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饭煲微压蒸汽阀及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577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饭煲微压蒸汽阀及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饭煲微压蒸汽阀,该微压蒸汽阀包括:阀上壳、与阀上壳扣合的阀下壳、以及位于阀上壳和阀下壳形成的空间内的重锤;阀上壳顶部设有排气孔;阀下壳底部向上延伸出阶梯状立柱,立柱下端中空形成进气端,进气端向上延伸贯穿立柱阶梯台形成进气孔;重锤套装于立柱上端,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饭煲。本发明电饭煲微压蒸汽阀通过结构设计能够使电饭煲煲内处于微压状态,及时排出煲内液体沸腾产生的蒸汽,同时大部分蒸汽在蒸汽阀内能够液化回流,降低了排出蒸汽的温度,该蒸汽阀还具有过压保护功能,能够避免煲内蒸汽压力过大;使用该微压蒸汽阀的电饭煲安全、节能,能够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
【专利说明】—种电饭煲微压蒸汽阀及电饭煲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是一种电饭煲的微压蒸汽阀以及带有该微压蒸汽阀的电饭煲。

【背景技术】
[0002]电饭煲是利用电热烹饪食物的厨房电器,其工作温度大多在100°C上下,可以进行蒸、煮、炖、煨、焖等多种烹饪操作,它不但能够把食物做熟,而且能够保温,使用起来清洁卫生,没有污染,省时省力,是家务劳动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用具之一。
[0003]电饭煲的煲盖上常设置有蒸汽出口,煮饭时,当压力达到一定值后,部分蒸汽从蒸汽出口排出,保证电饭煲的使用安全,蒸汽出口的设置还需要保持电饭煲内的压力,同时防止煲内液体沸腾后从蒸汽出口或者内锅的锅沿溢出。
[0004]现有电饭煲有些采用在煲盖上设置一蒸汽出口,在煲内压力达到一定值后蒸汽从该蒸汽出口排出,由于煲盖与电饭煲只是简单的扣合,在煲内液体沸腾后,蒸汽不能够及时排出,在煲内压力作用下顶起煲盖,煲内液体从锅沿溢出。有些电饭煲则采用煲盖与电饭煲密封扣合的方式,这样保证了煲盖不会被顶起,但同时需保证煲内压力不能过大或者过小,通常采用设置蒸汽阀的方法来实现,因此,蒸汽阀既要具有基本的排出蒸汽的功能,又要能够保持煲内一定的压力,以及保证煲内液体不会从蒸汽阀溢出。


【发明内容】

[0005]鉴于现有蒸汽阀以及电饭煲的功能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饭煲微压蒸汽阀以及带有该蒸汽阀的电饭煲,通过结构设计既能够保证排出煲内蒸汽、保持煲内一定压力,同时能够防止煲内液体溢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饭煲微压蒸汽阀,包括:阀上壳、与所述阀上壳扣合的阀下壳、以及位于所述阀上壳和阀下壳形成的空间内的重锤;所述阀上壳顶部设有排气孔;所述阀下壳底部向上延伸成阶梯状立柱,所述立柱下端中空形成进气端,所述进气端向上延伸贯穿所述立柱阶梯台形成进气孔;所述重锤套装于所述立柱上端。
[0007]进一步地,所述微压蒸汽阀还包括一泄压塞,所述泄压塞包括塞片和塞杆,所述塞片从所述阀下壳底部的外侧覆盖设置在所述阀下壳底部的通孔;所述塞杆顶端的塞头穿过所述阀下壳底部的塞孔,卡于所述阀下壳底部的内侧。
[0008]进一步地,所述塞杆长度大于所述阀下壳底部的厚度。
[0009]进一步地,所述重锤包括重锤螺钉和垫片,所述重锤螺钉穿过所述垫片可转动地螺接于所述立柱的上端。
[0010]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孔与所述重锤偏离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阀上壳内侧设置一挡板,所述挡板延伸至所述重锤下端,所述挡板间隔所述重锤与所述排气孔。
[0012]进一步地,所述阀下壳下端部环设有密封圈。
[0013]一种电饭煲微压蒸汽阀,包括:阀上壳、与所述阀上壳扣合的阀下壳、以及位于所述阀上壳和阀下壳形成的空间内的重锤;所述阀上壳顶部设有排气孔以及一向下延伸出的挡板;所述阀下壳底部向上延伸成阶梯状立柱,所述立柱下端中空形成进气端,所述进气端向上延伸贯穿所述立柱阶梯台形成进气孔;所述重锤套装于所述立柱上端;所述排气孔与所述重锤分别位于所述空间分割的两部分内,所述挡板位于划分所述空间为两部分的分割面上。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一泄压塞,所述泄压塞包括塞片和塞杆,所述塞片从所述阀下壳底部的外侧覆盖设置在所述阀下壳底部的通孔;所述塞杆顶端的塞头穿过所述阀下壳底部的塞孔,卡于所述阀下壳底部的内侧。
[0015]一种电饭煲,包括电饭煲本体、位于所述电饭煲本体内的内锅、扣合在所述电饭煲本体上的煲盖,以及安装于所述煲盖内蒸汽出口处的微压蒸汽阀,所述微压蒸汽阀为上述的微压蒸汽阀。
