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豆混合油脱溶的可调式汽提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824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大豆混合油脱溶的可调式汽提塔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混合油脱溶的可调式汽提塔。针对目前汽提塔无法适应变化的生产产量,将汽提塔碟片设为可调式装置。设计塔体下由猛犸泵,蛇形管,隔板及多段油管组成,塔体中段设计由中心轴,碟片,套管,中心套轴构成,以中心轴为轴,套多组碟片,每组碟片有上碟片和下碟片构成,每组碟片由套管隔开,上碟片由中心套轴固定,下碟片由拉筋固定在套管上,上下碟片直径大小、间距离为可调式,随生产量可以调节间距。
【专利说明】—种用于大豆混合油脱溶的可调式汽提塔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油汽提塔。
【背景技术】
[0002]混合油是指从浸出器中提出的含有较多溶剂的毛油。这种毛油中不仅溶剂含量高而且含有一定量的豆柏和磷脂。磷脂进入汽提塔后,会在管道内壁以及连接处形成污垢,如果塔内碟盘组因长时间无法彻底清理,将会严重的影响正常生产,会出现残留溶剂高、液泛等等问题,严重时将会堵塞管道,降低生产量,也会对油脂的品质产生影响。
[0003]目前,对于汽提塔的清理主要是通过热水冲洗,弱碱液冲洗,将污垢溶解在热水或弱碱液中,反复冲洗。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结垢后清洗不彻底,时间越长清新难度越大,最后不得不报废。

【发明内容】

[0004]但目前尚未发现将碟片设计为可调式的汽提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大豆混合油脱溶的可调式汽提塔,以解决目前没有可将碟片从中心轴拆卸下来进行清理,当有一组或几组碟片损 坏时无法更换的可拆卸可调节的汽提装置的问题。
[0005]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可调式汽提塔包括塔体下端的猛犸泵,蛇形管,人孔,进油管,出油管,冷凝水出口,隔板,罐体上设有控制阀。塔体中段设有可调式碟片,在中心轴上有18组碟片,每组碟片分别由套管隔开,并与中心轴有一定缝隙。由中心套轴将上碟片固定在中心轴上,用拉筋将下碟片固定。这样便可以实现碟片的可拆卸清洗和更换,同时,根据产量对碟片大小进行调节,可以实现节能高效。
[0006]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经本发明产生的可调式汽提塔,碟片结垢后从中心轴抽出来简单易行,在进行清洗时,可以更加节能高效。当有少数碟片损坏时可及时更换,无需整体报废。提高了汽提塔的使用寿命。本发明中这种可调式碟片可随产量进行碟片大小的更换,调高碟片效率,经本发明生产出的油脂,残溶率低,溶剂损耗小,油脂的质量得到提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一种用于大豆混合油脱溶的可调式汽提塔结构如图1所示,可调部件如图2所示。【具体实施方式】
[0008]【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可调式汽提塔包括两组猛犸泵1,两组中央导油管2,两组蛇形管3,由隔板隔开4,在罐体上设有人孔5,塔体下端由油管与塔体中心轴6连接,塔体中心轴6外侧套有套管7,套管7分为多节,中间插入碟片8,每组碟片分为上碟片8-1和下碟片8-2,套在中心轴6上,为可拆卸式,上碟片8-1由中心套轴9固定,下碟片8-2由拉筋10固定。中心轴6上套有多组碟片,均匀排布在中心轴6上。[0009]【具体实施方式】二:可调工作原理部件如图2所示:根据产量的大小可对碟片的大小、间距进行调节,达到生产不同产量的目的。同时当碟片结垢较多,需要清理时则将套管顺中心轴取下,打开中心套轴,将上碟片由中心轴抽出,上碟片下侧套管与下碟盘由拉筋连接,取出进行清理。
[0010]【具体实施方式】三:用于大豆混合油脱溶的可调式汽提塔,其特征在于对中央导油管和下塔体增设了伴热夹层来保证加 热温度。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混合油脱溶的可调式汽提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汽提塔包括两组猛犸泵(1),两组中央导油管(2),两组蛇形管(3),由隔板隔开(4),在罐体上设有人孔(5),塔体下端由油管与与塔体中心轴(6)连接,塔体中心轴(6)外侧套有套管(7),套管(7)分为多节,中间插入碟片(8),每组碟片分为上碟片(8-1)和下碟片(8-2),套在中心轴(6)上,为可拆卸式,上碟片(8-1)由中心套轴(9)固定,下碟片(8-2)由拉筋(10)固定;中心轴(6)上套有多组碟片,均匀排布在中心轴(6 )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大豆混合油脱溶的可调式汽提塔,其特征在于上碟片(8-1)与下碟片(8-2)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进行清洗时可以拆卸下来进行彻底清洗;改进后避免了由于碟片固定不能彻底清洗造成的脱溶效率降低,甚至报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大豆混合油脱溶的可调式汽提塔,其特征在于碟片直径及间距可调,碟片直径及上碟片(8-1)与下碟片(8-2)之间的间距均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调节,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避免能量的浪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大豆混合油脱溶的可调式汽提塔,其特征在于对中央导油管和下塔体增设了伴热夹层来 保证加热温度。
【文档编号】C11B3/14GK103756785SQ201310390238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日
【发明者】于殿宇, 江连洲, 王立琦, 胡立志, 宋鹏 申请人:东北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