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发泡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咖啡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牛奶发泡装置,包括用于容纳牛奶的牛奶盒,发泡器,其通过吸奶管连接于所述牛奶盒,在所述发泡器上还连设置有水蒸气进入孔和进气孔以使牛奶在发泡器内发泡,从发泡器中延伸出来的出奶管。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使用这种牛奶发泡装置的咖啡机。本实用新型的牛奶发泡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发泡效果可调节、易清洗。
【专利说明】牛奶发泡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咖啡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牛奶饮品装置,特别是一种牛奶发泡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包括这种牛奶发泡装置的咖啡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咖啡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为了减少冲咖啡的时间,咖啡机变得非常受大家欢迎。不同的人对咖啡的口味要求也不相同,除了特浓咖啡(Espresso),还有卡布奇诺(Cappuccino)咖啡以及拿铁(Latte)咖啡等不同种类。卡布奇诺求牛奶与泡沫比例为1: 1,而拿铁咖啡要求牛奶与泡沫比例为3: 1,此外很多用户也有自己喜欢的标准。
[0003]为了迎合人们的各种口味,咖啡机也越来越多样化并且对牛奶发泡也可以调节。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咖啡机往往比较笨重,牛奶发泡难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而且难以清洗影响冲出来的咖啡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牛奶发泡装置,其结构简单合理、发泡效果可调节、易清洗。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使用这种牛奶发泡装置的咖啡机。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牛奶发泡装置,包括用于容纳牛奶的牛奶盒,发泡器,其通过吸奶管连接于牛奶盒,在发泡器上还设置有水蒸气进入孔和空气进入孔以向发泡器内引入空气、水蒸气和牛奶使得牛奶在发泡器内发泡,从发泡器中延伸出来的出奶管。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牛奶发泡装置,水蒸气、牛奶和空气会在发泡器内混合而得到牛奶泡沫。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牛奶盒以能拆卸的方式连接于牛奶发泡装置。在出奶管上以能拆装的方式设置有发泡嘴。吸奶管以能拆装的方式连接于发泡器。这些可拆装的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便于清洁牛奶发泡装置的内部,保证安全卫生。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发泡器的内腔通过分隔壁分成彼此间接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中在第一腔体上设置有第一出气孔,在第一腔体内设置有中空结构的发泡器胶塞,在发泡器胶塞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进气孔和与第一出气孔连通的第二出气孔,第二腔体与吸奶管连通并且在第二腔体上设置有水蒸气进入孔和与第一出气孔连通的第二进气孔以使牛奶、水蒸气和空气能进入第二腔体内而使牛奶在第二腔体内发泡,第二腔体与所述出奶管相连通。由于发泡器胶塞和第二腔体间隔开而不直接连通,可防止第二腔体内的牛奶返流到发泡器胶塞内而阻碍空气的进入从而影响牛奶发泡品质。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水蒸气进入孔内设置有喷嘴,喷嘴的直径缩小区域处于第二腔体内部。根据文丘里效应,这种喷嘴使得以一定速度运动的水蒸气会在发泡器的第二腔体内产生真空或负压,从而将牛奶和空气吸入到第二腔体内而产生牛奶泡沫。另外,由于发泡器和喷嘴可为分体结构,因此制造非常方便。喷嘴也可以拆装和更换,方便了清洗和维护。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牛奶发泡装置还包括空气调节杆,其从牛奶发泡装置的外部延伸穿过第一进气孔进入发泡器胶塞内部,其中,在空气调节杆的第一端部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轴向的进气槽和沿空气调节杆的第一端部周向的能改变空气进入流量的渐变槽,渐变槽的起始端与进气槽连通,并且渐变槽和进气槽都能与第二出气孔连通。渐变槽与第二出气孔的接触面积成为流入第二腔体的空气的量的重要因素,这样通过调节渐变槽与第二出气孔的接触面积即可调节空气的进入流量从而实现调节牛奶的发泡量。在一个实施例中,渐变槽构造为从起始端朝向终止端,其宽度逐渐缩窄和/或深度逐渐变浅。通过转动空气调节杆可以调节渐变槽与第二出气孔的接触面积,最终调节牛奶的发泡量,方便了使用者的操作。
