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0975发布日期:2019-04-03 04:58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牙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牙刷。

本申请要求基于2016年8月3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152499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例如,对于牙周病的预防·改善,重要的是在口腔内散播充分量的口腔用制剂。因此,需要提高刷牙时制剂的分散性,实现良好的发泡。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缩短中央部毛束而形成凹部,可在凹部中保有洁齿剂的牙刷。此外,作为发泡性优异的牙刷,公开了限制构成一个毛束的刷毛的根数的技术(参见专利文献2),在植毛面中心部配置高密度植毛区域,在其周围配置低密度植毛区域的技术(参见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1-49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03-250632号公报

[专利文献3]jp特开2013-4277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

在由通常牙刷中使用的圆形毛或锥形毛构成牙刷的情况下,有以下问题:由于制剂堵塞在毛束和毛束之间,而导致分散性降低。此外,由于制剂堵塞在毛束间而无法充分应用挤出到牙刷上的制剂,关于发泡也难以说是充分的。

本发明是考虑以上的点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刷,牙刷上部的制剂的保持性和分散性优异,可实现良好发泡。

[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牙刷,其具备前端设有头部的手柄体,形成在所述头部植毛面上的多个植毛孔中植入有刷毛的毛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毛面具有中央植毛区域和外侧植毛区域:所述中央植毛区域中,多个中央毛束在所述手柄体的轴线方向上并行设置,并植入与所述轴线垂直相交的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处,所述外侧植毛区域中,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夹着所述中央毛束地植入有多个外侧毛束,所述中央毛束由在主体部前端具有前端分支部的前端分支毛构成,由所述中央毛束中的所述前端分支部的最大直径幅度/所述中央毛束的基部中由所述主体部形成的毛束直径所表示的值为大于1.0且在2.0以下,构成所述分支部的刷毛的总根数除以所述中央植毛区域的面积而得到的植毛密度为1000根/cm2以上、5000根/cm2以下。

此外,根据上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牙刷,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外侧植毛区域的最大长度/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中央植毛区域的最大长度所表示的值为1.0以上、5.0以下。

此外,根据上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牙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排列的所述外侧毛束的最大数量为4以上、8以下,在所述宽度方向上排列的所述中央毛束的数量为2以上、5以下,植入有所述外侧毛束的植毛孔的直径为1.4mm以上、2.0mm以下,植入有所述中央毛束的植毛孔的直径为1.0mm以上、1.5mm以下。

此外,根据上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毛束在所述植毛面上的长度比所述中央毛束在所述植毛面上的长度长。

此外,根据上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毛束中包括朝向毛前端逐渐缩小其直径的刷毛。

此外,根据上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植入有所述多个中央毛束及所述多个外侧毛束的全部植毛区域的最大长度为9.0mm以上、15.0mm以下。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牙刷,牙刷上部的制剂的保持性和分散性优异,可实现良好发泡。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牙刷头部的平面视图。

[图2]沿着图1所示的牙刷1的头部中的a-a线看到的截面图。

[图3]中央刷毛13中的主体部13a的横截面图。

[图4]中央毛束的前端部的示意结构图。

附图标记

1…牙刷,2…手柄体,4…头部,5…植毛面,10…中央植毛孔,11…中央植毛区域,12…中央毛束,12a…基部,12b…分支部,13…中央刷毛,20…外侧植毛孔,21…外侧植毛区域,22…外侧毛束,23…外侧刷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到图4说明本发明的牙刷的实施方式。

此外,以下的实施方式只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并非限定本发明,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任意变更。此外,以下附图中,为了容易理解各结构,实际结构和各结构中的比例尺或数量等会有所不同。

关于本发明的牙刷,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牙刷1的头部11的平面图,图2是沿图1所示的牙刷1的头部11中的a-a线看到的截面图。

如图1所示,牙刷1具备手柄体2,手柄体2大致由长条状的握持部(未图示)和设置在该握持部前端的头部4构成。图1中,符号o是手柄体2的轴线,即,在手柄体2的长度方向上且贯通手柄体2的中心的线。

