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377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炸锅,其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带沟槽和凸棱的部件之间的插接,通过电机轴依次带动所述转盘和锅体旋转,并采用将加热器出风口与锅体的顶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以及微动开关、热保护器、继电器等系列技术特征和技术手段,使得空气炸锅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简便、维修工作量小、加工制造成本低;空气加热效果好、无异味无污染产生等技术特点;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智能化程度大幅提高,直接带来了其使用上的便利和使用安全性能的大幅提升,特别适于家庭厨房各类食材的无油烧烤加工。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小家电,尤其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0002] 从麻花、油条、油圈、油炸藕合、芝麻团、油炸里脊、油炸鱼类等中国传统风味食品, 到肯德基、麦丹劳的油炸鸡腿、薯条等洋快餐,油炸食品以其酥、脆、香等风味和口感一直风 靡全世界。
[0003] 但是,由于油炸食品过高的脂肪含量,是导致身体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肥胖有 往往易伴随高血脂、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类疾病的发生概率。
[0004]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持续进行各种各样的食物加工方法和加工工器具的改进。如 特氟龙涂层、粉末冶金的不沾锅技术。归纳来看,上述食物加工工器具主要集中涉及传统的 "煎炒烹炸"中的煎、炒、烹或烧烤等食物加工方法,对于油炸方法所需的工器具涉及很少。
[0005] 近年来,采用高速空气循环技术,利用热循环风进行食物加工的空气炸锅应运而 生,其利用锅体内产生高温的热风而使食物表面形成酥脆的表层,锁住食材内部的水分,达 到普通油炸食品又香又脆的口感,色泽金黄无糊锅现象发生,特别是加工出的"油炸"食品 脂肪含量低,因而得到快速的发展和普及。
[0006] 如图1所示,中国专利申请CN203290707U公开了一种空气加热式烹调锅,其锅体 从加热腔敞开的一侧放入加热腔内,盖体遮盖在加热腔的敞开口外,其还包括转盘电机和 至少三个支承滚轮,转盘电机设置在机体内,转盘电机的电机轴通过传动件带动锅体旋转, 支承滚轮呈圆周分布、并位于锅体底部与加热腔底部之间。此款空气加热式烹调锅在加热 过程中,锅体相对于热风出风口是转动的,使锅体内的各个部位均有机会被热风出风口出 来的热风直接吹射,从而达到加热均匀的目的;锅体底部与加热腔之间设有支承滚轮,使得 锅体转动时更加平稳。
[0007] 这种结构性形式的空气加热式烹调锅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方面, 橡胶材质滚轮,因长期在100-200度高温下工作,且急热快冷频繁的大幅度温差往往导致 其锅滚轮出现加速老化进而导致损坏,需要适时维修或更换,而这种结构形式的滚轮安装、 拆卸十分不便;另一方面,高温下可能导致橡胶材质的滚轮挥发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造成食 物出现异味或造成食物污染,影响食物的口感或食用安全性;再者,滚轮在运转过程中,其 与锅体底部外壁层之间相互摩擦,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锅体底部外壁层的保护性涂层将 因长期持续磨损而形成局部性脱落,进而影响锅底传热的均匀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8]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维修简便的空气炸锅,采用这种空气炸 锅加工出的"油炸"食品口感纯正、食用安全。
[0009]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炸锅,包括机体50、上 盖20、锅体8、电机30、电机轴301 ;其中:
