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取油脂的蒸炒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65183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取油脂的蒸炒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取油脂的蒸炒机,由底座及炒制器构成,其中炒制器安装在底座上,炒制器由机架、喷淋室、炒制室、出料室、搅拌器构成,喷淋室、炒制室及出料室顶部中心处均设进料口,底部均设出料口,喷淋室、炒制室侧壁均设至少一个排气口及至少一个紫外线杀菌器,喷淋室顶部另设进水口及至少一个水雾喷淋口,出料室出料口处另设出料器,搅拌器由搅拌轴、搅拌叶及驱动电机构成,喷淋室、炒制室及出料室侧表面另设观察窗及紧急出料口。本新型具有工作效率高,能耗低且工作可靠稳定的特点,一方面湿度调控节灵活方便,另一方面加热热源类型多样,且加热效率高,同时具备全程的杀菌处理能力及主动的排料机构,极大的降低了油料作物污染的风险。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制取油脂的蒸炒机

【技术领域】
[0001]本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制取油脂的蒸炒机,属粮油农产品加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蒸炒机是目前对植物类油料作物进行榨油生产的主要设备之一,目前所使用的蒸炒机在对油料作物进行加热时,主要是依靠加热油做为热源进行加热,虽然导热油在加热时热量均匀平稳,可避免因高温而造成的对油料作物的损害,但其温升较慢,加热效率低,能耗大,因此一方面制约了蒸炒机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蒸炒机的运行成本,虽然目前也有使用电阻式加热等其它加热方法,但往往一台蒸炒机仅采用一种加热方法,热源适用范围有限,加热方式呆板,且抗故障率低,同时当前所使用的蒸炒机在对油料作物含水量调整时往往采用的是直接喷水或高温水蒸气的方法进行,采用直接喷水时对加水量极难灵活控制,且油料作物对水分吸收效果也相对较差,而采用水蒸气时,则需要另配备蒸汽设备,使用成本较高,而目前所使用的蒸炒机不具备对油料作物进行全程杀菌的能力,因此极易有害病菌等在高温环境下滋生,从而影响油料作物的品质及出油的品质,同时目前使用的蒸炒机在对加工过的物料进行出料时,主要依靠物料自身重力作用,或辅助以蒸炒机自身的搅拌设备从出料口排出,其出料过程被动,效率也极为低下,且易出现出料不干净,易出现对油料作物重复蒸炒的弊端,从而造成对油料作物的污染。