头部4是在平面视图中以轴线o方向为长的近似矩形状,任意面为植入毛束的植毛面5。在植毛面5上,在轴线o上以及沿着轴线o,图1中,形成有并非贯通孔而是具有底部的有底圆筒状的多个(图1中,作为一例是12个)中央植毛孔10。多个中央植毛孔10配置为交错状,即在轴线o方向上相邻的中央植毛孔10彼此之间的位置在作为与轴线o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的头部4的宽度方向上错开的交错状。在多个中央植毛孔10中,分别植入将多个中央刷毛13束为近似圆柱状的中央毛束12,构成中央毛束群14。

如图2所示,中央刷毛13由具有柱状的主体部13a和(在主体部的前端)前端分支部13b的前端分支毛构成。前端分支部13b从基部13a的前端分支为多个(例如,2~8根)。作为分支毛可使用以往公知的分支毛,可举例如,对中空的单丝前端实施裁断处理而得到的羽毛状刷毛,或者分支的各分支部随着朝向前端而缩径的锥形分支毛等,其中,优选羽毛状刷毛。

中央刷毛13为羽毛状刷毛的一例如图3所示。图3为中央刷毛13中的主体部13a的横截面图。如图3所示,主体部13a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图3中为4个)的中空部13c。通过对主体部13a的前端实施裁断处理,形成两个以上的前端分支部13b。作为羽毛状刷毛,可举例如jp特开2005-131059号公报等中记载的刷毛。

图4为具有上述中央刷毛13的中央毛束12的前端部的示意结构图。如图4所示,中央毛束12包括:由多个中央刷毛13的基部13a形成的基部12a和多个中央刷毛13的分支部13b扩大而形成的分支部12b。以分支部12b的前端部最大直径幅度为w1,基部12a的直径为w2时,w1/w2所表示的值优选大于1.0、2.0以下。在w1/w2表示的值在1.0以下时,由于保有制剂的分支部12b的面积较小,因而制剂容易堵塞在中央毛束12间。另一方面,在w1/w2表示的值超过2.0时,分支部12b的重叠变多,制剂容易堵塞在重叠的部分。由此,通过使w1/w2表示的值为大于1.0、2.0以下,可抑制制剂堵塞,有效地活用制剂。

作为分支部12b的长度l1,优选1.5mm以上、2.5mm以下。分支部12b的长度l1优选为中央毛束12的毛长(从植毛面5到分支部12b前端的距离)l2的12%以上、35%以下。在分支部12b的长度l1不足12%时,上述w1/w2表示的值不易超过1.0,且由于高强度的基部13a的比率较大,因此存在使得对牙龈或牙颈部等的接触变得过强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分支部12b的长度l1超过35%时,由于基部12a的比率变小,因此作为中央毛束12的毛刚度变得过低,牙颈部的清扫性变低,同时,使头部4进入牙颈部时的实感稀薄,因而分支部12b的长度l1优选为中央刷毛12的毛长l2的12%以上、35%以下。

此外,在植毛面5上,在其宽度方向及长度方向上包围中央植毛孔10、沿着轴线o形成有多个有底圆筒状的多个(图1中,作为一例是31个)外侧植毛孔20,在该外侧植毛孔20中植入有将多个外侧刷毛23束为近似圆柱状的外侧毛束22。

在植毛面5上,31个外侧毛束22中,通过在宽度方向上配置在头部4的侧缘6和中央毛束12之间的12个外侧毛束22,构成有第一外侧毛束群24a。此外,在植毛面5上,31个外侧毛束22中,通过在宽度方向上配置在头部4的侧缘7和中央毛束12之间的12个外侧毛束22,构成有第二外侧毛束群24b。多个外侧植毛孔20被配置为交错状,即在轴线o方向上相邻的外侧植毛孔20彼此之间的位置在头部4的宽度方向上错开的交错状。因此,多个外侧毛束22被配置为交错状,即在轴线o方向上相邻的外侧毛束22彼此之间的位置在头部4的宽度方向上错开的交错状。作为中央毛束12在植毛面5上的长度的毛长被形成为比作为外侧毛束22在植毛面5上的长度的毛长短,相差高度d。因此,在头部4中,形成有由外侧毛束22包围周围的深度d的凹部。由于中央毛束12的毛长比外侧毛束22的毛长短,形成有凹部,因此制剂的保持性及发泡性提高。

