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开合盖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758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按键开合盖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按键开合盖电压力锅,包括锅体及盖体,盖体上设有由操控机构驱动盖体开合的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包括第一、二扣条、第一、二连接片,第一、二扣条分别装置于盖体两边的外边沿,第一连接片的一端与第一扣条连接,第一连接片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齿条,第二连接片的一端与第二扣条连接,第二连接片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齿条,第一连接片设有第一齿条的一端和第二连接片设有第二齿条的一端分别位于盖体的中部,外锅的上端部设有扣台,第一、二扣条能与外锅的扣台扣接;所述操控机构包括安装于盖体的中部的支架,安装于支架上的翘板,翘板上设有分别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一、二齿轮。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齿轮与齿条啮合的传动方式,传动可靠,使翘板摆动的作用力较小,而且出现卡死的机率较小。
【专利说明】按键开合盖电压力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压力锅,特别涉及一种按键开合盖电压力锅,属于电压力锅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0002]市面上大多数的电压力锅采用的为旋转式开合盖的方式,其操作较为复杂且无明确的合盖到位的指示及相关的保护,使用者往往会误操作,在没转盖到完全扣合或强行开盖等误操作下产生爆锅等安全事故。
[0003]随着电压力锅技术的不断改进,市场上出现了按键开合盖电压力锅,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20044330.0公开了一种按钮式开合压力锅,通过按钮下压跷板,利用跷板两端的插孔与左、右连动滑块上倾斜的插片配合,利用跷板上下摆动而使插孔与插片相对滑动而产生水平分力而带动左、右连动滑块移动,从而控制开合环的合上或打开而实现盖体的扣合或打开。上述结构虽然能实现盖体的扣合或打开,但由于是利用左、右连动滑块上倾斜的插片与跷板两端的插孔滑动配合而带动左、右连动滑块移动,插孔的孔壁与倾斜的插片存在较大的摩擦力,因此需要采用较大的力作用于按钮才能按下跷板,甚至插片与插孔会出现卡死现象,造成无法开合盖。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的不足,提供一种省力、开合盖可靠的按键开合盖电压力锅。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按键开合盖电压力锅,包括锅体及盖在锅体上端开口的盖体,锅体包括外锅和置于外锅内的内锅,盖体的内侧边沿与内锅的锅口边沿之间设有锅盖密封圈,盖体上还设有由操控机构驱动盖体开合的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包括第一、二扣条、第一、二连接片,第一、二扣条分别装置于盖体两边的外边沿,第一、二连接片置于盖体的上面,第一连接片的一端与第一扣条连接,第一连接片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齿条,第二连接片的一端与第二扣条连接,第二连接片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齿条,第一连接片设有第一齿条的一端和第二连接片设有第二齿条的一端分别位于盖体的中部,外锅的上端部的边沿在对应第一、二扣条的位置设有扣台,第一、二扣条能与外锅的扣台扣接;所述操控机构包括安装于盖体的中部的支架,安装于支架上的翘板,翘板上设有分别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一、二齿轮,翅板以其中部的支承轴置于支架上的轴承孔上而能摆动,且翘板摆动时能带动第一连接片、第一扣条和第二连接片、第二扣条向靠近或远离盖体的中部方向移动,使得第一、二扣条与外锅的扣台扣接或分离。
[0006]上述方案中,通过翘板上的第一、二齿轮分别与第一、二连接片上的第一、二扣条啮合,翘板摆动时带动第一、二齿轮转动而带动第一、二齿条,从而带动第一连接片、第一扣条和第二连接片、第二扣条同时向靠近或远离盖体的中部方向移动,使得第一、二扣条与外锅的扣台扣接或分离,实现盖体的扣合或打开。
[0007]进一步地,上述第一、二齿轮分别位于翘板的下侧和上侧,第一齿条位于翘板的下方,第二齿条位于翘板上方,第一齿轮与翘板下方的第一齿条啮合,第二齿轮与翘板上方的第二齿条啮合,翘板上下摆动时可以带动第一、二齿轮转动而拖动第一、二齿条。
[0008]为了保证第一、二连接片平稳滑动,上述盖体的上面在对应第一、二连接片的两侧边设有压片。
[0009]为了避免锅体内气压未降到安全范围而误操作打开锅盖,上述盖体在对应第一连接片或第二连接片的位置开设有排气孔,第一连接片或第二连接片开设有锁孔,排气孔中设有能上下移动的浮子,且浮子能穿过锁孔。
