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充绒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078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气动充绒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羽绒充填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气动充绒管,属于羽绒充填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羽绒产品内羽绒的充填方式主要有两种:对一次充填量较大的,先将出绒管插入待充绒的胆腔内,用手抓紧其口部,以防止充绒时羽绒外溢,再用鼓风机产生吸入气流将羽绒通过高速旋转的叶轮充填到胆腔内;对胆腔较小的羽绒产品,一次充填量很小,则由操作人员将事先称量好的羽绒用手塞入胆腔内。采用鼓风机充填,效率较高,但高速旋转的叶轮会损伤羽绒,能源消耗大;手工充填方式则存在效率低、工作环境差、羽绒浪费大等缺陷。中国发明专利《气动充绒枪》,申请号为200920122522.3,公开了一种气动充绒枪,该气动充绒枪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利用流体的科恩达效应产生强大的负压,完成羽绒的填充,具有体积小巧、操作方便、充填效率高、对羽绒没有损伤、能耗低、噪音小等优点。但是,该种气动充绒管在充填羽绒时, 同样的,羽绒有可能会残留在管体内,导致每次充绒不准确,充绒效果不好,同时造成了羽绒的浪费,如不及时清理,长时间使用后羽绒越积越多,可能导致气动出绒枪无法使用。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充绒机》,申请号201210315529.3,其中公开了一种充绒管,包括内管,内管套装有外管,内管和外管的对应两端分别密封连接,内管和外管间存在空腔,外管一端设有若干通孔,外管另一端设有回流管,通孔和回流管分别和空腔贯通。但是,该充绒管在使用时,羽绒有可能会残留在管体内,导致每次充绒不准确,充绒效果不好,同时造成了羽绒的浪费,如不及时清理,长时间使用后羽绒越积越多,可能导致充绒管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羽绒不易残留在管体内的气动充绒管。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动充绒管,包括进绒管、连接管和出绒管,所述进绒管、连接管和出绒管依次相连接成充绒管枪体,所述进绒管上设有回气管和吹气管;所述回气管和吹气管与进绒管相通;所述充绒管管体内设有输绒管;所述输绒管的前端与出绒管的尾端间留有间隙;所述输绒管与充绒管枪体间固定有回气滤网管;所述回气滤网管呈后端大,前端小的锥状;所述回气管与回气滤网管相通。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为透明管体。优选的,所述输绒管、回气滤网管与进绒管相固定;所述进绒管、连接管和出绒管依次通过螺纹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出绒管的出绒口的直径小于出绒管的管径。
优选的,所述出绒管的出绒口为倾斜切口。优选的,所述输绒管的进绒口的直径大于输绒管的管径。优选的,所述输绒管的出绒口为倾斜切口。优选的,所述回气管和吹气管相互垂直。优选的,所述进绒管上轴向设有固定板。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方案的一种气动充绒管,每次充绒准确,充绒效果好,可以避免羽绒残留在充绒管管体内,防止了羽绒的浪费,同时克服了需要经常清理充绒管管体的问题,延长了气动充绒管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气动充绒管的立体 附图2为本发明的气动充绒管的结构示意 附图3为本发明的气动充绒 管的使用原理 其中:1、进绒管;2、连接管;3、出绒管;4、回气管;5、吹气管;6、输绒管;7、回气滤网管;8、固定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如附图1、2所示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气动充绒管,包括进绒管1、连接管2和出绒管3,所述进绒管1、连接管2和出绒管3依次相连接成充绒管管体,所述进绒管I上设有回气管4和吹气管5 ;所述回气管4和吹气管5与进绒管I相通;所述充绒管管体内设有输绒管6 ;所述输绒管6的前端与出绒管3的尾端间留有间隙;所述输绒管6与充绒管管体间固定有回气滤网管7 ;所述回气滤网管7呈后端大,前端小的锥状;所述回气管4与回气滤网管5相通;所述连接管2为透明管体;所述输绒管6、回气滤网管7与进绒管I相固定;所述进绒管1、连接管2和出绒管3依次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出绒管3的出绒口的直径小于出绒管3的管径;所述出绒管3的出绒口为倾斜切口 ;所述输绒管6的进绒口的直径大于输绒管6的管径;所述输绒管6的出绒口为倾斜切口 ;所述回气管4和吹气管5相互垂直;所述进绒管上轴向设有固定板8。如附图3所示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气动充绒管,使用时,将出绒管3插入羽绒制品待充填的胆腔内,往进绒管I内通入气体开始充绒,羽绒从进绒管I进入输绒管6,再从输绒管6进入出绒管3,从出绒管3的出绒口进入羽绒制品待充填的胆腔内,完成充绒。在充绒过程中产生的回气,经过输绒管6的前端与出绒管3的尾端间留有间隙,流经回气滤网管7,从回气管4流出。充绒过程中,羽绒会残留在回气滤网管7上。充绒完成前I 2秒,往吹气管5内通入气体,气流把残留在回气滤网管7上的羽绒吹下,在充绒气流的影响下进入羽绒制品待充填的胆腔内。整个过程,避免了羽绒残留在充绒管管体内,使得每次充绒准确,充绒效果好,防止了羽绒的浪费,同时克服了需要经常清理充绒管管体的问题,延长了气动充绒管的使用寿命。