[001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当进气槽与第二出气孔对齐时,所引入空气的量导致牛奶无法从牛奶盒中吸出。这是由于当进气槽与第二出气孔对齐时,发泡器第二腔体内由文丘里效应形成的真空会被破坏,牛奶就吸不上来了,这样可利用喷入发泡器的第二腔体内的水蒸气来清洗发泡器。在一个实施例中,渐变槽的终止端与进气槽连通。这种结构可实现牛奶发泡最小的状态与清洗发泡器的状态无缝连接,便于使用者的操作。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发泡器胶塞为柔性。这种柔性发泡器胶塞能够保证空气调节杆的处于发泡器胶塞内的部分除进气槽和渐变槽以外都与发泡器胶塞气密结合而没有漏气现象,从而保证仅通过转动空气调节杆即能够精确调节空气进入流量。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二进气孔处还设置有带有通孔的挡片,以防止牛奶从第二腔体内流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喷嘴上还设置有能对准第二进气孔的挡板,以牛奶从所述第二腔体内流出。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腔体为仅包括顶板和分隔壁的镂空结构,第一出气孔设置在所述顶板上。第二进气孔设置在第二腔体的顶部,在发泡器的顶部还设置有盖板,从而在第一腔体顶部和第二腔体顶部之间形成空气流动通道。水蒸气进入孔设置在第二腔体的侧壁上,出奶管设置在与水蒸气进入孔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吸奶管与第二腔体的底部连通。这种设计与使用人员的操作习惯相符,便于使用。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包括根据上文所述的牛奶发泡装置的咖啡机。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牛奶发泡装置,在发泡器的内腔通过分隔壁分成上部彼此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可防止第一腔体内的牛奶阻碍空气进入发泡器第一腔体内,影响发泡品质。另外,出奶管、吸奶管都可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安全卫生。设置了空气调节杆,可以调节空气进入量从而实现调节牛奶发泡量,还能够实现发泡器内不吸入牛奶而是仅喷射水蒸气以清洗发泡器。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咖啡机具有结构简单、发泡效果可调、操作灵活、安全程度高的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0018]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牛奶发泡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牛奶发泡装置的发泡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牛奶发泡装置的发泡器胶塞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牛奶发泡装置的空气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牛奶发泡装置的空气调节杆在不同使用状态中的位置不意图;
[0023]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牛奶发泡装置的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牛奶发泡装置的喷嘴在装配状态的结构图;
[0025]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咖啡机的示意图。
[0026]在图中,相同的构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8]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牛奶发泡装置10。牛奶发泡装置10包括牛奶盒11、通过吸奶管12连接于牛奶盒11的发泡器20和设置在牛奶发泡装置10外部的发泡嘴13,发泡嘴13通过出奶管22连接于发泡器出口 23以出奶。在一个实施例中,牛奶盒11以能拆卸的方式连接于牛奶发泡装置10。这不但方便了向牛奶盒11中加入牛奶,也便于清洗牛奶盒11,安全卫生。优选地,吸奶管12和发泡嘴13也以能拆卸的方式设置。
[0029]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发泡器20的结构。发泡器20的包括侧壁不接连通而顶部连通的第一腔体26和第二腔体(由于视图角度,在图2中不能看出)。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腔体26为镂空结构,仅存在顶板和分隔壁,在第一腔体26内还设置用于引入空气的发泡器胶塞30,在下文中将对发泡器胶塞30进行详细描述。
[0030]在第一腔体26和第二腔体的顶部均设置有气孔,如图2中的第一出气孔27和第二进气孔28以实现第一腔体26和第二腔体的连通。在发泡器20的顶部处还设置有凸出台阶15。在装配状态中,盖板14盖到台阶15上,从而在第一腔体26和第二腔体之间形成空气流动通道。第二腔体的底部与吸奶管12连通,在第二腔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水蒸气进入孔25,以通过下文所述的喷嘴50向第二腔体内喷入水蒸气。由于文丘里效应,在第二腔体内形成负压,从而第二进气孔28和吸奶管12将空气和牛奶吸入而发泡。发泡器出口 23优选地处于水蒸气进入孔25的相对一侧。在第二进气孔28处还可设置有带有通孔的挡片29,挡片29与下文所述的设置在喷嘴50上的挡板54共同作用以防止第二腔体内的牛奶倒返流到发泡器胶塞30内,影响空气的进入。这样发泡器20的第一腔体26用于吸入空气,而第二腔体用于牛奶发泡。可以理解地是,第一腔体26也可为封闭式结构,在其侧壁上设置第一进气孔(未不出)。
