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箱的蒸气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使蒸箱内的空间在加热时可以平均受热且受热空间没有死角的蒸箱的蒸气管结构,其技术手段为所述蒸箱本体设有多个排气管,该排气管依据蒸箱本体的需要均匀分布于蒸箱本体的四周;且所述排气管的一端朝蒸箱本体的上方延伸,以将蒸箱本体内部的蒸气汇出蒸箱本体外,且延伸于蒸箱本体外的排气管一端设有调整蒸气出气量的出气阀。
【专利说明】蒸箱的蒸气管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箱结构,尤指一种使蒸箱内的空间在加热时可以平均受热,且受热空间没有死角的蒸箱的蒸气管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养生文化的传播普及,人们越来越了解到,烹饪方式决定了食物的营养保留程度,各种加热方式里,比较而言,“蒸”是营养流失最少的,吸取油脂也最少的,因此是最健康的加热方式。
[0003]然而,现今用于大量蒸炊食物的蒸箱构造,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374307号“小型自动化加水式蒸箱”,为 申请人:之前的创作,该案是以瓦斯作为燃烧源,如同将一锅子置在火源上,因此若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过长,则造成能源的浪费,另一方面,食物若在蒸箱中停留的时间太长,也会造成食物表面过量吸水而产生糊皱及无法保存食物的香纯,导致食物不香、不好吃,其次,该案煮水器上方采开放方式,而末以封盖予以覆盖,所以蒸气是直接上升,因此容易使蒸箱本体会有产生蒸气死角而使位在死角的食物无法在一定时间内蒸熟。
[0004]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使蒸箱内的空间在加热时可以平均受热,且受热空间没有死角的蒸箱的蒸气管结构,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欲改良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蒸箱内的空间在加热时可以平均受热,且受热空间没有死角的蒸箱的蒸气管结构。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是这样实现的,为一种蒸箱的蒸气管结构,所述蒸箱是一种导入高温水蒸气后产生高温高压以对食品进行炊蒸的蒸箱本体,该蒸箱本体具有箱门,且周边以保温壁组成,其特点是:所述蒸箱本体设有多个排气管,该排气管依据蒸箱本体的需要均匀分布于蒸箱本体的四周;且所述排气管的一端朝蒸箱本体的上方延伸,以将蒸箱本体内部的蒸气汇出蒸箱本体外,且延伸于蒸箱本体外的排气管一端设有调整蒸气出气量的出气阀。
[0007]更优选的是,所述排气管固定在蒸箱本体的保温壁的内壁面。
[0008]更优选的是,所述排气管隐藏在蒸箱本体的保温壁内。
[0009]更优选的是,所述排气管外露并固定在蒸箱本体的保温壁外壁面。
[0010]更优选的是,所述蒸箱本体的顶层设置排气管,该排气管在蒸箱本体外的一端设有调整蒸气出气量的出气阀。
[0011]更优选的是,所述箱门有一夹层,其内部包覆有多个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朝蒸箱本体上方延伸,以将蒸箱本体内部的蒸气汇出蒸箱本体外,且延伸于朝蒸箱本体外的排气管的一端设有调整蒸气的出气量的出气阀。
[0012]根据上述技术手段的实施,本实用新型能获致下列作用、功能及效果:
[0013]1.虽然传统的蒸笼也是直接利用蒸汽进行烹饪食物,但是其是采取的是通透上升式蒸烹方式,无法到达高温、全方位和密封微压烹饪,因此不能称为纯蒸。而且蒸笼在蒸的过程中,随着蒸汽的由下往上升的过程,会形成很多水珠滴落在食物表面,冲淡食物的调味剂,同时蒸笼蒸汽产生过程较慢且不均匀,食物的口感也无法达到最纯的效果,因此无法代表纯蒸的技术和工艺,无法给人带来最健康的蒸食。
[0014]2.蒸汽的快速加热、循环,及时通过排气管排出,所以用嵌入式的设计不会使大量水蒸气排不出造成墙面、墙体的受损。
[0015]3.蒸汽在累积一定程度后就会经由排气管排出,以此达成蒸箱本体内的温度一致与平衡,也较不会有由于抽屉型蒸架的前缘顶端容易积水,所以蒸架一拖出积水即流漏下来,故易将桌面或地面弄湿的情况发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8]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实施示意图。
[0019]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实施示意图。
[0020]图5: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实施示意图。
[0021]图6: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实施示意图。
[0022]图7: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实施示意图。
[0023]符号说明:`
[0024]I蒸箱本体18保温壁
[0025]11 蒸架19 温度计
[0026]12 滑道20 加热器
[0027]14 箱门21内壁
[0028]16 排气管21 内壁
[0029]161 下方排气管22 台车
[0030]162 中间排气管D弯曲角度
[0031]17出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3]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蒸箱的立体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蒸箱的分解示意图。
[0034]图式中揭示出,为一种蒸箱的蒸气管结构,其包括:一设有多个迭层式抽屉型蒸架11的蒸箱本体I,其每一蒸架11两侧下方各设有一 L形滑道12供蒸架11支撑,而所述蒸箱本体I设有一门框开口,一设于述蒸箱本体I的门框开口前相对应的箱门14,该箱门14中央为一透明窗口,而所述箱门14的一侧边通过两个铰链与蒸箱本体I结合、另一侧边则具有上下两个楔形块,而其楔形块可配合固定于蒸箱本体I相对应蒸箱本体I 一侧的把手开关,是由一开关盖内穿设设有一弯形把手,该把手能与箱门14上的两个楔形块相互配合。
[0035]且,所述蒸箱本体I的门框开口上方设有一温度表,且所述蒸箱本体I的底部安装有四轮组、分别置于蒸箱本体I底部的端点处附近,方便移动。
[0036]一设于蒸箱本体I表面的仪表控制板,该仪表控制板包括有一计数器、一过载保护开关、一温度表及一电源开关等。
