式固定连接的好处是,底盖组件5和发热组件4在连接的时候能够保证连接强度,同时又方便拆卸,便于清洗和维修。本发明中底盖组件5与发热组件4的可拆式固定连接的方式为螺栓连接,底盖组件5的底板上设有用于将底盖组件5与发热组件4连接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为至少3个,螺栓穿过底盖组件5的螺栓孔将底盖组件5连接到发热组件4上,根据三点定一面的原理,至少3个螺栓孔能够保证底盖组件5平稳地连接到发热组件4上。一环形装饰圈18设置于所述环形侧壁与所述壶主体的下侧边缘之间,环形装饰圈18在所述电热水壶处于任何工作状态下均能协调地与所述环形侧壁和所述壶主体的下侧边缘相结合。电热水壶处于非加热状态时,环形装饰圈18的上圈面具有与壶身组件3底部四周形状相适配的上台阶面,装配时环形装饰圈18的上台阶面贴紧并包覆住壶身组件3的底部;环形装饰圈18的下圈面具有与底盖组件5的环形侧壁上端形状相适配的环形槽,环形槽的槽宽度略大于底盖组件5的环形侧壁上端的厚度,环形槽包覆住底盖组件5的环形侧壁上端;环形装饰圈18还具有伸出并贴紧包覆在壶身组件3底部和底盖组件5的环形侧壁上端外侧的环形外圈,整个环形装饰圈与壶身组件3的底部和底盖组件5的上端外侧紧密贴合形成无缝的壶身外表面。环形装饰圈18为硅胶或硅橡胶材料制成;硅胶或者硅橡胶材料具有一定弹性,能够更好地贴紧并包覆住壶身组件3的底部和底盖组件5的环形侧壁上端。环形装饰圈18的环形外圈的上部具有向内的曲面,使得环形外圈的上表面与壶身组件3的外表面的连接顺滑,形成无缝的整体,能有效防止灰尘等杂物从环形装饰圈18与壶身组件3之间的间隙落入壶身组件3与底盖组件5之间的空间;环形装饰圈18的环形外圈的下部可以是任意贴紧底盖组件5的环形侧壁外侧的形状,如方形或方圆形。环形装饰圈18的上台阶面的台阶深度QlO和环形槽的槽深度Qll之和小于壶身组件3底部下沉变形的距离;电热水壶处于加热工作状态时,发热组件4受热导致壶身组件3的底部下沉时,固定连接在发热组件4上的底盖组件5随之向下移动,顶在底盖组件5的环形侧壁上的环形装饰圈也随之下移,由于上台阶面的台阶深度QlO和环形槽的槽深度Qll之和小于壶身组件3的底部下沉的距离,环形装饰圈18始终可以保持包覆住壶身组件3的底部以及底盖组件5的环形侧壁上端。因此环形装饰圈18在所述电热水壶处于任何工作状态下均能协调地与所述环形侧壁和所述壶主体的下侧边缘相结合,使得整个壶身始终可以保持无缝状态。此外,底盖组件5内设有至少两根L形加强筋,L形加强筋沿环形侧壁的周向均布且位于环形侧壁和底板的内表面上,L形加强筋垂直于环形侧壁的内表面及底板的内表面;设置了加强筋的部位不易变形。底盖组件5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底盖组件5的限位凸环或至少3个限位凸起,当下沉幅度过大时,限位凸环或至少3个限位凸起与底座组件接触,进一步支撑底盖组件5。限位凸环整个环面起到支撑作用,或者至少3个限位凸起均布于底盖组件5的底部,根据3点定面的原理,起到对整个底盖组件5的稳定的支撑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热水壶,包括壶主体及与其电耦合连接的底座,所述壶主体包括手柄组件、壶盖组件、包含壶嘴和液体容纳腔的壶身组件(3)、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腔外侧底部上的发热组件(4)、与发热组件(4)相连接的底盖组件(5),其特征是:所述液体容纳腔整体上无视觉可见缝隙,所述底盖组件(5)包括环形侧壁和底板,一环形装饰圈(18)设置于所述环形侧壁与所述壶主体的下侧边缘之间并在所述电热水壶处于任何工作状态下均能协调地与所述环形侧壁和所述壶主体的下侧边缘相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水壶,其特征是:所述壶身组件(3)包括上壶身(3-1)和封底片(3-2),上壶身(3-1)和封底片(3-2)无缝对焊形成壶身组件(3)的所述液体容纳腔,封底片(3-2)具有向下凸出的弧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热水壶,其特征是:所述环形装饰圈(18)的上圈面具有与壶身组件(3)底部四周形状相适配的上台阶面,环形装饰圈(18)的下圈面具有与底盖组件(5)的环形侧壁上端形状相适配的下台阶面或者环形槽,环形装饰圈(18)还具有伸出并贴紧包覆在壶身组件(3)底部和底盖组件(5)的环形侧壁上端外侧的环形外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热水壶,其特征是:所述的环形装饰圈(18)为硅胶或娃橡胶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热水壶,其特征是:上台阶面的台阶深度(QlO)和下台阶面的台阶深度(Qll)之和小于壶身组件底部下沉变形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热水壶,其特征是:上台阶面的台阶深度(QlO)和环形槽的槽深度(Qll)之和小于壶身组件底部下沉变形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热水壶,其特征是:环形装饰圈(18)的环形外圈的上部具有向内的曲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热水壶,其特征是:底盖组件(5)内设有至少两根L形加强筋,L形加强筋沿环形侧壁的周向均布且位于环形侧壁和底板的内表面上山形加强筋垂直于环形侧壁的内表面及底板的内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水壶,其特征是:底盖组件(5)与发热组件(4)之间为可拆式螺栓连接,底盖组件(5)的底板上设有用于将底盖组件(5)与发热组件(4)连接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为至少3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水壶,其特征是:底盖组件(5)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底盖组件(5)的限位凸环或至少3个限位凸起。
全文摘要
一种电热水壶,包括壶主体及与其电耦合连接的底座,所述壶主体包括手柄组件、壶盖组件、包含壶嘴和液体容纳腔的壶身组件、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腔外侧底部上的发热组件、与发热组件相连接的底盖组件,所述液体容纳腔整体上无视觉可见缝隙,所述底盖组件包括环形侧壁和底板,一环形装饰圈设置于所述环形侧壁与所述壶主体的下侧边缘之间并在所述电热水壶处于任何工作状态下均能协调地与所述环形侧壁和所述壶主体的下侧边缘相结合。本发明具有整体结构严密无缝,易清洁、制造成本低、外型美观的特点。
文档编号A47J27/21GK103120542SQ20131004471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1日
发明者龚益官, 黄理水, 徐先平, 张准良 申请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