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水混合油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111阅读:1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水混合油炸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炸锅,特别涉及一种油水混合油炸锅。其结构包括锅身,锅身由圆锥形的底部、内收的腰部和圆筒形的上部构成,所述的底部设置放水排渣口,所述的腰部的下半部的锅身壁上设置放油口和冷却管,所述腰部的上半部的锅身壁上设置加热管。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水混合油炸锅,其不但冷却效果好,而且便于排渣换水。
【专利说明】一种油水混合油炸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炸锅,特别涉及一种油水混合油炸锅。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下,油水混合油炸锅普遍使用于炸鸡、炸牛排、炸羊排、薯条等各类油炸食品。其操作简单、环保卫生、且节油率高,是传统油炸机的更新换代产品。
[0003]目前的油水混合油炸锅一般如附图1的虚线部分,都为直筒形锅身,其在锅身中部设置放油口,锅身上部设置加热管,使用时,先往锅中加水,待放油口溢水为水位高度,然后关闭放油口阀门,加入食油至油位线。根据油水的密度不同,水在下油在上,加热上层食油到设定温度后开始炸制食品,大块食品被隔网托住,而炸制过程中掉下的油渣子会下沉到底部水中,水能分离油渣中的食油,食油上浮继续使用,渣子下沉到水底,既减少了油液里的杂质,又达到了省油的目的。但其缺点是:因上部热油热量不断向下传热而使水被加热,一旦加热到水沸腾就会发生整个油锅开锅的安全事故,所以必须把水温冷却下来。
[0004]现在的技术是在其在锅身中部设置冷却管,通过冷却管对水冷却,但是这种锅冷却需要增加多个冷却管,不但增加了使用成本,而且冷却效果不佳,此外,油炸后的渣子也平铺在锅身底部,不易排掉。


【发明内容】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水混合油炸锅,其不但冷却效果好,而且便于排渣换水。
[000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种油水混合油炸锅,包括锅身,锅身由圆锥形的底部、内收的腰部和圆筒形的上部构成,所述的底部设置放水排渣口,所述的腰部的下半部的锅身壁上设置放油口和冷却管,所述腰部的上半部的锅身壁上设置加热管。
[0008]腰部与上部的连接处设置有隔网。
[000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0]通过腰部的设计,大大减少了锅身上部向下部传导的热量,而腰部采用的斜坡设计增加了散热面积,这样就可以减少冷却管的数量,做到了省工省料制造简单。同时也因油炸锅整体体积的减小而节约用油用水。底部的圆锥形的斜坡的设计也可使渣子在下沉时集中到一块,只要打开放水排渣口就可以很轻易的排出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水混合油炸锅的结构示意图(实线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14]实施例一
[0015]一种油水混合油炸锅,包括锅身1,锅身由圆锥形的底部2 (图1中的E0、0F部分)、内收的腰部3 (图中的CA、AE、DB、BF部分)和圆筒形的上部4 (图中的C点与D点以上的锅身部分)构成,所述的底部2设置放水排渣口 5,所述的腰部3的下半部的锅身壁上设置放油口 6和冷却管7,所述腰部3的上半部的锅身壁上设置加热管8。
[0016]腰部3与上部4的连接处设置有隔网9。
[0017]本实施例中,AB处传热面积的减小,大大减少了上部向下部传导的热量,而AE、BF、CA、DB的斜坡设计增加了散热面积,这样就可以减少冷却管的数量,做到了省工省料制造简单。同时也因油炸锅整体体积的减小而节约用油用水。CA、E0、DB、0F斜坡的设计也可使渣子在下沉时集中到一块,只要打开排水口就可以很轻易的排出掉。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油水混合油炸锅,包括锅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身由圆锥形的底部、内收的腰部和圆筒形的上部构成,所述的底部设置放水排渣口,所述的腰部的下半部的锅身壁上设置放油口和冷却管,所述腰部的上半部的锅身壁上设置加热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水混合油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腰部与上部的连接处设置有隔网。
【文档编号】A47J37/12GK204016054SQ201420417203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8日
【发明者】陈永盛 申请人:陈永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