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扭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587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扭扭枕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及保健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扭扭枕。包括环形枕体,所述环形枕体处于自由状态时环形枕体两侧相向扭转后相互抵靠且环形枕体两端相向扭转后相互抵靠,所述的环形枕体两侧之间形成第一枕靠区域且两端之间形成第二枕靠区域,所述的环形枕体两侧相互抵靠处分离时形成进入第一枕靠区域的第一开口,所述的环形枕体两端两侧相互抵靠处分离时形成进入第二枕靠区域的第二开口。本扭扭枕的优点在于:不仅适合保护颈椎,同时也适合头部、腰椎、股椎、胸部、腹部等宽大部位的保护,缓解疲劳,且具有保健作用。此外该扭扭枕还具有夹紧所保护的人体部位的功能,省去用手去夹紧,解放了手的工作量。
【专利说明】扭扭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及保健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扭扭枕。

【背景技术】
[0002]枕头作为一种睡眠或休息的用具早已不再是只用作于床上用品中,如今在驾驶、办公或旅行时,由于长时间的坐姿、低头伏案会导致颈椎等人体各部位产生不适宜现象,严重影响了健康。
[0003]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现有技术中,针对保护颈椎的枕头有很多种,如CN200945037公开了一种U字形枕头,包括带有枕芯的枕头本体,枕头本体呈U字形结构,它是根据人体颈部工程学原理设计,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能保持人体颈部生理弧度、益颈保健康的作用。
[0004]上述方案虽然对颈椎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功能相对单一,对人体其它部位如头部、腰椎、股椎、胸部、腹部等宽大部位由于其宽度受限不能实现保护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舒适、功能全面的扭扭枕。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扭扭枕,包括环形枕体,所述环形枕体处于自由状态时环形枕体两侧相向扭转后相互抵靠且环形枕体两端相向扭转后相互抵靠,所述的环形枕体两侧之间形成第一枕靠区域且两端之间形成第二枕靠区域,所述的环形枕体两侧相互抵靠处分离时形成进入第一枕靠区域的第一开口,所述的环形枕体两端两侧相互抵靠处分离时形成进入第二枕靠区域的第二开口。
[0007]优选地,所述的环形枕体包括环形枕套和填充于环形枕套内的填充物,所述的环形枕套上设有若干沿环形枕套周向分布的环形缝迹线,且环形缝迹线将环形枕套划分为周向分布的若干枕节。
[0008]优选地,所述的枕节内侧的弧度小于枕节外侧的弧度。
[0009]优选地,所述的枕节内侧的松紧度大于所述的枕节外侧的松紧度。
[0010]优选地,所述的枕节由两块扇面形的面料拼缝呈筒状,两块面料的外弧线通过外缝迹线缝合,外弧线通过内缝迹线缝合,相邻的枕节之间通过上述环形缝迹线缝合。
[0011]优选地,所述的环形枕套由超纤弹力绒制成,所述的填充物由透气丝绵制成。
[0012]优选地,所述的外缝迹线、内缝迹线和环形缝迹线分别具有弹性。
[001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扭扭枕的优点在于:不仅适合保护颈椎,同时也适合头部、腰椎、股椎、胸部、腹部等宽大部位的保护,缓解疲劳,且具有保健作用。此外该扭扭枕还具有夹紧所保护的人体部位的功能,省去用手去夹紧,解放了手的工作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处于自由状态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处于自由状态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处于完全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提供了本实用新型中一个枕节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的标记说明:1、环形枕体;21、第一枕靠区域;22、第二枕靠区域;3、环形枕套;41、环形缝迹线;42、外缝迹线;43、内缝迹线;5、枕节;51、扇面形的面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至4所示,一种扭扭枕,包括环形枕体I,所述环形枕体I处于自由状态时环形枕体I两侧相向扭转后相互抵靠且环形枕体I两端相向扭转后相互抵靠,所述的环形枕体I两侧之间形成第一枕靠区域21且两端之间形成第二枕靠区域22,所述的环形枕体I两侧相互抵靠处分离时形成进入第一枕靠区域21的第一开口,所述的环形枕体I两端相互抵靠处分离时形成进入第二枕靠区域22的第二开口。
[0022]具体地说,环形枕体I包括环形枕套3和填充于环形枕套3内的填充物,所述的环形枕套3上设有若干沿环形枕套3周向分布的环形缝迹线41,且环形缝迹线41将环形枕套3划分为周向分布的12个枕节5。所述的枕节5内侧的弧度小于枕节5外侧的弧度。所述的枕节5内侧的松紧度大于所述的枕节5外侧的松紧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枕节5由两块扇面形的面料51拼缝呈筒状,两块面料51的外弧线通过外缝迹线42缝合,内弧线通过内缝迹线43缝合,相邻的枕节5之间通过上述环形缝迹线41缝合。所述扇面形的面料51由超纤弹力绒制成,填充于环形枕套3内的填充物由透气丝绵制成。
[0023]工作原理:首先使所述的环形枕体I两侧或两端相互抵靠处分离以形成进入第一枕靠区域21的第一开口或第二枕靠区域22的第二开口 ;然后,可以把需要保护的人体部位通过所述第一枕靠区域21的第一开口处或第二枕靠区22域的第二开口处进入第一枕靠区域21或第二枕靠区域22 ;最后,撤销分离所述的环形枕体I两侧或两端相互抵靠的力,使需要保护的人体部位处于夹紧状态。现然,本扭扭枕还可以有多种使用方式。
[0024]实施列2:
[0025]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所述的外缝迹线42、内缝迹线43和环形缝迹线41分别具有弹性。
[0026]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扭扭枕,包括环形枕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枕体(1)处于自由状态时环形枕体(1)两侧相向扭转后相互抵靠且环形枕体(1)两端相向扭转后相互抵靠,所述的环形枕体(1)两侧之间形成第一枕靠区域(21)且两端之间形成第二枕靠区域(22),所述的环形枕体(1)两侧相互抵靠处分离时形成进入第一枕靠区域(21)的第一开口,所述的环形枕体(1)两端相互抵靠处分离时形成进入第二枕靠区域(22)的第二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扭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枕体(1)包括环形枕套(3)和填充于环形枕套(3)内的填充物,所述的环形枕套(3)上设有若干沿环形枕套(3)周向分布的环形缝迹线(41),且环形缝迹线(41)将环形枕套(3)划分为周向分布的若干枕节(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扭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枕节(5)内侧的弧度小于枕节(5)外侧的弧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扭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枕节(5)内侧的松紧度大于所述的枕节(5)外侧的松紧度。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所述的扭扭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枕节(5)由两块扇面形的面料(51)拼缝呈筒状,两块面料(51)的外弧线通过外缝迹线(42)缝合,内弧线通过内缝迹线(43)缝合,相邻的枕节(5)之间通过上述环形缝迹线(41)缝合。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所述的扭扭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枕套(3)由超纤弹力绒制成,所述的填充物由透气丝绵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扭扭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缝迹线(42)、内缝迹线(43)和环形缝迹线(41)分别具有弹性。
【文档编号】A47G9/10GK204207466SQ201420625642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7日
【发明者】吴瑛 申请人:吴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