[0031]为了能够不借助外力而将牛奶和空气吸入第二腔体内,水蒸气进入孔25实施为普通的通孔,在水蒸气进入孔25内设置有喷嘴50并且喷嘴50的直径缩小区域53处于第二腔体内,如图9所示。根据文丘里效应,当高速水蒸气喷入第二腔体内时,第二腔体内会形成负压而从牛奶盒11吸入牛奶同时也会吸入空气,使得牛奶发泡。图8示意性地显示了喷嘴50的结构,在喷嘴50的周向上设置有径向向外延伸的挡环51,在挡环51上还设置有定位块52。在装配过程中,通过挡环51和定位块52的引导作用可大大简化喷嘴50的安装。在喷嘴50上还设置有挡板54,在装配状态中,挡板54对准第二进气孔28,以防止牛奶从第二腔体内流出。
[0032]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设置在第一腔内26内的发泡器胶塞30的结构。发泡器胶塞30为中空结构,在其一个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孔31,在其内部设置有与第一出气孔27连通的第二出气孔32从而实现了发泡器胶塞30的内腔与第二腔体的气体连通。这样,从第一进气孔31进来的空气能够穿过发泡器胶塞30而进入发泡器20的第二腔体以实现牛奶发泡。在一个实施例中,发泡器胶塞30由柔性材料制成。
[0033]下面以图2所示的发泡器20和图3所示的发泡器胶塞30为例来说明调节空气进入流量的方法。设置延伸穿过第一进气孔31而进入发泡器胶塞30内部的空气调节杆40。空气调节杆40的与发泡器胶塞30的具体装配结构如图1所示。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空气调节杆40的结构。在空气调节杆40的第一端部上设置有沿轴向的进气槽41和沿空气调节杆40的第一端部周向的与进气槽41连通的渐变槽43,其中进气槽41用于引入空气,渐变槽43用于调节空气的进入流量。如图4所示,渐变槽43构造为其宽度从起始端朝向终止端逐渐缩窄,并且渐变槽43的起始端与进气槽41连通。优选地,渐变槽43的终止端也与进气槽41连通。可以理解地是,渐变槽43的深度也可从起始端朝向终止端逐渐变浅。在装配状态中,第二出气孔32能与进气槽41或渐变槽43连通。由于发泡器胶塞30为柔性,因此空气调节杆40第一端部的除进气槽41和渐变槽43以外的部分均与发泡器胶塞30气密结合,这样防止通过进气槽41和渐变槽43而进入第二出气孔32的空气在发泡器胶塞30内泄漏。
[0034]由于第二出气孔32的横截面积恒定而渐变槽43的宽度逐渐缩窄,因此当渐变槽43较宽的部分对准第二出气孔32时,空气流动通道会较大,进入第二腔体的空气量也就较多,牛奶的发泡量就会较大,相反当渐变槽43较窄的部分对准第二出气孔32时,空气流动通道会较小,进入第二腔体的空气量也就较少,牛奶的发泡量就会较校。特别地,当进气槽41与第二出气孔32连通时,由于文丘里效应在第一腔体内形成的真空被破坏而不能吸入牛奶,因此可利用喷入发泡器20第二腔体内的水蒸气来清洗发泡器20。这样,可通过转动空气调节杆40来使进气槽41或渐变槽43的不同部分对准第二出气孔32,从而调节进入的空气流量。在空气调节杆40的第二端部构造有旋钮44以便于从外部来调节牛奶发泡量。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旋钮44上还设置有牛奶发泡量指示标45,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将指示标45旋到相应的位置即可得到相应量的牛奶发泡量,方便了使用。可以理解地是,空气调节杆40还可为分体结构,即首先单独制备旋钮杆41和调节器42,然后再将两者装配在一起,为了简单起见,这里不再赘述。
[0035]下面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牛奶发泡装置10的工作过程。
[0036]首先,使用人员通过旋钮44选定牛奶发泡量。接通电源后,水蒸气从水蒸气进入孔25喷入发泡器20的第二腔体内。由于文丘里效应在第二腔体内形成的真空,因此牛奶经过吸奶管12从牛奶盒11中进入到第二腔体内,同时空气经进气槽41、渐变槽43、第二出气孔32、第一出气孔27和第二进气孔28也进入发泡器20的第二腔体内。在水蒸气和空气的作用下,牛奶形成泡沫,然后穿过出奶管23经发泡嘴13流出。
[0037]使用人员还可以通过空气调节杆40来调节空气进入流量的大小,从而调节牛奶发泡量。如图5所示,当渐变槽43的较窄部分91与第二出气孔32对齐时,气进入流量较小,牛奶发泡量较小。如图6所示,当渐变槽43的较宽部分92与第二出气孔32对齐时,气进入流量较大,牛奶发泡量较大。
[0038]在需要清洗发泡器20时,可将进气槽41与第二出气孔32对齐,如图7所示。这时,由于第二腔体内由文丘里效应形成的真空被破坏而不能吸入牛奶而是仅有水蒸气进入发泡器20内,因此可利用水蒸气来清洗发泡器20。
[003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文所述的牛奶发泡装置10的咖啡机。图10显示了一种咖啡机70,咖啡机70还包括咖啡分配器71等部件,这些部件均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为了简单起见这里不再赘述。
[0040]应理解地是,本申请中牛奶发泡装置不仅可使用牛奶,还可使用其他奶类或奶制品,甚至还可以是使用人员所喜欢的任何其他饮品。
[0041]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权利要求】
