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把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300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拖把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拖把桶,包括桶体,篮子支撑架和设于篮子支撑架上部的可转动篮子;篮子支撑架设于桶体内,篮子支撑架与桶体之间设有调整篮子上下移动的锁定装置,以区分下清洗区和上甩干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体包括上桶体和下桶体,所述的上桶体和下桶体通过锁扣件可拆卸的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拖把桶的桶体可拆卸分离,使得拖把桶拆卸后叠加包装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并且拆卸后可方便清洗。
【专利说明】拖把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水篮可上下移动拖的把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出现了一种脱水篮可上下移动甩干或清洗功能的拖把桶。即:拖把桶包括桶体,脱水篮和脱水篮支撑架;所述脱水篮连接于脱水篮支撑架,所述桶体和支撑架之间设有上下锁定装置。即,脱水篮不仅能够在脱水篮支撑架内旋转,且能够随脱水篮支撑架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使用时,将桶体内部放置入清洗用水,将拖把头放置在脱水篮内,旋转拖把头,即可对拖把头进行清洗或甩干。其缺陷在于:拖把桶在长时间使用后避免不了脏污,且不易拆卸装置拖把桶又不好清洗,容易引起细菌滋生和空气恶臭。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可拆卸装置拖把桶,它具有可方便拆卸清洗或组装的特点;并且拆卸后的拖把桶叠加包装可以减少运输成本。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拖把桶,包括桶体,篮子支撑架和设于篮子支撑架上部的可转动篮子;篮子支撑架设于桶体内,篮子支撑架与桶体之间设有调整篮子上下移动的锁定装置,以区分下清洗区和上甩干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体包括上桶体和下桶体,所述的上桶体和下桶体通过锁扣件可拆卸的连接。
[0005]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桶体和下桶体通过配合面设有的圈筋互相对接。
[000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锁扣件一端通过销轴式可上下转动的连接于上桶体,下桶体和锁扣件另一端设有互相抵触连接的扣面。
[0007]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锁扣件一端通过销轴式可上下转动的连接于下桶体,上桶体和锁扣件另一端设有互相抵触连接的扣面。
[0008]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由于本实用新型拖把桶的桶体可拆卸上下分离,使得拖把桶拆卸后叠加包装可以减少运输空间,从而减少运输成本,并且拖把桶拆卸后可方便清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描述:
[00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见图1至2所示:一种拖把桶,包括桶体,篮子支撑架I和设于篮子支撑架上部的可转动篮子2 ;篮子支撑架设于桶体内,篮子支撑架与桶体之间设有调整篮子上下移动的锁定装置,以区分下清洗区和上甩干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体包括上桶体3和下桶体4,所述的上桶体和下桶体通过锁扣件5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的上桶体和下桶体通过配合面设有的圈筋6互相对接。所述的锁扣件一端通过销轴式7可上下转动的连接于上桶体,下桶体和锁扣件另一端设有互相抵触连接的扣面8。拆卸拖把桶时,拉动锁扣件5扣面8端,使锁扣件5和下桶体4分离,从而继续分离上桶体3和下桶体4 ;之后就可以对桶进行叠加包装或清洗。
[0013]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锁扣件一端通过销轴式可上下转动的连接于下桶体,上桶体和锁扣件另一端设有互相抵触连接的扣面。上述两种结构都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001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拖把桶,包括桶体,篮子支撑架(I)和设于篮子支撑架上部的可转动篮子(2);篮子支撑架设于桶体内,篮子支撑架与桶体之间设有调整篮子上下移动的锁定装置,以区分下清洗区和上甩干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体包括上桶体(3)和下桶体(4),所述的上桶体和下桶体通过锁扣件(5)可拆卸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桶体和下桶体通过配合面设有的圈筋(6)互相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扣件一端通过销轴式(7)可上下转动的连接于上桶体,下桶体和锁扣件另一端设有互相抵触连接的扣面(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扣件一端通过销轴式可上下转动的连接于下桶体,上桶体和锁扣件另一端设有互相抵触连接的扣面。
【文档编号】A47L13/58GK203709964SQ201420076033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1日
【发明者】朱航敏 申请人:朱航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