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合式电压力锅锅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98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合式电压力锅锅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压力锅【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开合式电压力锅锅盖,其结构包括上盖、密封组件、开合机构,开合机构包括滑动盖和旋转盘,旋转盘与手柄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且设置有绕转动轴在同一平面旋转的限位装置,密封组件设置于滑动盖的下方并与上盖固定连接,滑动盖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滑动盖和右滑动盖;上盖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柱,左滑动盖和右滑动盖均设置有导向槽;左滑动盖和右滑动盖的上部均设置有定位柱,旋转盘上开设有两个导轨槽,定位柱与其对应的一个导轨槽滑动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力锅锅盖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非圆型电压力锅锅盖的开合,可以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特殊需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专利说明】一种开合式电压力锅锅盖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压力锅【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开合式电压力锅锅盖。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压力锅由于节能环保和使用方便在家电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和发展。现有的电压力锅大多设计为圆形的内胆、锅体和锅盖,但为了更好地保证烹饪食品出锅时的原型原貌,使做出来的食品色香味俱全,现有的圆形结构的电压力锅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特殊要求,人们希望设计出非圆形内胆的电压力锅。然而,传统的圆形结构的电压力锅由于锅盖也呈圆形,则通过旋转整个锅盖即可实现盖体的打开和关闭;而非圆形结构的电压力锅锅盖却无法像传统的圆形电压力锅一样以旋转整个锅盖来实现开合。
[0003]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亟需设计出一种非圆形结构的电压力锅锅盖的开合方式,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及使用方便性。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非圆型电压力锅的打开和关闭的开合式电压力锅锅盖。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提供一种开合式电压力锅锅盖,包括手柄,上盖和密封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盖和所述密封组件之间的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包括滑动盖和设置于所述滑动盖上方的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与所述手柄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且所述旋转盘设置有绕所述转动轴在同一平面旋转的限位装置,所述密封组件设置于所述滑动盖的下方并与所述上盖固定连接,所述滑动盖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滑动盖和右滑动盖;
[0007]所述上盖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左滑动盖和所述右滑动盖均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柱和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
[0008]所述左滑动盖和所述右滑动盖的上部均设置有定位柱,所述旋转盘上开设有两个导轨槽,所述定位柱与其对应的一个所述导轨槽滑动配合;
[0009]当开合机构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左滑动盖和所述右滑动盖相对接,所述滑动盖扣合锅体;
[0010]当开合机构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左滑动盖和所述右滑动盖相分离,所述滑动盖脱离锅体。
[0011]其中,所述左滑动盖和所述右滑动盖均设置为弧形盖,所述左滑动盖和所述右滑动盖的外边缘分别设有与所述锅体相扣合的牙扣。
[0012]其中,所述导向槽均匀地分布于所述左滑动盖与所述右滑动盖,所述导向槽设置为长条形的导向槽,且所述导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椭圆形的滑动盖的长轴方向相垂直。
[0013]其中,所述导向柱垂直穿设于与其对应的一个所述导向槽。
[0014]其中,所述两个导轨槽均设置为弧形的导轨槽,且关于所述旋转盘的圆心对称设置;所述弧形的导轨槽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且所述第一端距所述圆心的半径设置为R1,所述第二端距所述圆心的半径设置为R2,R1〈R2。
[0015]其中,所述定位柱设置于所述左滑动盖和所述右滑动盖的内侧且对称分布,所述定位柱垂直穿设于与其对应的一个所述导轨槽。
[0016]其中,所述上盖的中部设置有手柄旋转限位装置。
[0017]其中,所述手柄旋转限位装置包括环状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有环形的卡凸,所述卡凸与所述手柄的下端卡接。
[0018]其中,所述旋转盘开设有安全阀孔,所述安全阀孔内装设有安全阀。
[0019]其中,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托盘、压圈和设置于所述密封托盘与所述压圈之间的密封胶圈,所述压圈与所述密封托盘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托盘与所述上盖固定连接。
