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防止婴幼儿淹水的安全洗浴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儿洗浴盆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止婴幼儿淹水的安全洗浴盆。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院的妇产科中每天都有大量的新生儿出生,在医院的婴幼儿洗浴室内给婴儿洗澡,一般是在澡盆中进行的,现有的小儿洗浴盆一般为圆形,由盆沿、盆体和盆底构成,盆沿、盆体和盆底注塑为一整体,在盆底部设有加热器,在盆体的一边设有控温器,通过控温器将水温控制在30度左右,这种小儿洗澡盆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次只能为一个儿童洗浴,不适合为2个以上的婴幼儿同时洗浴;由于没有保护装置,加上婴幼儿天生好动,没有自理能力,容易造成婴幼儿呛水或是受伤,医护人员在为婴幼儿洗澡时就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洗浴的速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减少婴幼儿受伤的机率,降低医护人员劳动强度,每次可为I一2个婴幼儿进行洗浴的防止婴幼儿淹水的安全洗浴盆。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防止婴幼儿淹水的安全洗浴盆,包括盆沿、盆体和盆底,盆体为环形,底部固定设有盆底,上口沿固定设有盆沿,其特征在于:在盆沿的前、后端部分别对称的设有两个“η”型支撑杆放置孔,“η”型支撑杆的两个端头分别插入相应的两个“η”型支撑杆放置孔内,在“η”型支撑杆上固定设有三根系带,中部的系带下端固定设有头罩,两侧的系带下端固定设有充气圈,所述的充气圈为椭圆环状。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η”型支撑杆两端的高度为50— 60厘米;所述的盆底的内部埋设有碳晶板,碳晶板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使用的婴幼儿澡盆相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每次可为I一2个婴幼儿进行洗浴,减少了婴幼儿受伤的机率,缩短了洗浴时间,降低了医护人员劳动强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A-A剖视示意图;图中:1、盆沿;2、盆体;3、盆底;4、“η”型支撑杆;5、系带;6、充气圈;7、头罩;8、“η”型支撑杆放置孔;9、碳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参照附图1、图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防止婴幼儿淹水的安全洗浴盆,包括盆沿1、盆体2和盆底3,盆体2为环形,底部固定设有盆底3,上口沿固定设有盆沿1,盆沿1、盆体2和盆底3注塑为一整体,其特征在于:在盆沿I的前、后端部分别对称的设有两个“η”型支撑杆放置孔8,“η”型支撑杆4的两个端头分别插入相应的两个“η”型支撑杆放置孔8内,在“η”型支撑杆4上固定设有三根系带5,中部的系带5下端固定设有头罩7,两侧的系带5下端固定设有充气圈6,所述的充气圈6为椭圆环状,使用时,将充气圈6套于小儿的腋下部位,拉下头罩7,扣在小儿的头部即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的“η”型支撑杆4两端的高度为50— 60厘米,可以为伸缩杆;所述的系带5为弹性带;所述的盆体2为椭圆形环状;适合于I一2个婴幼儿进行洗浴;所述的盆底3的内部埋设有碳晶板9,碳晶板9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所述的碳晶板9是一种以电为能源的平面均匀发热体,具有杀菌、保健的功能,为公知技术。
权利要求1.防止婴幼儿淹水的安全洗浴盆,包括盆沿(I)、盆体(2)和盆底(3),盆体(2)为环形,底部固定设有盆底(3),上口沿固定设有盆沿(1),其特征在于:在盆沿(I)的前、后端部分别对称的设有两个“η”型支撑杆放置孔(8),“η”型支撑杆(4)的两个端头分别插入相应的两个“η”型支撑杆放置孔(8)内,在“η”型支撑杆(4)上固定设有三根系带(5),中部的系带(5)下端固定设有头罩(7),两侧的系带(5)下端固定设有充气圈(6),所述的充气圈(6)为椭圆环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婴幼儿淹水的安全洗浴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η”型支撑杆(4)两端的高度为50— 60厘米;所述的盆底(3)的内部埋设有碳晶板(9),碳晶板(9)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防止婴幼儿淹水的安全洗浴盆,包括盆沿、盆体和盆底,盆体为环形,底部固定设有盆底,上口沿固定设有盆沿,其特征在于在盆沿的前、后端部分别对称的设有两个“n”型支撑杆放置孔,“n”型支撑杆的两个端头分别插入相应的两个“n”型支撑杆放置孔内,在“n”型支撑杆上固定设有三根系带,中部的系带下端固定设有头罩,两侧的系带下端固定设有充气圈,所述的充气圈为椭圆环状。该防止婴幼儿淹水的安全洗浴盆,与目前使用的婴幼儿澡盆相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每次可为1—2个婴幼儿进行洗浴,减少了婴幼儿受伤的机率,缩短了洗浴时间,降低了医护人员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A47K3/024GK203042041SQ201320070338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7日
发明者吴恒超 申请人:吴恒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