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燃(煤)气压力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071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容量燃(煤)气压力炊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容量压力炊具,更具体说是一种由一对使用(燃气)煤气/空气混合物的辐射燃烧器装置加热的压力炊具。
现有技术领域中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了多种大容量压力炊具。这些压力炊具通常包括一其大小可容纳一放置被烹烧食品的金属丝篮的锅子,然后将此篮浸到置放于锅中的烹饪油中。该锅由一将其顶部密封的盖子关闭住,在加热和压力的条件下将食品烹烧所需时间。在烹烧工序之后,打开盖,压力被释放,从金属丝篮中取出食品,此时,习惯上都是将烹烧好的食品送给一其大小能被容纳于一存放和/或展示柜中的盘子中,食品在控制条件下被保存到供人食用。
通常都用一电加热元件来加热锅中的烹饪油。这种大容量压力炊具的实例可参见由James D.King和Stephen D.Werts于1988年12月3日申请的、题为“大容量压力炊具”的待批申请(系列号为07/283571)以及于1969年9月6日申请的、题为“用于大容量压力炊具的单柄盖打开、关闭和锁紧机构”(系列号为07/403589)的专利申请。
在有些情况下,由于燃气(天然气或煤气或丙烷)比较经济而且供应也很方便,人们希望提供一种大容量压力炊具,其中,锅中的烹烧油可以用以燃气如煤气/空气混合物作燃料的辐射燃烧器装置来加热。此外,这种装置最好不要另外进行专门的布线等等。
本发明基于这样的创新,即提供一种结构非常简单而操作有效的大容量煤气压力炊具。一对辐射燃烧器通过一把锅完全包围住的绝热壳体安装于锅的两侧而彼此平行间隔开。壳体装有挡板,以将壳体内部分成两个分隔开的燃烧室和两个烟道,每一个沿着锅前壁的一半、锅的一侧面和锅后壁的一半延伸。挡板安排得使燃烧室中的燃烧产物循环到锅的前壁然后进入烟道。此后,燃烧产物沿着锅的侧面循环进入锅的后壁,由此进入烟囱。进入一对燃烧器的煤气经过适当的计量,用于每只燃烧器的总的空气量和与煤气混合的空气量均可单独控制。每只燃烧器有一点火器,并设置有安全装置,以监视锅中的煤气、空气和油的温度。
按照本发明,提供一种由一对使用(燃气)煤气/空气混合物的辐射燃烧器装置加热的大容量压力炊具。该压力炊具包括一在其内装有一放有烹烧油的大锅的柜。该锅包括一敞开的顶,一对侧壁,一前壁和一后壁。前壁、后壁和侧壁都在它们的最低边处终接于底部。锅的敞开的顶部部分延伸经过柜的上方,并具有一可打开的气密性盖。
绝热壳体完全包围并封住锅,介于锅顶与锅底之间。壳体支撑两燃烧器并使之与锅的侧面保持平行间隔开的关系。每只燃烧器延伸越过与其相应的锅侧面的前面和后面边缘,以便同时加热锅的前壁和后壁。包围的壳体具有诸水平挡板,将壳体分为用于每只燃烧器的一燃烧室和一位于燃烧室上方的烟道。两燃烧室又被位于锅的前壁和后壁中间的垂直挡板彼此分隔开。两烟道也同样在锅的前壁处被分隔开,并在锅的后壁处与一烟囱相连。
每个燃烧室在锅的前壁处与其相应的烟道相连。因此,每只燃烧器的燃烧产物从锅的后壁沿着其测壁循环至其前壁,在此进入相应的烟道,再沿着锅的前壁、侧壁和后壁循环与它们进行热交换后,通过上述的烟囱排出。每只燃烧器具有一点火器和一用于煤气的计量孔口。在压力炊具箱体(柜)中装有一风机,以将空气送至两燃烧器。供入的总空气量和送入每只燃烧器的空气量均可调节。空气气流量、燃烧器的火焰和烹烧油温度均有安全装置加以监测,该大容量煤气压力炊具可进行多种烹饪程序中的任一程序过程。