【发明内容】

[0003]本新型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制取油脂的蒸炒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用于制取油脂的蒸炒机,由底座及炒制器构成,其中炒制器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的炒制器圆柱形,由机架、喷淋室、炒制室、出料室、搅拌器构成,所述的喷淋室、炒制室及出料室均安装在机架内部,所述喷淋室、炒制室及出料室同轴且按从上之下顺序排布,其中炒制室至少一个,所述喷淋室、炒制室及出料室顶部中心处均设进料口,底部均设出料口,其中炒制室进料口与喷淋室出料口通过输料道联通,炒制室出料口与出料室进料口通过输料道联通,所述输料道上另设控制阀门,所述喷淋室、炒制室侧壁均设至少一个排气口及至少一个紫外线杀菌器,所述排气口另通过排气管联通,所述排气管顶端设排气阀,所述的喷淋室顶部另设进水口及至少一个水雾喷淋口,所述进水口与水雾喷淋口通过水管联通,所述的水雾喷淋口处另设声波雾化器,所述的炒制室侧壁外表面设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与炒制室侧壁间均布至少四组加热电阻,炒制室侧壁另嵌至少3块导热体,所述导热体外表面另设微波加热器,所述微波加热器另安装在炒制室侧壁外表面,所述出料室出料口处另设出料器,所述出料器由螺旋轴、出料管、出料电机构成,所述的螺旋轴位于出料管内且一端与出料电机连接,所述出料管安装在出料室出料口上且通过加注口与出料口联通,所述搅拌器由搅拌轴、搅拌叶及驱动电机构成,所述搅拌轴贯穿喷淋室、炒制室及出料室,且与喷淋室、炒制室及出料室同轴,其末端嵌于机架底部,前端嵌于机架顶部,且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另安装在机架顶部上表面,所述搅拌叶安装在搅拌轴侧表面上,且呈螺旋状,所述搅拌叶距离喷淋室、炒制室及出料室侧壁内表面间距为5 — 20毫米,所述喷淋室、炒制室及出料室侧表面另设观察窗及紧急出料口。
[0006]本新型较传统蒸炒机具有工作效率高,能耗低且工作可靠稳定的特点,一方面湿度调控节灵活方便,成本低廉,另一方面加热热源类型多样,加热方式灵活多变,且加热效率高,能耗低,同时还具备全程的杀菌处理能力,极大的降低了细菌等对油料作物污染的风险,最后还具有更为主动的排料机构,极大提高了物料的排出效率及排净率,避免了油料作物重复蒸炒从而造成对油料作物的污染的弊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制取油脂的蒸炒机,由底座I及炒制器构成,其中炒制器安装在底座I上,所述的炒制器圆柱形,由机架2、喷淋室3、炒制室4、出料室5、搅拌器构成,所述的喷淋室3、炒制室4及出料室5均安装在机架2内部,所述喷淋室3、炒制室4及出料室5同轴且按从上之下顺序排布,其中炒制室4至少一个,所述喷淋室3、炒制室4及出料室5顶部中心处均设进料口 6,底部均设出料口 7,其中炒制室4进料口 6与喷淋室3出料口 7通过输料道8联通,炒制室4出料口 7与出料室5进料口 6通过输料道8联通,所述输料道8上另设控制阀门9,所述喷淋室3、炒制室4侧壁均设至少一个排气口 10及至少一个紫外线杀菌器11,所述排气口 10另通过排气管12联通,所述排气管12顶端设排气阀13,所述的喷淋室3顶部另设进水口 14及至少一个水雾喷淋口 15,所述进水口 14与水雾喷淋口 15通过水管16联通,所述的水雾喷淋口 15处另设声波雾化器17,所述的炒制室4侧壁外表面设保温层18,所述保温层18与炒制室4侧壁间均布至少四组加热电阻19,炒制室4侧壁另嵌至少3块导热体20,所述导热体20外表面另设微波加热器21,所述微波加热器21另安装在炒制4室侧壁外表面,所述出料室5出料口 7处另设出料器,所述出料器由旋轴22、出料管23、出料电24机构成,所述的螺旋轴22位于出料管23内且一端与出料电机24连接,所述出料管23安装在出料室5出料口 7上且通过加注口 25与出料口 7联通,所述搅拌器由搅拌轴26、搅拌叶27及驱动电机28构成,所述搅拌轴26贯穿喷淋室3、炒制室4及出料室5,且与喷淋室3、炒制室4及出料室5同轴,其末端嵌于机架2底部,前端嵌于机架2顶部,且与驱动电机28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8另安装在机架2顶部上表面,所述搅拌叶27安装在搅拌轴26侧表面上,且呈螺旋状,所述搅拌叶27距离喷淋室3、炒制室4及出料室5侧壁内表面间距为5 — 20毫米,所述喷淋室3、炒制室4及出料室5侧表面另设观察窗29及紧急出料口 30。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制取油脂的蒸炒机,由底座及炒制器构成,其中炒制器安装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炒制器为圆柱形,由机架、喷淋室、炒制室、出料室、搅拌器构成,所述的喷淋室、炒制室及出料室均安装在机架内部,所述喷淋室、炒制室及出料室同轴且按从上之下顺序排布,其中炒制室至少一个,所述喷淋室、炒制室及出料室顶部中心处均设进料口,底部均设出料口,其中炒制室进料口与喷淋室出料口通过输料道联通,炒制室出料口与出料室进料口通过输料道联通,所述输料道上另设控制阀门,所述喷淋室、炒制室侧壁均设至少一个排气口及至少一个紫外线杀菌器,所述排气口另通过排气管联通,所述排气管顶端设排气阀,所述的喷淋室顶部另设进水口及至少一个水雾喷淋口,所述进水口与水雾喷淋口通过水管联通,所述的水雾喷淋口处另设声波雾化器,所述的炒制室侧壁外表面设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与炒制室侧壁间均布至少四组加热电阻,炒制室侧壁另嵌至少3块导热体,所述导热体外表面另设微波加热器,所述微波加热器另安装在炒制室侧壁外表面,所述出料室出料口处另设出料器,所述出料器由螺旋轴、出料管、出料电机构成,所述的螺旋轴位于出料管内且一端与出料电机连接,所述出料管安装在出料室出料口上且通过加注口与出料口联通,所述搅拌器由搅拌轴、搅拌叶及驱动电机构成,所述搅拌轴贯穿喷淋室、炒制室及出料室,且与喷淋室、炒制室及出料室同轴,其末端嵌于机架底部,前端嵌于机架顶部,且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另安装在机架顶部上表面,所述搅拌叶安装在搅拌轴侧表面上,且呈螺旋状,所述搅拌叶距离喷淋室、炒制室及出料室侧壁内表面间距为5 — 20毫米,所述喷淋室、炒制室及出料室侧表面另设观察窗及紧急出料口。
【文档编号】C11B1/04GK203923133SQ201420245965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5日
【发明者】王子许, 宋温岭, 刘汝衡 申请人:焦作市永乐油脂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