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饭煲煲盖及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576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饭煲煲盖及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电饭煲煲盖,该煲盖包括:清洗面盖,设有用于蒸汽通过的蒸汽入口;蒸汽盖板,设置于清洗面盖的上方,与清洗面盖形成蒸汽容置空间;蒸汽盖板上设置蒸汽出口,蒸汽出口与蒸汽入口偏离,蒸汽穿过容置空间经该蒸汽出口排出,同时还提供了包括该煲盖的电饭煲。本发明电饭煲煲盖通过结构设计形成蒸汽通道,能够及时排出煲内液体沸腾产生的蒸汽,同时大部分蒸汽在通道内能够液化回流,降低了排出蒸汽的温度和数量,还能够有效防止煲内液体或者食物溢出,并准确测量锅内温度,能够满足现代家庭的使用要求。
【专利说明】一种电饭煲煲盖及电饭煲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是一种电饭煲的煲盖以及带有该煲盖的电饭煲。

【背景技术】
[0002]电饭煲是利用电热烹饪食物的厨房电器,其工作温度大多在100°C上下,可以进行蒸、煮、炖、煨、焖等多种烹饪操作,它不但能够把食物做熟,而且能够保温,使用起来清洁卫生,没有污染,省时省力,是家务劳动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用具之一。
[0003]电饭煲的煲盖上常设置有蒸汽出口,煮饭时,当压力达到一定值后,部分蒸汽从蒸汽出口排出,保证电饭煲的使用安全,蒸汽出口的设置还需要保持电饭煲内的压力,同时防止煲内液体沸腾后从蒸汽出口或者内锅的锅沿溢出。
[0004]现有电饭煲有些采用在煲盖上设置一蒸汽出口,在煲内压力达到一定值后蒸汽从该蒸汽出口排出,由于煲盖与电饭煲只是简单的扣合,在煲内液体沸腾后,蒸汽不能够及时排出,在煲内压力作用下顶起煲盖,煲内液体从锅沿溢出。有些电饭煲则采用煲盖与电饭煲密封扣合的方式,这样保证了煲盖不会被顶起,但同时需保证煲内压力不能过大或者过小,蒸汽凝结成液体与蒸汽流动经过的路径有关,而现有煲盖的蒸汽通道简单,无法保证蒸汽在封闭通道中流动。。


【发明内容】

[0005]鉴于现有电饭煲煲盖存在的蒸汽流动通道简单、密闭性差的特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饭煲煲盖,通过对煲盖结构设计,使得蒸汽通道凝结蒸汽效果好,具有良好的密闭性,能够防止液体溢出;同时本发明也提供了电饭煲。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饭煲煲盖,包括:清洗面盖,设有用于蒸汽通过的蒸汽入口 ;蒸汽盖板,设置于所述清洗面盖的上方,与所述清洗面盖形成蒸汽容置空间;所述蒸汽盖板上设置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蒸汽入口偏离,蒸汽穿过所述容置空间经该蒸汽出口排出。
[0007]进一步地,还包括顶盖下壳,所述蒸汽盖板固装在所述顶盖下壳的环形槽内,所述顶盖下壳与所述蒸汽盖板之间固装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防止蒸汽从所述清洗面盖与所述蒸汽盖板之间泄露。
[0008]进一步地,所述顶盖下壳下端设置一容置槽,所述清洗面盖卡装在所述容置槽内。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一蒸汽阀,安装在与所述蒸汽盖板密封连接的顶盖上壳上,蒸汽穿过所述蒸汽出口经所述蒸汽阀排出。
[0010]进一步地,所述蒸汽阀包括:阀上壳、与所述阀上壳扣合的阀下壳、以及位于所述阀上壳和阀下壳形成的空间内的重锤;所述阀上壳顶部设有排气孔以及一向下延伸出的挡板;所述阀下壳底部向上延伸成阶梯状立柱,所述立柱下端中空形成进气端,所述进气端向上延伸贯穿所述立柱阶梯台形成进气孔;所述重锤套装于所述立柱上端;所述排气孔与所述重锤分别位于所述空间分割的两部分内,所述挡板位于划分所述空间为两部分的分割面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蒸汽盖板上设置一环形凸台和若干盖板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与所述蒸汽入口相对。