图1是一种具有本发明的煤气点火装置的压力炊具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压力炊具的右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大容量煤气压力炊具的柜的、未完全表示出且部分被剖的侧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炊具结构的、并不完整且部分被剖后的正视图;
图5是图3和4所示压力炊具结构的、并不完整且部分已被剖开的后视图;
图6是图3至5所示压力炊具结构的、被放大、不完整的、沿纵向中心线剖的剖视图;其中锅未被剖开;
图7是与图4类似的、部分被剖的、不完整的正视图,其中前面燃烧室、烟道板和风箱未画出;
图8是图7的一部分的、不完整的放大图;
图9是风箱的左视图;
图10是风箱的俯视图;
图11是部分被剖的风箱的俯视图;以及图12是部分被剖的风箱的正视图。
先来看图1和2。图中分别以正视图和侧视图示出了整个煤气压力炊具。该炊具总的以“1”表示,它包括一柜2。柜2由一框架(图1中总的以“3”表示)组成,侧壁4和5和一后壁6固定于该框架3上。柜2最好安装在诸小脚轮7上。柜2的上方端有一柜顶8,烹饪锅9的上端延伸穿过此顶。烹饪锅的主要部分和煤气压力炊具的操作仪表设置在框2中,这从下文将可清楚看出。
锅9具有一盖10。出于举例说明的目的,图中盖10采用如上述序号为07/403589的待批申请中所描绘的那种。盖10有一闭锁和提升手柄11,当它关闭时与锅9的上方端形成气密封。盖10由安装臂支承,在图2中以“12”表示出其中一臂。盖10可在一关闭位置(如图1和2中所示)与一打开位置之间沿垂直方向移动。在柜2的后端有一具有前表面14的垂直支架13。盖安装臂向后延伸穿过在支架13的前表面14上的狭缝15和16,且固定于一可在支架13内、沿一对垂直导轨(未画出)滑动的框架(未画出)上。该框架通过一钢索和滑轮系统连接于一沿垂直方向可移动的平衡锤(未画出),该锤的重量选择得恰可有效地平衡盖10的重量。
压力炊具在其柜2的前面有上方和下方面板17和18,下面将详述该两块板。
现在参阅图3,4和5。该三个图均为柜2的视图,为了清晰起见,其中的侧壁4和5,后壁6,支架13和锅盖10未画出。柜框架(图1中总的以“3”表示)包括四根垂直的箱梁19,20,21和22。这些梁在其下端终接于小脚轮7上。梁19和21在它们的顶部由一水平箱梁23相连接,而在接近它们的底部处由一箱梁24相连接。同样,梁20和22分别在它们的顶部由一箱梁25,和在接近它们的底端处由一箱梁26相连接。后面垂直梁21和22在接近它们的底端处由箱梁27连接在一起。前面的垂直梁19和20由箱梁28和29连接在一起,这从图3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出。一对角铁30和31延伸于上方水平梁23和25之间,支撑锅9。
从图6可以最清楚地看出,锅9有一前壁,它由一上方台阶状部分9a,一向下向内倾斜的部分9b,一垂直部分9c,另一向下向内倾斜的部分9d和一最后的垂直部分9e组成。同样,锅9有一后壁,它由一台阶部分9f,一向下向内的倾斜部分9g,一垂直部分9h,另一向下向内倾斜部分9j和一最后的垂直部分9k组成。
现转向图6和7。锅9有一左侧面,它由一上方台阶状部分9l,一向下向内倾斜部分9m,一垂直部分9n,一向下向内倾斜部分9o和一最后的垂直部分9p组成。锅9的右侧面由一台阶部分9q,一向下向内倾斜部分9r,一垂直部分9s,另一向下向内倾斜部分9t和一最后的垂直部分9u组成。下方的垂直壁部分9e,9k,9p和9u终止于一底部9v,从图6和7清晰可见,底部9v向后向下倾斜。下后方的垂直壁部分9k设有一排放管32,其中有一控制阀33,这可使烹饪油从桶(锅)9中放出,以作更换或过滤。