[0010] 电机30设置在机体的底部,电机轴301的自由端的外表面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第 一沟槽和第一凸棱,电机轴301的自由端沿锅体容纳空腔的中心位置自下而上穿过锅体容 纳腔的底壁伸出;
[0011] 机体50上设置有一个顶部为敞口的锅体容纳腔,以及设有往锅体容纳腔吹送热 风的热风产生装置;使用时,锅体8从顶部敞口放入锅体容纳腔内,上盖20盖在锅体上方;
[001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转盘501 ;
[0013] 所述转盘501的下表面中心处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电机轴301的自由端形状相匹配 第一不透孔;
[0014] 所述第一不透孔向上伸展直至在所述转盘501的上表面中心处形成一个柱状凸 起;
[0015] 所述柱状凸起的外表面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沟槽和第二凸棱;
[0016] 所述锅体8底部中心处设置有一个所述柱状凸起形状相匹配第二不透孔;
[0017] 所述转盘501通过所述第一不透孔与所述电机轴301的自由端插接,所述锅体8 置于所述转盘501上并通过所述第二不透孔与所述柱状凸起插接,所述电机轴301依次带 动所述转盘501和锅体8旋转。
[0018] 作为优选,上述机体50包括底壳4、内壳体5、上壳和支撑板7,内壳体5和上壳分 别设置在底壳4上,内壳体5顶面向下凹进以形成一个顶侧敞开的所述锅体容纳腔,上壳 位于锅体容纳腔开口的一侧上部位置并与支撑板7连接,支撑板7表面设有加热器出风口 61 ;
[0019] 所述热风产生装置设置机体50内远离所述锅体容纳腔的一侧,所述热风产生装 置与有所述底壳4与上壳围成的风道40连通;
[0020] 所述热风产生装置包括带有前后叶轮402, 403的离心风机401、风机驱动电机、固 定架、加热器405和隔热导流罩406 ;其中:固定架与内壳体5连接,风机驱动电机前端与固 定架外侧连接,离心风机401设置在固定架内侧并与风机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0021] 所述加热器405设置在固定架上端,并靠近所述加热器出风口 61 ;所述隔热导流 罩406设置在所述加热器405的外侧,所述隔热导流罩406对应所述加热器出风口 61和固 定架上方位置呈敞开状态;所述支撑板7倾斜设置,所述加热器出风口 61与所述锅体8的 顶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
[0022] 上述技术方案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是,空气炸锅在工作过程中,盛放在锅体内的 食材在热风吹扫下,被加热直至烤熟。由于锅体持续保持转动状态,使得锅体内的食材加热 与受热均匀;
[0023] "加热器出风口 61与所述锅体8的顶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这一技术特征 的采用,可以保证热风最大范围地吹扫至锅体内部空间,减少热风损失,因而节能;
[0024] 相对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取消了橡胶材质的滚轮,一方面,由于省略了该 易损件,降低了安装与维修操作难度;另一方面,彻底消除了橡胶材质滚轮在持续高温下可 能出现的食物串味或污染现象的发生概率。更为重要的是,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电机驱动 转盘、转盘再带动锅体转动的具体方案,具有结构简单、安装简便、维修工作量小、加工制造 成本低等技术特点,而且锅体转动过程中可以始终保持平稳的状态。
[0025] 进一步优选,上述空气炸锅还包括有控制板10、继电器和微动开关7 ;
[0026] 所述加热器与外接电源之间依次串联连接有继电器和微动开关7 ;
[0027] 所述控制板10上还连接有测温探头,所述测温探头设置在所述隔热导流罩406 内,用于检测所述加热器405的加热温度;
[0028] 所述继电器设置在所述控制板10上,当测温探头检测到加热器405加热到控制板 10的设定温度时,加热器405的供电被继电器断开;当测温探头检测到加热器405的温度 低于控制板10的设定温度时,继电器继续导通加热器405的供电;
[0029] 所述微动开关7设置在上盖20的内表面边缘处,并与所述控制板10连接,当上盖 20盖上时,所述微动开关7闭合,空气炸锅按照控制板10设定的时间进行加热;当上盖20 打开后,所述微动开关7断开,以断开加热器的供电。
[0030] 该优选技术方案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是,一些列智能化技术手段的采用,降低了 使用空气炸锅进行食物烧烤加工操作的难度,同时提高了空气炸锅使用的安全性。