[0012]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入口处设置一测温传感器,以获知蒸汽温度。
[0013]一种电饭煲煲盖,包括:顶盖下壳,包括一环形槽和位于所述顶盖下壳下端的容置槽;清洗面盖,安装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清洗面盖带有用于蒸汽的通过的蒸汽入口 ;蒸汽盖板,固装于所述环形槽内,位于所述清洗面盖的上方,与所述清洗面盖形成蒸汽容置空间;所述蒸汽盖板上设置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蒸汽入口偏离;密封件,设置于所述清洗面盖与所述蒸汽盖板之间,用于防止蒸汽从所述清洗面盖与所述蒸汽盖板之间泄露;蒸汽阀,安装在与所述蒸汽出口密封连接的顶盖上壳上,蒸汽穿过所述容置空间、所述蒸汽出口经所述蒸汽阀排出;所述蒸汽盖板上设置一环形凸台和若干盖板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与所述蒸汽入口相对;所述清洗面盖上设置若干面盖凸台,一所述面盖凸台与所述蒸汽出口相对。
[0014]进一步地,所述清洗面盖下部设置一密封环,保持蒸汽从蒸汽入口进入所述容置空间。
[0015]一种电饭煲,包括电饭煲本体、位于所述电饭煲本体内的内锅和扣合在所述电饭煲本体上的煲盖,所述煲盖为上述煲盖。
[0016]本发明电饭煲煲盖通过结构设计形成蒸汽通道,能够及时排出煲内液体沸腾产生的蒸汽,同时大部分蒸汽在通道内能够液化回流,降低了排出蒸汽的温度和数量,还能够有效防止煲内液体或者食物溢出,并准确测量锅内温度,能够满足现代家庭的使用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发明电饭煲煲盖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圈示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清洁面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电饭煲煲盖除去清洁面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蒸汽阀的剖视图;
图6为图5所示蒸汽阀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图5所示蒸汽阀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9]参照图1-2所示为本发明电饭煲煲盖实施例一的剖视图,该电饭煲煲盖包括清洗面盖1、蒸汽盖板2、密封件3、顶盖下壳4、蒸汽阀5、顶盖上壳6和测温传感器7。
[0020]其中,清洗面盖I呈片状,卡装在顶盖下壳4下端的容置槽42中,在该清洗面盖I上设置了蒸汽入口 11,为了提高清洗面盖I与电饭煲内锅的密闭程度,在清洗面盖I的外周设置了密封环12,该密封环12由柔性材料制成,呈重叠状,在蒸汽压力作用下,该密封环12下端紧贴电饭煲内锅内壁,起到密封的作用。
[0021]蒸汽盖板2位于清洗面盖I的上方,与清洗面壳I形成蒸汽容置空间,该蒸汽盖板2具有一蒸汽出口 21,该蒸汽出口 21与蒸汽入口 11偏离设置,即该蒸汽出口 21与蒸汽入口11在水平面上投影时两者的对称中心不在同一点上,优选的方案是两者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没有相交区域,蒸汽盖板2安装在顶盖下壳4的环形槽41中,为了提高蒸汽盖板2与清洗面盖I之间的密封效果,在蒸汽盖板2与顶盖下壳4的环形槽41之间设置了密封件3,该密封件3为柔性密封件,它的下端落在清洗面盖I上,这样,清洗面盖1、蒸汽盖板2和密封件3共同形成一只有蒸汽入口 11和蒸汽出口 21的蒸汽容置空间,蒸汽从蒸汽入口 11进入该容置空间时,该容置空间内压力增大,迫使密封件3向外扩张,其下端贴紧清洗面盖1,提升密闭效果。
[0022]蒸汽盖板2上端密封安装了顶盖上壳6,为了取得良好的密封效果,本实施方式采用胶粘方式,具体是在顶盖上壳6与蒸汽盖板2相接触处(环蒸汽出口 21)做凹止口,在凹止口的底部做打胶槽,在顶盖上壳6与蒸汽盖板2相接后,凹止口底部打胶槽内的胶粘合顶盖上壳6与蒸汽盖板2,起到密封的效果。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超声波焊接或者在两者之间增加密封圈的方式,同样可以实现密封的效果。