在植毛面5上,形成有显示设有中央毛束群14的区域的中央植毛区域11。中央植毛区域11是由将植入有位于中央毛束群14的最外周的中央毛束12的中央植毛孔10的外缘连接的环状线围成的区域。此外,该环状线构成邻接的中央植毛孔10彼此之间的公切线。

在植毛面5上,形成有显示设置有第一外侧毛束群24a的区域的第一外侧植毛区域21a。第一外侧植毛区域21a是由将植入有构成第一外侧毛束群24a的外侧毛束22的外侧植毛孔20的外缘连接的环状线围成的区域。此外,该环状线构成在第一外侧毛束群24a内邻接的外侧植毛孔20彼此之间的公切线。

此外,在植毛面5上,形成有显示设置有第二外侧毛束群24b的区域的第二外侧植毛区域21b。第二外侧植毛区域21b是由将植入有构成第二外侧毛束群24b的外侧毛束22的外侧植毛孔20的外缘连接的环状线围成的区域。此外,该环状线构成在第二外侧毛束群24b内邻接的外侧植毛孔20彼此之间的公切线。通过第一外侧植毛区域21a及第二外侧植毛区域21b,构成在头部4的宽度方向上夹着中央毛束12地植入有多个外侧毛束22的外侧植毛区域21。

手柄体2的材质可考虑牙刷1所需的刚性、机械特性等来決定,例如,通过使用弯曲弹性模量(jisk7203)在500~3000mpa的范围内高硬度树脂,可得到牙刷1所需的机械特性。作为这样的高硬度树脂,可举例如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对苯二甲酸环己撑二亚甲基酯(pct)、聚苯乙烯(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丙酸纤维素(cp)、聚芳酯、聚碳酸酯,丙烯腈苯乙烯(as)等,它们可以使用1种或多种。

头部4的大小可考虑头部4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植毛区域11及外侧植毛区域21的最大长度、口腔内的操作性等来決定,例如,宽度(最大宽度)w可为11mm以上,例如,可为11~17mm,厚度t可为4~8mm。

包括中央植毛区域11及外侧植毛区域21的全部植毛区域的头部4的宽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l优选9.0mm以上、15.0mm以下。在全部植毛区域的最大长度l不足9.0mm时,有无法进行充分清扫的可能性。在全部植毛区域的最大长度l超过15.0mm时,有使头部4进入口腔内时的阻力变大,操作性降低的可能性。通过最大长度l为9.0mm以上、15.0mm以下,可确保充分的清扫力和操作性。

头部4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植毛区域21的最大长度,即,头部4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外侧植毛区域21a的最大长度和第二外侧植毛区域21b的最大长度之和除以头部4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植毛区域11的最大长度而得到的值优选为1.0以上、5.0以下。在上述值不足1.0时,作为形成上述凹部的壁的外侧植毛区域21的最大长度较短,因而有制剂的保持性降低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上述值超过5.0时,上述凹部的宽度较窄,因而有制剂的分散性不足的可能性。因此,在宽度方向上的外侧植毛区域21的最大长度除以中央植毛区域11的最大长度而得到的值为1.0以上、5.0以下时,可确保与制剂有关的优异的保持性及分散性。

如上所述,为了确保制剂的保持性及分散性,宽度方向上排列的外侧毛束22的最大数量优选4以上、8以下,宽度方向上排列的中央毛束12的数量优选2以上、5以下。此外,外侧植毛孔20的直径,即与外侧毛束22的长度方向垂直相交的截面的直径优选1.4mm以上、2.0mm以下,中央植毛孔10的直径,即与中央毛束12的长度方向垂直相交的截面的直径优选1.0mm以上、1.5mm以下。

在外侧毛束22的毛束直径不足1.4mm时,毛束变得过软,清扫效果降低。在外侧毛束22的毛束直径超过2.0mm时,特别是在使头部4变宽时,外侧毛束22的干涉较大,毛不会挠曲。因此,外侧毛束22的毛前端难以进入牙间部、牙颈部,清扫效果降低。因此,在外侧毛束22的毛束直径在1.4mm以上、2.0mm以下时,毛束不会过软,且毛前端容易进入牙间部和牙颈部,因而可确保高清扫效果。