[0031] 进一步优选,上述加热器405与外接电源之间还串联连接有热保护器9,当空气炸 锅内温度超过安全值时,所述热保护器9断开,切断加热器的供电。
[0032] 该优选技术方案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是,进一步保证了空气炸锅的使用安全性。
[0033] 进一步优选,上述的空气炸锅还包括一个与控制板10连接的操作面板1,所述操 作面板1上设置有若干按键101,用于设定和调节空气炸锅的运行状态
[0034] 该优选技术方案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是,进一步提高了空气炸锅使用的方便性 能。
[0035] 进一步优选,上述上盖20为内外夹层结构,外层为塑料材质的上盖本体,内层为 不锈钢材质的上盖隔热板204,所述内层与外层之间留有间隙。
[0036] 该优选技术方案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是,不锈钢材质的上盖隔热板塑料材质的上 盖本体内层与塑料材质的上盖本体外层之间留有间隙,使得该间隙形成的空腔内存有空 气,利用该空气进行隔热,其隔热效果好;而且,当上盖有污垢时,更易于清理。
[0037] 更为重要的是,上述可靠地隔热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外层塑料材质在持续高温下 可能出现的有毒有害或者异味气体的挥发所致食物串味或者污染现象的发生。
[0038] 进一步优选,上述转盘501的上表面上位于所述柱状突起的外围均布有三个冲压 成型的扇形凹陷部。
[0039] 该优选技术方案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是,对于使用频率很高的易损件之一的转 盘,上述"在转盘上冲压成型三个扇形的凹陷部"这一技术手段的采用,有利于增强其强度, 减少其受压所致的变形量,延长其使用寿命。
[0040] 进一步优选,上述的空气炸锅还包括有烤架11,所述烤架11使用时放置在所述锅 体8内,所述烤架11包括托网、分别设置在托网上下两面的矮支腿和高支腿。
[0041] 该优选技术方案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是,烤架的使用,可以保持锅体内待加工食 材保持在悬空的状态,更利于热风同时吹扫或加热食材的各个表面,保证加热效果;而托网 上下两面分别设置有矮支腿和高支腿这一技术特征,可以实现一物多用,提高了使用的便 利性。
[0042] 进一步优选,上述上盖20上设置有把手201,所述把手上设置有把手加强件202。
[0043] 该优选技术方案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是,在把手上设置加强件,一方面不会造成 把手体型的大幅增加,进而影响把手的握持性能,又可以提高把手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 命。
[0044]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炸锅,其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45] 1、结构简单、安装简便、维护维修工作量小、制造成本降低;
[0046] 2、空气加热效果好、无异味无污染产生;
[0047] 3、空气炸锅整体智能化程度大幅提高,直接带来了使用上的便利和使用安全性能 的大幅提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4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5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52]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炸锅,包括机体50、上盖20、锅体8、电机30、电 机轴301 ;其中:
[0053] 电机30设置在机体的底部,电机轴301的自由端的外表面均勻间隔设置有若干第 一沟槽和第一凸棱,电机轴301的自由端沿锅体容纳空腔的中心位置自下而上穿过锅体容 纳腔的底壁伸出;
[0054] 机体50上设置有一个顶部为敞口的锅体容纳腔,以及设有往锅体容纳腔吹送热 风的热风产生装置;使用时,锅体8从顶部敞口放入锅体容纳腔内,上盖20盖在锅体上方;
[0055] 空气炸锅还包括有一转盘501 ;
