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纤桌卡槽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267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纤桌卡槽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玻纤桌卡槽机构,其安装在玻纤桌支架的四个脚上,其包括桌角套、支架套、轴棒和卡扣塑胶;所述支架套与所述桌角套一体成型;所述支架套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支架套和第二支架套;所述桌角套延伸在所述第一支架套一侧;所述第二支架套一端延伸有一挡止部,且所述挡止部与所述桌角套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卡扣塑胶通过所述轴棒活动连接在所述间隙内,且所述卡扣塑胶一端与所述桌角套活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挡止部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其通过向外旋转卡扣塑胶将玻纤板桌面往内侧卡紧,使玻纤板桌面不会在水平方向前后左右移动。
【专利说明】一种玻纤桌卡槽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槽机构,特别涉及一种玻纤桌卡槽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英文原名为:glaSSfiber。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硼、氧化镁、氧化钠等。它是以玻璃球或废丨H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最后形成各类产品,玻璃纤维单丝的直径从几个微米到二十几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每束纤维原丝都有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通常作为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且玻璃纤维随其直径变小其强度增高。
[0003]现有的玻璃纤维桌,是直接将玻璃纤维桌面搭设或者固定在支架上,然而现有的玻璃纤维桌面搭设或者固定在支架上时,因大小是相互匹配的,故在搭设或者固定时,玻璃纤维桌面和支架直接都会存在一定的间隙,方便玻璃纤维桌面安装到支架上,然而间隙的存在,使得玻璃纤维桌面安装上去后,玻璃纤维桌面容易在支架上前后左右移动,故影响使用效果。
[0004]故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设计一款新的玻纤桌卡槽机构来弥补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玻纤桌卡槽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玻璃纤维桌面在水平方向上前后左右移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其通过向外旋转卡扣塑胶将玻纤板桌面往内侧卡紧,使玻纤板桌面不会在水平方向前后左右移动。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玻纤桌卡槽机构,其安装在玻纤桌支架的四个脚上,其包括桌角套、支架套、轴棒和卡扣塑胶;所述支架套与所述桌角套一体成型;所述支架套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支架套和第二支架套;所述桌角套延伸在所述第一支架套一侧;所述第二支架套一端延伸有一挡止部,且所述挡止部与所述桌角套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卡扣塑胶通过所述轴棒活动连接在所述间隙内,且所述卡扣塑胶一端与所述桌角套活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挡止部活动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桌角套上设有第一通槽,所述挡止部相应设有第二通槽;且所述轴棒一端铆接在所述第一通槽内,其另一端铆接在所述第二通槽内。
[0009]进一步,所述卡扣塑胶包括弧形抵挡部和手持部,所述弧形抵挡部上设有第三通槽,且所述轴棒穿插在所述第三通槽中。
[0010]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架套上设有穿孔,且所述第二支架套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一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支架套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所述第一抵靠部一端与所述桌角套连接,且所述第一抵靠部与所述第二抵靠部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一组第二通孔。[0011]进一步,所述第二抵靠部与所述桌角套之间设有支撑杆,且所述第二抵靠部与所述桌角套通过所述支撑杆固定。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抵靠部与所述卡扣塑胶的接触处设有斜面。
[0013]进一步,所述弧形抵挡部设有第一长度,所述第一抵靠部与所述第二抵靠部之间具有第二长度,且所述第一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长度。
[00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5]卡扣塑胶活动连接在桌角套和挡止部上,故当使用者需要将玻纤桌面放置在玻纤桌支架上时,只需通过拨动手持部,使得卡扣塑胶向外旋转,使得玻纤桌支架上形成的容纳空间最大,从而保证玻纤桌面能放入至玻纤桌支架上;再通过拨动通过手持部,使得卡扣塑胶向内旋转,从而使得卡扣塑胶的弧形抵挡部挤压玻纤桌面,使其向内侧卡紧,从而使得玻纤桌前后左右被卡紧;通过本实用新型套设在玻纤桌支架的四个脚上,使得玻纤桌面与玻纤桌支架活动连接,既能方便将玻纤桌面安装至玻纤桌支架上,又能防止玻纤桌面在玻纤桌支架上前后左右移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玻纤桌卡槽机构使用在玻纤桌支架上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玻纤桌卡槽机构未安装卡扣塑胶的示意图;
[0020]图4是图3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卡扣塑胶的结构示意图。
[0022]相关附图标记如下:
[0023]玻纤桌卡槽机构I;玻纤桌支架2 ;桌角套3 ;第一通槽31 ;第二通槽32 ;支架套4 ;第一支架套41 ;第一抵靠部411 ;第二抵靠部412 ;第二通孔413 ;第二长度414 ;第二支架套42 ;挡止部421 ;第一通孔422 ;轴棒5 ;卡扣塑胶6 ;弧形抵挡部61 ;手持部62 ;斜面63 ;第三通槽611 ;第一长度612 ;支撑杆7 ;玻纤桌面8。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5]参照图1至图5,一种玻纤桌卡槽机构I,其安装在玻纤桌支架2的四个脚上,其包括桌角套3、支架套4、轴棒5和卡扣塑胶6 ;所述支架套4与所述桌角套3 —体成型;所述支架套4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支架套41和第二支架套42 ;所述桌角套3延伸在所述第一支架套41 一侧;所述第二支架套42 —端延伸有一挡止部421,且所述挡止部421与所述桌角套3之间具有间隙(未图示);所述卡扣塑胶6通过所述轴棒5活动连接在所述间隙内,且所述卡扣塑胶6 —端与所述桌角套3活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挡止部421活动连接。
