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炸锅,其包括有外壳、炉头及气体管路;外壳具有至少两个烹饪空间及盛物筒;各烹饪空间由侧壁及底壁围成的具有一开口朝上的容室;盛物筒装设于烹饪空间内,且盛物筒周壁上分布有通孔;炉头具有可盖合开口的凸块,且炉头内部设有加热空间,并于加热空间装设有空气加热装置,空气加热装置具有多个加热管、风叶及对风叶进行驱动的第一电机;气体管路包括有进气单元及出气单元;进气单元具有设置于炉头的进气口及连通加热空间和烹饪空间的通气孔;出气单元具有设置于盛物筒一端的出气孔;借助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同时烹饪大量食物,而且同时烹饪多种食物时,可避免食物之间相互串味,以适应商业推广。
【专利说明】空气炸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物烹饪电器,尤其是指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油炸锅方便人们煎炸食物,但食物浸泡在油内煎炸,炸出的食物含油量极高, 不利于健康,且浪费油。于是就研制了空气油炸锅。目前,国内外健康饮食炊具开始普及, 最近几年最流行的是空气炸锅,国内外各种品牌种类繁多,但其原理基本相同,都是采用高 速热空气循环技术对食物进行烹饪,由于食物在烹饪过程中不需要或者很少用油,所以属 于健康的烹饪。
[0003] 现有的空气炸锅包括炉头、外壳,该炉头内设有电机和发热管罩,该电机的轴的末 端与热风叶以螺纹吻合连接,该发热管罩设有发热管,该外壳内设有物盘,该物盘与内胆连 接,该内胆顶部与底部均是空的,内胆内设有滤网;该外壳设有出风口;该炉头内设有冷风 叶,该冷风叶与电机的轴螺纹连接,且该冷风叶与热风叶之间设有隔热罩;且该外壳与物盘 之间设有隔热层。
[0004] 使用时,握住手柄往外拉并带动物盘抽出,将食物放入内胆内,并盛在该内胆的滤 网上,关上物盘,打开开关按钮,炉头内的发热管罩内的发热管发热,该炉头内的电机启动 并带动冷风叶和热风叶旋转,该冷风叶与热风叶之间的隔热罩把这两个风叶隔开,该冷风 叶对电机降温,该热风叶将所述内胆的空气往上抽出,空气经过所述发热管受热,由于内胆 与物盘之间有空隙,因此可以利用在包括空隙和内胆的空间内产生的热空气循环,将食物 涂抹少量或利用食物本身带有的油脂进行全方位的热空气烘干,水蒸气从出风口排出,完 成食物制作。
[0005] 但是,现有空气炸锅具有以下缺点:
[0006] 1、基于现有热空气产生方式以及其结构上的特点,整个炸锅在容量以及功率上均 存在一定的瓶颈,即上述现有空气炸锅其应用范围基本被限制在家用上,而无法作为商业 使用,如此在人流量较大的集市或街边处将无法推广传统空气炸锅,其大大限制空气炸锅 的推广,而在目前地沟油横行的年代,大部分消费者放弃食用街边小吃,主要原因是对油质 量的不信任,空气炸锅则正好可以解决这个矛盾,由此如何解决空气炸锅的商业应用问题, 将给人们生活享受以及街边小吃的安全性提升一个新台阶;
[0007] 2、再者由于现有空气炸锅仅有一个烹饪空间,当烹饪多种食物时,为了避免不同 食物之间不会产生味觉影响,一般均需要分阶段进行加工,如此效率极其低下,尤其是对于 商业化使用来说,根本无法产业化;而在一个物盘内同时盛装不同食物进行烹饪,则会出现 食物串味的问题,影响食物的香味和口感。
[0008]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空气炸锅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 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9]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炸锅,其不仅可以同时烹饪大量食物,而且 同时烹饪多种食物时,可避免食物之间相互串味,以适应商业推广。
[0010]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0011] 一种空气炸锅,其包括有外壳、炉头及气体管路;
[0012] 该外壳具有至少两个烹饪空间及盛物筒;所述各烹饪空间由侧壁及底壁围成的具 有一开口朝上的容室;该盛物筒装设于烹饪空间内,且该盛物筒周壁上分布有通孔;
[0013] 该炉头具有可盖合所述开口的凸块,且该炉头内部设有加热空间,并于加热空间 装设有空气加热装置,该空气加热装置具有多个加热管、风叶及对风叶进行驱动的第一电 机;
[0014] 该气体管路包括有进气单元及出气单元;该进气单元具有设置于炉头的进气口 及连通加热空间和烹饪空间的通气孔;该出气单元具有设置于盛物筒一端的出气孔;该空 气由进气口进入加热空间,并由空气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加热的热空气通过通气孔进入烹 饪空间,并通过盛物筒的通孔进入盛物筒,对食物进行加热烹饪,且由盛物筒一端的出气 孔排出,以形成气体循环。
[0015] 上述盛物筒具有一空心的圆筒,及可打开或盖合圆筒前、后的前盖和后盖,该通孔 分布于圆筒及前盖上,该出气孔分布于后盖上。
