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干报警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6854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干报警蒸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家用蒸锅,属于日用品。
目前,家用的蒸锅,人们蒸饭时稍一疏忽,锅里的水就会烧干,不是烧焦食物就是烧坏了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干报警蒸锅,当锅里的水即将蒸发完时,则鸣哨报警。
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蒸锅主要由锅体、锅腔、锅盖、锅箅等构成。锅盖上有盖把手、顶部有一排气孔,把手中装有气哨、弹簧,由孔螺栓将锅盖、盖把手联接。将排气管上端插入气室,将气室与孔罗栓联接。排气管的管体沿锅盖和锅体的内壁形状平行,通过箅孔直插锅底;排气管下端套有套管,视笼屉的层数伸缩,排气管的下端与套管的下端为斜切口。锅箅上的孔视排气管的根数对称开孔,其孔数是排气管的根数或其倍数。
其工作过程如下锅中加水后,放入锅箅(5)及被蒸物,置于炉上,盖上锅盖(2),排气管(3)通过箅孔(15)插入锅底。水沸后,有一定压力的蒸气从缝隙(19)中排出,为正常工作。当锅腔(18)里的水位蒸发降至露出斜切口(14)时,蒸气进入排气管(3)至气室(13),由于聚气凸(12)的作用,蒸气向上进入孔螺栓(9),从气哨(8)中穿过鸣叫报警,从排气孔(7)排出。由于排气管下端为斜口,水位越低管口越大;进入的蒸气越多,哨音就越响,以达到报警的目的。
上述构思经实验效果很好,制作简单,造价不高,使用方便。因排气管沿锅体的内壁放置,故不影响蒸锅的使用空间,无需报警时,可将气室(13)连同排气管(3)拧下,其锅与普通锅一样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盖把手(6)、锅盖(2)、气室(13)配合处的纵剖面结构详图。
图3是锅箅(5)上对称开箅孔(15)的示意图。
图中1、锅体 2、锅盖 3、排气孔 4、套管 5、锅箅 6、盖把手 7、排气孔 8、气哨 9、孔螺栓 10、锅盖孔 11、气室壁 12、聚气凸 13、气室 14、斜切口 15、箅孔 16、锅把手 17、弹簧 18、锅腔 19、缝隙 20、气室外丝 21、孔螺栓内丝 22、盖把手中心孔 23、管孔。

图1中,锅体(1)、锅盖(2)、锅箅(5)为本锅的主体用金属板拉冲,冲压成型。排气管(3)上端插入管孔(23)与气室壁(11)固定,其管体沿锅盖(2)和锅体(1)的内壁形状平行插入锅底。如蒸锅为多层笼屉,则将套管(4)从排气管(3)的下部拉出至锅底。排气管(3)、套管(4)用薄金属做成,气室壁(11)用金属或耐温尼龙做成。
在图2中,锅盖(2)的顶部装有锅盖把手(6),把手用电木制成以防烫手,盖把手(6)的上端设有排气空(7),盖把手中心孔(22)中装有气哨(8)和弹簧(17)。锅盖(2)的中心设有锅盖孔(10),孔螺栓(9)从孔中穿过与把手(6)拧紧联接,同时弹簧(17)受力压紧气哨(8)。将气室外丝(20)与孔螺栓内丝(21)联接。
在图3中,锅箅(5)上开的箅孔(15),视排气管(3)的数量对称开孔,应是排气管的根数或其倍数。例如,排气管是4根,孔数应是4、8、12、16、……个长圆孔。
权利要求1.一种属于日用品的水干报警蒸锅,由锅体(1)、锅腔(18)、锅盖(2)、锅箅(5)、盖把手(6)、锅把手(16)等构成,其特征是在锅腔(18)中装有排气管(3)和套管(4)的气室(13)与装有气哨(8)和弹簧(17)的盖把手(6)连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盖把手(6)由排气孔(7)、气哨(8)、弹簧(17)、孔螺栓(9)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气室(13)由气室壁(11)、聚气凸(12)、气室外丝(20)、管孔(23)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排气管(3)沿锅盖(2)和锅体(1)的内壁形状平行,直插锅底,其下端为斜切口(1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排气管(3)的下端套有套管(4),其下端也为斜切口(1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气室(13)和排气管(3),可同时从锅盖(2)上拧下,其蒸锅同普通锅一样使用。
专利摘要一种属于日用品的水干报警蒸锅。由锅腔、锅盖、把手等构成,它具有数根直插锅底的排气管,当水位下降露出管口时,蒸汽经排气管从锅盖上排出,并吹响气哨自动报警。
文档编号A47J36/32GK2115040SQ9220250
公开日1992年9月9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30日
发明者于新民 申请人:于新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