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豆浆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安全豆浆机,包括电机、刀轴、粉碎刀具、粉碎腔,粉碎腔顶部开设有通气孔,粉碎腔侧壁开设有轴孔,电机驱动刀轴,刀轴穿过轴孔伸入粉碎腔内部,粉碎刀具安装在刀轴上并位于粉碎腔内部,粉碎腔为回转体,粉碎刀具和通气孔分别位于与粉碎刀具旋转面平行的回转体中心面的两侧,电机带动粉碎刀具旋转,浆液流动方向背离通气孔。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无压力小空间制浆方案,在消除压力制浆风险性的同时确保制浆过程中不会发生溢出现象。
【专利说明】安全豆浆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安全豆浆机。
【背景技术】
[0002]本 申请人:之前申请了一种自熟化豆浆机,自熟化豆浆机包括机座、控制单元、粉碎刀具、电机、粉碎熟化器、预热装置,电机和粉碎熟化安装在机座上,电机与控制单元连接,粉碎刀具位于粉碎熟化器内部,物料和水在粉碎熟化器内混合并被粉碎刀具粉碎成浆液。所述自熟化豆浆机通过粉碎刀具搅动物料与水在粉碎熟化器内粉碎制浆的同时将豆浆熟化,如此粉碎物料和熟化物料同时进行,省去了浆液的熬煮时间,进一步缩短了制浆时间,省去了对应的熬煮结构,简化了豆浆机的结构,节约了成本。
[0003]之前的自熟化豆浆机上的粉碎熟化器在制浆过程中会产生一定压力,为了降低使用风险,本 申请人:对之前的自熟化豆浆机进行研究实现无压力制浆。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无压力的安全豆浆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安全豆浆机,包括电机、刀轴、粉碎刀具、粉碎腔,粉碎腔顶部开设有通气孔,粉碎腔侧壁开设有轴孔,电机驱动刀轴,刀轴穿过轴孔伸入粉碎腔内部,粉碎刀具安装在刀轴上并位于粉碎腔内部,粉碎腔为回转体,粉碎刀具和通气孔分别位于与粉碎刀具旋转面平行的回转体中心面的两侧,电机带动粉碎刀具旋转,浆液流动方向背离通气孔。
[0007]进一步的,所述粉碎刀具与回转体中心面之间的距离为a,0≤a≤1/2R1,R1为刀轴所在截面的回转半径。
[0008]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孔与回转体中心面之间的距离为b,1/3R2≤b < R2,R2为通气孔所在截面的回转半径。
[0009]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孔的直径为3mm至30mm。
[0010]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孔与刀轴正对设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孔与刀轴之间设有偏角α,偏角α ≤45°。
[0012]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孔周围设有挡圈。
[0013]进一步的,所述挡圈伸入粉碎腔内部,或,所述挡圈高出粉碎腔顶部,或,所述挡圈包括上挡圈和下挡圈,上挡圈高出粉碎腔顶部,下挡圈伸入粉碎腔内部。
[0014]进一步的,所述挡圈的高度为2mm至20mm。
[0015]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6]所述粉碎腔为回转体,粉碎刀具和通气孔分别位于与粉碎刀具旋转面平行的回转体中心面的两侧,电机带动粉碎刀具旋转,浆液流动方向背离通气孔。制浆时电机驱动粉碎刀具旋转使物料和水背离通气孔流动,物料通过粉碎刀具时会被粉碎刀具粉碎,之后浆液由于粉碎刀具旋转的作用被推向粉碎腔侧壁,并且随侧壁上升,最后又落下形成循环,粉碎刀具与通气孔分别设置在中心面两侧,保证了浆液循环路线足够长,防止浆液在还未落下时从通气孔流出粉碎腔,浆液流动方向背离通气孔,则保证浆液循环路线是离通气孔较远一侧,同样防止制浆时不会有浆液从通气孔溢出。
[0017]所述粉碎刀具与回转体中心面之间的距离为a,0≤a≤1/2R1,Rl为刀轴所在截面的回转半径。如果a > 1/2R1,会使粉碎刀具与粉碎腔侧壁两端的距离相差过大,造成一部分浆液无法进入循环,或,进入循环的次数相对较少,这会对粉碎效果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影响最终的豆浆口感。
[0018]所述通气孔与回转体中心面之间的距离为b,1/3R2 < R2,R2为通气孔所在截面的回转半径。如果b < 1/3R2,会使通气孔与粉碎刀具之间的距离过小,一则会导致粉碎刀具直接将浆液耍出,二则会缩短循环路径导致浆液溢出,可能会造成浆液溢出的情况。
[0019]所述通气孔的直径为3mm至30mm。通气孔的直径小于3mm,可能会残留部分压力导致制作出的豆浆口感不均,通气孔的直径大于30mm,内部浆液容易喷溅出通气孔。
[0020]所述通气孔与电机轴正对设置。通气孔与电机轴正对设置各处浆液的循环路径最长,相对防溢出通气孔的效果最好。
[0021]所述通气孔与刀轴之间设有偏角α,偏角α <45°。通气孔与电机轴之间设有偏角α,只要偏角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相对加工较为简单,当α >45°时,偏角方向的浆液循环路径会被缩短,这样可能会导致浆液溢出的情况发生。
[0022]所述通气孔设有挡圈。通气孔加设挡圈能够加强防溢效果,流到通气孔处的浆液会被挡圈挡住。