1.一种牛奶发泡装置,包括, 用于容纳牛奶的牛奶盒, 发泡器,其通过吸奶管连接于所述牛奶盒,在所述发泡器上还设置有水蒸气进入孔和空气进入孔以向发泡器内引入空气、水蒸气和牛奶使得以使牛奶在发泡器内发泡, 从发泡器中延伸出来的出奶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奶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器的内腔通过分隔壁分成彼此间接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其中,在所述第一腔体上设置有第一出气孔,在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中空结构的发泡器胶塞,在所述发泡器胶塞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进气孔和与所述第一出气孔连通的第二出气孔, 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吸奶管连通并且在所述第二腔体上设置有水蒸气进入孔和与所述第一出气孔连通的第二进气孔以使牛奶、水蒸气和空气能进入所述第二腔体内而使牛奶在第二腔体内发泡,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出奶管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牛奶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调节杆,其从所述牛奶发泡装置的外部延伸穿过所述第一进气孔进入所述发泡器胶塞内部, 其中,在所述空气调节杆的第一端部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轴向的进气槽和沿空气调节杆的第一端部周向的能改变空气进入流量的渐变槽,所述渐变槽的起始端与所述进气槽连通,并且所述渐变槽和进气槽都能与所述第二出气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牛奶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槽构造为从起始端朝向终止端,其宽度逐渐缩窄和/或深度逐渐变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牛奶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槽的终止端与所述进气槽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牛奶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蒸气进入孔内设置有喷嘴,所述喷嘴的直径缩小区域处于所述第二腔体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牛奶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喷嘴上还设置有能对准所述第二进气孔的挡板,以防止牛奶从所述第二腔体内流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牛奶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进气孔处还设置有带有通孔的挡片,以防止牛奶从所述第二腔体内流出。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牛奶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为仅包括顶板和分隔壁的镂空结构,所述第一出气孔设置在所述顶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牛奶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蒸气进入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的侧壁上,所述出奶管设置在与所述水蒸气进入孔相对一侧的侧壁上。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牛奶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奶管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牛奶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的顶部,在所述发泡器的顶部还设置有盖板,从而在所述第一腔体顶部和所述第二腔体顶部之间形成空气流动通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奶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牛奶盒以能拆卸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牛奶发泡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奶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奶管上以能拆装的方式设置有发泡嘴。
15.根据权 利要求1所述的牛奶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奶管以能拆卸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发泡器。
16.一种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到15中任一项所述的牛奶发泡装置的咖啡机。
【文档编号】A47J31/44GK203693334SQ201320259331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8日
【发明者】郭建刚, 曾永春, 王钦荣 申请人: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