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把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383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拖把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用具,尤其涉及一种拖把桶,包括桶体,桶体由侧壁和底板围成,底板的形状为椭圆形且底板与侧壁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段,圆弧过渡段的外侧面上固定有若干个支撑凸起,底板上固定有固定座和放置座,固定座通过旋转轴承与清洗座相连接,放置座上端面高于清洗座上端面,侧壁的上端延伸出两个凸耳,桶体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口且出水口配装有塞盖。本实用新型的拖把桶的结构简单、结构强度和耐用度好、处理脏水方便,不仅能满足旋转清洗拖把而且拖把使用完毕后可置于放置座上以晾干并存放,省时省工且干净卫生。
【专利说明】一种拖把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用具,尤其涉及一种拖把桶。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在清洗完拖把时,使用者需要将桶内的水倒干净,由于清洗拖把所需水量大,倾倒脏水存在一定的不便,且拖把使用完毕后,拖把需另行放置以风干,风干后再放入拖把桶内以收藏,否则湿拖把容易产生异味、滋生细菌,这样既费时费工又不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在于解决现有拖把桶倾倒脏水不便且无法晾干拖把的问题,提供一种处理脏水方便、省力且可对拖把进行晾干的拖把桶。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拖把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由侧壁和底板围成,所述底板的形状为椭圆形且底板与侧壁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段,所述圆弧过渡段的外侧面上固定有若干个支撑凸起,所述底板上固定有固定座和放置座,所述固定座通过旋转轴承与清洗座相连接,所述放置座上端面高于清洗座上端面,所述侧壁的上端延伸出两个凸耳,所述桶体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口且出水口配装有塞盖。
[0006]进一步,所述凸耳上开设有安装孔。
[0007]进一步,所述支撑凸起的数量为8个。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拖把桶的结构简单、结构强度和耐用度好、处理脏水方便,不仅能满足旋转清洗拖把而且拖把使用完毕后可置于放置座上以晾干并存放,省时省工且干净卫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拖把桶的主视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拖把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拖把桶,包括桶体,桶体由侧壁2和底板I围成,底板I的形状为椭圆形且底板I与侧壁2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段,圆弧过渡段的外侧面上固定有若干个支撑凸起7,底板I上固定有固定座和放置座4,固定座通过旋转轴承与清洗座3相连接,放置座4上端面高于清洗座3上端面,侧壁2的上端延伸出两个凸耳5,桶体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口 6且出水口 6配装有塞盖。本实用新型的拖把桶的结构简单、结构强度和耐用度好、处理脏水方便,不仅能满足旋转清洗拖把而且拖把使用完毕后可置于放置座上以晾干并存放,省时省工且干净卫生。
[00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拖把桶的底板I与侧壁2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段以增强桶体的结构强度和耐用度,圆弧过渡段的外侧面上固定有8个支撑凸起7,支撑凸起7减缓了拖把清洗时桶体的震动、提升桶体稳定性;底板I上固定有固定座和放置座4,固定座通过旋转轴承与清洗座3相连接,放置座4上端面高于清洗座3上端面,这样,不仅能满足旋转清洗拖把而且拖把使用完毕后可置于放置座4上以晾干并存放;侧壁2的上端延伸出两个凸耳5且凸耳5上开设有安装孔,两个安之间可连接提手或其他配件,桶体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口6且出水口 6配装有塞盖,使用完毕后可方便处理脏水。
[00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拖把桶为塑料制品,其固定座和放置座4与底板I 一体成型,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且实用,易推广。
[001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拖把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由侧壁和底板围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形状为椭圆形且底板与侧壁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段,所述圆弧过渡段的外侧面上固定有若干个支撑凸起,所述底板上固定有固定座和放置座,所述固定座通过旋转轴承与清洗座相连接,所述放置座上端面高于清洗座上端面,所述侧壁的上端延伸出两个凸耳,所述桶体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口且出水口配装有塞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耳上开设有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起的数量为8个。
【文档编号】A47L13/58GK203408005SQ201320455950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9日
【发明者】张正江 申请人:张正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