[0056] 所述转盘501的下表面中心处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电机轴301的自由端形状相匹配 第一不透孔;
[0057] 所述第一不透孔向上伸展直至在所述转盘501的上表面中心处形成一个柱状凸 起;
[0058] 所述柱状凸起的外表面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沟槽和第二凸棱;
[0059] 所述锅体8底部中心处设置有一个所述柱状凸起形状相匹配第二不透孔;
[0060] 所述转盘501通过所述第一不透孔与所述电机轴301的自由端插接,所述锅体8 置于所述转盘501上并通过所述第二不透孔与所述柱状凸起插接,所述电机轴301依次带 动所述转盘501和锅体8旋转。
[0061] 上述机体50包括底壳4、内壳体5、上壳和支撑板7,内壳体5和上壳分别设置在底 壳4上,内壳体5顶面向下凹进以形成一个顶侧敞开的所述锅体容纳腔,上壳位于锅体容纳 腔开口的一侧上部位置并与支撑板7连接,支撑板7表面设有加热器出风口 61 ;
[0062] 所述热风产生装置设置机体50内远离所述锅体容纳腔的一侧,所述热风产生装 置与有所述底壳4与上壳围成的风道40连通;
[0063] 所述热风产生装置包括带有前后叶轮402, 403的离心风机401、风机驱动电机、固 定架、加热器405和隔热导流罩406 ;其中:固定架与内壳体5连接,风机驱动电机前端与固 定架外侧连接,离心风机401设置在固定架内侧并与风机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0064] 所述加热器405设置在固定架上端,并靠近所述加热器出风口 61 ;所述隔热导流 罩406设置在所述加热器405的外侧,所述隔热导流罩406对应所述加热器出风口 61和固 定架上方位置呈敞开状态;所述支撑板7倾斜设置,所述加热器出风口 61与所述锅体8的 顶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
[0065] 上述空气炸锅还包括有控制板10、继电器(在控制板相连接的电源板上)和微动 开关7 ;
[0066] 所述加热器与外接电源之间依次串联连接有继电器和微动开关7 ;
[0067] 所述控制板10上还连接有测温探头,所述测温探头设置在所述隔热导流罩406 内,用于检测所述加热器405的加热温度;
[0068] 所述继电器与所述控制板10连接,当测温探头检测到加热器405加热到控制板10 的设定温度时,加热器405的供电被继电器断开;当测温探头检测到加热器405的温度低于 控制板10的设定温度时,继电器继续导通加热器405的供电;
[0069] 所述微动开关7设置在上盖20的内表面边缘处,并与所述控制板10连接,当上盖 20盖上时,所述微动开关7闭合,空气炸锅按照控制板10设定的时间进行加热;当上盖20 打开后,所述微动开关7断开,以断开加热器的供电。
[0070] 上述加热器405与外接电源之间还串联连接有热保护器9,当空气炸锅内温度超 过安全值时,所述热保护器9断开,切断加热器的供电。
[0071] 上述的空气炸锅还包括一个与控制板10连接的操作面板1,所述操作面板1上设 置有若干按键101,用于设定和调节空气炸锅的运行状态。
[0072] 进一步优选,上述上盖20为内外夹层结构,外层为塑料材质的上盖本体,内层为 不锈钢材质的上盖隔热板204,所述内层与外层之间留有间隙。
[0073] 上述转盘501的上表面上位于所述柱状突起的外围均布有三个冲压成型的扇形 凹陷部。
[0074] 上述的空气炸锅还包括有烤架11,所述烤架11使用时放置在所述锅体8内,所述 烤架11包括托网、分别设置在托网上下两面的矮支腿和高支腿。
[0075] 上述上盖20上设置有把手201,所述把手上设置有把手加强件202。
[0076] 考虑到产品的整体美观,如图3所示,在上盖20的上表面、把手201握持部位的下 方,还设置有上盖装饰板203。
【权利要求】
1. 一种空气炸锅,包括机体(50)、上盖(20)、锅体(8)、电机(30)、电机轴(301);其中: 电机(30)设置在机体的底部,电机轴(301)的自由端的外表面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第 一沟槽和第一凸棱,电机轴(301)的自由端沿锅体容纳空腔的中心位置自下而上穿过锅体 容纳腔的底壁伸出; 机体(50)上设置有一个顶部为敞口的锅体容纳腔,以及设有往锅体容纳腔吹送热风 的热风产生装置;使用时,锅体(8)从顶部敞口放入锅体容纳腔内,上盖(20)盖在锅体上 方;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转盘(501); 所述转盘(501)的下表面中心处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电机轴(301)的自由端形状相匹配 第一不透孔; 所述第一不透孔向上伸展直至在所述转盘(501)的上表面中心处形成一个柱状凸起; 所述柱状凸起的外表面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沟槽和第二凸棱; 所述锅体(8)底部中心处设置有一个所述柱状凸起形状相匹配第二不透孔; 所述转盘(501)通过所述第一不透孔与所述电机轴(301)的自由端插接,所述锅体(8) 置于所述转盘(501)上并通过所述第二不透孔与所述柱状凸起插接,所述电机轴(301)依 次带动所述转盘(501)和锅体(8)旋转。