[0016] 上述空气炸锅还包括有一可驱动盛物筒转动的第二电机,该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 侧壁上,且具有一输出轴;所述后盖上形成一与输出轴连接的转轴;且对应出气孔位置设 有一由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的抽气装置。
[0017] 上述空气炸锅还包括第三电机,该盛物筒内部设有一由第三电机驱动转动的搅拌 桨。
[0018]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空气炸锅具有至少两个烹饪空间,且此至少两个烹 饪空间彼此独立,如此可以同时启用多个烹饪空间,以烹饪大量食物,而且每个烹饪空间都 是独立的,可以每一烹饪空间烹饪一种食物,可避免食物之间相互串味,提供食物的香味和 口感;而且设有多个加热管,功率较大,并所有热空气都必须进入盛物筒,再由盛物筒上的 出气孔排出,充分提高热空气的利用率,进而提高食物加热效率,使得烹饪周期时间降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气炸锅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气炸锅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气炸锅的盛物筒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气炸锅的盛物筒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3]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气炸锅的导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6本实用新型空气炸锅的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0025] 符号说明
[0026] 外壳1 烹饪空间11 侧壁111 底壁112
[0027] 开口 113 侧开口 114 侧盖体115 合页116
[0028] 锁扣117 盛物筒12 通孔121 圆筒122
[0029] 前盖123 后盖124 转轴125 第二电机13
[0030] 输出轴131抽气装置14 搅拌桨15 导气板16
[0031] 斜板161 导气孔162
[0032] 炉头2 凸块21 加热空间22 空气加热装置23
[0033] 加热管24 风叶25 第一电机26
[0034] 进气口 33 通气孔34 出气孔35 微波加热装置4
[0035] 控制系统5 控制器51 控制电路52 感应装置53
[0036] 温度感应器54。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 行详细阐述。
[0038]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空气炸锅,其包括有外壳1、炉头2及气 体管路;
[0039] 该外壳1具有至少两个烹饪空间11及盛物筒12,本实施例以四个烹饪空间11为 例说明;所述各烹饪空间11由侧壁111及底壁112围成的具有一开口 113朝上的容室;该 盛物筒12装设于烹饪空间11内,且该盛物筒12周壁上分布有通孔121,该通孔121为单 向进气孔,热空气只能从烹饪空间11通过通孔121进入盛物筒12中,不能从盛物筒12通 过通孔121进入烹饪空间11,避免热空气到处流动散失热量,热空气可集中于盛物筒12中, 提高烹饪效率;
[0040] 该炉头2具有可盖合所述开口 113的凸块21,且该炉头2内部设有加热空间22, 并于加热空间22装设有空气加热装置23,该空气加热装置23具有多个加热管24、风叶25 及对风叶25进行驱动的第一电机26;
[0041] 该气体管路包括有进气单元及出气单元;该进气单元具有设置于炉头2的进气口 33及连通加热空间22和烹饪空间11的通气孔34,该通气孔34处设有单向阀门;该出气 单元具有设置于盛物筒12-端的出气孔35 ;该空气由进气口 33进入加热空间22,并由空 气加热装置23进行加热,加热的热空气通过通气孔34进入烹饪空间11,并通过盛物筒12 的通孔121进入盛物筒12,对食物进行加热烹饪,且由盛物筒12 -端的出气孔35排出, 以形成气体循环。
[0042] 本实用新型空气炸锅具有多个独立的烹饪空间11,可以同时启用多个烹饪空间 11,以烹饪大量食物,而且每个烹饪空间11都是独立的,可以每一烹饪空间11烹饪一种 食物,可避免食物之间相互串味,提供食物的香味和口感;而且设有多个加热管24,功率较 大,并所有热空气都必须进入盛物筒12,再由盛物筒12上的出气孔35排出,避免热空气到 处流动散失热量,充分提高热空气的利用率,进而提高食物加热效率,使得烹饪周期时间降 低。