锅垂直壁部分9c,9h,9n和9s的大部分,和向下向内倾斜部分9d,9j,9o和9t上固定安装了一包围的壳体结构物,该壳体形成了燃烧室和烟道,也用作燃烧器装置的安装固定结构。该壳体是由机制螺钉连结在一起的薄钢板部分组成,且通过焊于锅外面的螺栓固定于锅9上。
图中,壳体的左、右侧总的以“34”和“35”表示,它们基本上成镜面对称,所以,对34侧的描述就等于对35侧的描述。壳体的34侧是以一向上弯的凸缘34a开始的,该凸缘通过一系列螺栓36固定于锅侧(见图7)。从向上弯的凸缘34a起,壳体的34侧有一向外伸展的部分34b和一向下悬垂部34c。悬垂板部分34c终接于一向下向内延伸的板部分34d,该部分或多或少平行于桶(锅)的相邻侧部9t。板部分34d终接于一向下悬垂的凸缘34e,该凸缘通过焊在桶(锅)的外表上的诸螺栓固定于桶(锅)的侧面上,一个这样的螺栓在图中用“37”表示。
从图7可以最清楚地看出,壳体的34侧延伸得稍许超过锅9的前壁和后壁。侧板34的、从锅的前壁向前面延伸的那一部分,与凸缘34e相邻处,具有一“Z”形部34f(见图7)。板部34d的前方边具有一矩形凹部34g,该凹部适用于安装一点火器38(下文将对它进行描述)。壳体的35侧的类似部分在图中以“35a”至“35g”表示。在矩形凹部35g中安装有第二只点火器39。
一沿纵向延伸的“Z”形挡板40与相邻的锅侧部相抵,并用诸机制螺钉(未画出)固定于板部34c。挡板40将位于壳体的34侧与相邻的锅侧部之间的空间分为一纵向延伸的燃烧室42和一沿纵向延伸的烟道43。一通常呈“U”形的薄钢板件44通过机制螺钉(未画出)固定于壳体侧部34b和挡板40,形成一内部填有绝热材料45的空间。同样,壳体左侧设有一与挡板40等同的纵向挡板46以及一与薄钢板件44等同的、通常呈“U”形的纵向延伸的薄钢板件47。该薄钢板件47中置有绝热材料48。挡板46将位于壳体的35侧与邻近的锅侧部之间的空间分为一沿纵向延伸的燃烧室49和一沿纵向延伸的烟道50。
现转向图8。请注意图中壳体34的向下向内倾斜板部分34d上有一矩形开孔51,它占据了板部分34d的大部分面积。其结果,板部分34d呈一带有狭窄侧边和端部的框架件的形状。该钩状似的框架件52和53啮合在板部分34d的边缘上,以形成一开孔51。框架件52和53支承并固定住一煤气燃烧器装置54。燃烧器装置54的上方边啮合于钩状框架件52中,且通过一其上的金属片55固定于钩状框架件53上,该金属片系用诸螺栓56固定于框架件53上的。燃烧器54的前边缘和后边缘通过与框架件53和55类似的框架件(未画出)啮合。这样,燃烧器装置54就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板部分34d上。如图7中清晰地所示,在壳体的左侧板部分35d上也可拆卸地安装了一同样的煤气燃烧装置57。下面将对煤气燃烧装置54和57,包括它们的用途和操作,作进一步描述。
再看图7。请注意图中壳体的“Z”形板部分34f和35f支撑了一对角钢件58和59,角钢件58和59之间为一层绝热层60。结构58,59和60形成了一垂直挡板(图中总的以“61”表示),该挡板在锅9的前壁与包围着的壳体的前端板之间延伸。这将在下文再加描述。
从图中可看到,壳体侧板部34f和35f在锅壁9e上形成的孔73周围形成一盒(箱)状结构。孔73的用途在下文要描述。垂直挡板61的上面装有一三边围成的构件63,该构件在锅前壁部分9d与包围着的壳体的相邻端板(未画出)之间延伸。构件63在一对延伸通过锅壁9d的传感器座的周围形成一盒(箱)状结构。该传感器座将在后面加以描述。从图中可看出壳体部分34c,35c,34d,35d,34f和35f的内表面复盖有块状绝热材料。任何适当的绝热材料都可用于此目的。我们利用纽约州尼亚加拉瀑布Carborundum公司制造的、商标为Fiberfrax的绝热材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再来看图4。壳体的前端装有一块总的以“66”表示的前端盖。