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50)包括底壳(4)、内壳体 (5)、上壳和支撑板(7),内壳体(5)和上壳分别设置在底壳(4)上,内壳体(5)顶面向下凹 进以形成一个顶侧敞开的所述锅体容纳腔,上壳位于锅体容纳腔开口的一侧上部位置并与 支撑板(7)连接,支撑板(7)表面设有加热器出风口(61); 所述热风产生装置设置机体(50)内远离所述锅体容纳腔的一侧,所述热风产生装置 与由所述底壳(4)与上壳围成的风道(40)连通; 所述热风产生装置包括带有前后叶轮(402, 403)的离心风机(401)、风机驱动电机、固 定架、加热器(405)和隔热导流罩(406);其中:固定架与内壳体(5)连接,风机驱动电机前 端与固定架外侧连接,离心风机(401)设置在固定架内侧并与风机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所述加热器(405)设置在固定架上端,并靠近所述加热器出风口(61);所述隔热导流 罩(406)设置在所述加热器(405)的外侧,所述隔热导流罩(406)对应所述加热器出风口 (61)和固定架上方位置呈敞开状态;所述支撑板(7)倾斜设置,所述加热器出风口 ¢1)与 所述锅体(8)的顶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度。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控制板(10)、继电器和微动 开关(7); 所述加热器与外接电源之间依次串联连接有继电器和微动开关(7); 所述控制板(10)上还连接有测温探头,所述测温探头设置在所述隔热导流罩(406) 内,用于检测所述加热器(405)的加热温度; 所述继电器设置在所述控制板(10)上,当测温探头检测到加热器(405)加热到控制板 (10)的设定温度时,加热器(405)的供电被继电器断开;当测温探头检测到加热器(405) 的温度低于控制板(10)的设定温度时,继电器继续导通加热器(405)的供电; 所述微动开关(7)设置在上盖(20)的内表面边缘处,并与所述控制板(10)连接,当上 盖(20)盖上时,所述微动开关(7)闭合,空气炸锅按照控制板(10)设定的时间进行加热; 当上盖(20)打开后,所述微动开关(7)断开,以断开加热器的供电。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405)与外接电源之间还 串联连接有热保护器(9),当空气炸锅内温度超过安全值时,所述热保护器(9)断开,切断 加热器的供电。
5. 根据权利要求4任一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与控制板(10)连接 的操作面板(1),所述操作面板(1)上设置有若干按键(101),用于设定和调节空气炸锅的 运行状态。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0)为内外夹层结构,外层 为塑料材质的上盖本体,内层为不锈钢材质的上盖隔热板(204),所述内层与外层之间留有 间隙。
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烤架(11),所述烤架 (11)使用时放置在所述锅体(8)内,所述烤架(11)包括托网、分别设置在托网上下两面的 矮支腿和高支腿。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501)的上表面上位于所述柱 状凸起的外围均布有三个冲压成型的扇形凹陷部。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0)上设置有把手(201), 所述把手上设置有把手加强件(202)。
【文档编号】A47J37/06GK203885343SQ201420286514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30日
【发明者】王林海, 王中晓, 庄光亮, 于怀祺, 高运 申请人:青岛兴邦烤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