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储物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37541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储物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储物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部设置有若干箱体中座,箱体中座上设置有中座面盖,中座面盖与箱体之间扣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中座面盖与箱体中座之间形成凹凸形式密封配合,每个中座面盖可单独打开使用,而箱体下部的大空间储放大件物品。本实用新型具有极佳的防淋湿、防虫蚊、防尘效果,而且颜色丰富,搭配时尚,多格空间,方便使用。
【专利说明】一种多功能储物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储物箱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储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储物箱以其独有的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外观美观,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收藏和放置易潮、易碎等的首选。但是,现有的储物箱大多是单独一个格子,无法实现分类放置,不同种类的物品无法放置在同一个储物箱中,即占用了大量的空间,又需要更多的储物箱,无形中增加了开支。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并且节约支出的多功能储物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多功能储物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部设置有若干箱体中座,箱体中座上设置有中座面盖,中座面盖与箱体之间扣合连接。
[0006]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箱体上部设置有三个箱体中座,每一个箱体中座上对应一个中座面盖;所述中间位置的中座盖板与箱体中座的边缘位置扣合连接,位于两边的中座盖板与相对应的箱体和箱体中座扣合连接。
[0007]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中座盖板上通过面盖扣耳与箱体或者箱体中座的边缘位置连接。
[0008]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箱体中座的边缘位置通过中座扣耳与箱体或者与相邻的箱体中座连接。
[000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中座面盖与箱体中座之间形成凹凸形式密封配合,每个中座面盖可单独打开使用,而箱体下部的大空间储放大件物品。本实用新型具有极佳的防淋湿、防虫蚊、防尘效果,而且颜色丰富,搭配时尚,多格空间,方便使用。
[0010]同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1]【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图2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箱体;2_中座盖板;3_箱体中座;4_面盖扣耳;5_中座扣耳。
【具体实施方式】[0018]实施例:
[0019]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多功能储物装置,包括箱体I,所述箱体I上部设置有若干箱体中座3,这样的话箱体与箱体中座之间形成一个大的空间。箱体中座3上设置有中座面盖2,中座面盖2与箱体I之间扣合连接。
[00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上部设置有三个箱体中座,每一个箱体中座上对应一个中座面盖;所述中间位置的中座盖板与箱体中座的边缘位置扣合连接,位于两边的中座盖板与相对应的箱体和箱体中座扣合连接。
[0021]所述中座盖板上通过面盖扣耳4与箱体或者箱体中座的边缘位置连接。
[0022]所述箱体中座的边缘位置通过中座扣耳5与箱体或者与相邻的箱体中座连接。
[0023]本实用新型中的中座面盖与箱体中座之间形成凹凸形式密封配合,每个中座面盖可单独打开使用,而箱体下部的大空间储放大件物品。本实用新型具有极佳的防淋湿、防虫蚊、防尘效果,而且颜色丰富,搭配时尚,多格空间,方便使用。
[0024]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据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储物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部设置有若干箱体中座,箱体中座上设置有中座面盖,中座面盖与箱体之间扣合连接;所述箱体上部设置有三个箱体中座,每一个箱体中座上对应一个中座面盖;所述中间位置的中座盖板与箱体中座的边缘位置扣合连接,位于两边的中座盖板与相对应的箱体和箱体中座扣合连接;所述中座盖板上通过面盖扣耳与箱体或者箱体中座的边缘位置连接。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中座的边缘位置通过中座扣耳与箱体或者与相邻的箱体中座连接。
【文档编号】A47G29/00GK203576236SQ201320342515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7日
【发明者】林澄湛 申请人:林澄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