前端盖66通过机制螺钉连接于在壳体34侧和35侧上形成的前端凸缘,其中一些螺钉在图中用“67”表示。前端盖66的上方端具有一向后延伸的、终接于一直立的凸缘69的板状部分68,直立凸缘69通过一些焊在锅前壁部分9c上的螺栓70固定于锅前壁部分9c上。前端板66在其最低部位有一向内延伸部分71(见图4和6),该部分位于“Z”形侧板部分34f和35f的下面。前端板66的上述这一部分终接于一垂直壁部分72,该部分72通过固定于锅外表上的螺栓或类似物,适当地紧固于锅9的前壁部分9e上。壁72上有一圆形开孔73(见图4),以容纳附件62。
从图中还可看出,前端板66一有一露出附件(传感器座)64和65的矩形开孔74。前端板另外还有一对分别位于点火器38和39附近的开孔75和76。形孔75和76复盖有回火玻璃(未画出),分别组成观察燃烧器装置54和57的火焰的观察孔。前端板66的、面对锅9的表面上可设一层块状绝热材料(如图所示)。
现在看图5和6。向锅9的后方延伸的、壳体侧板部分34d和35d的这一部分终接于部分34g和35g,这两部分34g和35g沿水平方向相对延伸并彼此相抵。板部分34g和35g支撑一图中总的以“77”表示的垂直挡板,该挡板结构与垂直挡板61的类似。此外,还有一横向挡板78,它紧挨于挡板77的上方。挡板78具有一直立的凸缘79,该凸缘通过焊于锅后壁部分9h上的双头螺栓连接于邻近的锅后壁部分9h上。横向水平挡板78具有位于挡板40和46下面的端部。其结果,水平横向挡板78围绕锅的后壁用作挡板40和46的延续部分。
包围锅9的壳体有一总的以“80”表示的后端板。后端板80基本上是一平面状构件,其上方端有一终接于一直立凸缘82的、向前延伸部分81。凸缘82通过焊于锅后壁部分9h上的双头螺栓固定于锅9的后壁部分9h。后端板80的外围侧边通过机制螺钉(未画出)固定于在壳体侧板34和35的后侧边上的凸缘上。后端板80的最下方的边具有一在侧板部34g和35g下面的向内延伸部83。后端板部分83终接于一向下悬垂的凸缘84,该凸缘利用焊在锅后壁部9k上的双头螺栓固定于锅后壁部9k上。在后端板80的中央且在其上边缘的附近处,该板有一连接压力炊具烟囱(图中总的以“86”表示)的矩形开孔85。烟囱86有一通向一弯曲的水平部分86b的处于最低处的垂直部分86a,弯曲的水平部分86b终接于一垂直部分86c。如图1所示,烟囱的最上方部分86c在支架中向上延伸穿过支架13的顶部。
凡是上述壳体有一直接连接于锅9的凸缘时,在壳体凸缘与锅之间都可放置一条状绝热材料。
燃烧器装置54和57是相同的,可组成任何合适的煤气燃烧装置。我们使用由密执安州Rochester的Solartronics股份公司制造的、商品编号为699602的那种陶瓷面的红外线辐射燃烧器装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样的燃烧器可达约1600F的表面温度,能利用对流和辐射加热锅9。燃烧器装置54和57需要一空气源,这在下文要讲到。
为此,在柜2中合适地装有一风机87。作为举例说明,图中风机87安装在托架件88和89上。托架件89固定于下方水平箱梁24上。风机87有一电动机90。
风机87有一进气口91,它与在托架88上形成的一相应的孔92同心。风机87有一排风口93,在下面还要描述。
看图4和7。图中,一气流调节板94于95处枢轴地连接于支撑托架87。气流调节板94沿其一边有一向前伸出的凸缘97,它用作一手柄。最后,气流调节板94上有一弧形通槽98,一螺栓99穿过此槽,并拧在支撑托架88上。
气流调节板94能在一全打开位置(如图4和7中的实线所示)与一部分关闭风机进气口91的位置(如图4中点划线所示)之间作绕枢轴的转动。利用螺栓99可使气流调节板94保持于任一移动的位置,因此可用来控制由风机87从排风口93送出的总的空气量。
风机87的排风口93利用一挠性软管或导管100连接于集气箱(风箱)(air manifold BOX)102的进气口101。软管100可装有一绝热套管103。
