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冷水用往复倾倒式连体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593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儿冷水用往复倾倒式连体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水杯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小儿冷水用往复倾倒式连体杯。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给小儿喝水或是服药的时候,都是将热水倒入杯子中,等热水冷却至温度适宜后再饮用,等到热水自然凉到一定温度的时候,就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然而对于小儿来说,想喝水的时候很急,往往是热水倒出后,就想饮用,由于热水无法在短时间内变凉,会造成小儿哭闹不止,所以在这种时候人们经常采用的方法是:找一只空的杯子,将盛放热水的杯子中的热水倒入空的杯子中,然后再将水倒回,这样热水在两只杯子中不停的反复倒换,利用杯子的自身降温加快热水的冷却,采用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在将热水从一只杯子倒入另一只杯子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热水洒出或者溅到手上,造成烫伤现象。目前也有不少的冷水杯的报导,但大多都是双层结构,或者是在杯内加内胆,也有的在杯内增加了热交换管,其结构均较复杂,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通过倒换使热水快速冷却,而且结构简单,在倒换水的过程中,水不会洒出杯外,使用方便安全的小儿冷水用往复倾倒式连体杯。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小儿冷水用往复倾倒式连体杯,由左杯体和右杯体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杯体和右杯体的侧壁之间通过连通管相连通;在左杯体和右杯体相邻的一侧口部均设有半圆形挡水盖;在左杯体和右杯体相背的一侧口部均设有半圆形水口。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的连通管设有2-4根。所述的左杯体和右杯体的同一侧的侧壁上都设有把手,把手与连通管所在的平面垂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采用的两只杯体来回倒换水的方法相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省时间,在倒换水的过程中不会使水洒出杯外,造成不安全因素,且能将热水快速冷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沿A-A剖视示意图。图中:1、左杯体;2、右杯体;3、连通管;4、把手;5、半圆形挡水盖;6、半圆形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小儿冷水用往复倾倒式连体杯,由左杯体I和右杯体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杯体I和右杯体2的侧壁之间通过连通管3相连通;在左杯体I和右杯体2相邻的一侧口部均设有半圆形挡水盖5 ;在左杯体I和右杯体2相背的一侧口部均设有半圆形水口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的连通管3设有2-4根,以增加散热面积;所述的左杯体I和右杯体2的同一侧的侧壁上都设有把手4,所述的左杯体I和右杯体2的结构相同,其把手4与连通管3所在的平面垂直。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热水从任一个杯体的半圆形水口 6内倒入杯内,手握把手4,向一侧倾斜,热水则会顺着连通管3进入位置偏低的一侧杯内;然后再反方向倾斜,热水将会顺着连通管3进入另一侧杯体内,这样,热水就会在较短的时间内降温,直到可饮用为止。
权利要求1.小儿冷水用往复倾倒式连体杯,由左杯体(I)和右杯体(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杯体(I)和右杯体(2 )的侧壁之间通过连通管(3 )相连通;在左杯体(I)和右杯体(2 )相邻的一侧口部均设有半圆形挡水盖(5 );在左杯体(I)和右杯体(2 )相背的一侧口部均设有半圆形水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冷水用往复倾倒式连体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通管(3)设有2-4根;所述的左杯体(I)和右杯体(2)的同一侧的侧壁上都设有把手(4),把手(4)与连通管(3)所在的平面垂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小儿冷水用往复倾倒式连体杯,由左杯体和右杯体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杯体和右杯体的侧壁之间通过连通管相连通;在左杯体和右杯体相邻的一侧口部均设有半圆形挡水盖;在左杯体和右杯体相背的一侧口部均设有半圆形水口。该小儿冷水用往复倾倒式连体杯,与目前采用的两只杯体来回倒换水的方法相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省时间,在倒换水的过程中不会使水洒出杯外,造成不安全因素,且能将热水快速冷却。
文档编号A47G19/22GK203059195SQ201320070339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7日
发明者吕向荣, 王玉芝, 王莉, 张文玉 申请人:吕向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