[0010]为了实现翘板摆动一定角度时能自动使扣条与外锅的扣台扣接或分离,上述翘板与支架之间连接有弹簧,弹簧与翘板的连接处和弹簧与支架的连接处分别位于翘板的支承轴的两侧。
[0011]为了方便提动锅盖或按动翘板,上述盖体上在对应操控机构的位置设有手柄,手柄上开设有第一、二按键固定孔,第一、二按键固定孔中分别设有第一、二按键,第一、二按键分别位于翘板的上方,第一按键的下端和第二按键的下端分别能与翘板的两端部接触。
[0012]为了实现按键被按下后能自动复位,上述第一、二按键外侧分别套装有复位弹簧。
[0013]为了美观,上述盖体在对应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上方设有上盖,手柄的下端固定在上盖上。
[0014]为了使第一、二扣条与盖体两边的外边沿配合,上述第一、二扣条为圆弧状,第一、二扣条的横截面形状呈U型,第一、二扣条以其下端壁部与外锅的扣台扣接。
[0015]为了保证锅盖扣合的稳固性,上述第一、二扣条对称置于盖体两边的外边沿。
[0016]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齿轮与齿条啮合的传动方式,通过翘板摆动时带动第一、二齿轮转动而带动第一、二齿条,从而带动第一连接片、第一扣条和第二连接片、第二扣条同时向靠近或远离盖体的中部方向移动,使得第一、二扣条与外锅的扣台扣接或分离,实现盖体的扣合或打开,本实用新型传动可靠,使翘板摆动的作用力相对现有的也较小,而且出现卡死的几率较小。另外,在锅体内高气压的状态下浮子被顶起,从而对连接片锁定,防止用户在锅体内气压未降到安全范围而误操作打开锅盖引发事故,翘板与支架之间连接有弹簧,实现翘板摆动一定角度时能自动使扣条与外锅的扣台扣接或分离,减小用户按下按键的距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开合盖电压力锅的主视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开合盖电压力锅的俯视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合盖状态)。
[0020]图4为图2中A-A剖视图(开盖状态)。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开合盖电压力锅的锅盖在合盖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开合盖电压力锅的锅盖在开盖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开合盖电压力锅的开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开合盖电压力锅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开合盖电压力锅的翘板的正视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开合盖电压力锅的翘板的立体示意图。
[0027]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开合盖电压力锅的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开合盖电压力锅的锅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3为图12中B部放大图。
[0030]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开合盖电压力锅的操控机构与开合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0031]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开合盖电压力锅的操控机构与开合机构的装配主视示意图。
[0032]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开合盖电压力锅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35]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开合盖电压力锅如图1至15所示,包括锅体I及盖在锅体I上端开口的盖体2,锅体I包括外锅11和置于外锅11内的内锅12,盖体2的内侧边沿与内锅12的锅口边沿之间设有锅盖密封圈3,加热时,内锅12产生的气压把锅盖密封圈3紧贴在盖体2的内侧边沿与内锅12的锅口边沿,从而实现不漏气。此外,所述盖体2上还设有实现盖体2开合的开合机构、以及用于驱动开合机构开合的操控机构。