[0043] 本实用新型空气炸锅的盛物筒12具有一空心的圆筒122,及可打开或盖合圆筒 122前、后的前盖123和后盖124,该通孔121分布于圆筒122及前盖123上,该出气孔35分 布于后盖124上;本实用新型空气炸锅还包括有一可驱动盛物筒12转动的第二电机13,该 第二电机13设置于所述侧壁111上,且具有一输出轴131 ;所述后盖124上形成一与输出轴 131连接的转轴125,该第二电机13驱动盛物筒12转动,可使热空气均匀进入盛物筒12,进 而对食物均匀加热,提高烹饪效率;且对应出气孔35位置设有一由所述第二电机13驱动的 抽气装置14,可将盛物筒12中使用过的热空气抽出,以使更多热空气进入盛物筒12,进而 提高烹饪效率;作为替代方案,为了提高食品油炸的均匀度,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空气炸锅还 可以包括有第三电机,该盛物筒12内部则设有一由第三电机驱动转动的搅拌桨15,该搅拌 桨15可搅动盛物筒12中的食物,避免出现外熟内生或外部焦黑等情况。
[0044] 本实用新型空气炸锅的烹饪空间11还在侧壁111开设有一侧开口 114,并于侧开 口 114上活动装设有一侧盖体115,该侧开口 114与侧盖体115之间设有固定结构;该固定 结构包括有于侧开口 114与侧盖体115 -侧枢接的合页116,另一侧设有锁扣117,该锁扣 117锁固于炉头2上;打开侧盖体115,可方便往盛物筒12转入或取出食物;该烹饪空间11 内还设有两相对设置导气板16,该两导气板16位于盛物筒12两侧且与盛物筒12的轴向长 度等长;该导气板16两端形成有向盛物筒12弯曲的斜板161,该斜板161上分布有导气孔 162,该导气板16可将烹饪空间11内的热空气均匀导入盛物筒12中,使得热空气均匀对食 物进行加热烹饪;该导气板16上中部还嵌设有微波加热装置4,可同时采用热空气加热和 微波加热,食物加热更迅速,受热更均匀,熟透的更快。
[0045] 本实用新型空气炸锅还包括有一控制系统5,该控制系统包括有控制器51、控制 电路52、感应装置53及温度感应器54 ;该感应装置53设于盛物筒12上,用于感应侧盖体 115是否盖合侧开口 114,当感应装置53侦测到侧盖体115已盖合侧开口 114时,控制电路 52接收控制器51和感应装置53发出的信号,控制第一电机26转动,驱动空气加热装置23 对空气进行加热,控制第二电机13转动,带动盛物筒12转动并驱动抽气装置14工作,同时 将通气孔34处的单向阀门打开,将加热的空气传送至烹饪空间11内对盛物筒12中食物进 行加热烹饪,即空气炸锅在完全关闭状态下工作,可避免热空气泄露而烫伤使用者;该温度 感应器54用以侦测烹饪空间11中的温度,当温度感应器54侦测到烹饪空间11中的温度 大于设定温度,就传递信号至控制电路52上,将立即控制第一电机26停止转动,进而停止 空气加热装置23工作,避免爆裂等安全隐患,从而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0046]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
1. 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炉头及气体管路; 该外壳具有至少两个烹饪空间及盛物筒;所述各烹饪空间由侧壁及底壁围成的具有一 开口朝上的容室;该盛物筒装设于烹饪空间内,且该盛物筒周壁上分布有通孔; 该炉头具有可盖合所述开口的凸块,且该炉头内部设有加热空间,并于加热空间装设 有空气加热装置,该空气加热装置具有多个加热管、风叶及对风叶进行驱动的第一电机; 该气体管路包括有进气单元及出气单元;该进气单元具有设置于炉头的进气口及连 通加热空间和烹饪空间的通气孔;该出气单元具有设置于盛物筒一端的出气孔;该空气由 进气口进入加热空间,并由空气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加热的热空气通过通气孔进入烹饪空 间,并通过盛物筒的通孔进入盛物筒,对食物进行加热烹饪,且由盛物筒一端的出气孔排 出,以形成气体循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该盛物筒具有一空心的圆筒,及可打开 或盖合圆筒前、后的前盖和后盖,该通孔分布于圆筒及前盖上,该出气孔分布于后盖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可驱动盛物筒转动的第二 电机,该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侧壁上,且具有一输出轴;所述后盖上形成一与输出轴连接的 转轴;且对应出气孔位置设有一由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的抽气装置。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炸锅还包括第三电机,该盛物 筒内部设有一由第三电机驱动转动的搅拌桨。
【文档编号】A47J37/04GK203898096SQ201420295404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5日
【发明者】郑晓菲 申请人:翡柯机械(福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