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坚果剥壳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61265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坚果剥壳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坚果剥壳器,包括上夹持杆和与上夹持杆一端铰接的下夹持杆,所述的上夹持杆和下夹持杆的中部分别设有上弧形凹槽和下弧形凹槽,所述的上夹持杆的中部设有与所述的上弧形凹槽相通的调节孔,所述的调节孔内设有能上下活动的调节杆。在夹核桃、花生等坚果时,当碰到的坚果较小时,将调节杆向下调节,缩小原先上弧形凹槽与下弧形凹槽围成的空间,这样夹坚果的时候,调节杆就顶在较小的坚果上,从而将小坚果夹破。该坚果剥壳器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能够将大小不一的坚果剥壳。
【专利说明】一种坚果剥壳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具体为一种坚果剥壳器。
【背景技术】
[000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吃一些坚果,例如核桃、花生等。目前市场上售卖的坚果剥壳器是一种类似夹子的结构,它包括两个夹持杆,夹持杆的一端铰接,每个夹持杆的中部呈相对的半圆弧形。剥壳时,将核桃置于弧形内,接着捏合夹持杆,从而将核桃夹破。但是这样的结构存在如下的不足:1.夹持杆上的半圆弧形的尺寸是固定的,但是现实情况中,核桃等坚果的大小不一,当核桃很小时,用这样的夹子就不能将核桃夹破;2.这样的夹子在夹核桃时会造成碎掉的核桃壳到处乱飞,不利于卫生。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坚果剥壳器。该坚果剥壳器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能够将大小不一的坚果剥壳。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坚果剥壳器技术方案为,包括上夹持杆和与上夹持杆一端铰接的下夹持杆,所述的上夹持杆中部设置有上弧形凹槽,下夹持杆的中部设有下弧形凹槽,所述的上夹持杆的中部设有与所述的上弧形凹槽相通的调节孔,所述的调节孔内设有能上下活动的调节杆。在夹核桃、花生等坚果时,当碰到的坚果较小时,将调节杆向下调节,缩小原先上弧形凹槽与下弧形凹槽围成的空间,这样夹坚果的时候,调节杆就顶在较小的坚果上,从而将小坚果夹破。
[0005]调节孔为螺纹孔,调节杆为螺杆。
[0006]上弧形凹槽和下弧形凹槽内表面上分别设有3个以上凸起的尖状凸起。尖状凸起能够轻易刺破坚果,形成裂纹,从而在夹坚果的过程中能够省力。
[0007]调节杆接近下弧形凹槽的端部设有一个以上尖状凸起。
[0008]所述的下夹持杆的一端设有凸台,所述的凸台上设有下铰接孔,所述的上夹持杆的一端设有上铰接孔,所述的上铰接孔和所述的下铰接孔内设有铰接轴。将下铰接孔设置在凸台上,这样当上夹持杆与下夹持杆平行时,上下夹持杆之间有间隙,增大空间,这样就能夹破较大个的坚果。
[0009]所述的坚果剥壳器还包括挡壳筒,所述的挡壳筒为下方开口的筒体,筒体上方为挡壳盖,挡壳盖中间与筒体侧壁上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形状与夹持部分形状吻合,固定槽高度与夹持部分合并后高度相同。挡壳盖可以防止碎壳的乱飞。
[0010]所述的挡壳筒的下方设置有收壳盘。果壳碎裂后掉落收壳盘中,便于收集丢弃。
[0011]收壳盘内径不小于挡壳筒外径。
[0012]挡壳筒和收壳盘都是透明材料制成。便于观察坚果是否被夹碎,也便于观察收壳盘内的碎壳。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坚果剥壳器包括上夹持杆和与上夹持杆一端铰接的下夹持杆,所述的上夹持杆和下夹持杆的中部分别设有上弧形凹槽和下弧形凹槽,所述的上夹持杆的中部设有与所述的上弧形凹槽相通的调节孔,所述的调节孔内设有能上下活动的调节杆。在夹核桃、花生等坚果时,当碰到的坚果较小时,将调节杆向下调节,缩小原先上弧形凹槽与下弧形凹槽围成的空间,这样夹坚果的时候,调节杆就顶在较小的坚果上,从而将小坚果夹破。上弧形凹槽和下弧形凹槽内表面上分别设有3个以上凸起的尖状凸起。尖状凸起能够轻易刺破坚果,形成裂纹,从而在夹坚果的过程中能够省力。调节杆接近下弧形凹槽的端部设有一个以上尖状凸起,同样起到刺破果壳的作用。挡壳筒和收壳盘将破碎的果壳收拢,聚集后丢弃,挡壳筒和收壳盘都是透明材料制成,便于观察坚果是否被夹碎,也便于观察收壳盘内的碎壳。
[0014]该坚果剥壳器能够将大小不一的坚果剥壳,同时,还有果壳收集功能,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0015]【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坚果剥壳器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坚果剥壳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夹持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上夹持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下夹持杆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坚果剥壳器俯视图;