[0026]进一步,所述桌角套3上设有第一通槽31,所述挡止部421相应设有第二通槽32 ;且所述轴棒5—端铆接在所述第一通槽31内,其另一端铆接在所述第二通槽32内。本实用新型中轴棒可以通过铆钉铆接在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内,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通过用螺钉和螺母将轴棒铆接在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内,只需达到轴棒是固定的,卡扣塑胶能以轴棒为转轴进行旋转即可。
[0027]进一步,所述卡扣塑胶6包括弧形抵挡部61和手持部62,所述弧形抵挡部61上设有第三通槽611,且所述轴棒5穿插在所述第三通槽611中。
[0028]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架套42上设有穿孔(未图示),且所述第二支架套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一组第一通孔422 ;所述第一支架套4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抵靠部411和第二抵靠部412,所述第一抵靠部411 一端与所述桌角套3连接,且所述第一抵靠部411与所述第二抵靠部412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一组第二通孔413。
[0029]进一步,所述第二抵靠部412与所述桌角套3之间设有支撑杆7,且所述第二抵靠部412与所述桌角套3通过所述支撑杆7固定。
[0030]进一步,所述第一抵靠部411与所述卡扣塑胶6的接触处设有斜面63。所述斜面的设置,方便弧形抵挡部以轴棒为旋转中心沿着斜面进行旋转
[0031]进一步,所述弧形抵挡部61设有第一长度612,所述第一抵靠部411与所述第二抵靠部412之间具有第二长度414,且所述第一长度612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长度414。本实用新型第一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长度,使得弧形抵挡部能放置在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中间。
[0032]使用者在使用时,首先将玻纤桌支架的四个脚上安装上本实用新型玻纤桌活动卡槽机构,只需将玻纤桌支架的脚套设在第二支架套上的穿孔内,再通过铆钉穿过第一通孔内,将第二支架套固定在玻纤桌支架的脚上;同时,玻纤桌支架的横向支杆设于第一抵靠部与第二抵靠部之间,再通过铆钉穿过第二通孔,从而将第一支架套固定在玻纤桌支架的横向支杆上;然后使用者拨动手持部,使得卡扣塑胶向外旋转,使得玻纤桌支架上形成的容纳空间最大,从而保证玻纤桌面8能方便地放入至玻纤桌支架上;再通过拨动通过手持部,使得卡扣塑胶向内旋转,从而使得卡扣塑胶的弧形抵挡部挤压玻纤桌面,使其向内侧卡紧,从而玻纤桌前后左右都被卡紧;即实现了将玻纤桌面稳固地安装在玻纤桌支架上。当使用者需要将玻纤桌面从玻纤桌支架上拆下时,只需拨动手持部,使得卡扣塑胶向外旋转,使得玻纤桌支架上形成的容纳空间最大,然后将玻纤桌面从玻纤桌支架上取出即可。
[0033]通过本实用新型套设在玻纤桌支架的四个脚上,使得玻纤桌面与玻纤桌支架活动连接,既能方便将玻纤桌面安装至玻纤桌支架上,又能防止玻纤桌面在玻纤桌支架上前后左右移动。
[00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玻纤桌卡槽机构,其安装在玻纤桌支架的四个脚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桌角套、支架套、轴棒和卡扣塑胶;所述支架套与所述桌角套一体成型;所述支架套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支架套和第二支架套;所述桌角套延伸在所述第一支架套一侧;所述第二支架套一端延伸有一挡止部,且所述挡止部与所述桌角套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卡扣塑胶通过所述轴棒活动连接在所述间隙内,且所述卡扣塑胶一端与所述桌角套活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挡止部活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桌卡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桌角套上设有第一通槽,所述挡止部相应设有第二通槽;且所述轴棒一端铆接在所述第一通槽内,其另一端铆接在所述第二通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纤桌卡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塑胶包括弧形抵挡部和手持部,所述弧形抵挡部上设有第三通槽,且所述轴棒穿插在所述第三通槽中。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纤桌卡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套上设有穿孔,且所述第二支架套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一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支架套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所述第一抵靠部一端与所述桌角套连接,且所述第一抵靠部与所述第二抵靠部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一组第二通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纤桌卡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抵靠部与所述桌角套之间设有支撑杆,且所述第二抵靠部与所述桌角套通过所述支撑杆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纤桌卡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靠部与所述卡扣塑胶的接触处设有斜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纤桌卡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抵挡部设有第一长度,所述第一抵靠部与所述第二抵靠部之间具有第二长度,且所述第一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长度。
【文档编号】A47G29/087GK203676800SQ201320733771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9日
【发明者】陈德隆 申请人:陈德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