[00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2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开合式电子压力锅锅盖,包括上盖和密封组件,还包括设置于上盖和密封组件之间的开合机构,开合机构包括滑动盖和设置于滑动盖上方的旋转盘,旋转盘与手柄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且旋转盘设置有绕转动轴在同一平面旋转的限位装置,密封组件设置于滑动盖的下方并与上盖固定连接,滑动盖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滑动盖和右滑动盖;上盖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柱,左滑动盖和右滑动盖均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柱和导向槽滑动配合;左滑动盖和右滑动盖均的上部均设置有定位柱,旋转盘上开设有两个导轨槽,定位柱与其对应的一个导轨槽滑动配合;当开合机构处于闭合状态时,左滑动盖和右滑动盖相对接,滑动盖扣合锅体;当开合机构处于打开状态时,左滑动盖和右滑动盖相分离,滑动盖脱离锅体;使用时,当手柄沿顺时针旋转,手柄带动旋转盘旋转,使定位柱沿着导轨槽滑动,定位柱在朝向旋转盘的圆心方向产生位移,从而带动左滑动盖和右滑动盖分别向相对的方向移动直至左滑动盖和右滑动盖相互对接后,滑动盖的外边缘扣合锅体,此时,锅盖处于完全闭合状态;然后将手柄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定位柱在远离旋转盘的圆心方向产生位移,从而带动左滑动盖和右滑动盖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直至滑动盖的外边缘脱离锅体,此时,锅盖处于完全打开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力锅锅盖只需简单旋转手柄即能实现非圆形结构的电压力锅锅盖的打开和闭合,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各种非圆形结构的内胆,能够满足消费者的特殊需求,因而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开合式电压力锅锅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开合式电压力锅锅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开合式电压力锅锅盖的开合机构处于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图3的俯视图。
[002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开合式电压力锅锅盖的开合机构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图5的俯视图。
[0028]图1至图6中包括有:
[0029]手柄 I ;[0030]上盖2 ;
[0031]导向柱21;
[0032]手柄旋转限位装置22、卡凸221 ;
[0033]开合机构3 ;
[0034]滑动盖31、定位柱311、导向槽312、左滑动盖313、右滑动盖314、牙扣315 ;
[0035]旋转盘32、导轨槽321、安全阀孔322 ;
[0036]密封组件4、密封托盘41、密封胶圈42、压圈43 ;
[0037]安全阀5 ;
[0038]锅体6。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4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开合式电压力锅锅盖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手柄1,上盖2和密封组件4,还包括设置于上盖2和密封组件4之间的开合机构3,开合机构3包括滑动盖31和设置于滑动盖31上方的旋转盘32,旋转盘32与手柄I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且旋转盘32设置有绕手柄I的转动轴在同一平面旋转的限位装置,从而使旋转盘32不会相对滑动盖31在其他方向而产生滑动。密封组件4设置于滑动盖31的下方并与上盖2固定连接,滑动盖31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滑动盖313和右滑动盖314。
[0041]上盖2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柱21,左滑动盖313和右滑动盖314均设置有导向槽312,导向柱21和导向槽312滑动配合;
[0042]左滑动盖313和右滑动盖314的上部均设置有定位柱311,旋转盘32开设有两个导轨槽321,定位柱311与其对应的一个导轨槽321滑动配合;
[0043]当开合机构处于闭合状态时,左滑动盖313和右滑动盖314相对接,滑动盖31扣合锅体6 ;
[0044]当开合机构处于打开状态时,左滑动盖313和右滑动314盖相分离,滑动盖31脱离锅体6。
[0045]具体的,左滑动盖313和右滑动盖314均设置为弧形盖,左滑动盖313和右滑动盖314的外边缘分别设有与锅体6相扣合的牙扣315,这样只需使左滑动盖313和右滑动盖314相对接或者相分离即能实现锅盖的关闭或打开,实现非圆形锅盖结构的简单化设计。
[0046]本实施例中,导向槽312均匀地分布于左滑动盖313与右滑动盖314,导向槽312设置为长条形的导向槽,且导向槽312的长度方向与椭圆形的滑动盖31的长轴方向相垂直。
[0047]导向柱21垂直穿设于与其对应的一个导向槽312,这样有利于使作用滑动盘31上的力均匀化并对力的方向起到导向作用,从而使左滑动盖313和右滑动盖314平行的向相对方向或相反方向移动。
[0048]本实施例中,两个导轨槽321均设置为弧形的导轨槽32,且关于旋转盘32的圆心对称设置;该弧形的导轨槽32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且第一端距圆心的半径设置为R1,第二端距圆心的半径设置为R2,R1〈R2。[0049]定位柱311设置于左滑动盖313和右滑动盖314的内侧且对称分布,定位柱311垂直穿设于与其对应的一个导轨槽321,定位柱311沿着导轨槽321从一端滑动到另一端,定位柱311在朝向或者远离旋转盘32的圆心方向产生的位移为R2-R1,进而带动左滑动盖313和右滑动盖314分别向相对的方向或相反的方向产生相同的位移,实现开合机构的闭合或打开。
[0050]本实施例中,上盖2的中部设置有手柄旋转限位装置22。
[0051]具体的,手柄旋转限位装置22包括环状的固定座,固定座设置有环形的卡凸221,卡凸221与手柄I的下端卡接,在手柄I转动过程中,可以更准确地限定开盖或者合盖时手柄I所在的位置,起到安全作用。
[0052]本实施例中,旋转盘32开设有安全阀孔322,安全阀孔322内装设有安全阀5,当锅内稍微上压后,安全阀5从安全阀孔322中冲出,顶住旋转盘32不能自动开盖,形成自锁,起到很好的安全作用。
[0053]本实施例中,密封组件4包括密封托盘41、压圈43和设置于密封托盘41与压圈43之间的密封胶圈42,压圈43与密封托盘41固定连接,密封托盘41与上盖2固定连接,有利于锅盖的密封效果,同时密封托盘41与上盖2夹紧滑动盖31,使防止滑动盖31随手柄I的旋转而旋转。