从图3和6可以最清楚地看出,集气箱102通过一连接于箱梁29的托架104支撑于锅9和包围它的壳体的前面。集气箱102清晰地示于图9-12。
集气箱102包括一具有一顶105,一前侧106,一后侧107,一底108,一右端109和一左端110的长方形箱体。集气箱进气口101固定于集气箱底108。在集气箱右端109与底108的交界处,有一缺口111(见图11和12)。还有一总的以“112”表示的一“U”形滑板。
滑板112有一终接于一上方水平脚114和一下方水平脚115的垂直底部113。上方水平脚本身终接于一向上弯的凸缘116,以用作一手柄。
从图10可清晰地看出,上方脚114有一对沿纵向延伸的缺口117和118。缺口117容纳一焊于集气箱102顶部105上的双头螺栓119。螺栓119上有一螺母120。缺口118容纳一导向销121。
如图11和12中所示,下方滑动脚115延伸穿过集气箱102的缺口111,它还具有一开孔122,该孔直经基本上等于一形成在集气箱102的底108上的出口接头123的内径。
由上述可明显看出,滑板112可沿集气箱102作纵向滑动调节。在图11和12中,滑板的孔122与集气箱出口123共轴线,使集气箱出口123可无阻碍地完全打开。可以理解,如滑板112移向左方(从图10-12看),它可以不同程度地关闭出口123,当滑板112达到其向左方运动的极限位置时,它就完全关闭出口123。
集气箱102的端部110有一在端部110与底108的交界处形成的缺口124。该缺口容纳一总的以“125”表示的、且与滑板112相同的滑板的下方脚。滑板125有一底部126,一上方脚127和一下方脚128。上方脚具有分别容纳一导向销131和一双头螺栓132的缺口129和130。双头螺栓132上有一螺母133。上方脚终接于一向上的凸缘134,该凸缘用作一手柄。下方脚有一与形成于集气箱底108的左端的一空气集气管出口接头136的内径相应的开孔135(从图10-12看)。作为举例说明,在图中所表示的滑板125的位置是将出口全部关闭的位置。
滑板112和125决定了经过集气箱出口123和136排出集气箱102的空气量。其目的在后面就可以完全清楚。当两滑板处于各自所需位置时,拧紧螺母120和133就可使它两保持于该位置。
集气箱102的前面106上具有两对双头螺栓137-138和139-140。双头螺栓137-140拧上螺母后,它们便组成了可将集气箱102固定于其安装托架104上的手段。最后,集气箱102在其顶部设有一接头141,该接头可接一通向一空气压力开关141b的管子141a。接头141及空气压力开关141b的用途在后面就可以完全清楚。
在图7中,分别示出了燃烧器装置54和57的入口142和143。如图4清晰地所示,集气箱102的出口123通过一导管145与燃烧器装置54的入口142相连。按类似方式,集气箱102的出口136通过一导管145与燃烧器装置57的入口143相连。这样,按照上面所述办法,空气就可以送入燃烧器装置54和57。
当然还要向燃烧器装置54和57提供煤气。为此,煤气进气管146和147分别和燃烧器装置54和57的进气口142和143相连。图3,4和6中描绘了煤气进气管146和147。煤气进气管146和147通过一“T”形接头(未画出)汇交于一根单根煤气管(未画出)。该单根煤气管连接于煤气阀148的出口(见图3)。煤气阀148通过一管道(未画出)与一天然气或丙烷气源(未画出)相连。如图1所示,煤气阀148直接位于小板149的后面。煤气阀148有一电驱动器(未画出)和一手动驱动器(如图1中“150”所示)。