[0016]本发明电饭煲微压蒸汽阀通过结构设计能够使电饭煲煲内处于微压状态,及时排出煲内液体沸腾产生的蒸汽,同时大部分蒸汽在蒸汽阀内能够液化回流,降低了排出蒸汽的温度,该蒸汽阀还具有过压保护功能,能够避免煲内蒸汽压力过大;使用该微压蒸汽阀的电饭煲安全、节能,能够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发明微压蒸汽阀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方式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9]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0020]参照图1-3所示为本发明电饭煲微压蒸汽阀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微压蒸汽阀包括阀上壳51、阀下壳52、重锤53和泄压塞54。
[0021]其中,阀上壳51包括排气孔511、挡板512、装饰盖513和旋转卡扣514 ;装饰盖513扣合在阀上壳51的表面,可以装饰阀上壳51的表面,同时也起到保护作用;排气孔511位于阀上壳51的顶部,贯穿阀上壳51的顶部,在安装装饰盖513后,为了排出蒸汽,装饰盖513在排气孔511处镂空;挡板512设置于阀上壳51的内侧,该挡板512由阀上壳51内侧表面向下延伸而成;旋转卡扣514设置在阀上壳51的下端,阀上壳51通过该旋转卡扣514与阀下壳52扣合。
[0022]阀下壳52包括阶梯状立柱(图中未标出,包括立柱上端522和立柱下端,立柱下端形成进气端521)、密封圈523、卡槽524、通孔525、进气孔526和塞孔527,立柱上端522是阶梯状立柱阶梯面以上的部分,该立柱上端522包括一与之同轴的螺纹孔;立柱下端中空形成进气端521,该进气端521向上延伸贯穿阶梯状立柱的阶梯台形成进气孔526,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进气端521和进气孔526均有两个,呈对称分布;密封圈523套设在阀下壳52的下端部,用以在微压蒸汽阀安装时实现更好地密封效果;卡槽524与阀上壳51的旋转卡扣514对应设置,在阀上壳51和阀下壳52扣合时,旋转卡扣514卡入卡槽524,使阀上壳51和阀下壳52固定安装为一体,需要打开时,只需使阀上壳51和阀下壳52相对转动,旋转卡扣514脱离卡槽524即可;通孔525和塞孔527均设置在阀下壳52的底部,在本实施方式中,通孔525有两个,对称的分布在塞孔527的两侧。
[0023]为了实现微压效果,重锤53位于阀上壳51和阀下壳52形成的空间内,具体的套装于阀下壳52的阶梯状立柱上,该重锤53呈与阶梯状立柱相配合的带有阶梯通孔的阶梯轴状,且能够在阶梯状立柱上滑动,重锤53阶梯孔的连接处覆盖住阀下壳52的进气孔526,在微压蒸汽阀处于蒸汽产生的压力中时,进气孔526处的压力作用在重锤53上,达到一定值时,顶起重锤53,使其阶梯孔的连接处与阀下壳52的阶梯台脱离,蒸汽从进气孔526进入微压蒸汽阀的内部空间。为了使重锤53在压力作用下不脱离立柱上端522,在立柱上端522的螺纹孔中螺接一螺钉531,并且在螺钉531和立柱上端522之间设置一垫片532,在重锤53所受压力过大时,重锤53上端面抵在垫片532上,使重锤53不脱离立柱上端522。
[0024]为了保证微压蒸汽阀在压力过大、无法及时通过进气孔排出蒸汽或者进气孔发生堵塞时,微压蒸汽阀依然能够排出蒸汽,在阀下壳52的底部设置了泄压塞54,该泄压塞54包括塞片541、塞杆542和塞头543,塞杆542位于塞片541的中部,塞头543设置在塞杆542的顶端。在使用时,塞头543穿过阀下壳52底部的塞孔527,并且卡于阀下壳52底部的内侦牝此时塞片541覆盖在阀下壳52底部的通孔525上,塞杆542则位于塞孔527中。作为优选方案,在阀下壳52底部对应塞片541部分设置成盲孔形式,塞片541的内表面与阀下壳52底部的盲孔底部贴合,塞片541的外表面与阀下壳52底部表面相平,这样能够避免塞片541绕塞杆542发生轴向转动,保证其覆盖在通孔525上。作为优选方案,塞杆542的长度大于阀下壳52的厚度,这样当微压蒸汽阀处于常压时,微压蒸汽阀内蒸汽凝结成的液体作用在塞片541上,使得泄压塞54沿塞孔527下移,微压蒸汽阀内的液体流出。作为更优选的方案,塞杆542大于阀下壳52的厚度的数值小于阀下壳52底部盲孔的深度,使得泄压塞54在下移后也处于盲孔内,不会发生绕塞杆542的轴向转动。
[0025]为了使更多进入微压蒸汽阀的蒸汽能够凝结成液体,位于阀上壳51的排气孔511与重锤53偏离设置,即使排气孔511与重锤53不在一个竖直面上,这样重锤53处排出的蒸汽经过较长的距离到达排气孔511,可以更多的凝结。在本实施方式中,阀上壳51和阀下壳52扣合形成的空间竖直的划分为两部分,排气孔511和重锤53位于不同的部分空间,阀上壳51内侧延伸出的挡板512位于分割面上,且该挡板512向下延伸至重锤53的下端,从重锤53处排出的蒸汽位于重锤53所在的部分空间内,绕过挡板512进入排气孔511所在的部分空间内,再由排气孔511排出,蒸汽经过这样的路径排出,能够更大程度的凝结为液体。
