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泵与吸盘之间的管路连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301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真空泵与吸盘之间的管路连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泵与吸盘之间的管路连接系统,包括将吸盘(101,102)与真空泵(1)上的吸气口(121,122,123,124)连通的管路,所述管路上设有控制阀(111,112),通过控制阀(111,112)的调节,其可同时使用真空泵(1)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吸气口为需要快速抽真空的吸盘(101,102)抽真空。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公开了既可以对有需要的吸盘(101,102)快速抽真空,又可对不需要抽真空的吸盘(101,102)停止抽真空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充分利用真空泵(1)的作用,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其效率,并且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专利说明】真空泵与吸盘之间的管路连接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真空泵与吸盘之间的管路连接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大型吸附式清洁机器人,特别是分体式壁面清洁机器人,是依靠其底部的多个吸盘所产生的吸附力确保其在作业面上执行清洁任务,而吸盘的吸附力则是依靠机器人自身的真空泵的抽真空得以产生和调节的。现有的机器人通常是使用一台设有多个抽吸口的真空泵为多个吸盘抽真空一每一个吸盘分别通过一条管路单独与真空泵上的一个抽吸口连通。换句话说,现有的机器人采用了一个吸盘通过一条管路固定地与一个抽吸口连通的技术方案。这就意味着,就某个吸盘而言,只能由真空泵上的同一个抽吸口为其抽真空。
[0003]现有技术虽能保证吸盘正常工作,但也存在下述缺陷:
[0004](I)由于一个抽吸口的抽吸能力有限,当某个吸盘需要快速抽真空时,往往难以满足需要。
[0005](2)当某个吸盘泄气(让空气进入吸盘)时,与该吸盘固定连接的抽吸口又处于做无用功或被闲置的状态。
[0006]上述缺陷的存在,降低了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7]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真空泵与吸盘之间的管路连接系统,其能满足吸盘快速抽真空的需要,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一种真空泵与吸盘之间的管路连接系统,其包括将吸盘与真空泵上的吸气口连通的管路,所述管路上设有控制阀,通过控制阀的调节,其可同时使用真空泵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吸气口为有需要的吸盘快速抽真空。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谓“有需要的吸盘”,其确切含义是指:使用吸盘的吸附式机器人因工作环境或工作过程的特殊要求,需要吸盘快速增大吸附力;而快速增大吸盘吸附力的方法,则是给吸盘快速抽真空。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采用下述技术手段,以便更好地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2]通过控制阀的调节,在给有需要的吸盘快速抽真空的同时,又可对不需要抽真空的吸盘停止抽真空。
[0013]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基本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了下述三种技术方案,以便更好地或者更有针对性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泵与吸盘之间的管路连接系统,其包括:
[0015](I)直接将一个吸盘与真空泵上的一个吸气口连通的管路;
[0016](2)将一个吸盘与另一个吸盘连通的中间管路,该中间管路的两端分别设有控制阀,打开控制阀,可为其所控制的吸盘抽真空;该中间管路还通过另一条管路与真空泵上的其他吸气口连通,所述另一条管路既可以直接与真空泵上的一个吸气口连通,也可通过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分管路间接地与真空泵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吸气口连通。。
[0017]上述方案的发明构思是:在需要给某个吸盘快速抽真空时,可同时使用真空泵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吸气口为该吸盘快速抽真空。另需说明的是,方案一中的分管路与吸气口呈 对应的关系。
[001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真空泵与吸盘之间的管路连接系统,其包括:
[0019](I)直接将一个吸盘与真空泵上的一个吸气口连通的管路;所述管路靠近吸盘的端部设有控制阀,打开控制阀,可为其所控制的吸盘抽真空;
[0020](2)将两条相邻的、分别把一个吸盘与真空泵上的一个吸气口直接连通的管路连通的管路。
[0021]上述方案的发明构思是:当一个吸盘需要抽真空、而另一个吸盘不需要抽真空时,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打开一个控制阀,关闭另一个控制阀,从而既可以同时使用两个吸气口为有需要的吸盘快速抽真空,又避免了对不需要抽真空的吸盘作无用功。
[0022]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一种真空泵与吸盘之间的管路连接系统,其包括:将一个吸盘与另一个吸盘连通的中间管路,该中间管路的两端分别设有控制阀,打开控制阀,可为其所控制的吸盘抽真空;该中间管路还通过另一条管路与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分管路连通,所述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分管路与真空泵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吸气口连通。
[0023]上述方案的发明构思与方案二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其所采用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手段与方案二有所区别,此外,方案三可使用更多的吸气口为吸盘抽真空,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满足部分大型吸附式清洁机器人对吸盘快速抽真空的特殊需求。另外,方案三中的分管路与吸气口之间也是呈一一对应的关系。
[002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I)能够充分利用真空泵的作用,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其效率。
[0026](2)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真空泵管路连接装置的实施例。
[0031]实施例1
[0032]如图1所示,一种真空泵与吸盘之间的管路连接系统,其包括:
[0033](I)直接将一个吸盘与真空泵上的一个吸气口连通的管路;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吸盘101与真空泵上的第一吸气口 121连通的管路,以及将第二吸盘102与与真空泵上的第二吸气口 122连通的管路,均属于直接将一个吸盘与真空泵上的一个吸气口连通的管路。