上述的气动充绒管,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安装在充绒机内使用,若安装在充绒机内使用,可以达到精确充绒的效果。上述的气动充绒管,由于所述连接管为透明管体,方便观察充绒管管体内的状况,以便进行充绒管管体内部维护和维修。上述的气动充绒管,由于所述输绒管、回气滤网管与进绒管相固定,所述进绒管、连接管和出绒管依次通过螺纹相连接,方便拆开对充绒管管体内部进行维护和维修。上述的气动充绒管,由于所述出绒管的出绒口的直径小于出绒管的管径,所述出绒管的出绒口为倾斜切口,方便了充绒。上述的气动充绒管,由于所述输绒管的进绒口的直径大于输绒管的管径;所述输绒管的出绒口为倾斜切口,方便了羽绒进入出绒管。上述的气动充绒管,由于所述回气管和吹气管相互垂直,减小了气流干扰程度,提高了把残留在回气滤网管上的羽绒吹下的效果。上述的气动充绒管, 由于所述进绒管上轴向设有固定板,可以固定在桌面或者设备上,方便使用。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气动充绒管,包括进绒管、连接管和出绒管,所述进绒管、连接管和出绒管依次相连接成充绒管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绒管上设有回气管和吹气管;所述回气管和吹气管与进绒管相通;所述充绒管管体内设有输绒管;所述输绒管的前端与出绒管的尾端间留有间隙;所述输绒管与充绒管管体间固定有回气滤网管;所述回气滤网管呈后端大,前端小的锥状;所述回气管与回气滤网管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充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为透明管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充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绒管、回气滤网管与进绒管相固定;所述进绒管、连接管和出绒管依次通过螺纹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充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绒管的出绒口的直径小于出绒管的管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动充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绒管的出绒口为倾斜切口。
6.根据权利要求1 5之一所述的气动充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绒管的进绒口的直径大于输绒管的管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动充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绒管的出绒口为倾斜切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动充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气管和吹气管相互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动充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绒管上轴向设有固定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动充绒管,包括进绒管、连接管和出绒管,所述进绒管、连接管和出绒管依次相连接成充绒管管体,所述进绒管上设有回气管和吹气管;所述回气管和吹气管与进绒管相通;所述充绒管管体内设有输绒管;所述输绒管的前端与出绒管的尾端间留有间隙;所述输绒管与充绒管管体间固定有回气滤网管;所述回气滤网管呈后端大,前端小的锥状;所述回气管与回气滤网管相通;本发明的气动充绒管,每次充绒准确,充绒效果好,可以避免羽绒残留在充绒管管体内,防止了羽绒的浪费,同时克服了需要经常清理充绒管管体的问题,延长了气动充绒管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68G7/06GK103224214SQ20131011140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日
发明者刘航东 申请人:苏州琼派瑞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