[0036]本实施例中,上述开合机构包括第一、二扣条411、412、第一、二连接片421、422,第一、二扣条411、412分别对称装置于盖体2两边的外边沿,所述第一、二扣条411、412为圆弧状,第一、二扣条411、412的横截面形状呈U型,第一、二连接片421、422置于盖体2的上面,第一连接片421的一端与第一扣条411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片42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齿条431,第二连接片422的一端与第二扣条412中部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片422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齿条432,且第一连接片421设有第一齿条431的一端和第二连接片422设有第二齿条432的一端分别位于盖体2的中部,优选地,第一、二连接片421、422的中心线位于盖体2的同一直径;所述操控机构包括安装于盖体2的中部的支架5,安装于支架51上的翘板52,翘板52上设有分别与第一齿条431和第二齿条432啮合的第一、二齿轮521、522,翘板52以其中部的支承轴523置于支架51上的轴承孔511上,所述第一齿轮521位于翘板52的下侧,第二齿轮22位于翘板52的上侧,第一齿条431位于翘板52的下方,第二齿条432位于翅板52上方,第一齿轮521与翅板52下方的第一齿条431哨合,第二齿轮522与翘板52上方的第二齿条432啮合,翘板52能以其中部的支承轴523为转动中心而上下摆动时,翘板52上下摆动时能带动第一连接片421、第一扣条411和第二连接片422、第二扣条412向靠近或远离盖体2的中部方向移动,外锅11的上端部的边沿设有环状的扣台13,本实施例的扣台13由外锅11内部的中罩111的上端开口的翻边而形成,合盖时,翘板52向合盖方向摆动,翅板52摆动过程中带动第一、二齿轮521、522向合盖方向转动而拖动第一、二齿条431、432,从而拖动第一连接片421、第一扣条411和第二连接片422、第二扣条412同时向靠近盖体2的中部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二扣条411、412的下端壁部与外锅11的扣台13扣接,实现盖体的扣合;开盖时,翘板52向开盖方向摆动,翘板52摆动过程中带动第一、二齿轮521、522向开盖方向转动而推动第一、二齿条431、432,从而推动第一连接片421、第一扣条411和第二连接片422、第二扣条412同时向远离盖体2的中部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二扣条411、412的下端壁部与外锅11的扣台13分离,实现盖体的打开。
[0037]为了保证第一、二连接片421、422平稳滑动,上述盖体2的上面在对应第一、二连接片421、422的两侧边分别设有压片44,第一、二连接片421、422其两侧边的压片44起到导轨的作用,开合盖时,第一、二连接片421、422在其两侧边的压片44之间平稳滑动。
[0038]上述盖体2在对应第一连接片421的位置开设有排气孔21,第一连接片421开设有锁孔6,排气孔21中设有能上下移动的浮子22,在合盖状态中,排气孔21与浮子22对正,在锅内气压达到可以顶起浮子22时,浮子22被顶起,此时浮子22穿过锁孔6,从而使得第一连接片421不能移动,从而防止用户在锅体内气压未降到安全范围而误操作打开锅盖引发事故。或者,排气孔21开设在盖体2上对应第二连接片422的位置,锁孔6开设在第二连接片422上。本实施例中,浮子22通过浮子座23安装在排气孔21中,浮子座23套装在排气孔21中,浮子22穿过浮子座23,且能相对浮子座23上下移动,浮子22的下端套装有密封环24,浮子22被顶起时,密封环24的上端面与浮子座23下端面贴合,从而实现密封,如图5、6所示。
[0039]进一步地,上述翘板52与支架51之间连接有弹簧7,弹簧7与翘板52的连接处和弹簧7与支架51的连接处分别位于翘板52的支承轴523的两侧。本实施例中,翘板52的左端部设有第一弹簧连接位524,支架51的右端部设有第一弹簧连接位512,弹簧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弹簧连接位524和第一弹簧连接位512连接,当翘板52摆动一定角度时,在弹簧7的作用力下,翘板52会瞬速摆动至尽头,使得第一、二扣条411、412与外锅11的扣台13快速扣接或分离。
[0040]上述盖体2在对应第一连接片421和第二连接片422的上方设有上盖84,上盖84在对正排气孔21的位置也开设有气孔841,盖体2上在对应操控机构的位置设有手柄8,手柄8的下端固定在上盖84的中部,手柄8上开设有第一、二按键固定孔85、86,如图11所示,第一、二按键固定孔85、86中分别设有第一、二按键81、82,第一、二按键81、82分别位于翘板52的上方,第一按键81的下端和第二按键82的下端分别位于翘板52的两端部的上方,按下第一、二按键81、82时,第一按键81的下端和第二按键82的下端均能与翘板52的两端部接触,从而可以通过按下第一、二按键81、82实现翘板52的上下摆动,为了使第一、二按键81、82被按下后能自动复位,上述第一、二按键81、82外侧分别套装有复位弹簧83,复位弹簧83的下端与按键固定孔的台阶接触,复位弹簧83的上端与按键的顶端接触。
[004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合盖时,用户按下第一按键81,翘板52能以其中部的支承轴523为转动中心沿逆时针方向摆动时,翘板52逆时针摆动过程中带动第一、二齿轮521,522向逆时针转动而拖动第一、二齿条431、432(第一齿条431向右移动,第二齿条432向左移动),从而拖动第一连接片421、第一扣条411和第二连接片422、第二扣条412同时向靠近盖体2的中部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二扣条411、412的下端壁部与外锅11的扣台13扣接,实现盖体的扣合,如图3、5所示;