[0026]为了更好地体现优选的方案,以下就蒸汽的流动通道做进一步说明。微压蒸汽阀处于蒸汽产生的压力中,当压力达到一定数值时,在压力作用下重锤53上移,蒸汽通过进气孔526进入立柱上端522与重锤53阶梯孔之间的空间,蒸汽沿重锤53阶梯孔壁下移进入重锤53所在的部分空间,此时部分蒸汽发生凝结,产生液体流向阀下壳52底部,剩余蒸汽绕过挡板512,部分蒸汽再次发生凝结,剩余蒸汽进入排气孔511所在的部分空间内,再由排气孔511排出,蒸汽经过两次障碍的路径排出,在每次绕过障碍时都会产生蒸汽的大量凝结,在蒸汽流动时,也会产生少量凝结,这种路径设计使得微压蒸汽阀能够产生微压效果;在蒸汽产生的压力过大时,泄压塞54的塞片541发生翘起,与通孔525间产生间隙,蒸汽由该间隙进入微压蒸汽阀,能够保证微压效果。在微压蒸汽阀处于常压时,凝结的液体由于重力作用在泄压塞54上,使泄压塞54下移,经通孔525流出。
[002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饭煲,该电饭煲包括电饭煲本体、位于电饭煲本体内的内锅、扣合在电饭煲本体上的煲盖和安装于所述煲盖内蒸汽出口处的微压蒸汽阀,其中微压蒸汽阀如以上实施方式所述,能够使电饭煲在煮饭时,内锅中产生微压效果,保证煮饭的效果O
[0028]以上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了详细的说明,这些具体的描述不能认为本发明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构思、这些描述并结合本领域公知常识作出的任何改进、等同替代方案,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饭煲微压蒸汽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上壳、与所述阀上壳扣合的阀下壳、以及位于所述阀上壳和阀下壳形成的空间内的重锤;所述阀上壳顶部设有排气孔;所述阀下壳底部向上延伸出阶梯状立柱,所述立柱下端中空形成进气端,所述进气端向上延伸贯穿所述立柱阶梯台形成进气孔;所述重锤套装于所述立柱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压蒸汽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泄压塞,所述泄压塞包括塞片和塞杆,所述塞片从所述阀下壳底部的外侧覆盖设置在所述阀下壳底部的通孔;所述塞杆顶端的塞头穿过所述阀下壳底部的塞孔,卡于所述阀下壳底部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压蒸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塞杆长度大于所述阀下壳底部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压蒸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锤包括重锤螺钉和垫片,所述重锤螺钉穿过所述垫片螺接于所述立柱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压蒸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与所述重锤偏离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压蒸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上壳内侧设置一挡板,所述挡板延伸至所述重锤下端,所述挡板间隔所述重锤与所述排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压蒸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下壳下端部环设有密封圈。
8.—种电饭煲微压蒸汽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上壳、与所述阀上壳扣合的阀下壳、以及位于所述阀上壳和阀下壳形成的空间内的重锤;所述阀上壳顶部设有排气孔以及一向下延伸出的挡板;所述阀下壳底部向上延伸成阶梯状立柱,所述立柱下端中空形成进气端,所述进气端向上延伸贯穿所述立柱阶梯台形成进气孔;所述重锤套装于所述立柱上端;所述排气孔与所述重锤分别位于所述空间分割的两部分内,所述挡板位于划分所述空间为两部分的分割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压蒸汽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泄压塞,所述泄压塞包括塞片和塞杆,所述塞片从所述阀下壳底部的外侧覆盖设置在所述阀下壳底部的通孔;所述塞杆顶端的塞头穿过所述阀下壳底部的塞孔,卡于所述阀下壳底部的内侧。
10.一种电饭煲,包括电饭煲本体、位于所述电饭煲本体内的内锅、扣合在所述电饭煲本体上的煲盖,以及安装于所述煲盖内蒸汽出口处的微压蒸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压蒸汽阀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微压蒸汽阀。
【文档编号】A47J27/00GK104068752SQ201310107598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30日
【发明者】丘守庆, 许申生, 李鹏, 刘春光, 赵克芝 申请人:深圳市鑫汇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