送给燃烧器装置54和57的煤气量由分别位于煤气导管146和147及燃烧器入口142和143的连接处的孔口装置(未画出)予以计量。如上所述,送给燃烧器装置54和57的总空气量可通过风机37处的气流调节板97控制。此外,送入两燃烧器装置的空气也能用集气箱102中的滑板112和125分别单独调节。当空气/煤气混合物混合得正确无误时,燃烧器装置的火焰应是桔红色。空气太多或太少,火焰则是暗蓝色。大容量压力炊具的下方面板18上设有观察孔151和152(见图1),它们基本上与前端板上的观察孔75和76共轴线(见图4)。这可使操作者从压力炊具的外面可目视观察燃烧器装置。
上面说过,燃烧室42和49是由壳体侧壁34和35及沿纵向延伸的挡板40和46形成的。如图7清晰地所示,燃烧室42和49绕着锅9的后面延伸,且由相邻的锅壁、后端板80和挡板78所形成。燃烧室42和49在锅的后面处由垂直挡板77将它两分开,而在锅的前面,垂直挡板61将它两分开。但是,没有水平挡板将燃烧室42和49与烟道43和50分开。又,从图5可知,烟道43和50在通向烟囱86的开孔85处汇交。利用这种安排以及在小压力下将空气和煤气送入燃烧室装置54和57的事实,燃烧室42和49中的燃烧产物将循环通向锅9的前面,并进入烟道43和50。燃烧产物将进入锅的后面,在那儿进行热交换后进入烟囱86。最后,燃烧产物将从烟囱86适当地排出。
在柜2内沿着其一侧面4安装有一控制箱153(见图1)。该控制箱含有一将输入电压降至一控制电压的电源变压器。控制箱还包含有空气压力开关141b(见图12)和燃烧器装置54和57用的控制组件(未画出)。点火器38和39是快速作用、热表面点火器(hot surface igniter),每个具有一辉光杆(glow bar)。该辉光杆154或点火器38示于图6。辉光杆恰好位于燃烧器装置54的陶瓷表面之上方。通常的热表面点火器要30至45秒时间才能达到2400°F的点燃温度。对于本发明用途,这段时间就太长了,因为当烹烧的食品浸在锅9内时,时间太长将会使锅9中的油冷却。快速作用点火器38和39只需要约4秒钟就可达到点燃温度。作为举例说明,快速作用点火器可从缅因州Worcester的Norton公司购得,其商品号为401。燃烧器54和57用的控制组件将接通点火器辉光杆。四秒钟后(辉光杆达到点燃温度所需的进间),燃烧器54和57用的控制组件将送一低电流信号给煤气阀148的电控制器,使阀打开,以使煤气流入燃烧室54和57。
点火器38的39的辉光杆位于燃烧器火焰中,用作它们的传感器。只要火焰存在,辉光杆就会送一低电流信号给燃烧器控制组件。当火焰一消失,低电流信号即停止,使燃烧器装置控制组件关闭煤气阀148。
与集气箱相连且位于控制箱153中的空气压力开关141b,和燃烧器装置控制组件和煤气阀148串联。当因某种原因风机87产生故障,集气箱102中的空气压力下降时,空气压力开关141b就断开位于燃烧器装置控制组件与煤气阀之间的电路,将煤气截断。如图2所示,通过柜2的侧面4中的板154,可接触到控制箱153中的诸元件,加以调节,维修和更换这些元件。
参阅图1。在图1中,上面板17包括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有一电源“通-断”开关155。该电源开关为一双掷、中心不对称(center-off)开关。当掷向一方向时,开关155即供电给控制箱153中的变压器,起动“熔化过程”,加脉冲于燃烧器装置54和57,以将锅9中的油升温至约185F。此后,压力炊具将进行一选择的操作过程。当电源开关掷向相反的方向时,电流只通向一位于下方面板18上的插座156。一人们已知的油再循环装置(未画出)在柜2内位于锅9下方进行工作。油再循环装置有一泵,该泵与插座156相连并通过该插座取得电源供应。一来自再循环装置的循环软管与下方板18上的接头157相连。该接头157通过一导管(未画出)与锅9的下部中的孔62相连(见图4,7和8)。锅排放管32中的阀门33通过接线158(见图1,4,5和7)与一装在下方面板18上的驱动钮159(见图1)相连。操作者打开阀133,使锅9中的油放入再循环装置中,以作过滤和循环。