[0023]蒸汽阀5安装在顶盖上壳6上,该蒸汽阀5的底部位于蒸汽出口 21中,在蒸汽由蒸汽入口 11进入,经蒸汽出口 21进入蒸汽阀5中,最终由蒸汽阀5排出,为了取得良好的密封效果,在蒸汽阀5与顶盖上壳6之间加设密封圈。
[0024]测温传感器7安装在蒸汽盖板2上,为了精准的测出锅内温度并且更好的保护传感器头部,将测温传感器7的头部平于或者低于清洗面盖I的内表面,使测温传感器7的头部不从蒸汽入口 11露出。
[0025]在本实施方式中,顶盖上壳6的上部还罩设了一顶盖上壳盖板61,用以封闭顶盖上壳6并将蒸汽阀5罩在顶盖上壳6和顶盖上壳盖板61之间,起到保护蒸汽阀的作用。
[0026]参照图3-4所示分别为图1中清洗面盖和煲盖除去清洗面盖剩余部分的结构示意图,清洗面盖I包括蒸汽入口 11、密封环12、面盖凸台13、面盖大凸台14、卡扣15和插片16,蒸汽盖板2包括蒸汽出口 21、盖板凸台22和环形凸台23,顶盖下壳4包括容置槽42、卡槽43,在安装煲盖时,先将清洗面盖I的插片16插入容置槽42边缘的插槽(图中未示出)中,然后将卡扣15分别按压到卡槽43中,此时,清洗面盖I安装在容置槽42中。在该煲盖中,面盖大凸台14和若干面盖凸台13分布在清洗面盖I与蒸汽盖板2相对的一面,环形凸台23与蒸汽入口 11相对,面盖大凸台14与蒸汽出口 21相对。
[0027]参照图5-7所示分别为图1中蒸汽阀的结构示意图,该蒸汽阀包括阀上壳51、阀下壳52、重锤53和泄压塞54。
[0028]其中,阀上壳51包括排气孔511、挡板512、装饰盖513和旋转卡扣514 ;装饰盖513扣合在阀上壳51的表面,可以装饰阀上壳51的表面,同时也起到保护作用;排气孔511位于阀上壳51的顶部,贯穿阀上壳51的顶部,在安装装饰盖513后,为了排出蒸汽,装饰盖513在排气孔511处镂空;挡板512设置于阀上壳51的内侧,该挡板512由阀上壳51内侧表面向下延伸而成;旋转卡扣514设置在阀上壳51的下端,阀上壳51通过该旋转卡扣514与阀下壳52扣合。
[0029]阀下壳52包括阶梯状立柱(图中未标出,包括立柱上端522,立柱下端形成进气端521)、密封圈523、卡槽524、通孔525、进气孔526和塞孔527,立柱上端522是阶梯状立柱阶梯面以上的部分,该立柱上端522包括一与之同轴的螺纹孔;立柱下端中空形成进气端521,该进气端521向上延伸贯穿阶梯状立柱的阶梯台形成进气孔526,参照图6和图7,在本实施方式中,进气端521和进气孔526均有两个,呈对称分布;密封圈523套设在阀下壳52的下端部,用以在蒸汽阀安装时实现更好地密封效果;卡槽524与阀上壳51的旋转卡扣514对应设置,在阀上壳51和阀下壳52扣合时,旋转卡扣514卡入卡槽524,使阀上壳51和阀下壳52固定安装为一体,需要打开时,只需使阀上壳51和阀下壳52相对转动,旋转卡扣514脱离卡槽524即可;通孔525和塞孔527均设置在阀下壳52的底部,在本实施方式中,通孔525有两个,对称的分布在塞孔527的两侧。
[0030]为了实现微压效果,重锤53位于阀上壳51和阀下壳52形成的空间内,具体的套装于阀下壳52的阶梯状立柱上,该重锤53呈与阶梯状立柱相配合的带有阶梯通孔的阶梯轴状,且能够在阶梯状立柱上滑动,重锤53阶梯孔的连接处覆盖住阀下壳52的进气孔526,在蒸汽阀处于蒸汽产生的压力中时,进气孔526处的压力作用在重锤53上,达到一定值时,顶起重锤53,使其阶梯孔的连接处与阀下壳52的阶梯台脱离,蒸汽从进气孔526进入蒸汽阀的内部空间。为了使重锤53在压力作用下不脱离立柱上端522,在立柱上端522的螺纹孔中螺接一螺钉531,并且在螺钉531和立柱上端522之间设置一垫片532,在重锤53所受压力过大时,重锤53上端面抵在垫片532上,使重锤53不脱离立柱上端522。
[0031]为了保证蒸汽阀在压力过大、无法及时通过进气孔排出蒸汽或者进气孔发生堵塞时,蒸汽阀依然能够排出蒸汽,在阀下壳52的底部设置了泄压塞54,该泄压塞54包括塞片541、塞杆542和塞头543,塞杆542位于塞片541的中部,塞头543设置在塞杆542的顶端。在使用时,塞头543穿过阀下壳52底部的塞孔527,并且卡于阀下壳52底部的内侧,此时塞片541覆盖在阀下壳52底部的通孔525上,塞杆542则位于塞孔527中。作为优选方案,在阀下壳52底部对应塞片541部分设置成盲孔形式,塞片541的内表面与阀下壳52底部的盲孔底部贴合,塞片541的外表面与阀下壳52底部表面相平,这样能够避免塞片541绕塞杆542发生轴向转动,保证其覆盖在通孔525上。作为优选方案,塞杆542的长度大于阀下壳52的厚度,这样当蒸汽阀处于常压时,蒸汽阀内蒸汽凝结成的液体作用在塞片541上,使得泄压塞54沿塞孔527下移,蒸汽阀内的液体流出。作为更优选的方案,塞杆542大于阀下壳52的厚度的数值小于阀下壳52底部盲孔的深度,使得泄压塞54在下移后也处于盲孔内,不会发生绕塞杆542的轴向转动。
