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破壳生蛋蛋清蛋黄混匀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40243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破壳生蛋蛋清蛋黄混匀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破壳生蛋蛋清蛋黄混匀器,通过固定于转筒一端缠绕柱上的缠绕物的拉动和收紧带动放有生蛋的转筒正反向运动,从而打破蛋黄膜,使得生蛋在不破壳的情况下蛋清和蛋白完全混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目前手动晃动生蛋进行制作时由于摇动臂力不够,时间不够或用力过猛等原因均会导致制作失败的现象,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生产效率高,生产出的蛋煮熟后蛋黄蛋清完全混匀,口感佳,食用过程中不会被传统的蛋黄部分所噎到,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后期还可加工成茶叶蛋、卤蛋等,成为一种新型的食用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不破壳生蛋蛋清蛋黄混匀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领域,尤其是一种不破壳生蛋蛋清蛋黄混匀器。
【背景技术】
[0002]蛋类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高蛋白食物,大人、小孩都离不开蛋类的营养,但对于传统的煮鸡蛋、煮鸭蛋等,人们多以为蛋白质集中在蛋白中,实际上,蛋清中蛋白质含量仅有11%左右,而蛋黄的17.5%的含量为蛋白质,其中还包括很多维生素和营养物质,此外,人们也应传统煮鸡蛋的方法中蛋黄容易让人噎住,不适合小孩,老人的食用,对于鸡蛋的食用利用率都不高。
[0003]针对这一现象,目前广为流传的“黄金鸡蛋”越来越为人们所推崇。现有的“黄金鸡蛋”的制作方法为将生鸡蛋放在手中,大力重复的摇动一定时间将鸡蛋中蛋黄膜打破,使得在鸡蛋外壳完好的情况下,蛋清和蛋黄混匀成为一个整体,煮出来的鸡蛋去壳后为黄金色,从而制成“黄金鸡蛋”。“黄金鸡蛋”以其创意和特殊口感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对吃鸡蛋时偏爱蛋黄或蛋清的小孩子来说,食用“黄金鸡蛋”可以使营养更均衡。但用此方法制作“黄金鸡蛋”,需要足够的臂力、技巧和耐心,很多时候摇动臂力不够,时间不够或用力过猛等原因均会导致制作失败。
[0004]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实用新型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生产效率高的不破壳生蛋蛋清蛋黄混匀器。
[0006]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破壳生蛋蛋清蛋黄混匀器,包括底座、上转筒、下转筒、固定于底座一端的第一固定柱和固定于底座另一端的第二固定柱;所述下转筒通过轴承与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相连,所述下转筒两端分别设有用于承装轴承的第一轴承盒和第二轴承盒,所述第二轴承盒与下转筒之间还设有缠绕柱,所述缠绕柱上绕有可拉动转筒旋转的缠绕物,所述缠绕物一端固定在缠绕柱上,所述下转筒中还设有减震材料;
[0007]在混匀器工作时,将生蛋放入下转筒中的减震物上,盖上上转筒,通过两个固定环将上下转筒固定住,拉动缠绕物的一端到底时放开,转筒在惯性作用下继续旋转并收紧缠绕物,当转筒完全停止转动时重复上述缠绕物的拉动到底和放开操作,此时转筒在惯性作用下往与前一次旋转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并收紧缠绕物,重复上述缠绕物的拉动到底和放开操作,转筒交替进行正向、反向的旋转,转筒累积正向旋转、反向旋转各30-40圈时,生鸡蛋内蛋清蛋黄混匀完成。
[0008]为防止转筒在转动过程中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所述混匀器还包括设在上下转筒外部的护手罩,所述护手罩与底座可拆卸式连接。
[0009]为避免操作人员在重复拉动缠绕物的过程中,缠绕物容易滑落或对操作人员的手造成勒痕伤害,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用于固定缠绕物拉动端的笔状物,可将缠绕物拉动端固定于笔状物上再进行拉动操作。
[0010]更为优选的,所述减震材料为海绵、棉花或珍珠棉,以防止鸡蛋在转筒转动过程中的破损。
[0011]更为优选的,所述缠绕物为绳子或皮带。
[0012]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与转筒相连提供转动动力的电机装置,电机通过皮带与缠绕柱相连,在有电力供应的条件下,转筒可通过电机带动皮带从而带动转筒的转动。
[0013]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不破壳生蛋蛋清蛋黄混匀器,通过固定于转筒一端缠绕柱上的缠绕物的拉动和收紧带动放有生蛋的转筒正反向运动,从而打破蛋黄膜,使得生蛋在不破壳的情况下蛋清和蛋白完全混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目前手动晃动生蛋进行制作时由于摇动臂力不够,时间不够或用力过猛等原因均会导致制作失败的现象,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生产效率高,生产出的蛋煮熟后蛋黄蛋清完全混匀,口感佳,食用过程中不会被传统的蛋黄部分所噎到,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后期还可加工成茶叶蛋、卤蛋等,成为一种新型的食用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0016]实施例1:
[0017]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破壳生蛋蛋清蛋黄混匀器,包括底座
1、上转筒4、下转筒5、固定于底座I 一端的第一固定柱2和固定于底座I另一端的第二固定柱3 ;所述下转筒4通过轴承与第一固定柱2和第二固定柱3相连,所述下转筒4两端分别设有用于承装轴承的第一轴承盒8和第二轴承盒9,所述第二轴承盒9与下转筒之间还设有缠绕柱10,所述缠绕柱10上绕有可拉动转筒旋转的绳子;绳子的一端固定在缠绕柱10上;
[0018]为避免操作人员在重复拉动绳子的过程中,绳子容易滑落或对操作人员的手造成勒痕伤害,所述底座I上还设有用于固定绳子拉动端的笔状物12,可将绳子的拉动端固定于笔状物12上再进行拉动操作。
[0019]为防止转筒在转动过程中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所述混匀器还包括设在上下转筒外部的护手罩7,所述护手罩7与底座I可拆卸式连接,为防止蛋在转筒转动过程中的破损,所述下转筒4中还设有海绵。
[0020]在混匀器工作时,将生蛋放入下转筒4中的海绵上,盖上上转筒5,通过两个固定环6将上下转筒固定住,装上护手罩7,将绳子的拉动端固定于笔状物12上,操作人员一手扶住护手罩7,一手握住笔状物12将绳子拉动到底时,放开笔状物12,转筒在惯性作用下继续旋转并收紧绳子,当转筒完全停止转动时重复上述绳子的拉动到底和放开操作,此时转筒在惯性作用下往与前一次旋转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并收紧绳子,重复上述绳子的拉动到底和放开操作,转筒交替进行正向、反向的旋转,转筒累积正向旋转、反向旋转各35圈时,生蛋内蛋清蛋黄混匀完成。
[0021]实施例2:
[0022]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破壳生蛋蛋清蛋黄混匀器,包括底座
1、上转筒4、下转筒5、固定于底座I 一端的第一固定柱2和固定于底座I另一端的第二固定柱3 ;所述下转筒4通过轴承与第一固定柱2和第二固定柱3相连,所述下转筒4两端分别设有用于承装轴承的第一轴承盒8和第二轴承盒9,所述第二轴承盒9与下转筒之间还设有缠绕柱10,所述缠绕柱10上绕有可拉动转筒旋转的绳子;绳子的一端固定在缠绕柱10上;
[0023]为防止转筒在转动过程中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所述混匀器还包括设在上下转筒外部的护手罩7,所述护手罩7与底座I可拆卸式连接,为防止蛋在转筒转动过程中的破损,所述下转筒4中还设有海绵,所述底座I上还设有与转筒相连并提供转筒转动动力的电机装置(未图示);电机通过皮带与缠绕柱10相连以提供动力。
[0024]在混匀器工作时,将生蛋放入下转筒4中的海绵上,盖上上转筒5,通过两个固定环6将上下转筒固定住,装上护手罩7,接通电机的电源,通过电机控制转筒正向转动6-8圈后反向转动6-8圈,转动速率为7-10圈/秒,交替进行12-15次后即可得到蛋清和蛋白完全混勻的生蛋。
【权利要求】
1.一种不破壳生蛋蛋清蛋黄混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上转筒(5)、下转筒(6)、固定于底座(I) 一端的第一固定柱(2)和固定于底座(I)另一端的第二固定柱(3);所述下转筒(4)通过轴承与第一固定柱(2)和第二固定柱(3)相连,所述下转筒(4)两端分别设有用于承装轴承的第一轴承盒(8)和第二轴承盒(9),所述第二轴承盒(9)与下转筒之间还设有缠绕柱(10),所述缠绕柱(10)上绕有可拉动转筒旋转的缠绕物(11 ),所述缠绕物(11) 一端固定在缠绕柱(IO )上,所述下转筒(4 )中还设有减震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破壳生蛋蛋清蛋黄混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匀器还包括设在上下转筒外部的护手罩(7),所述护手罩(7)与底座(I)可拆卸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破壳生蛋蛋清蛋黄混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上还设有用于固定缠绕物(11)拉动端的笔状物(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破壳生蛋蛋清蛋黄混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材料为海绵、棉花或珍珠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破壳生蛋蛋清蛋黄混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物(11)为绳子或皮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破壳生蛋蛋清蛋黄混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上还设有与转筒相连提供转动动力的电机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不破壳生蛋蛋清蛋黄混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通过皮带与缠绕柱(10)相连提供动力。
【文档编号】A47J43/10GK203709881SQ201320514288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2日
【发明者】钱正军 申请人:钱正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