作为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压力炊具可以编上八种不同的操作程序。为此,面板17上设置有图中总的以“160”表示的一组八操作循环指示器和诸选择开关元件。为了能对该压力炊具进行编程,面板17包含一系列、总的以“161”表示的(编程)开关和一系列、总的以“162”表示的时间/温度显示器。
现转向看图3。从图中可以看出,柜中在壳体和面板66和集气箱102之间设有一块绝热材料。以“163”表示的这种绝热板用作控制板17的防热层。
接着看图4,附件(传感器座)64上装了一上限传感器64a。该上限传感器监测锅9中油的温度。如油温超过一预定的给定值,传感器将使煤气阀148关闭。
附件(传感器座)65含有一监控锅9油温的传感器65a。该传感器将使燃烧器装置54和57接通或关断,以保持某一选定操作过程所需的预定的油温。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的情况下,完全有可能对本发明作出种种改变或变化。例如,位于包围锅9的壳体的内表面上的绝热材料可铸成一些预制件,从而方便壳体的组装。
权利要求
1.一种大容量压力炊具,它包括一内装一大锅的柜,锅内装有预定量的烹饪油;所述锅具有侧、前和后壁,一敞口的顶部和一底部,所述锅顶部分延伸越过所述柜的上方,一可卸的用于所述敞口顶部的气密性盖;一安装在并完全包围所述锅的绝热壳体,它基本上介于所述敞口顶部与所述底部之间,所述壳体与所述锅的前、侧和后壁间隔开,且具有与锅密封的上方和下方外周边;一使用煤气/空气混合物的辐射燃烧器,它以平行间隔关系支撑于每个锅侧面,每只燃烧器延伸越过所述前和后部锅壁与其相应的锅侧壁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壳体中的诸水平挡板,它们将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诸锅壁之间的所述空间划分为每一燃烧器所需的一燃烧室和一烟道,每个烟道位于其相应的燃烧室的上方,所述诸燃烧室被诸位于所述锅的诸前和后壁的中心处的垂直挡板彼此隔开,所述诸烟道在所述锅前壁中心处彼此分开及在所述锅后壁的中心处连接于一烟囱,每个燃烧室在所述锅前壁处连接于其相应的烟道,从而从每个燃烧室中的燃烧器来的燃烧产物沿着锅的后壁和邻近侧壁循环至锅前壁,然后进入邻近的烟道,且沿着前壁、邻近侧壁和后壁进行热交换循环至所述烟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压力炊具,其中每个所述燃烧器有一所述煤气/空气混合物入口;一为诸所述燃烧器用的煤气源;用于从所述煤气源送至诸所述燃烧器入口的煤气的导管装置;一在所述导管装置中的煤气阀门;其中导管装置有一手动驱动器和一电驱动器,以接通和切断从所述煤气源送至诸所述燃烧器入口的煤气流,以及计量通入每个燃烧器入口的煤气量用的计量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容量压力炊具,它包括一连接于诸所述燃烧器的所述入口的风机,用以为所述煤气/空气混合物提供空气;调节所述风机的总的空气输出量用的装置以及单独调节进入每个燃烧器入口的空气量用的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容量压力炊具,它包括诸用于所述诸燃烧器的控制组件;一用于每只燃烧器的快速作用点火器,每只点火器具有一辉光杆;诸所述组件可被驱动以启动诸所述点火器辉光杆和打开所述煤气阀的所述电启动器以点燃诸所述燃烧器,诸所述辉光杆处于它们相应的诸燃烧器的火焰中;并包括诸传感器,只要在诸所述燃烧器中出现火焰,这些传感器就将一低电流信号送给诸所述组件;位于诸所述组件中的、用于表明无火焰因而无来自诸所述辉光杆的所述信号时关闭所述煤气阀的所述电启动器的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