[0023]所述挡圈伸入粉碎腔内部,或,所述挡圈高出粉碎腔顶部,或,所述挡圈包括上挡圈和下挡圈,上挡圈高出粉碎腔顶部,下挡圈伸入粉碎腔内部。三种设计方式均可以达到防溢的效果,伸入粉碎腔内部与高`出粉碎腔顶部效果基本相同,设置上下挡圈效果最好,但加工成本提升。
[0024]所述挡圈的高度为2mm至20mm。挡圈高度过短,挡衆效果差没有实际防溢效果,挡圈高度过高,浪费材料且可能会影响到粉碎腔内的制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安全豆浆机实施方式一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安全豆浆机实施方式一的粉碎刀具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安全豆浆机实施方式一的粉碎刀具转向示意图;
[0029]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安全豆浆机实施方式一的俯视示意图;
[0030]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安全豆浆机实施方式二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安全豆浆机实施方式二的粉碎刀具结构示意图;
[0032]11、电机;12、粉碎腔;121、电机支架;122、轴孔;13、刀轴;14、粉碎刀具;15、加热管;16、温度水位监测器;161、传感器安装座;17、顶盖;171、通气孔;172、挡圈;18、排水阀;21、刀刃;22、刀背;51、电机;52、粉碎腔;53、刀轴;54、粉碎刀;55、顶盖;551、通气孔;552、挡圈;61、刀刃;62、刀背。【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0034]实施方式一:
[0035]如图1至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安全豆浆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安全豆浆机包括机座(图中未示出)、电机11、粉碎腔12、刀轴13、粉碎刀具14,粉碎腔12安装在机座上。 [0036]粉碎腔12为回转体,粉碎腔12的侧壁上设有电机支架121,电机11通过电机支架121安装在粉碎腔12的侧壁上,粉碎腔12的侧壁还开设有轴孔122,刀轴13穿过轴孔122伸入粉碎腔12内部,刀轴13的延长线穿过中心线A,粉碎刀具14安装在刀轴13上并位于粉碎腔12内部,粉碎刀具14位于中心线A的右侧,粉碎刀具14与中心线A之间距离为a,粉碎腔12的侧壁还设有加热管15、温度水位监测器16和传感器安装座161,加热管15通过焊接与粉碎腔12的侧壁相连接,保证加热管15的传热效率,温度水位监测器16则安装在传感器安装座161内,温度水位监测器16的探头部分伸入粉碎腔12用来检测粉碎腔12内部的浆液温度和水位。粉碎腔12顶部设有顶盖17,顶盖17上开设通气孔171,通气孔171位于中心线A的左侧,通气孔171与中心线A之间距离为b,通气孔171的直径为C,通气孔171周围设有挡圈172,挡圈172伸入粉碎腔12内部,挡圈172的高度为d。粉碎腔12底部设有排水阀18,用来排出浆液。本实例中,所述a为O1/2R1,例如a=l/5Rl、&=1/41?1、&=1/31?1,1?1为刀轴所在截面的回转半径,如果3>1/21?1,会使粉碎刀具与粉碎腔侧壁两端的距离相差过大,造成一部分浆液无法进入循环,或,进入循环的次数相对较少,这会对粉碎效果产生一定影响。所述b为I/3R2b < R2,例如b=I/2R2、b=2/3R2、b=3/4R2、b=6/7R2、b=9/10R2,R2为通气孔所在截面的回转半径,如果b < 1/3R2,会使通气孔171与粉碎刀具14之间的距离过小,一则会导致粉碎刀具14直接将浆液耍出,二则会缩短循环路径导致浆液溢出,可能会造成浆液溢出的情况,由于回转半径为R2,所以b小于R2。所述c 为 3mm ^ c ^ 30mm,例如 5mm、8mm、10mm.12mm、15mm、18mm、20mm、22mm、25mm、28mm,如果 c
<3mm,可能会残留部分压力导致制作出的豆衆口感不均,如果c > 30mm,内部衆液容易喷灘出通气孔。所述 d 为 2mm ^ d ^ 20mm,例如 4mm、5mm、8mm、10mm、12mm、15mm、18mm,如果 d
<2mm,挡圈172的挡浆效果差没有实际防溢效果,如果d > 20_,挡圈172高度过高,浪费材料且可能会影响到粉碎腔内的制浆效果。
[0037]参照图2,粉碎刀具14包括刀刃21和刀背22,粉碎刀具14的刀刃21朝向刀轴13的方向,粉碎刀具14的刀背22远离刀轴13的方向。
[0038]参照图3,粉碎刀具14的旋转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为逆时针旋转。
[0039]通过刀刃21方向和粉碎刀具14的旋转方向两者作用,将浆液由通气孔171 —侧抽向粉碎刀具14 一侧,由此保证浆液能够顺着路径较长的一边做循环,防止浆液溢出通气孔 171。
[0040]参照图4,通气孔171为圆形,通气孔171与刀轴13正对设置,刀轴13的延长线穿过通气孔171圆心(如图中实线画通气孔171所示),或,通气孔171与刀轴13之间设有偏角α (如图中虚线所画通气孔171所示),α45°。当α >45°时,偏角方向的浆液循环路径会被缩短,这样可能会导致浆液溢出的情况发生,故设定α <45°。