在中央毛束12的毛束直径不足1.0mm时,作为中央毛束12的毛刚度变得过低,制剂的保持性变低。在中央毛束12的毛束直径超过1.5mm时,存在分支部彼此之间的纠缠变多,分散性降低的可能性。因此,在中央毛束12的毛束直径在1.0mm以上、1.5mm以下时,可确保制剂的保持性及分散性。

中央毛束群14中的分支部(分支毛)12b的植毛密度,即构成中央毛束群14的中央毛束12中的分支部(分支毛)12b的总根数除以中央植毛区域11的面积而得到的值(中央植毛密度)优选为1000根/cm2以上、5000根/cm2以下。在分支部(分支毛)12b的植毛密度不足1000根/cm2时,由于分支不充分,因而有缺乏分散性的可能性,在分支部(分支毛)12b的植毛密度超过5000根/cm2时,存在分支毛过多,缺乏搅拌力,发泡不充分的可能性。在分支部(分支毛)12b的植毛密度为1000根/cm2以上、5000根/cm2以下时,分散性优异,可以良好地发泡。此外,即便分支部(分支毛)12b的植毛密度在上述范围内,由于基部12a的植毛密度容易进一步地减小,因而可充分地刷扫牙面等。

外侧刷毛23,为毛前端逐渐变尖细的st毛(超级锥形(supertapered)毛)。外侧刷毛23的刷毛直径可考虑外侧刷毛23的材质等来決定,可为例如6~9mil(1mil=1/1000inch=0.025mm)。在6mil以上时,可确保能良好清扫牙颈部的毛刚度,在9mil以下时,可确保能缓和对牙龈等的刺激的柔软性。此外,st毛中的刷毛直径为基部中的直径。

如以上说明,按照本实施方式,中央毛束12具有分支部12b,分支部12b的最大直径幅度w1/基部12a的直径w2所表示的值为大于1.0、2.0以下,因而可抑制制剂堵塞,有助于制剂的有效应用。此外,按照本实施方式,由于分支部12b的总根数除以中央植毛区域11的面积而得出的植毛密度为1000根/cm2以上、5000根/cm2以下,因而分散性优异,可以得到良好的发泡。

根据本实施方式,宽度方向上的外侧植毛区域21的最大长度除以中央植毛区域11的最大长度而得到的值为1.0以上、5.0以下,因而可对制剂确保优异的保持性及分散性。按照本实施方式,外侧毛束22的毛束直径为1.4mm以上、2.0mm以下,因而毛束不会过软,且容易进入牙间部、牙颈部,因而清扫效果提高。按照本实施方式,中央毛束12的毛束直径为1.0mm以上、1.5mm以下,因而可确保制剂的保持性及分散性。

按照本实施方式,外侧毛束22的植毛面5上的长度比中央毛束12的植毛面5上的长度长,因而可以在中央毛束12上形成被外侧毛束22包围的凹部,可提高制剂的保持性及发泡性。按照本实施方式,外侧刷毛23为st毛(超级锥形毛),因而可提高对牙颈部的清扫实感。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中,中央毛束12为近似圆柱状,但例如也可是在平面视图中为椭圆形的椭圆柱状,还可是在平面视图中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的多边柱状。此外,在将中央毛束12的形状设定为近似圆柱状之外时,其毛束直径为外接于在平面视图中的形状的正圆的直径。

此外,外侧毛束22与中央毛束12同样,也可是在平面视图中为椭圆形的椭圆柱状,还可是在平面视图中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柱状。

上述实施方式中,中央植毛孔10为有底圆筒状,中央植毛孔10的形状可根据中央毛束12的形状来決定,例如,中央植毛孔10可为在平面视图中为椭圆形的有底筒状,还可为在平面视图中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的有底多边筒状等。此外,外侧植毛孔20与中央植毛孔10同样,也可为在平面视图中为椭圆形的有底筒状,还可为在平面视图中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的有底多边筒状等。