[0022]图7所示为图6中B-B方向剖视图。
[0023]图中,1.上夹持杆,2.下夹持杆,3.上弧形凹槽,4.下弧形凹槽,5.调节孔,6.调节杆,7.尖状凸起,10.挡壳筒,11.上铰接孔,21.凸台,22.下铰接孔,23.铰接轴,101.固定槽,102.挡壳盖,103.收壳盘。
[0024]【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
[002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坚果剥壳器,包括上夹持杆I和与上夹持杆I 一端铰接的下夹持杆2,所述的上夹持杆I中部设置有上弧形凹槽3,下夹持杆2的中部设有下弧形凹槽4,所述的上夹持杆I的中部设有与所述的上弧形凹槽3相通的调节孔5,所述的调节孔5内设有能上下活动的调节杆6。在夹核桃、花生等坚果时,当碰到的坚果较小时,将调节杆6向下调节,缩小原先上弧形凹槽3与下弧形凹槽4围成的空间,这样夹坚果的时候,调节杆6就顶在较小的坚果上,从而将小坚果夹破。
[0027]调节孔5为螺纹孔,调节杆6为螺杆。
[0028]上弧形凹槽3和下弧形凹槽4内表面上分别设有3个以上凸起的尖状凸起7。尖状凸起7能够轻易刺破坚果,形成裂纹,从而在夹坚果的过程中能够省力。
[0029]调节杆6接近下弧形凹槽4的端部设有一个以上尖状凸起7。
[0030]所述的下夹持杆2的一端设有凸台21,所述的凸台21上设有下铰接孔22,所述的上夹持杆I的一端设有上铰接孔11,所述的上铰接孔11和所述的下铰接孔22内设有铰接轴23。将下铰接孔22设置在凸台21上,这样当上夹持杆I与下夹持杆2平行时,上下夹持杆之间有间隙,增大空间,这样就能夹破较大个的坚果。[0031]所述的坚果剥壳器还包括挡壳筒10,所述的挡壳筒10为下方开口的筒体,筒体上方为挡壳盖102,挡壳盖102中间与筒体侧壁上设有固定槽101,固定槽101形状与夹持部分形状吻合,固定槽101高度与夹持部分合并后高度相同。挡壳盖102可以防止碎壳的乱飞。
[0032]所述的挡壳筒10的下方设置有收壳盘103。果壳碎裂后掉落收壳盘103中,便于
收集丢弃。
[0033]收壳盘103内径不小于挡壳筒10外径。
[0034]挡壳筒10和收壳盘103都是透明材料制成。便于观察坚果是否被夹碎,也便于观察收壳盘内的碎壳。
【权利要求】
1.一种坚果剥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夹持杆和与上夹持杆一端铰接的下夹持杆,所述的上夹持杆中部设置有上弧形凹槽,下夹持杆的中部设有下弧形凹槽,所述的上夹持杆的中部设有与所述的上弧形凹槽相通的调节孔,所述的调节孔内设有能上下活动的调节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坚果剥壳器,其特征在于,调节孔为螺纹孔,调节杆为螺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坚果剥壳器,其特征在于,上弧形凹槽和下弧形凹槽内表面上分别设有3个以上凸起的尖状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坚果剥壳器,其特征在于,调节杆接近下弧形凹槽的端部设有一个以上尖状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坚果剥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夹持杆的一端设有凸台,所述的凸台上设有下铰接孔,所述的上夹持杆的一端设有上铰接孔,所述的上铰接孔和所述的下铰接孔内设有铰接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坚果剥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坚果剥壳器还包括挡壳筒,所述的挡壳筒为下方开口的筒体,筒体上方为挡壳盖,挡壳盖中间与筒体侧壁上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形状与夹持部分形状吻合,固定槽高度与夹持部分合并后高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坚果剥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壳筒的下方设置有收壳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坚果剥壳器,其特征在于,收壳盘内径不小于挡壳筒外径。
【文档编号】A47J43/26GK203815324SQ201420113005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3日
【发明者】张长峰 申请人: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