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桶排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959阅读:862来源:国知局
马桶排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马桶排风系统,所述马桶排风系统包括用于对马桶内进行排风的离心风机及连接于所述离心风机的抽风管道,所述马桶包括马桶本体、马桶圈及马桶盖板,所述马桶本体分别与马桶圈以及马桶盖板铰接,所述马桶圈可转动盖设于马桶本体上且所述马桶圈与马桶本体之间形成一通风涵道,所述抽风管道与通风涵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马桶排风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现了自动排风清洁的功能,有效地解决洗手间内污浊气体外溢的问题。
【专利说明】马桶排风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清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马桶排风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马桶是一种常见的家居生活用具,其解决了人自身吃喝拉撒的进出问题。
[0003]目前,现有的马桶都不具备马桶内抽风功能,排便时污浊气体外溢,污染室内空气;并且排泄物的温度更使污浊气体有上升的趋势,在气温较低时,蒸汽也会随着污浊气体会上升,造成使用者的不适。
[0004]现有洗手间除臭方式大体分两类:第一类是在墙壁上安装轴流式排气扇虽能将臭气排到室外,使洗手间在使用过后能够保持空气洁净,但无法解决在洗手间使用时使用者要忍受污浊气体的问题;另外一类内放置除臭剂,放置香水、燃烧香线等,中和臭味,但往往这种混杂之后的气味,比单纯的臭味更让一部分人难以忍受。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自动排风清洁功能的马桶排风系统,实现了自动排风清洁的功能,有效地解决洗手间内污浊气体外溢的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马桶排风系统,包括用于对马桶内进行排风的离心风机及连接于所述离心风机的抽风管道,所述马桶包括马桶本体、马桶圈及马桶盖板,所述马桶本体分别与马桶圈以及马桶盖板铰接,所述马桶圈可转动盖设于马桶本体上且所述马桶圈与马桶本体之间形成一通风涵道,所述抽风管道与通风涵道相连通。
[0007]进一步,在上述马桶排风系统中,所述离心风机与马桶安装于固定物的两侧或同侧。
[0008]进一步,在上述马桶排风系统中,所述马桶圈由对称分布的两圆弧旋转180度而成,且该两圆弧端点之间的间距与马桶本体的开口口径相一致。
[0009]进一步,在上述马桶排风系统中,所述抽风管道包括第一抽风管道以及第二抽风管道,所述第一抽风管道一端穿设所述固定物后连接于离心风机,所述第二抽风管道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抽风管道,另一端由述马桶本体后端接入且连通于该通风涵道。
[0010]进一步,在上述马桶排风系统中,所述第二抽风管道由马桶本体的后端或底端接入。
[0011]本实用新型马桶排风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现了自动排风清洁的功能,有效地解决洗手间内污浊气体外溢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马桶排风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马桶的正面剖视图;
[0014]图3为图1中马桶的侧面剖视图。[0015]【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0017]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马桶排风系统包括用于对马桶100内进行排风的离心风机2及连接于所述离心风机2的抽风管道3,所述马桶100包括马桶本体4、马桶圈5及马桶盖板6,所述马桶本体4分别与马桶圈5以及马桶盖板6铰接,所述马桶圈5可转动盖设于马桶本体4上且所述马桶圈5与马桶本体4之间形成一通风涵道7,所述抽风管道3与通风涵道7相连通。
[0018]其中,所述离心风机2可设于马桶100背靠的固定物200上,例如墙壁或安装板上,为了尽量减小离心风机2工作时产生的噪声对使用者的影响,所述离心风机2与马桶100安装于固定物200的两侧或同侧。
[0019]所述马桶圈5由对称分布的两圆弧52旋转180度而成,且该两圆弧52端点之间的间距与马桶本体4的开口 口径相一致,即所述马桶圈5盖上马桶本体4后,由于所述马桶圈5为拱起的圆弧面,故所述马桶圈5与马桶本体4之间形成空隙,即通风涵道7。该通风涵道7位于马桶圈5与马桶本体4之间,通过对该通风涵道7进行抽风便可将马桶本体4的便池内臭气抽离。