[0041]制浆时,电机11驱动粉碎刀具14旋转将物料和水抽向粉碎刀具14,物料通过粉碎刀具14时会被粉碎刀具14粉碎,之后浆液由于粉碎刀具14旋转的作用被推向粉碎腔12的侧壁,并且随侧壁上升,最后又落下形成循环,由于采用了通气孔171与粉碎刀具14分布于中心线A两侧的布置方式,并将物料和水由通气孔171 —侧抽向粉碎刀具14 一侧,保证了浆液循环路线足够长,并且浆液循环路线是离通气孔171较远一侧,防止浆液在还在循环路线中就从通气孔171流出,此外落下的浆液与被抽取的浆液在汇合时又会形成涡流也能够防止浆液从通气孔171流出。
[0042]可以理解的,所述温度水位监测器也可以是单独设置的温度传感器和单独设置的水位传感器。
[0043]可以理解的,所述电机也可以不与刀轴同轴设置,而是设置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将电机输出的转速传输给刀轴驱动粉碎刀具转动。
[0044]可以理解的,所述顶盖和粉碎腔也是一整体,顶盖不能够拆卸,顶盖上开设的通气孔同时作为入料孔使用。
[0045]可以理解的,所述回转体可以由矩形、梯形、半圆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单独或组合回转而成。
[0046]可以理解的,所述通气孔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如矩形、五边形、六边形、扇形等。
[0047]可以理解的,所述挡圈也可以是高出粉碎腔顶部,或,所述挡圈包括上挡圈和下挡圈,上挡圈高出粉碎腔顶部,下挡圈伸入粉碎腔内部。
[0048]可以理解的,所述通气孔可以是I个也可以是多个,多个通气孔的情况下,每个通气孔都需要满足前述条件,各个通气孔之间相互独立设置。
[0049]实施方式二:
[0050]如图5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安全豆浆机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安全豆浆机包括机座(图中未示出)、电机51、粉碎腔52、刀轴53、粉碎刀具54,粉碎腔52安装在机座上。
[0051]其余部分与实施方式一相同,刀轴53穿过中心线B,粉碎刀具54位于中心线B的左侧,粉碎刀具54与中心线B之间距离为a,粉碎腔52设有顶盖55,顶盖开设有通气孔551,通气孔551位于中心线B的右侧,通气孔551与中心线B之间距离为b,通气孔551的直径为C,通气孔551周围还设有挡圈552,挡圈552的高度为d。本实例中,所述a=10mm,a=l/4Rl,Rl为刀轴所在截面的回转半径,Rl=40mm。所述b=28mm,b=4/7R2, R2为通气孔所在截面的回转半径,R2=49mm。所述c=llmm, d=8mm。
[0052]参照图6,粉碎刀具54包括刀刃61和刀背62,粉碎刀具54的刀背62朝向刀轴53的方向,粉碎刀具54的刀刃61远离刀轴53的方向。粉碎刀具54的旋转方向还是为逆时针旋转。
[0053]制浆时,通过刀刃61方向和粉碎刀具54的旋转方向两者作用,将浆液由通气孔551 一侧抽向粉碎刀具54 —侧,由此保证浆液能够顺着路径较长的一边做循环,防止浆液溢出通气孔551。
[0054]以上列举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案,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根据本实用新型方案和技术做出的若干改进和变形,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安全豆浆机,包括电机、刀轴、粉碎刀具、粉碎腔,粉碎腔顶部开设有通气孔,粉碎腔侧壁开设有轴孔,电机驱动刀轴,刀轴穿过轴孔伸入粉碎腔内部,粉碎刀具安装在刀轴上并位于粉碎腔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腔为回转体,粉碎刀具和通气孔分别位于与粉碎刀具旋转面平行的回转体中心面的两侧,电机带动粉碎刀具旋转,浆液流动方向背离通气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刀具与回转体中心面之间的距离为a,0≤a≤1/2R1,Rl为刀轴所在截面的回转半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与回转体中心面之间的距离为b,1/3R2 ^ b < R2, R2为通气孔所在截面的回转半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的直径为3mm至3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与刀轴正对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与刀轴之间设有偏角α,偏角α < 4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周围设有挡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伸入粉碎腔内部,或,所述挡圈高出粉碎腔顶部,或,所述挡圈包括上挡圈和下挡圈,上挡圈高出粉碎腔顶部,下挡圈伸入粉碎腔内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的高度为2mm至20mm。
【文档编号】A47J43/07GK203468331SQ201320524815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7日
【发明者】王旭宁, 王军伟, 杨卫波 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