[005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55]使用时,当该电压力锅锅盖需要闭合时,将手柄I沿顺时针旋转,该手柄I带动旋转盘32旋转,使定位柱311沿着导轨槽321滑动,定位柱311在朝向旋转盘32的圆心方向产生位移,从而带动左滑动盖313和右滑动盖314分别向相对的方向平行移动直至左滑动盖313和右滑动盖314相互对接后,滑动盖31的外边缘扣合锅体6,此时,锅盖处于完全闭合状态,同时,安全阀5受到压力后会向上运动将旋转盘32锁住,形成自锁,起到了很好的安全作用;当该电压力锅锅盖需要打开时,将手柄I沿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定位柱311在远离旋转盘32的圆心方向产生位移,从而带动左滑动盖313和右滑动盖314向相反的方向平行移动直至滑动盖31的外边缘脱离锅体6,此时,锅盖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力锅锅盖只需简单旋转手柄即能实现非圆形结构的电压力锅锅盖的打开和闭合,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自锁功能,安全可靠,适用于各种非圆形结构的内胆,能够满足消费者的特殊需求,因而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0056]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开合式电压力锅锅盖,包括手柄,上盖和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盖和所述密封组件之间的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包括滑动盖和设置于所述滑动盖上方的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与所述手柄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且所述旋转盘设置有绕所述转动轴在同一平面旋转的限位装置,所述密封组件设置于所述滑动盖的下方并与所述上盖固定连接,所述滑动盖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滑动盖和右滑动盖; 所述上盖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左滑动盖和所述右滑动盖均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柱和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 所述左滑动盖和所述右滑动盖的上部均设置有定位柱,所述旋转盘上开设有两个导轨槽,所述定位柱与其对应的一个所述导轨槽滑动配合; 当开合机构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左滑动盖和所述右滑动盖相对接,所述滑动盖扣合锅体; 当开合机构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左滑动盖和所述右滑动盖相分离,所述滑动盖脱离锅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合式电压力锅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滑动盖和所述右滑动盖均设置为弧形盖,所述左滑动盖和所述右滑动盖的外边缘分别设有与所述锅体相扣合的牙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合式电压力锅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均匀地分布于所述左滑动盖与所述右滑动盖,所述导向槽设置为长条形的导向槽,且所述导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椭圆形的滑动盖的长轴方向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开合式电压力锅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垂直穿设于与其对应的一个所述导向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合式电压力锅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导轨槽均设置为弧形的导轨槽,且关于所述旋转盘的圆心对称设置; 所述弧形的导轨槽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且所述第一端距所述圆心的半径设置为R1,所述第二端距所述圆心的半径设置为R2,R1〈R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开合式电压力锅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设置于所述左滑动盖和所述右滑动盖的内侧且对称分布,所述定位柱垂直穿设于与其对应的一个所述导轨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合式电压力锅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中部设置有手柄旋转限位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开合式电压力锅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旋转限位装置包括环状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有环形的卡凸,所述卡凸与所述手柄的下端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合式电压力锅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开设有安全阀孔,所述安全阀孔内装设有安全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合式电压力锅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托盘、压圈和设置于所述密封托盘与所述压圈之间的密封胶圈,所述压圈与所述密封托盘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托盘与所述上盖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A47J27/08GK203436160SQ201320536698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31日
【发明者】杨延鹏, 龚盛鹏, 李中林, 王长生, 齐云秋, 朱彩莲, 杨洋 申请人:广东洛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