[0032]为了使更多进入蒸汽阀的蒸汽能够凝结成液体,位于阀上壳51的排气孔511与重锤53偏离设置,即使排气孔511与重锤53不在一个竖直面上,这样重锤53处排出的蒸汽经过较长的距离到达排气孔511,可以更多的凝结。在本实施方式中,阀上壳51和阀下壳52扣合形成的空间竖直的划分为两部分,排气孔511和重锤53位于不同的部分空间,阀上壳
51内侧延伸出的挡板512位于分割面上,且该挡板512向下延伸至重锤53的下端,从重锤53处排出的蒸汽位于重锤53所在的部分空间内,绕过挡板512进入排气孔511所在的部分空间内,再由排气孔511排出,蒸汽经过这样的路径排出,能够更大程度的凝结为液体。
[0033]结合图1-7,蒸汽从蒸汽入口 11进入后,遇到蒸汽盖板2表面与环形凸台23阻挡,大部分蒸汽凝结成液体,液体沿环形凸台23滑落,通过蒸汽入口 11回落到锅里。锅内的食物沸腾产生的糊状物进入蒸汽入口 11时,在蒸汽盖板2表面与环形凸台23阻挡下,大部分糊状物回落到锅内,少部分随蒸汽向蒸汽出口移动,经过盖板凸台22和面盖凸台13的阻挡,糊状物沉淀在清洗面盖I的表面,避免了蒸汽通道的堵塞。面盖大凸台14位于蒸汽出口 21的正下方,当蒸汽阀里的凝结液体滴下,落在面盖大凸台14上,沿着面盖大凸台14四周流下,经蒸汽入口 11回流至锅内。蒸汽在蒸汽容置空间中经蒸汽入口-环形凸台-盖板凸台-面盖凸台-蒸汽出口的蒸汽通道,能够使大多数蒸汽凝结成液体回流至锅内,也能够避免溢锅、锅内糊状物堵塞蒸汽出口等。
[0034]蒸汽阀5处于蒸汽产生的压力中,当压力达到一定数值时,在压力作用下重锤53上移,蒸汽通过进气孔526进入立柱上端522与重锤53阶梯孔之间的空间,蒸汽沿重锤53阶梯孔壁下移进入重锤53所在的部分空间,此时部分蒸汽发生凝结,产生液体流向阀下壳
52底部,剩余蒸汽绕过挡板512,部分蒸汽发生凝结,剩余蒸汽进入排气孔511所在的部分空间内,再由排气孔511排出,蒸汽经过两次障碍的路径排出,在每次绕过障碍时都会产生蒸汽的大量凝结,在蒸汽流动时,也会产生少量凝结,这种路径设计使得蒸汽阀能够产生微压效果;在蒸汽产生的压力过大时,泄压塞54的塞片541发生翘起,与通孔525间产生间隙,蒸汽由该间隙进入蒸汽阀,能够保证微压效果。在蒸汽阀处于常压时,凝结的液体由于重力作用在泄压塞54上,使泄压塞54下移,经通孔525流出到清洗面盖1,再由蒸汽入口11回流到锅内。
[003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饭煲,该电饭煲包括电饭煲本体、位于电饭煲本体内的内锅和扣合在电饭煲本体上的煲盖,煲盖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蒸汽阀优选使用本发明中的蒸汽阀,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蒸汽阀。本发明的电饭煲在煮饭时,能够有效的减少蒸汽的排出,避免发生溢锅现象,保证煮饭的效果。
[0036]以上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了详细的说明,这些具体的描述不能认为本发明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构思、这些描述并结合本领域公知常识作出的任何改进、等同替代方案,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饭煲煲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清洗面盖,设有用于蒸汽通过的蒸汽入口 '及 