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毯加热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热毯加热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加热部分,其中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加热部分。其中所述加热部分包括第一加热单元和第二加热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在从所述开关单元接收到第三信号时,开启所述计时单元开始计时,并且开启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之一;当所述计时单元计时至预定时间时,所述计时单元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切换信号,并且所述计时单元清零并且重新开始计时;当所述控制单元从所述计时单元接收到切换信号时,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中打开的一个关闭,并且使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中关闭的一个打开,由此对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的打开和关闭进行切换。
【专利说明】电热毯加热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热毯加热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电热毯,又名电褥,是一种接触式电暖器具。电热毯将特制的,绝缘性能达到标准的软索式电热元件呈盘蛇状织入或缝入毛毯里,通电时即发出热量。
[0003]电热毯主要用于人们睡眠时提高被窝里的温度来达到取暖的目的。电热毯还可用于被褥的去潮除湿。电热毯的耗电量少、温度可调节、使用方便、使用广泛,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0004]电热毯具有很多优点,例如,电热毯对有风湿病痛的人有不错的保护效果,可以减少其发作的机会。另外,电热毯对老人或体质特别虚弱的人,电热毯也可以提供比较好的呵护。
[0005]但是,由于用户在使用电热毯时,一般会长时间使用电热毯,由此电热毯的加热单元会持续工作很长时间(例如持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但是,如果加热单元持续工作很长时间,则加热单元的使用寿命会缩短,而且会增大加热单元烧坏从而引起火灾的概率。
[0006]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增大电热毯中的加热单元的使用寿命并降低电热毯中的加热单元烧坏从而引起火灾的概率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增大电热毯中的加热单元的使用寿命并降低电热毯中的加热单元烧坏从而引起火灾的概率的电热毯加热控制系统。
[0008]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热毯加热控制系统,其包括:控制单元和加热部分,其中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加热部分。
[0009]优选地,所述电热毯加热控制系统还包括:开关单元和计时单元;
[0010]而且,其中所述加热部分包括第一加热单元和第二加热单元;
[0011]其中,所述开关单元在被操作时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第一信号、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之一;
[0012]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在从所述开关单元接收到第一信号时,关闭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
[0013]所述控制单元在从所述开关单元接收到第二信号时,开启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
[0014]所述控制单元在从所述开关单元接收到第三信号时,开启所述计时单元开始计时,并且开启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之一;
[0015]当所述计时单元计时至预定时间时,所述计时单元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切换信号,并且所述计时单元清零并且重新开始计时;[0016]当所述控制单元从所述计时单元接收到切换信号时,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中打开的一个关闭,并且使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中关闭的一个打开,由此对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的打开和关闭进行切换。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具有相同的功率。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具有不同的功率。
[0019]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具有相同的结构。
[0020]在本发明的电热毯加热控制系统中,由于在所述开关单元发送第三信号时会定时地对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进行切换,从而不会有某个加热单元持续加热很长时间。
[0021]由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大电热毯中的加热单元的使用寿命并降低电热毯中的加热单元烧坏从而引起火灾的概率的电热毯加热控制系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结合附图,并通过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将会更容易地对本发明有更完整的理解并且更容易地理解其伴随的优点和特征,其中:
[0023]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毯加热控制系统的功能框图。
[0024]需要说明的是,附图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注意,表示结构的附图可能并非按比例绘制。并且,附图中,相同或者类似的元件标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标号。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加清楚和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0026]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毯加热控制系统的功能框图。
[0027]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毯加热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10和加热部分(40,50),其中所述控制单元10用于控制所述加热部分。
[0028]更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热毯加热控制系统还包括:开关单元20和计时单元30。
[0029]而且,其中所述加热部分(40,50)包括第一加热单元40和第二加热单元50。
[0030]其中,所述开关单元20在被操作时向所述控制单元10发送第一信号、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之一。即,用户可以控制所述开关单元20,从而使得所述开关单元20向控制单元10发送第一信号,或者向控制单元10发送第二信号,或者向控制单元10发送第三信号。
[0031]其中,所述控制单元10在从所述开关单元20接收到第一信号时,关闭所述第一加热单元40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50。
[0032]所述控制单元10在从所述开关单元20接收到第二信号时,开启所述第一加热单元40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50。
[0033]所述控制单元10在从所述开关单元20接收到第三信号时,开启所述计时单元30开始计时,并且开启所述第一加热单元40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50之一。
[0034]当所述计时单元30计时至预定时间(例如半个小时)时,所述计时单元30向所述控制单元10发送切换信号,并且所述计时单元30清零并且重新开始计时。
[0035]当所述控制单元10从所述计时单元30接收到切换信号时,所述控制单元10使所述第一加热单元40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50中打开的一个关闭,并且使所述第一加热单元40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50中关闭的一个打开。由此,可以对所述第一加热单元40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50的打开和关闭进行切换。
[0036]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单元40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50具有相同的功率。
[0037]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单元40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50具有不同的功率。
[0038]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单元40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50具有相同的结构。
[0039]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电热毯加热控制系统中,由于在所述开关单元20发送第三信号时会定时地对所述第一加热单元40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50进行切换,从而不会有某个加热单元持续加热很长时间。
[0040]由此,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大电热毯中的加热单元的使用寿命并降低电热毯中的加热单元烧坏从而引起火灾的概率的电热毯加热控制系统。
[0041]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除非特别指出,否则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仅仅用于区分说明书中的各个组件、元素、步骤等,而不是用于表示各个组件、元素、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顺序关系等。
[0042]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对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热毯加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和加热部分,其中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加热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毯加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单元和计时单元; 而且,其中所述加热部分包括第一加热单元和第二加热单元; 其中,所述开关单元在被操作时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第一信号、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之一;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在从所述开关单元接收到第一信号时,关闭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在从所述开关单元接收到第二信号时,开启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在从所述开关单元接收到第三信号时,开启所述计时单元开始计时,并且开启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之一; 当所述计时单元计时至预定时间时,所述计时单元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切换信号,并且所述计时单元清零并且重新开始计时; 当所述控制单元从所述计时单元接收到切换信号时,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中打开的一个关闭,并且使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中关闭的一个打开,由此对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的打开和关闭进行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热毯加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具有相同的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热毯加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具有不同的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热毯加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加热单元具有相同的结构。
【文档编号】A47G9/06GK103458538SQ201310409687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0日
【发明者】王波兰 申请人:王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