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准确的自动窗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436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定位准确的自动窗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窗帘装置,特别是一种定位准确的自动窗帘装置。
在现有技术中,窗帘牵引带易打滑,有窗帘拉不到位或制动不灵敏使窗帘拉过位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准确的自动窗帘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微电机、齿轮、滑轮、限位开关、窗帘牵引带组成。用一个换向开关控制电源。其特征是滑轮上制有数个用以防滑的小齿,窗帘牵引带上装有两个可调定位的撞针,撞针内装有弹簧。
附图的图片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
图1.——微型电机2.2′——齿轮3.——滑轮4.——限位开关5.——窗帘牵引带6.6′——撞针10.——电池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限位开关结构图7.——工字形顶头8.——触点9.——海绵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图E——直流电源 D1D2——二极管 K1K2——限位开关常备触点 K3——换向开关 M——微型电机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附
图1、2,自动窗帘装置中的基座上安装有微型电机(1)、齿轮(2),滑轮(3),限位开关(4),窗帘牵引带(5),撞针(6)。电池(10)。所述微型电机(1)的轴上装主动皮带轮,被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与主动皮带轮连接,被动皮带轮的轴上装有主动齿轮(2),被动齿轮(2′)与主动齿轮(2)啮合,被动齿轮(2′)的轴上装有滑轮(3),滑轮(3)上制有数个小齿,滑轮(3)上装有窗帘牵引带(5),牵引带(5)上装有两个可调节定位的撞针(6),撞针(6)中间安有弹簧,牵引带(5)通过限位开关(4)连接滑轮(3),限位开关(4)中间放置海棉(9),两端通道口内面的触点(8)和装在海棉(9)与限位开关(4)通道口中间的工字形顶头(7)的触点对应。
参见附图3,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限位开关(4)是由工字形顶头(7),触点(8),海棉(9)构成,所述限位开关(4)中间放置海棉(9),两端通道口内面的触点(8)和装在海棉(9)与限位开关(4)通道口中间的工字形顶头(7)的触点对应。
参见附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控制线路中,电源正负极之间依次串接有换向开关(K3)的常备触点,电动机(M)及换向开关(K3)的常备触点,且在换向开关(K3)的常开触点上并联有二极管(D1)和限位开关(K1)构成串联回路,常闭触点上并联有二极管(D2)和限位开关(K2)构成串联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换向开关(K3)处于图中所示位置时,微型电机(1)起动,通过齿轮(2)的变速使滑轮(3)缓慢运动,当绕过滑轮(3)的窗帘牵引带(5)上装的撞针(6)运动到限位开关(4)时,即撞开工字形顶头(7),使限位开关(4)的常闭触点(K1)断开,窗帘停止运动。通过换向开关(K3)换向,则微型电机(1)又带动牵引带(5)作反向运动,当撞针(6′)运动到限位开关(4)时,则限位开关(4)的常备触点(K2)断开,窗帘又停止运动。换向开关K3为常用转换开关,通过电线从装置中引出放置在所需位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定位准确的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定位准确的自动窗帘装置,由电池10、微电机1、齿轮2、滑轮3、限位开关4、窗帘牵引带5组成,其特征在于微型电机1的轴上装主动皮带轮,被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与主动皮带轮连接,被动皮带轮的轴上装有主动齿轮2,被动齿轮2与主动齿轮2啮合,被动齿轮2的轴上装有滑轮3,滑轮3上制有数个小齿,滑轮3上装有窗帘牵引带5,牵引带5上装有两个可调节定位的撞针6,撞针6中间安有弹簧,牵引带5通过限位开关4连接滑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窗帘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开关4中间装有海棉9,两端通道口内面的触点8和装在海棉9与限位开关4通道口中间的工字形顶头7的触点8对应。
专利摘要一种由微型电机,齿轮、滑轮、制动盒,牵引带组成的定位准确的自动窗帘装置。本装置采用直流电源,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定位准确的优点,克服了窗帘牵引带易打滑,使窗帘拉不到位或拉过位的现象。本装置适用于家庭、宾馆、会议室等各种材质的窗帘。
文档编号A47H5/00GK2056337SQ89212688
公开日1990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1989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1989年7月19日
发明者黄少辉 申请人:黄少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