[0020]所述抽风管道3与通风涵道7连通的方式较多,本实施例中,所述抽风管道3包括第一抽风管道32以及第二抽风管道34,所述第一抽风管道32 —端穿设所述固定物200后连接于离心风机2,所述第二抽风管道34 —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抽风管道32,另一端由述马桶本体4后端接入且连通于通风涵道7。此时,当使用者盖上所述马桶圈5正常如厕时,所述离心风机2工作,所述抽风管道3与通风涵道7连通,所述离心风机2通过抽风管道3抽走马桶本体4的便池内臭气,实现了自动排风清洁的功能。
[0021]可以理解,所述第二抽风管道34也可由马桶本体4的底端接入,所述第一抽风管道32也可外置。
[002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马桶100,包括离心风机2、马桶本体4、马桶圈5、马桶盖板6及连接于所述离心风机2的抽风管道3,所述马桶本体4分别与马桶圈5以及马桶盖板6铰接,所述马桶圈5可转动盖设于马桶本体4上且所述马桶圈5与马桶本体4之间形成一通风涵道7,所述抽风管道3与通风涵道7相连通。
[0023]其中,所述离心风机2可设于马桶100背靠的固定物200上,例如墙壁或安装板上,为了尽量减小离心风机2工作时产生的噪声对使用者的影响,所述离心风机2与马桶100安装于固定物200相背的两侧。
[0024]所述马桶圈5由对称分布的两圆弧52旋转180度而成,且该两圆弧52端点之间的间距与马桶本体4的开口 口径相一致,即所述马桶圈5盖上马桶本体4后,由于所述马桶圈5为拱起的圆弧面,故所述马桶圈5与马桶本体4之间形成空隙,即通风涵道7。该通风涵道7位于马桶圈5与马桶本体4之间,通过对该通风涵道7进行抽风便可将马桶本体4的便池内臭气抽离。
[0025]所述抽风管道3与通风涵道7连通的方式较多,本实施例中,所述抽风管道3包括第一抽风管道32以及第二抽风管道34,所述第一抽风管道32 —端穿设所述固定物200后连接于离心风机2,所述第二抽风管道34 —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抽风管道32,另一端由述马桶本体4后端接入且连通于通风涵道7。此时,当使用者盖上所述马桶圈5正常如厕时,所述离心风机2工作,所述抽风管道3与通风涵道7连通,所述离心风机2通过抽风管道3抽走马桶本体4的便池内臭气,实现了自动排风清洁的功能。
[0026]可以理解,所述第二抽风管道34也可由马桶本体4的底端接入,所述第一抽风管道32也可外置。
[0027]本实用新型中马桶包括座便器以及蹲便器,即该排风系统也可以应用在蹲便,以及立式小便器上,即该马桶可以蹲式使用,也可立式使用。
[002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马桶排风系统通过在马桶上设置离心风机及抽风管道,该抽风管道通过马桶圈与马桶本体之间形成的通风涵道抽走马桶本体的便池内臭气,实现了自动排风清洁的功能。因此,本实用新型马桶排风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现了自动排风清洁的功能,有效地解决洗手间内污浊气体外溢的问题。
[0029]这里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马桶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马桶内进行排风的离心风机及连接于所述离心风机的抽风管道,所述马桶包括马桶本体、马桶圈及马桶盖板,所述马桶本体分别与马桶圈以及马桶盖板铰接,所述马桶圈可转动盖设于马桶本体上且所述马桶圈与马桶本体之间形成一通风涵道,所述抽风管道与通风涵道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桶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与马桶安装于固定物的两侧或同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桶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桶圈由对称分布的两圆弧旋转180度而成,且该两圆弧端点之间的间距与马桶本体的开口 口径相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桶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管道包括第一抽风管道以及第二抽风管道,所述第一抽风管道一端穿设所述固定物后连接于离心风机,所述第二抽风管道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抽风管道,另一端由述马桶本体后端接入且连通于该通风涵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桶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抽风管道由马桶本体的后端或底端接入。
【文档编号】A47K13/12GK203429752SQ201320242391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3日
【发明者】李霁恒, 李欢霓, 李芮仲, 梁志敏, 李斌 申请人:李霁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