[0037]该蒸箱本体I设有多个排气管16包覆于保温壁18内,且以对称形式置于蒸箱本体I的保温壁18的左右两侧边靠拢,且通过保温壁18之间预设的空间装入排气管16将蒸气导入指定的位置、节省空间也让内部空间看起来没有多余的管路,造成杂乱无章的景象。
[0038]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蒸箱的立体实施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蒸箱的剖面实施示意图所示,图中表示蒸气的分布顺序与密度,且其排气管16依据蒸箱本体I的体积和/或蒸架11的数量均匀分布于蒸箱本体I内部、且所述排气管16的一端朝蒸箱本体I外延伸,以将蒸气汇出蒸箱本体I外,其中,该蒸箱本体I设有七排的蒸架11靠着L形滑道12堆栈而成而蒸箱本体I的底部设置有一加热器20,当蒸气由下往上逐步蒸煮蒸架11上的食物时,其最下排的蒸架所受的蒸气温度最高然后沿着蒸架的层数增加、蒸气温度也逐步下降,其中,箱内温差可达到7?8度,此点为现有蒸箱最大的缺点,常造成最下层的食物已经煮熟甚至食物在蒸箱中停留的时问太长,导致食物表面过量吸水而产生糊皱,但是最上层或中间层的食物不好吃或未熟的现象发生,而使用者为了解决此点常会舍弃使用上层或中间层的蒸架11,而改用最下层的蒸架11,如此一来则造成空间上的浪费。
[0039]此外,由图4还可清楚看出,该蒸箱本体I最下层的蒸架11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两个下方排气管161,其下方排气管161与保温壁18呈一定角度D弯曲后在保温壁18内朝上延伸至蒸箱本体I的顶部,且延伸于朝蒸箱本体I外的第一排气管16的一端设有一出气阀17,以调整蒸气的出气量。
[0040]又,从底部算起,介于第四层与第五层蒸架之间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两个中间排气管162,其中间排气管162与保温壁18呈一定角度D弯曲后在保温壁18内朝上延伸至蒸箱本体I的顶部,且延伸于朝蒸箱本体I外的中间排气管162的一端设有一出气阀17,以调整蒸气的出气量。
[0041]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调整连接下方排气管161的出气阀17、连接中间排气管162的出气阀17、及蒸箱本体I的顶部的出气阀17,来调整各高度的排气管16附近的气压、湿度及温度,藉此达到蒸箱本体I内部各种位置的温度都相同的目的。
[0042]另外,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依需求设计成如图5所示,图中揭示出,该蒸箱本体I的内部有多个排气管16、而其排气管16依据蒸箱本体I的体积和/或蒸架11的数量均匀分布于蒸箱本体I内部、且所述排气管16的一端朝蒸箱本体I外面延伸,且其排气管16的部分管路露出于蒸箱本体I外,以将蒸气汇出蒸箱本体I外,且延伸于朝蒸箱本体I外的排气管16的一端设有一出气阀17,以调整蒸气的出气量。
[0043]又,如图6及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针对台车22形式的蒸箱本体I也有相对应的设计,考虑到量贩或工厂形式的大型蒸箱,其设计为求制造流程方便快速,因此常用台车22与蒸箱本体I分离的形式,但也因为产量大,蒸箱本体I的高度也相对提高,进而使上下层之间的温差更为悬殊,而改进方法是在其排气管16依据蒸箱本体I的体积和/或蒸架11的数量均匀分布于蒸箱本体I的保温壁18的内壁21,从而调节上下层之间的温差,达到温度一致的效果。
[0044]综合以上所述,能得知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多个排气管16,依据蒸箱本体I的体积和/或蒸架11的数量均匀分布于蒸箱本体I内部、且所述排气管16的一端朝蒸箱本体I外延伸,以将蒸气汇出蒸箱本体I外达成温度平衡的功效,有别于现有蒸气箱或其它蒸气设备做不到的应用方式,让本实用新型更具有应用、实用、功效与产业的利用性。
[0045]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蒸箱的蒸气管结构,所述蒸箱是一种导入高温水蒸气后产生高温高压以对食品进行炊蒸的蒸箱本体(I),该蒸箱本体(I)具有箱门(14),且周边由保温壁(18)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箱本体(I)设有多个排气管(16),该排气管(16)依据蒸箱本体(I)的需要均匀分布于蒸箱本体(I)的四周;且所述排气管(16)的一端朝蒸箱本体(I)的上方延伸,以将蒸箱本体(I)内部的蒸气汇出蒸箱本体(I)外,且延伸于蒸箱本体(I)外的排气管(16)一端设有调整蒸气出气量的出气阀(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箱的蒸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6)固定在蒸箱本体(I)的保温壁(18)的内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箱的蒸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6)隐藏在蒸箱本体(I)的保温壁(18)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箱的蒸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6)外露并固定在蒸箱本体(I)的保温壁(18)外壁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箱的蒸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箱本体(I)的顶层设置排气管(16),该排气管(16)在蒸箱本体(I)外的一端设有调整蒸气出气量的出气阀(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箱的蒸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14)有一夹层,其内部包覆有多个排气管(16),所述排气管(16)的一端朝蒸箱本体(I)上方延伸,以将蒸箱本体(I)内部的蒸气汇出蒸箱本体(I)外,且延伸于朝蒸箱本体(I)外的排气管(16)的一端设有调整蒸气的出气量的出气阀(17)。
【文档编号】A47J36/24GK203417083SQ201320369938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6日
【发明者】张荣宽 申请人:张荣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