蒸汽盖板,设置于所述清洗面盖的上方,与所述清洗面盖形成蒸汽容置空间;所述蒸汽盖板上设置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蒸汽入口偏离,蒸汽穿过所述容置空间经该蒸汽出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煲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盖下壳,所述蒸汽盖板固装在所述顶盖下壳的环形槽内,所述顶盖下壳与所述蒸汽盖板之间固装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防止蒸汽从所述清洗面盖与所述蒸汽盖板之间泄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饭煲煲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下壳下端设置一容置槽,所述清洗面盖卡装在所述容置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煲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蒸汽阀,安装在与所述蒸汽盖板密封连接的顶盖上壳上,蒸汽穿过所述蒸汽出口经所述蒸汽阀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饭煲煲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阀包括:阀上壳、与所述阀上壳扣合的阀下壳、以及位于所述阀上壳和阀下壳形成的空间内的重锤;所述阀上壳顶部设有排气孔以及一向下延伸出的挡板;所述阀下壳底部向上延伸成阶梯状立柱,所述立柱下端中空形成进气端,所述进气端向上延伸贯穿所述立柱阶梯台形成进气孔;所述重锤套装于所述立柱上端;所述排气孔与所述重锤分别位于所述空间分割的两部分内,所述挡板位于划分所述空间为两部分的分割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煲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盖板上设置一环形凸台和若干盖板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与所述蒸汽入口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煲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入口处设置一测温传感器,以获知蒸汽温度。
8.一种电饭煲煲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盖下壳,包括一环形槽和位于所述顶盖下壳下端的容置槽; 清洗面盖,安装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清洗面盖带有用于蒸汽的通过的蒸汽入口 ; 蒸汽盖板,固装于所述环形槽内,位于所述清洗面盖的上方,与所述清洗面盖形成蒸汽容置空间;所述蒸汽盖板上设置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蒸汽入口偏离; 密封件,设置于所述清洗面盖与所述蒸汽盖板之间,用于防止蒸汽从所述清洗面盖与所述蒸汽盖板之间泄露; 蒸汽阀,安装在与所述蒸汽出口密封连接的顶盖上壳上,蒸汽穿过所述容置空间、所述蒸汽出口经所述蒸汽阀排出; 所述蒸汽盖板上设置一环形凸台和若干盖板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与所述蒸汽入口相对;所述清洗面盖上设置若干面盖凸台,一所述面盖凸台与所述蒸汽出口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饭煲煲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面盖下部设置一密封环,以保持蒸汽从所述蒸汽入口进入所述容置空间。
10.一种电饭煲,包括电饭煲本体、位于所述电饭煲本体内的内锅和扣合在所述电饭煲本体上的煲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煲盖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煲盖。
【文档编号】A47J27/08GK104068741SQ201310107505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30日
【发明者】丘守庆, 许申生, 李鹏, 刘春光, 赵克芝 申请人:深圳市鑫汇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