上述实施方式中,全部中央植毛孔10的直径大致相等,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全部中央植毛孔10的直径可相互不同,一部分的中央植毛孔10的直径也可以和其他中央植毛孔10的直径不同。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全部外侧植毛孔20的直径大致相等,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全部外侧植毛孔20的直径也可以相互不同,一部分的外侧植毛孔20的直径也可以和其他外侧植毛孔20的直径不同。

上述实施方式中,外侧刷毛23为st毛,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外侧刷毛23也可以是在其整个长度方向上为直径均一的刷毛,还可以将前端设定为半球面或与植毛面平行的面。其中,从容易进入牙周袋或牙间部的角度出发,优选外侧毛束22的一部分的外侧刷毛23为st毛或锥形毛,更优选外侧毛束22的全部外侧刷毛23为st毛或锥形毛。

上述实施方式中,中央毛束12的毛长比外侧毛束22的毛长短,但例如,中央毛束12的毛长和外侧毛束22的毛长也可以相同,即毛长差为0mm,中央毛束12的毛长也可以比外侧毛束22的毛长长。此外,可将中央毛束12及外侧毛束12的毛长设定为使得连接本毛束前端的形状成为在手柄体轴线方向上重复峰部与谷部的凹凸面。

其中,从提高制剂保持性的角度出发,优选中央毛束12的毛长比外侧毛束22的毛长短。

上述实施方式中,中央毛束群14由12个中央毛束12构成,但是构成中央毛束群14的中央毛束12的数量可以是11个以下,也可以是13个以上。

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外侧毛束群24a或第二外侧毛束群24b由12个外侧毛束22构成,但例如,构成第一外侧毛束群24a或第二外侧毛束群24b的外侧毛束22可以是11个以下,也可以是13个以上。

此外,构成第一外侧毛束群24a的外侧毛束22的数量和构成第二外侧毛束群24b的外侧毛束22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实施例]

(评价方法)

关于各例牙刷,用下述方法对制剂的“制剂分散性”、“发泡”、“制剂保持性”、“牙颈部清扫实感”进行评价。

<制剂分散性的评价>

制剂分散性,通过使用专业人士小组10人的感官试验进行评价。将市售的洁齿剂1g涂在各实施例、比较例所示的牙刷上,进行3分钟刷牙后,按照下述评价基准对牙刷上残留的洁齿剂的量进行评价。专业人士小组10人的平均点在3.5点以上、4.0点以下为“◎”,平均点在3.0点以上、不足3.5点为“○”,平均点在2.0点以上、不足3.0点为“△”,平均点不足2.0点为“×”,将可确保◎或○的分散性的牙刷判断为可得到良好分散性的牙刷。

<<评价基准>>

4点:洁齿剂完全不残留在牙刷的毛束间。

3点:洁齿剂残留在牙刷的毛束间,但为横跨1~2个毛束的程度。

2点:洁齿剂残留,横跨3~4个毛束间。

1点:洁齿剂残留,横跨5个毛束以上。

<发泡评价>

发泡通过使用专业人士小组10人的感官实验进行评价。将市售的洁齿剂1g涂在各实施例、比较例所示的牙刷上,进行3分钟刷牙后之时,按照下述评价基准对此时的口腔内的发泡进行评价。专业人士小组10人的平均点在3.5点以上、4.0点以下为“◎”,平均点在3.0点以上、不足3.5点为“○”,平均点在2.0点以上、不足3.0点为“△”,平均点不足2.0点为“×”,将可确保◎和○的发泡的牙刷判断为刷牙时可得到良好发泡的牙刷。

<<评价基准>>

4点:良好发泡

3点:发泡

2点:稍稍发泡

1点:完全不发泡

<制剂保持性的评价>

在牙刷的植毛部涂上洁齿剂1g,用涂有洁齿剂的植毛部擦扫塑料板90秒(载重:200g,速度:160次(stroke)/分钟)。然后,将涂洁齿剂1g前的牙刷的质量去皮,测定擦扫后的牙刷质量,求出残存在植毛部的洁齿剂的质量(残存量),通过下述(i)式求出残存率。将求出的残存率按下述评价基准分类,评价制剂保持性。

残存率(质量%)=残存量(g)÷1g×100…(i)

