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风窗帘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932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抗风窗帘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窗帘【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风窗帘组件。它解决了现有实用性差等技术问题。本抗风窗帘组件设置在窗架上,包括帘布,在帘布上设有反光亮条和/或反光亮块,该帘布顶边固定在窗架的卷筒上,所述的卷筒与能驱动其转动的驱动机构相连,在帘布的底边具有呈筒状且与帘布连为一体的裙边,在裙边中穿设有抗风杆,该抗风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裙边的两端外且穿设在窗架上,在抗风杆与窗架之间设有导向结构,该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窗架两侧的导轨,在抗风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的导轨一一对应的滑块,所述的滑块设置在导轨上。本实用新型设计更加合理,结构更加简单,抗风能力强且实用性强,无形中延长了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抗风窗帘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窗帘【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风窗帘组件。
【背景技术】
[0002]窗帘布具有多种功能,例如装饰和遮阳等等的作用,窗帘布是用装饰布经设计缝纫而做成的窗帘,家庭常用一层窗纱、一层布帘;为了能提高窗帘布的装饰效果和抗风能力,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0003]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窗帘布[申请号:CN95223897.7],由基材层及阻隔层组成,织物或无纺布制成的基材层的一个面上印刷或绘制有图案,基材层另一面压合有由金属薄膜制成的阻隔层。此外,中国专利文献还公开了另一种窗帘布结构[申请号:CN200620003025.8],主要包含有;至少一透光部,其为一具有透光性的材质所构成一片状体;至少一不透光部,其为一具有不透光性的材质所构成一片状体;其中,该等透光部与该等不透光部间隔交互排列而成一窗帘布,该窗帘布环设于预定位置处,使该窗帘布两侧并产生有一重迭的作用,且该窗帘布可有一预定行程的转动,由转动该窗帘布使该窗帘布两侧的透光部与不透光部间的重迭位置产生变化。
[0004]上述的两种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装饰效果,但是,这两种方案其抗风能力差,实用性差且控制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更合理且实用性强的抗风窗帘组件。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抗风窗帘组件设置在窗架上,包括帘布,在帘布上设有反光亮条和/或反光亮块,该帘布顶边固定在窗架的卷筒上,所述的卷筒与能驱动其转动的驱动机构相连,在帘布的底边具有呈筒状且与帘布连为一体的裙边,所述的裙边中穿设有抗风杆,所述的抗风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裙边的两端外且穿设在窗架上,所述的抗风杆与窗架之间设有导向结构,该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窗架两侧的导轨,在抗风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的导轨一一对应的滑块,所述的滑块设置在导轨上。
[0007]抗风杆可增强本申请的抗风能力,另外,驱动机构可驱动卷筒转动从而使帘布绕设在卷筒或使绕设在卷筒上的帘布展开,在抗风杆和卷筒的共同作用下,本申请的抗风能力非常强,不仅设计更合理,而且实用性更强。
[0008]在上述的抗风窗帘组件中,所述的帘布包括布帘层,在布帘层的背面设有遮光层,在布帘层的另一面设有防水层。该结构提高了本申请使用时的使用安全。
[0009]在上述的抗风窗帘组件中,所述的防水层远离布帘层的一面上设有装饰图案层。该结构提高了本申请的装饰效果,更加美观。
[0010]在上述的抗风窗帘组件中,所述的装饰图案层上设有阻燃层。该结构提高了本申请的实用性。[0011]在上述的抗风窗帘组件中,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相连。该结构便于控制。
[0012]在上述的抗风窗帘组件中,所述的反光亮条和/或反光亮块由PVC晶格制成。
[001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使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计更合理,结构更简单,抗风能力强且实用性强,无形中延长了使用寿命,其次,便于控制且符合当前社会技术的发展趋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窗架1、导轨12、帘布2、布帘层2a、遮光层2b、防水层2c、装饰图案层2d、阻燃层2e、裙边21、卷筒3、驱动电机31、控制器32、抗风杆4、滑块41。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如图1-2所示,本抗风窗帘组件设置在窗架I上,包括帘布2,在帘布2上设有反光亮条和/或反光亮块,该反光亮条和/或反光亮块由PVC晶格制成,该帘布2顶边固定在窗架I的卷筒3上,所述的卷筒3与能驱动其转动的驱动机构相连,优化方案,这里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31,所述的驱动电机31与控制器32相连,在帘布2的底边具有呈筒状且与帘布2连为一体的裙边21,所述的裙边21中穿设有抗风杆4,所述的抗风杆4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裙边21的两端外且穿设在窗架I上,所述的抗风杆4与窗架I之间设有导向结构,该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窗架I两侧的导轨12,在抗风杆4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的导轨12一一对应的滑块41,所述的滑块41设置在导轨12上。
[0019]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帘布2包括布帘层2a,在布帘层2a的背面设有遮光层2b,在布帘层2a的另一面设有防水层2c。在防水层2c远离布帘层2a的一面上设有装饰图案层2d。在装饰图案层2d上设有阻燃层2e。
[0020]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驱动电机31驱动卷筒3转动从而使帘布2绕设在卷筒3上或使绕设在卷筒3的帘布2展开,当帘布2的底边下降后,在抗风杆4的作用下可防止帘布2被风吹起,另外,本实施例的抗风杆4结合卷筒3后抗风能力更强。
[0021]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2]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窗架1、导轨12、帘布2、布帘层2a、遮光层2b、防水层2c、装饰图案层2d、阻燃层2e、裙边21、卷筒3、驱动电机31、控制器32、抗风杆4、滑块4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抗风窗帘组件,设置在窗架(I)上,包括帘布(2),在帘布(2)上设有反光亮条和/或反光亮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帘布(2)顶边固定在窗架(I)的卷筒(3)上,所述的卷筒⑶与能驱动其转动的驱动机构相连,在帘布⑵的底边具有呈筒状且与帘布⑵连为一体的裙边(21),所述的裙边(21)中穿设有抗风杆(4),所述的抗风杆(4)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裙边(21)的两端外且穿设在窗架(I)上,所述的抗风杆(4)与窗架(I)之间设有导向结构,该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窗架(I)两侧的导轨(12),在抗风杆(4)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的导轨(12) —一对应的滑块(41),所述的滑块(41)设置在导轨(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风窗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帘布(2)包括布帘层(2a),在布帘层(2a)的背面设有遮光层(2b),在布帘层(2a)的另一面设有防水层(2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风窗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层(2c)远离布帘层(2a)的一面上设有装饰图案层(2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风窗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饰图案层(2d)上设有阻燃层(2e)。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抗风窗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31),所述的驱动电机(31)与控制器(32)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抗风窗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光亮条和/或反光亮块由PVC晶格制成。
【文档编号】A47H23/00GK203802217SQ201420239346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9日
【发明者】过丽清 申请人:过丽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