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烤蛋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64484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烤蛋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烤蛋器,包括外壳、内胆、加热装置、底座、温控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环内胆设置,内胆为一双向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外壳上端设置有与内胆一端开口对应的开口部,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内胆另一端开口对于的底孔,所述内胆设置在外壳内,其两端分别对应连接至开口部和底孔,所述底孔处配置有一内胆塞,该内胆塞能堵塞或打开内胆底部的开口,当取下内胆塞时,内胆的清洗非常的方便,进一步,所述的加热装置为一PTC加热装置或云母片加热装置,且该加热装置沿内胆长度方向设置,加热稳定可靠、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且加热片的形状控制容易,能够很好的贴紧至内胆,提高加热的效率。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烤蛋器。 一种新型烤蛋器

【背景技术】
[0002] 鸡蛋为极富营养之食品,每天一个鸡蛋极为有益。但是,传统的鸡蛋的吃法无外乎 煮、炖、炒,从而熟透的鸡蛋或为椭圆形或为散装,烤蛋器是一种新兴的蛋类烹调装置,其通 常包括长型内胆及加热装置,将破壳鸡蛋的蛋浆倒入长型内胆内,还可在蛋浆内混合其他 的食材,蛋浆经加热装置加热成型,还可在内胆内插入木棍、筷子等,方便取出煮熟后棒状 的熟蛋浆,吃法新颖,使用非常的方便,但是目前的加热装置的加热的稳定性差、效率低、安 全性较差,且均是采用单向开口的内胆,内胆的清洗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稳定、效率高、内胆清洗方便 的新型烤蛋器。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种新型烤蛋器,包括外壳、内胆、加热装置、底座、温控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一 PTC加热装置或云母片加热装置,且该加热装置沿内胆长度方向设置。
[0006]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内壳及加热片,所述内壳套设在内胆外围,且内壳与内胆之间 存在一间隔空间,所述加热片沿内胆的长度方向插装至该间隔空间内。
[0007] 所述内壳与内胆的间隔空间的截面呈弧形结构,所述加热片为截面呈弧形的长型 结构,所述加热片插装至该间隔空间内时贴紧内胆。
[0008] 所述内胆为一双向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外壳上端设置有与内胆一端开口对应的 开口部,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内胆另一端开口对于的底孔,所述内胆设置在外壳内,其两端 分别对应连接至开口部和底孔,所述底孔处配置有一内胆塞,该内胆塞能堵塞或打开内胆 底部的开口。
[0009] 所述内胆塞包括由硬质材料制成的端部及设置在端部上的密封材料制成的密封 部,所述端部侧面设置有至少两个的卡掣突起,所述底孔的孔壁上开设有与卡掣突起对应 的L型卡槽,所述L型卡槽能够供卡掣突起滑入并旋转卡紧。
[0010] 所述卡掣突起上还设置有能够抵压在L型卡槽内壁上的突起条。
[0011] 所述端部上配置有旋把。
[0012] 所述开口部为一喇叭形开口结构,并为该开口部配置有一上盖。
[0013] 所述内胆两端均配置密封垫。
[0014] 所述内胆侧面开设有一管口,该管口处套设有橡胶帽。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新型烤蛋器,包括外壳、内胆、加热装置、底座、温 控装置,内胆为一双向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外壳上端设置有与内胆一端开口对应的开口 部,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内胆另一端开口对于的底孔,所述内胆设置在外壳内,其两端分别 对应连接至开口部和底孔,所述底孔处配置有一内胆塞,该内胆塞能堵塞或打开内胆底部 的开口,当取下内胆塞时,内胆的清洗非常的方便,进一步,所述的加热装置为一 PTC加热 装置或云母片加热装置,且该加热装置沿内胆长度方向设置,加热稳定可靠、效率高、使用 寿命长、安全可靠,且加热片的形状控制容易,能够很好的贴紧至内胆,提高加热的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胆塞与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参照图1至图3,图1至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 示,一种新型烤蛋器,包括外壳1、内胆2、加热装置、底座3、温控装置,所述内胆2为一双向 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外壳1上端设置有与内胆2 -端开口对应的开口部11,所述底座3上 开设有与内胆2另一端开口对于的底孔31,所述内胆2设置在外壳1内,其两端分别对应连 接至开口部11和底孔31,所述底孔31处配置有一内胆塞4,该内胆塞4能堵塞或打开内胆 2底部的开口,所述开口部11为一喇叭形开口结构,并为该开口部11配置有一上盖12,并 在内胆2两端均配置密封垫21,提高内胆2的密封性能,所述内胆2侧面开设有一管口,该 管口处套设有橡胶帽22,橡胶帽22能够给内胆2 -定的膨胀空间,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