[0042]开盖时,用户按下第二按键82,翘板52能以其中部的支承轴523为转动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摆动时,翘板52顺时针摆动过程中带动第一、二齿轮521、522向顺时针转动而推动第一、二齿条431、432 (第一齿条431向左移动,第二齿条432向右移动),从而推动第一连接片421、第一扣条411和第二连接片422、第二扣条412同时向远离盖体2的中部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二扣条411、412的下端壁部与外锅11的扣台13分离,实现盖体的打开,如图4、6所示。
[0043]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按键开合盖电压力锅,包括锅体及盖在锅体上端开口的盖体,锅体包括外锅和置于外锅内的内锅,盖体的内侧边沿与内锅的锅口边沿之间设有锅盖密封圈,盖体上还设有由操控机构驱动盖体开合的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包括第一、二扣条、第一、二连接片,第一、二扣条分别装置于盖体两边的外边沿,第一、二连接片置于盖体的上面,第一连接片的一端与第一扣条连接,第一连接片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齿条,第二连接片的一端与第二扣条连接,第二连接片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齿条,第一连接片设有第一齿条的一端和第二连接片设有第二齿条的一端分别位于盖体的中部,外锅的上端部的边沿在对应第一、二扣条的位置设有扣台,第一、二扣条能与外锅的扣台扣接;所述操控机构包括安装于盖体的中部的支架,安装于支架上的翘板,翘板上设有分别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一、二齿轮,翘板以其中部的支承轴置于支架上的轴承孔上而能摆动,且翅板摆动时能带动第一连接片、第一扣条和第二连接片、第二扣条向靠近或远离盖体的中部方向移动,使得第一、二扣条与外锅的扣台扣接或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开合盖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齿轮分别位于翘板的下侧和上侧,第一齿条位于翘板的下方,第二齿条位于翘板上方,第一齿轮与翘板下方的第一齿条哨合,第二齿轮与翅板上方的第二齿条哨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开合盖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上面在对应第一、二连接片的两侧边设有压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开合盖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在对应第一连接片或第二连接片的位置开设有排气孔,第一连接片或第二连接片开设有锁孔,排气孔中设有能上下移动的浮子,且浮子能穿过锁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开合盖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翘板与支架之间连接有弹簧,弹簧与翘板的连接处和弹簧与支架的连接处分别位于翘板的支承轴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按键开合盖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在对应操控机构的位置设有手柄,手柄上开设有第一、二按键固定孔,第一、二按键固定孔中分别设有第一、二按键,第一、二按键分别位于翘板的上方,第一按键的下端和第二按键的下端分别能与翘板的两端部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开合盖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按键外侧分别套装有复位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开合盖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在对应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的上方设有上盖,手柄的下端固定在上盖上。
9.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按键开合盖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扣条为圆弧状,第一、二扣条的横截面形状呈U型,第一、二扣条以其下端壁部与外锅的扣台扣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键开合盖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扣条对称置于盖体两边的外边沿。
【文档编号】A47J27/08GK203935044SQ201420404036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1日
【发明者】夏云彪, 张鸿昌, 林锐基 申请人:中山市雅乐思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