容量压力炊具,它包括一与所述调节进入每只燃烧器的空气量用的装置相连接的空气力开关;位于诸所述组件中的、响应所述压力开关以当所述风机发生故障时关闭所述煤气阀的所述电启动器用的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压力炊具,它包括可编程装置,以使所述炊具进行多种操作过程中之一种;为所述操作过程编程用的装置以及选择要进行的操作过程用的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压力炊具,其中每个所述燃烧器有一所述煤气/空气混合物的入口;一用于诸所述燃烧器的煤气源;一从所述煤气源到一具有一电启动器和一手动启动器的煤气阀的煤气导管;一来自阀门的导管,该导管终接于通向每一燃烧器入口的煤气支管,所述诸煤气支管的每一根终接于一安装在其相应燃烧器入口处的煤气计量孔口接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压力炊具,其中每只所述燃烧器有一所述煤气/空气混合物的入口;一有一入口和出口的风机;一邻近于所述风机入口以调节从所述风机出口输出的空气量的调节板;一有一入口的集气箱,所述集气箱入口与所述风机出口相连;所述集气箱有两只出口而每只连接于一只所述燃烧器的所述空气入口;滑板装置,它与每个集气箱出口相连结且可移动,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出口从而可单独调节进入每只燃烧器的空气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容量压力炊具,它包括用于诸所述燃烧器的诸控制组件;一用于每只燃烧器的快速作用点火器,每只点火器有一辉光杆,诸所述组件触发诸所述点火器辉光杆及打开所述煤气阀的电启动器,以点燃诸所述燃烧器,诸所述辉光杆位于它们相应的诸燃烧器的火焰中并包括诸传感器,只要在诸所述燃烧器中出现火焰,诸传感器就给诸所述组件送去一低电流信号;位于诸所述组件中的、用于在无来自所述诸辉光杆的信号因而表明无火焰时关闭所述煤气阀的电启动器的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容量压力炊具,它包括一与所述集气箱连结的空气压力开关;位于所述组件中、响应所述空气压力开关以在所述风机发生故障时关闭所述煤气阀的所述电启动器用的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大容量压力炊具,它包括诸位于所述壳体和柜上的、能目视地监测诸所述燃烧器用的观察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大容量压力炊具,它包括能使所述炊具进行多种操作过程之一的可编程装置;对所述操作过程进行编程的装置以及选择所要进行的操作过程的装置。
全文摘要
一种由一对用煤气/空气混合物的辐射燃烧器加热的大容量压力炊具,它有一装有预定量烹饪油的锅的柜,该锅具有侧壁、前壁和后壁,锅顶部分延伸越过柜并有一气密性盖,一绝热壳体完全包围及密封于锅,壳体支撑燃烧器并使燃烧器与锅侧面平行间隔开,燃烧器延伸越过锅侧面的前、后边,壳体中的水平挡板将壳体分为一用于每只燃烧器的燃烧室和烟道,燃烧室则被垂直挡板隔开,烟道同样也被分开并连接于一烟囱,每个燃烧室连接于其相应的烟道,使燃烧产物循环至锅前面,进入烟道并循环至锅后面,再进入烟囱。
文档编号A47J37/12GK1055867SQ9110166
公开日1991年11月6日 申请日期1991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1990年3月16日
发明者爱德华·L·布鲁尔 申请人:汉尼潘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