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力锅内锅定位结构及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025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电压力锅内锅定位结构及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压力锅内锅定位结构及电压力锅,电压力锅包括外壳罩、置于外壳罩内的内锅以及安装于所述外壳罩外侧下方的隔热环,内锅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内锅与外壳罩之间、用于对内锅上下定位的至少一隔热垫。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锅与外壳罩之间设置隔热垫,隔热垫可以通过螺钉与隔热环、外壳罩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将内锅上下定位,进而提高了内锅的定位稳固性和电压力锅的加热效果。
【专利说明】电压力锅内锅定位结构及电压力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压力锅内锅定位结构及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电压力锅的内锅在与外锅装配时,内锅直接放置在外锅内,内锅依靠其锅沿与外锅的外壳罩的顶部接触实现定位。这种安装结构中,由于外壳罩与内锅之间具有缝隙,导致内锅定位不稳固,易产生上下窜动,影响了电压力锅的加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压力锅内锅定位结构及电压力锅,旨在提高内锅的定位稳固性和电压力锅的加热效果。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压力锅内锅定位结构,所述电压力锅包括外壳罩、置于外壳罩内的内锅以及安装于所述外壳罩外侧下方的隔热环,所述内锅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内锅与外壳罩之间、用于对所述内锅上下定位的至少一隔热垫。
[0005]优选地,所述隔热垫通过螺钉与所述隔热环、外壳罩固定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外壳罩沿其周边设有若干用于安装所述隔热垫的通孔;所述隔热垫包括位于上部、与所述内锅的锅沿接触的定位帽,以及位于下部、插入所述通孔内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具有内螺纹孔;所述隔热环沿其周边对应所述通孔的位置设有螺钉安装孔,通过螺钉从下至上依次穿过所述隔热环的螺钉安装孔、定位柱的内螺纹孔将所述隔热环、外壳罩及隔热垫固定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定位帽包括一与所述定位柱垂直设置并与该定位柱相连的连接片,以及由所述连接片的内侧边向上延伸、用以顶持所述内锅的锅沿的突起部。
[0008]优选地,所述通孔的顶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定位帽的容置槽。
[0009]优选地,所述隔热垫为玻纤尼龙材料,所述外壳罩为PP材料。
[0010]优选地,所述隔热垫为四个,沿外壳罩的周边间隔设置。
[0011]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压力锅,包括外壳罩、置于外壳罩内的内锅以及安装于所述外壳罩外侧下方的隔热环,该电压力锅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压力锅内锅定位结构。
[001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压力锅内锅定位结构及电压力锅,通过在内锅与外壳罩之间设置隔热垫,隔热垫可以通过螺钉与隔热环、外壳罩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将内锅上下定位,进而提高了内锅的定位稳固性和电压力锅的加热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压力锅内锅定位结构中内锅、隔热垫、外壳罩和隔热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压力锅内锅定位结构中内锅、隔热垫、外壳罩和隔热环的装配结构局部剖视图。
[001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具体实施方式】
[0016]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7]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压力锅内锅I定位结构,所述电压力锅包括外壳罩3、置于外壳罩3内的内锅I以及安装于外壳罩3外侧下方的隔热环4,外壳罩3置于外锅(图中未示出)上,其中,本实施例内锅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内锅I与外壳罩3之间、用于对内锅I上下定位的至少一隔热垫2。
[001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上述隔热垫2可以通过螺钉与隔热环4、外壳罩3固定连接。
[0019]具体地,所述外壳罩3沿其周边设有若干用于安装所述隔热垫2的通孔31。
[0020]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隔热垫2可以包括位于上部、与所述内锅I的锅沿接触的定位帽21,以及位于下部、插入所述通孔31内的定位柱22,所述定位柱22具有内螺纹孔23 ;所述隔热环4沿其周边对应所述通孔31的位置设有螺钉安装孔41,通过螺钉从下至上依次穿过所述隔热环4的螺钉安装孔41、定位柱22的内螺纹孔23将所述隔热环4、外壳罩3及隔热垫2固定连接。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述隔热垫2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比如定位柱22内的孔为通孔,通过螺钉和螺帽的配合来实现隔热环4、外壳罩3及隔热垫2的固定连接。
[0022]更为具体地,作为定位帽21的一种结构设计方式,所述定位帽21可以包括一与所述定位柱22垂直设置并与该定位柱22相连的连接片,以及由所述连接片的内侧边向上延伸、用以顶持所述内锅I的锅沿的突起部。
[0023]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装配隔热垫2,还可以在所述通孔31的顶部设置容置槽32,用来容纳隔热垫2的定位帽21,从而可以将定位帽21更紧凑的安装在内锅I与外壳罩3之间,节省安装空间。
[0024]另外,本实施例中外壳罩3通常采用PP (聚丙烯树脂)材料,上述隔热垫2可以采用玻纤尼龙材料,由于玻纤尼龙材料相比PP材料具有较高的耐温性,因此,隔热垫2还可以对外壳罩3起到隔热作用,防止外壳罩3受高温损坏。
[0025]上述隔热垫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本实施例以四个进行举例,四个隔热垫2沿外壳罩3的周边间隔设置,对应地,在外壳罩3的周边对应设置四个安装隔热垫2的带有容置槽32的通孔31。
[0026]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案,通过在内锅I与外壳罩3之间设置隔热垫2,隔热垫2可以通过螺钉与隔热环4、外壳罩3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将内锅I上下定位,进而提高了内锅I的定位稳固性和电压力锅的加热效果。
[0027]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压力锅,包括外壳罩3、置于外壳罩3内的内锅I以及安装于所述外壳罩3外侧下方的隔热环4,该电压力锅还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压力锅内锅I定位结构。
[00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压力锅内锅I定位结构及电压力锅,通过在内锅I与外壳罩3之间设置隔热垫2,隔热垫2可以通过螺钉与隔热环4、外壳罩3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将内锅I上下定位,进而提高了内锅I的定位稳固性和电压力锅的加热效果。
[0029]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压力锅内锅定位结构,所述电压力锅包括外壳罩、置于外壳罩内的内锅以及安装于所述外壳罩外侧下方的隔热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内锅与外壳罩之间、用于对所述内锅上下定位的至少一隔热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内锅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垫通过螺钉与所述隔热环、外壳罩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力锅内锅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罩沿其周边设有若干用于安装所述隔热垫的通孔;所述隔热垫包括位于上部、与所述内锅的锅沿接触的定位帽,以及位于下部、插入所述通孔内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具有内螺纹孔;所述隔热环沿其周边对应所述通孔的位置设有螺钉安装孔,通过螺钉从下至上依次穿过所述隔热环的螺钉安装孔、定位柱的内螺纹孔将所述隔热环、外壳罩及隔热垫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压力锅内锅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帽包括一与所述定位柱垂直设置并与该定位柱相连的连接片,以及由所述连接片的内侧边向上延伸、用以顶持所述内锅的锅沿的突起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压力锅内锅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顶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定位帽的容置槽。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压力锅内锅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垫为玻纤尼龙材料,所述外壳罩为PP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压力锅内锅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垫为四个,沿外壳罩的周边间隔设置。
8.—种电压力锅,包括外壳罩、置于外壳罩内的内锅以及安装于所述外壳罩外侧下方的隔热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压力锅内锅定位结构。
【文档编号】A47J27/08GK203493401SQ201320578519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7日
【发明者】肖兵锋 申请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