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拖把的蒸汽锅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汽拖把的蒸汽锅炉,包括发热管、锅炉主体、出汽接头以及进水接头,所述发热管与所述锅炉主体直接压铸成型,减少进水接头的安装过程,所述进水接头直接压铸在水汽化锅炉的锅炉主体上。在水汽化锅炉上直接压铸进水接头或者出汽接头的锅炉,能有效的解决水汽化锅炉的漏水漏气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蒸汽拖把的蒸汽锅炉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汽化设备,尤其一种蒸汽拖把水汽化锅炉。
[0002]【背景技术】
[0003]目前,公知的水汽化锅炉构造是由铝、发热管构造而成。将水汽化锅炉体通电并加水,利用发热管体产生的热量将水汽化。一般水汽化锅炉都需装进水接头和出汽接头,容易造成漏气或者漏水等现象,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增加工人劳动强度、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为了克服现有的水汽化锅炉生产过程中的漏水、漏气现象,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新结构,该水汽化锅炉直接在生产时做出进水接头或者出汽接头,不用进行安装。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蒸汽拖把的蒸汽锅炉,包括发热管、锅炉主体、出汽接头以及进水接头,所述发热管与所述锅炉主体直接压铸成型,减少进水接头的安装过程,所述进水接头直接压铸在水汽化锅炉的锅炉主体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出汽接头直接压铸在水汽化锅炉的锅炉主体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进水接头和出汽接头分别压铸在锅炉本体底面上、正面下部、背面下部。
[0008]在水汽化锅炉的模具中进行修改直接做出进水接头或者出气接头,达到无漏水、无漏气,而且减低工人劳动强度节约能源的目的。
[000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在生产中解决漏水漏气的同时,减低工人劳动强度节约能源,制作过程中仅需更改模具,结构简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0011]图2是进水接头压铸在锅炉本体上的实施例1。
[0012]图3是进水接头压铸在锅炉本体上的实施例2。
[0013]图4是进水接头压铸在锅炉本体上的实施例3。
[0014]图5是进水接头压铸在锅炉本体上的实施例4。
[0015]图6是出汽接头压铸在锅炉本体上的实施例5。
[0016]图7是出汽接头压铸在锅炉本体上的实施例6。
[0017]图8是出汽接头压铸在锅炉本体上的实施例7。
[0018]其中I是锅炉本体,2是发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优点作进一步阐述。
[0020]实施例1[0021]如图1-2所示,一种蒸汽拖把的蒸汽锅炉,包括锅炉本体1、发热管2、进水接头,所述发热管2与锅炉本体I直接压铸成型,所述进水接头与锅炉本体I直接压铸成型,水从进水接头内流入锅炉本体I。
[0022]实施例2
[0023]蒸汽拖把的蒸汽锅炉,包括锅炉本体1、发热管2、出汽接头,所述发热管2与锅炉本体I直接压铸成型,所述出汽接头与锅炉本体I直接压铸成型,水流进锅炉本体I后,经过发热管2加热汽化,经出汽接头喷出。
[0024]实施例3
[0025]该实施方式其余的结构与实施方式I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出汽接头直接压铸在水汽化锅炉的锅炉主体上。
[0026]进一步的,所述进水接头和出汽接头也可以分别压铸在锅炉本体底面上、正面下部、背面下部。
[002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在生产中解决漏水漏气的同时,减低工人劳动强度节约能源,制作过程中仅需更改模具,结构简单。
[0028]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包括发明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已知最佳模式。优选实施例的变更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阅读上述说明后是显而易见的。发明人希望普通技术人员合理应用这样的变更,并且发明人认为与在此明确说明不同的应用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因此,本发明包括权利要求中所引用的主旨的所有修改及等效形式,这在适用的法律中是允许的。此外,上述要素的所有可能的变更的任何组合也被本发明所包含,除非在此另外指出或者在上下文中明显矛盾。
【权利要求】
1.一种蒸汽拖把的蒸汽锅炉,包括发热管、锅炉主体、出汽接头以及进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与所述锅炉主体直接压铸成型,减少进水接头的安装过程,所述进水接头直接压铸在水汽化锅炉的锅炉主体上,所述出汽接头直接压铸在水汽化锅炉的锅炉主体上,所述进水接头和出汽接头分别压铸在锅炉本体底面上、正面下部、背面下部。
【文档编号】A47L13/42GK203591235SQ201320261251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15日
【发明者】杨顺昌 申请人:杨顺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