<<评价基准>>

◎:残存率为30%以上

○:残存率为20质量%以上、不足30质量%。

△:残存率为15质量%以上、不足20质量%。

×:残存率不足15质量%。

<牙颈部清扫实感评价>

牙颈部清扫实感通过使用专业人士小组10人的感官实验进行评价。各实施例、比较例所示的牙刷的牙颈部清扫实感按下述评价基准进行评价。专业人士小组10人的平均点在3.5点以上、4.0点以下为“◎”,平均点在3.0点以上、不足3.5点为“○”,平均点在2.0点以上、不足3.0点为“△”,平均点不足2.0点为“×”,将可确保◎和○的牙颈部清扫实感的牙刷判断为刷牙时可得到良好的牙颈部清扫实感的牙刷。此外,关于牙颈部清扫实感,仅对外侧毛束22为st毛的情况进行评价(实施例10和比较例5)。

《评价基准》

4点:充分感觉到牙齿和牙龈之间的空隙的污垢掉落的感觉。

3点:感觉到牙齿和牙龈之间的空隙的污垢掉落的感觉。

2点:不太感觉到牙齿和牙龈之间的空隙的污垢掉落的感觉。

1点:感觉不到牙齿和牙龈之间的空隙的污垢掉落的感觉。

(实施例1~10、比较例1~5)

按照表1~表3所示的方式,与图1的牙刷1同样,制作在中央植毛区域植入中央毛束(用●表示),在外侧植毛区域植入外侧毛束(用○表示)的牙刷。表中,“前端部宽度”是指中央毛束12的分支部12b的前端部最大直径幅度w1。

“孔径”是指植入有中央毛束12的中央植毛孔10的直径,即与中央毛束12的长度方向垂直相交的截面的直径,中央毛束12的基部12a的直径w2。

“前端部(纵向)/孔径”是指头部4的宽度方向上的w1/w2的测定值。

“前端部(横向)/孔径”是指头部4的长度方向上的w1/w2的测定值。

“前端部(斜向)/孔径”是指将与头部4的轴线o方向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方向上存在的2个邻接的植毛孔的中心间连接而得的方向上的w1/w2的测定值。

对于得到的各例的牙刷,评价“制剂分散性”、“发泡”、“制剂保持性”、“牙颈部清扫实感”。

[表1]

[表2]

[表3]

如表1及表2所示,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10,制剂分散性、发泡、制剂保持性的评价都是“◎”或“○”。此外,关于实施例10,牙颈部清扫实感的评价为“◎”。

另一方面,如表3所示,外侧植毛宽度/中央部植毛宽度的值为0.4的比较例1中,虽然制剂分散性的评价为“◎”,但发泡的评价为“△”,制剂保持性的评价为“×”。

外侧植毛宽度/中央部植毛宽度的值为6.1的比较例2中,虽然制剂保持性的评价“○~◎”,但发泡的评价为“△”,制剂分散性的评价为“×”。

前端部宽度(斜向或横向)w1/基部直径(中央植毛孔直径)w2的值为0.92,前端部宽度(纵向)w1/基部直径(中央植毛孔直径)w2的值为0.55,前端部植毛密度为792根/cm2的比较例3中,虽然制剂保持性的评价为“○~◎”,但发泡的评价为“×”,制剂分散性的评价为“×”。

前端部宽度(斜向或横向)w1/基部直径(中央植毛孔直径)w2的值为2.32,前端部宽度(纵向)w1/基部直径(中央植毛孔直径)w2的值为2.04,前端部植毛密度为9503根/cm2的比较例4中,虽然制剂保持性的评价为“○~◎”,但发泡的评价为“×”,制剂分散性的评价为“×”。

中央毛束的毛长比外侧毛束的毛长更长的比较例5中,虽然制剂分散性的评价为“◎”,但发泡的评价为“△~○”,制剂保持性的评价为“×”,牙颈部清扫实感的评价为“×”。

基于这些结果可知,通过采用本发明,可得到关于制剂保持性及分散性、发泡以及牙颈部清扫实感均被满足的牙刷。

以上,结合附图的同时对本发明涉及的适合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自不必说,本发明不限于所涉及的例子。上述示例中所示的各结构部件的各种形状、组合等只是一例,可在不从本发明主旨偏离的范围中基于设计要求等进行各种变更。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适用于牙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