[0021]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热装置为一 PTC加热装置或云母片加热装置,所述加热 装置包括内壳51及两片对应配置在内胆2两侧的加热片52,所述内壳51套设在内胆2外 围,且内壳51与内胆2之间存在一间隔空间,所述加热片52沿内胆2的长度方向插装至该 间隔空间内,所述内壳51与内胆2的间隔空间的截面呈弧形结构,所述加热片52为截面呈 弧形的长型结构,使得所述加热片52插装至该间隔空间内时贴紧内胆2,提高加热的效率 和加热的速度。
[0022] 如图所示,所述内胆塞4包括由硬质材料如塑料、木材等制成的端部41及设置在 端部41上的密封材料如橡胶、软木等制成的密封部42,所述端部41侧面设置有两个的卡掣 突起43,所述底孔31的孔壁上开设有与卡掣突起43对应的L型卡槽32,所述L型卡槽32 能够供卡掣突起43滑入并旋转卡紧,所述卡掣突起43上还设置有能够抵压在L型卡槽32 内壁上的突起条44,通过该突起条44提高卡掣突起43与L型卡槽32的卡紧力;所述端部 41上配置有旋把45,方便旋紧或旋出内胆塞4。
[0023] 使用时,将内胆塞4旋紧,将破壳鸡蛋的蛋楽倒入内胆2内,还可在蛋楽内混合其 他的食材,蛋浆在内胆2内经加热成型,还可在内胆2内插入木棍、筷子等,方便取出煮熟后 棒状的熟蛋浆,吃法新颖,使用非常的方便;当使用完毕需要清洗时,反向的旋出内胆塞4 即可清洗内胆2的内壁,清洗非常的方便,且由于加热装置为一PTC加热装置或云母片加热 装置,加热稳定可靠、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且加热片能够很好的贴紧至内胆2,提 高加热的效率,加热速度快。
[0024]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温控装置为行业内常见的温控电路,行业内应用广泛,在 此不作详述。
[0025]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与 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如加热装置还可采用云母片加热装置等,且内胆塞4与底孔的 安装方式还可采用螺纹旋紧的方式,故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 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新型烤蛋器,包括外壳(1)、内胆(2)、加热装置、底座(3)、温控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加热装置为一 PTC加热装置或云母片加热装置,且该加热装置沿内胆(2)长度方向 设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烤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内壳(51) 及加热片(52),所述内壳(51)套设在内胆(2)外围,且内壳(51)与内胆(2)之间存在一间 隔空间,所述加热片(52 )沿内胆(2 )的长度方向插装至该间隔空间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烤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51)与内胆(2)的 间隔空间的截面呈弧形结构,所述加热片(52)为截面呈弧形的长型结构,所述加热片(52) 插装至该间隔空间内时贴紧内胆(2 )。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烤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2)为一双向开口的 管状结构,所述外壳(1)上端设置有与内胆(2) -端开口对应的开口部(11),所述底座(3) 上开设有与内胆(2)另一端开口对于的底孔(31),所述内胆(2)设置在外壳(1)内,其两端 分别对应连接至开口部(11)和底孔(31),所述底孔(31)处配置有一内胆塞(4),该内胆塞 (4)能堵塞或打开内胆(2)底部的开口。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烤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塞(4)包括由硬质材 料制成的端部(41)及设置在端部(41)上的密封材料制成的密封部(42),所述端部(41)侧 面设置有至少两个的卡掣突起(43),所述底孔(31)的孔壁上开设有与卡掣突起(43)对应 的L型卡槽(32 ),所述L型卡槽(32 )能够供卡掣突起(43 )滑入并旋转卡紧。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烤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掣突起(43)上还设置 有能够抵压在L型卡槽(32)内壁上的突起条(44)。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烤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41)上配置有旋把 (45)。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烤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11)为一喇叭形 开口结构,并为该开口部(11)配置有一上盖(12)。
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烤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2)两端均配置密封 垫(21)。
10.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烤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2)侧面开设有一 管口,该管口处套设有橡胶帽(22 )。
【文档编号】A47J29/02GK203841520SQ201420222440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30日
【发明者】何常添 申请人:何常添, 罗健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