[0034](2)将第一吸盘101与第二吸盘102连通的中间管路,该管路的两端分别设有控制阀,亦即第一控制阀111和第二控制阀112,打开第一控制阀111,可为其所控制的第一吸盘101抽真空,打开第二控制阀112,则可为其所控制的第二吸盘102抽真空;该中间管路还与另一条管路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另一条管路通过两条分管路分别与真空泵上的第三吸气口 123和第四吸气口 124连通。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形,所述另一条管路也可直接与真空泵上的一个吸气口连通或者通过多条分管道与分别真空泵上的多个吸气口连通。
[0035]在本实施中,当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发现需要给第一吸盘101快速抽真空时、而第二吸盘102无需快速抽气、甚至无需抽气时,即可打开第一控制阀111,同时关闭第二控制阀112,这样便可同时用三个吸气口为第一吸盘101快速抽真空。用同样的方法,也可给第二吸盘102快速抽真空。
[0036]实施例2
[0037]如图2所示,一种真空泵与吸盘之间的管路连接系统,其包括:
[0038](I)直接将一个吸盘与真空泵上的一个吸气口连通的管路;所述管路靠近吸盘的端部设有控制阀,打开控制阀,可为其所控制的吸盘抽真空。
[0039]在本实施例中,直接将第一吸盘101与真空泵上的第一吸气口 121连通的第一管路201,以及直接将第二吸盘102与真空泵上的第二吸气口 122连通的第二管路202,均为直接将一个吸盘与真空泵上的一个吸气口连通的管路。
[0040]在直接将第一吸盘101与真空泵上的第一吸气口 121连通的第一管路201靠近第一吸盘101的端部,设有第一控制阀111,打开第一控制阀111,可为第一吸盘101抽真空。
[0041]在直接将第二吸盘102与真空泵上的第二吸气口 122连通的第二管路202靠近第二吸盘102的端部,设有第二控制阀112,打开第二控制阀112,可为第二吸盘102抽真空。
[0042](2)将相邻的两条直接将一个吸盘与真空泵上的一个吸气口连通的管路连通的中间管路。图2示出了将第一管路201和第二管路202连通的第三管路203,该管路便是一条将相邻的两条直接将一个吸盘与真空泵上的一个吸气口连通的管路连通的中间管路。
[0043]在本实施例中,当一个吸盘需要快速抽真空、而另一个吸盘不需要抽真空时,例如,第二吸盘102需要快速抽真空、而第一吸盘101不需要抽真空时,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打开第二控制阀112,关闭第一控制阀111,便可同时用第一吸气口 121和第二吸气口 122给吸盘102抽真空,这样既可满足第二吸盘102快速抽真空的需要,又可避免对第一吸盘101作无用功。
[0044]实施例3
[0045]如图3所示,一种真空泵与吸盘之间的管路连接系统,其包括:将第一吸盘101与第二吸盘102连通的中间管路,该管路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控制阀111和第二控制阀112,打开第一控制阀111,可为第一吸盘101抽真空,打开第二控制阀112,可为第二吸盘102抽真空;该中间管路还通过另一条管路与四条分管路连通,所述四条分管路分别与真空泵上的第一吸气口 121、第二吸气口 122、第三吸气口 123和第四吸气口 124连通。[0046]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吸盘101需要快速抽真空,而第二吸盘102不需要抽真空时,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可打开第一控制阀111、同时关闭第二控制阀112,从而同时使用四个吸气口给第一吸盘101快速抽真空,并避免对第二吸盘102作无用功。用同样的方法,也可给第二吸盘102快速抽真空。
[0047]以上,结合附图介绍了本实用新型的三个实施例,需要强调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具体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工作对象的具体特点,选择适当的技术方案。例如,管路的具体尺寸,分管路的具体数量,均可根据工作对象的不同特点具体确定。总之,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演绎,均进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真空泵与吸盘之间的管路连接系统,包括将吸盘与真空泵上的吸气口连通的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上设有控制阀(111,112),通过控制阀的调节,可同时使用真空泵(I)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吸气口(111,112,113,114)为有需要的吸盘快速抽真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泵与吸盘之间的管路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阀(111,112)的调节,在给有需要的吸盘(101,102)快速抽真空的同时,又可对不需要抽真空的吸盘(101,102)停止抽真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泵与吸盘之间的管路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包括: (1)直接将一个吸盘(101,102)与真空泵(I)上的一个吸气口(121,122)连通的管路; (2)将一个吸盘(101)与另一个吸盘(102)连通的中间管路,该中间管路的两端分别设有控制阀(111,112),打开控制阀,可为其所控制的吸盘抽真空;该中间管路还通过另一条管路与真空泵(I)上的其他吸气口( 123,124)连通,所述另一条管路既可以直接与真空泵(I)上的一个吸气口连通,也可通过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分管路间接地与真空泵(I)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吸气口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泵与吸盘之间的管路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包括: (1)直接将一个吸盘(101,102)与真空泵(I)上的一个吸气口( 121,122)连通的管路(201,202);所述管路靠近吸盘的端部设有控制阀(111,112),打开控制阀,可为其所控制的吸盘抽真空; (2)将两条相邻的、分别把一个吸盘与真空泵(I)上的一个吸气口直接连通的管路连通的管路(203)。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泵与吸盘之间的管路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包括:将一个吸盘(101)与另一个吸盘(102)连通的中间管路,该中间管路的两端分别设有控制阀(111,112),打开控制阀,可为其所控制的吸盘抽真空;该中间管路还通过另一条管路与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分管路连通,所述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分管路与真空泵(I)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吸气口( 121,122,123,124)连通。
【文档编号】A47L11/38GK203609380SQ201320735969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0日
【发明者】杨敏敏 申请人:苏州科沃斯商用机器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